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线轶事》之后,在众多的反映南线战事的作品中,影响较大且在军内外产生轰动效应的,应首推李存葆和他创作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李存葆(1946—),当代小说家,兼及诗歌、报告文学创作。曾用笔名茅山。山东五莲人。1961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班长、排长、团政治处新闻干事,在团、师、军从事过新闻报道工作。1970年调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从事专职文艺创作。1979年春,赴对越还击战云南前线采访,并到广西参战部队生活半年,其间发表文学作品10余万字,荣立三等功。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6年毕业后任济南部队歌舞团编导室编导,后调任济南军区创作室主任。是第四届中国作协理事,山东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1965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过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和文学理论文章。1982年以来以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轰动全国,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77—1982年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出版短篇小说集《云马岭的蹄声》、小说报告文学集《高山下的花环》。他的小说把军旅生活和广阔的社会人生联系在一起,表现当代中国军人的心灵美和人性美,以及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在当代军旅文学中独树一帜。
《高山下的花环》载《十月》1982年第6期,后收入198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同名小说集。它通过赵蒙生的回忆、追述,描绘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人民解放军一支步兵连生活和战斗的情景,塑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顾全大局、淳朴稳重、为掩护战友牺牲自己的连长梁三喜,牢骚满腹但身先士卒、献出生命的靳开来,铁面无私、治军严厉的雷军长,机智勇敢、死于“臭弹”的雷军长的儿子“北京”。小说后半部由梁三喜留下一张血染的“欠账单”引出梁家和赵蒙生母子的关系,并由此赞美了梁大娘、三喜的妻子韩玉秀的崇高美德。小说直面现实,通过赵蒙生母子的“曲线调动”、靳开来因“牢骚”和一捆甘蔗而授功、“北京”由两发臭弹导致牺牲,大胆触及了军内矛盾和社会上的弊端。同时将军营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高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主题歌,提示当代军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及其社会历史根源,展现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人物关系虽有些戏剧化,艺术上略显粗糙,但那雄浑、悲壮的气势震撼人心,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如果说徐怀中的《西线轶事》给军队的作家们以较多的艺术上的启迪的话,那么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给人的则是更多的思想上的震撼。它通过南线边境那场战事中一支前线连队的曲折描写,将前方与后方、人民和军队、军官与士兵、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梁三喜、靳开来等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给人的思想震撼是巨大的。如果说《高山下的花环》成功的话,那么它最大的成功在于打破了长期以来部队作品不能或者说不敢直面现实矛盾的种种思想禁锢,通过“臭弹事件”、“调动风波”直至“欠账单”那些震撼人心的情节与细节,深刻地揭示部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现实矛盾。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使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可读性。所以,作品一经《十月》杂志刊出,很快被改编成电影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虽然它在艺术上还有某些粗糙之处,但是,作品的现实主义强大冲击力为之赢得了巨大声誉,使得众多的评论家不忍或不愿在文章中谈及作品的缺憾。这充分表明了长期以来广大读者对现实主义精品佳作的渴望。此后发表的有关南线战事的诸多作品中,我们不能否认或多或少都受到过《高山下的花环》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高山下的花环》是李存葆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它的“轰动效应”应该说得益于作家对一种“政治禁区”的大胆突破。或许是作家过于关注其作品的教化作用,在对审美规律的把握上多少表现了作家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在作家的另一部作品《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被突出地凸现出来,因此,作品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爆炸性”和轰动效应,反而引来了诸多评论家直言其艺术上的不足。这应该说是军事文学进入了相对冷静思考的新层次。无论怎么说,《高山下的花环》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和军事文学史上值得大书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