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军旅小说50年 §2.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

在50年代初期,真正称得上纯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应该首推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杜鹏程(1921—1991),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陕西韩城人。少时家贫,当过店铺学徒,在乡村学校半工半读。1938年到延安,至1944年先在八路军随营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和延安大学学习,毕业后到陕甘宁边区农村和工厂做基层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开始做新闻工作。1947年延安保卫战中,在西北野战军担任随军记者,转战大西化,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新华分社主编。1951年从部队转业后,历任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副社长、社长等职。1954年到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此后十余年间,长期在宝成铁路线、三门峡等社会主义建设工地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并兼职做基层党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返文坛。

解放战争时期曾发表大量新闻、通讯、特写、散文、剧本,散见于当时的《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群众文艺》《晋绥日报》等报刊。1950年出版剧本《宿营》。1954年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问世。这部“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冯雪峰:《论〈保卫延安〉》,载《冯雪峰论文集》)的作品,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1958年出版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作品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塑造英雄人物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五六十年代还陆续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如:《工地之夜》、《夜走灵官峡》、《第一天》、《延安人》等。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年青的朋友》、《平常的女人》、《光辉的里程》、《杜鹏程小说选》,散文集《杜鹏程散文特写选》、《杜鹏程散文选》,以及文学评论集《我和文学》等。1977年发表短篇新作《历史的脚步声》。

《保卫延安》是杜鹏程的代表作,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一部精品之作。1954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解放军文艺丛书”之一初版,1956年、1958年、1979年、1984年、1993年等多次重版。因该书描写了彭**的形象,1959年后曾被查禁。作者在“文革”中又被扣上“以小说反党”的罪名,直至1978年平反。1979年版有作者后记《〈保卫延安〉的写作及其它——重印后记》。回顾小说的创作过程及该书与作者后来的遭遇,引起很大反响。小说在较大规模上反映1947年3月至9月发生于陕北的战争,从人民解放军撤离延安写起,在严峻的形势下连战皆捷,扭转战局,至延安收复在望为止。以周大勇连队的战斗生活为中心情节,描绘了延安保卫战中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陇东高原和长城线上的周旋、沙家店歼灭战等几个著名战役,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突出西北野战军的英勇善战和顽强意志。连长周大勇和团政委李诚是小说浓墨重彩塑造出来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战士王老虎、孙全厚,团参谋长卫毅等写得真切感人。作为西北战场总指挥的彭**虽着墨不多,却能将他身上统帅与普通一兵的和谐统一写得很传神。小说具有史诗格局,构思精湛,裁剪适宜,风格粗犷雄壮,富于激情,显示出诗情与哲理相融合的特色。是新中国长篇军事小说的第一部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内外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之一。

《保卫延安》出版后,几乎震动了当时的中国文坛。作品激情之高昂,笔墨之凝重,气势之磅礴,在中国军事文学创作中具有开先河的意义,它是新中国军旅小说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可以说代表了当时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在《保卫延安》稍后出版也同时产生较大反响的还有吴强的《红日》。

《红日》最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其影响之大,主要得益于作者长期生活在战争第一线,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的山东,以华东野战军常胜英雄军沈振新部为中心,选取三个重要而连贯的战役——涟水、莱芜、孟良崮战役来展开的故事情节,反映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一个横断面和解放军所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小说从沈部在第二次涟水之战失利写起,直至最后战胜在人数和装备上都处于优势的敌人,全歼***七十四师。小说全方位地反映了部队生活和指战员的精神面貌,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从前线哨所到后方医院,从战斗场景到部队日常生活乃至军人的爱情,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是当代战争小说以巨大的容量和广度见称的作品。小说着重刻画了解放军指战员形象,从战斗行动、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三方面,较成功地塑造了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等人物形象,写出了他们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及经历上的差别。对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成功塑造,克服了漫画化和脸谱化倾向,具有突破意义。小说以孟良崮战役为故事高潮,艺术构思宏阔而又有立体感,硝烟弥漫的战斗和普通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作品较为成功地处理了写作战史和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在不违背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文学创作中的虚构能力,将人物与细节表现得栩栩如生。小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评论界给予高度评价。“文革”中受到重点批判,“文革”后恢复名誉,重新获得公正评价。

从《保卫延安》到《红日》的出版,昭示着军旅小说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从战争场面描写到人物形象塑造,作家的创作一下子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特别是对我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塑造,是军事文学史上一次成功的尝试。正是由于这些作品的问世,带来了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全面兴盛。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