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庭审之外的辩诉交易 推荐语

辩诉交易是基于英美法对抗制土壤生长出来的案件处理方式,相对于成本高昂的正式审判程序,辩诉交易提供了便宜的诉讼工具。律师与检察官针对手头的个案,用法庭下的交易替代法庭上的审判,伴随着辩论与说服的过程,既是博弈,又是互利,同时带有几分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色彩。《庭审之外的辩诉交易》从扪心自问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影响甚至决定这场“交易”的各种因素,提供了一条审视、借鉴的路径。

据我所知,译者之一廖钰女士原来在学校学的是民商法,到海淀法院以后也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这使她对于民商事活动中的“交易”有着比一般刑事法官更深刻的理解,因而她的翻译虽然是“跨界”了,但进入的门槛似乎并不陌生,甚至是游刃有余地为海淀法院速裁程序试点工作中的“量刑协商”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应当说,此书中对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反思时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研究本土化的“量刑协商”中需要引以为鉴的内容,让“协商”给认罪认罚从宽注入有益的因子,同时也要让风险管控的制度设计避免有悖于公平正义的灰色“交易”。只有在深入分析新制度对司法实践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以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始新时代大背景下的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这里每一步的探究,都凝聚着基层司法部门对理论的渴望、对改革的呼声、对公正的坚守。一部译作,代表了一种理论的高度;几点问题,反映了几许实践的深度。这部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发人深省,值得一读,让我们期待回应!

——樊崇义(中国政法大学)

一般认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出于对庭审结果的预测,因为趋利避害而选择和控方进行协商、交易,本书在此基础上大大丰富了辩诉交易的运作机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美国最新的刑事法发展动向,开展相关比较研究;也有助于我国推进认罪认罚从宽改革时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合理因素,使我国司法改革能够用世界眼光思考中国问题。

——周光权(清华大学)

制度由历史铸就,也是理论推演和实用主义的产物。但是,历史不断演进,理论不会恒久,变化决定需求,“完美”的诉讼制度永远只是未来时。辩诉交易制度历经争议,逐步成型,但也受制于量刑指南、证据开示、诉辩成本、诉讼心理等主客观因素。本书回应时代之变,采用多学科、多视角方法,探讨了完善辩诉交易制度的路径,对于我们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何帆(最高人民法院)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