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50年来中国军旅小说,影响最大、最深,被广大读者称之为是人生教科书的作品,应该首推解放初期一批脍炙人口的革命历史题材军旅小说的诞生。
建国之前,在战争很艰苦条件下,军事题材小说由于写作、印刷等多方面条件的局限,显得并不怎么活跃。翻开现当代文学史,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小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抗战小说,如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丁玲的《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等等。在体裁上较为成熟的小说只有孙犁的《芦花荡》、《荷花淀》等为数不多的几篇。解放战争时期,影响较大的应数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以及刘白羽的《战火纷飞》、《无敌三勇士》等一组短篇。
共和国诞生之后,创作环境及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家们战争年代丰厚的生活积累及极大创作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因此,产生了一大批影响极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有过战争亲身体验的来自解放区的小说家们。在创作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小说的语言和结构形态进行民族化、群众化的改造。孙犁、梁斌等人的作品不仅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生命力的语言,还同时吸取了“五四”新文化中那种富有表现力的欧式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只不过这一切都被恰当地浇铸在民族化、群众化之中了。这批作家的创作,大体有两套路数,一套是在中国传统话本小说基础上融入“五四”时期引入的西方十八、十九世纪小说艺术的新机,造成故事性强、情节连贯性强,主要适合于农村及青年读者,但又不是传统话本小说的结构形态,马烽、梁斌、曲波就是这套路数的典型代表。另一套路数是在“五四”时期形成的现代小说框架内,恰到好处地采用传统小说的种种优良的叙事手段,舍弃西方小说中那种繁冗的心理描写,特别是在对话和叙述语言上坚持民族化和群众化,从而形成能为广大农村读者所接受,又适合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城市读者口味的小说形式,丁玲、孙犁、康濯等老作家,便是这方面较突出的代表。由于作家们的共同努力,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文学艺术画廊里,塑造出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文学人物形象:如朱老忠(梁斌《红旗谱》)、春儿(孙犁《风云初记》)、周大勇(杜鹏程《保卫延安》)、杨子荣(曲波《林海雪原》)、江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沈振新(吴强《红日》)等等,这些文学人物形象,影响了新中国几代青年的成长和进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文学经典人物,是指导青年成长的楷模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