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伴随着电影《蚕花姑娘》的主题歌声,展现在眼前的是江南水乡的春天:蓝天、绿树、金黄色的油菜田;河溪两岸,桑树成行,养蚕姑娘忙碌在绿丛之中……
我国劳动人民栽桑养蚕,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史书上赞誉为“农桑为立国之本”,足见自古以来蚕桑生产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的出口丝绸,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它远销东洋、欧美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名扬中外的“丝绸之路”,留下中国人滴汗、滴血的脚迹,换回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
而中国丝绸极其绚丽的光辉,似乎注定要与“吃苦耐劳”四个字连在一起。
我国的蚕丝光亮透明,纤细度均匀,质地轻软,丝织物花纹绚丽,特别是薄型织物,更是轻若晨雾、薄如蝉翼,穿着舒适,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我国北自嫩江地区,南到珠江流域,西起天山山麓,东达黄海之滨,到处都经营着蚕桑生产。
看破“红尘”
这里所谓的看破“红尘”,是要用科学的慧眼,鉴别类似江西那样的红壤之利弊,进而利用红壤丘陵发展蚕桑生产。
红壤在江西省占土地总面积的46%,经过改良,发展蚕桑大有用武之地。
红壤是在亚热带生物气候影响下形成的,土壤中的钾、钠、钙、镁、硅等物质随年代大量流失,铁、铝氧化物相对积聚,使土壤裸露呈瘠色。红壤有四个特点:“酸、瘠、板、旱”。但是,红壤丘陵特别是低丘陵和起伏丘陵坡度平缓,土层深厚,可垦荒地很多,通过20余年的红壤改良及红壤栽桑的科学研究,江西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红壤改良的奥妙已被窥破。
该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省考古队在清江县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年)的遗址发现:文物中就有“蚕纹”纹饰。其他如万年仙人洞上下层、修水山背等地都有形态很似“蚕形”的纹饰。据资料记载:“豫章郡东晋南朝时代蚕一年四熟”,说明距今1400~1700年前,江西的养蚕业已很发达。1637年宋应星在江西分宜任教谕时所著的《天工开物》,1884年瑞州(现高安)府尹江毓昌著《蚕桑说》,都详尽地叙述了栽桑养蚕的技术;1886年高安还创办了一所传授蚕桑技术的职业学堂,比杭州的“蚕学馆”还早10年。
红坡绿裹
1957年,江西省开始在红壤丘陵上大面积栽植桑树。自1973年引进和推广“无干密植桑”栽培技术后,昔日的荒坡僻壤换上了新装。远远望去,层层梯田,片片绿桑,红绿相间,互相辉映,好一派山间秀色。
无干密植就是矮、密、早栽培技术在桑村栽培上的应用。这种栽培方式在红壤中显示了节约用肥用水、缩短培桑时间的良好效果。其具体做法蕴含着智慧,其实也是一种超越。
栽桑地的选择和平整:桑树的适应性很强,所以对栽桑地的选择不必过于苛求。但桑树耗水量比较大,宜选择灌溉方便的地方。在栽桑前,要先平整土地,按照等高线建筑等高等宽梯田,以利蓄水保土和抗旱灌溉,梯田宽度一般以能栽4~5行桑树(15~20尺尺和寸都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米=3尺、1尺=10寸;左右)为宜。
深耕、重肥、浅栽:桑树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根系深,栽桑前最好能普遍耕一遍。“无干密植桑”由于株间密,所以采用开沟栽植,以每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顷=15亩栽1500株为例,行距4尺,株距1尺。栽桑沟深宽各15尺。沟内多施垃圾、稻草、塘泥、牛栏粪以及饼肥等富含有机质的肥料作基肥,上面再薄薄地盖上一层土。树栽植深度以将根颈部埋入士中2寸左右为宜。
间种绿肥,改良土壤:红壤缺乏有机质,而长出50千克桑叶却需纯氮07千克。据试验,连续3年间种绿肥的桑园,土壤有机质比原来增加24%,桑叶产量增加18%。由于“无干密植桑”行间密,夏季绿肥生长不良,应以种冬季绿肥如肥田萝卜、红花草为好。埋沤绿肥时,每亩可施入石灰50千克,以中和土壤酸性。
坑旱灌溉,注意采养:据测定,一般桑枝条含水量50%左右,桑叶含水量70%,每形成1克鲜叶,桑树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80~130毫升。所以在干旱季节,必须及时抗旱灌溉。目前一般采用沟灌,有条件的可用喷灌。桑树栽植当年,最好不要采叶,第二年可适当用夏秋叶养蚕,第三年正式投产。
生财魔方
桑树是多年生的叶用植物,一年栽桑,多年受益,俗话说:“栽桑点桐,子孙不穷”,“家中百株桑,不愁吃和穿”。说的是人民终于在蚕桑面前获得了挥汗微笑的乐趣。栽桑养蚕,养蚕收茧,蚕茧缫丝,蚕丝织绸,真是一条生财致富之路。
中国人干了几千年,终于找到了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现在,栽桑养蚕过程中的许多“废物”,已能加以利用。如立冬后的“冬桑叶”,是清热祛风的常用中药。桑树的嫩枝,可加工成桑枝膏,是治关节痛的良药。桑树根的皮叫“桑白皮”,有利尿作用。桑枝条的皮,又是造高级纸的优良原料,也可以用来加工人造棉和人造丝。桑树的果叫桑椹,可加工成“桑椹蜜”,有补血滋阴的效果。养蚕中得到的蚕粪,晒干制成“蚕沙”,是一味祛风化湿中药,蚕粪中提取出的叶绿素,是一种贵重药品,出口换汇率很高。蚕室、蚕具到了冬闲季节,还可以用来养鸡、养猪或培育香菇等。
江南水乡的蚕桑,已在红壤丘陵扎根。
昔日驼铃声声,黄沙沉沉,人烟稀迹,步履维艰的“丝绸之路”已销声匿迹。
喜看今日红壤丘陵上新的丝绸之路,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