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里的风景
●偏苗村庄——隆林猪场兰木杆寨
苗家人多依山而居。
也许,苗家的祖先当年就与山有缘。从黄河、长江中下游起始,在数千年的迁徙中,他们像风一样,根本不用抬头,不用张望,不用回首,就一直向西、向西,坚定地走着,穿过山林,穿过河流,穿过白天的烈日和黑夜的寒露,在中国西南的丛山中找到了他们的家。
西南多山。山不甚高,但连绵不断。远远望去,峰峦叠嶂,状如犬牙,亦似锯齿。林木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披于山表。山多必生雾,故雾常常缭绕于山顶,或轻淡,或浓重,悠然而自在。偶见山溪从山涧流出,如垂挂之白带子,晃晃耀眼。风无形而有感,时强时弱,如窗纱拂来,撩得肌肤痒痒,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
这是一幅画呢。苗家人就住在画里呢。
●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苗岭春来
●苗岭秋韵
●雪中梯田
苗家人的确喜欢把家建在山里。
苗人所居的山大都选择泥山。因为有泥才可开垦种植。一代跟着一代在山里生息,苗家人已把山经营得十分精致。背阳的山坡,种上了杉木、竹子、茶油树、枫树,终年绿荫蔽眼;向阳的坡地,则开成了梯田。梯田一层一层,如人工凿出的阶梯,直通山顶。秋收过后,梯田里没有了庄稼,山就变黄,变灰,变得没神气;而来年开春,几场春雨过后,梯田里积满了水。苗人用牛一犁,一耙,又经一夜的过滤,第二天一看,每一块田的水面亮晶晶的,像一夜之间镶上去的一面面镜片。没几天,苗人插上了秧苗,山便绿了。每一年,山都是这样的景色。
苗人的家也是山中一景。
苗人的家,多以吊脚楼为主。据《都匀府志》曰:苗人“喜楼居,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为牲”。此外,兼有平房、权叉房。那些吊脚楼,那些平房,那些权叉房,都依山而筑。从山脚到山腰,甚至到山顶,都可以看见这些房子的影子。这些房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或现于明处,或隐于林中;时而间间相连,时而单家独处。路是七纵八横的,高低起伏的,但都能把每一个门口串到一起。道路之间,都已铺上了石板,而且被踩得光溜溜的了。路边的菜园,也用石块做墙围了起来。石块小小的,却堆叠得很密实,很精致。日晒雨淋,外露的石面已长青苔了,石缝也长草了。不熟悉的人进了寨子,如果只顾观看这样的景致,七弯八拐后就肯定出不来。
因为苗家人崇拜枫树,所以,他们就喜欢在屋前屋后或村头寨尾种上枫树。枫树高大俊美,枝叶茂密,最能挡阳遮阴。故走进寨子,多见阴凉,不觉炎热。而屋与树,一高一低,一灰一绿,一静一动,最易入画。所以,苗山与农舍,常常被画家写入画中,让看客羡慕极了。而苗人生活在画里,却浑然不知。
●白苗村庄
住在半空的感觉
山陡而地不平,何以建屋?
对此,苗人是自有办法的——建吊脚木楼。
吊脚木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以木柱支撑,留空;上层铺木板,又以木柱、木条构架成房屋,屋顶盖瓦片或杉木皮。一般上层住人,下层养畜或放杂物。
●连片的吊脚楼
既然地势不平,苗人则根据地势来安排下层支撑的木柱。一般有两排,里面那排因靠近山体,故为短柱;而外层那一排,离地面远,则用长柱。地势越陡,木柱就越高,有的高一层,有的高三层,不一而足。为了稳固,往往在木柱上截柱头之间要开凿榫眼,然后用粗方料穿接,使之连成一个整体。而山间多雾,地面潮湿,为了防霉,木柱底下大多要垫石块。有心的人家,往往把石块凿成工整的圆体石柱,好看。
下层的木柱框架竖好后,就可以造房了。房的框架与下层有所不同,并各成体系。上层楼的柱脚凿了榫眼后总要搭放在下层柱头往外伸出的横梁之上,而柱脚又必然垂下来大约三十厘米长的柱头。看过去,苗楼的上层楼各柱头都悬空垂吊,形似吊脚,吊脚楼由此得名。
●石上人家
●花苗民居
房屋上下层的框架搭建好后,就用木板围封了。下层围墙有的用木板,有的用石块,不必封到楼板。里面可做牛栏、猪圈、羊舍、鸡鸭窝,也可做杂物房、柴火房、碾房。上层围墙则用木板封到屋顶,屋内也用木板分隔成大小不一的房间。一般都是中间为厅堂,设置火塘,两侧为卧房。卧房顶上,一般都搭上木板做成楼阁,用来放置粮食或其他杂物。火塘用来煮饭炒菜,因此火烟都是在屋子里熏,长年累月,房子里的木柱、横梁、瓦片,甚至悬挂在屋梁上的谷穗、玉米、农具都变黑了,还蒙上一层厚厚的烟灰。但正因为有火烟熏,房子的木料才不会生虫。而挂在火塘上的肉那就更妙了。那些肉,都是过年杀猪时留下的腊肉,是放着以后吃的。没想到,那些肉一经火烟熏,也变黑了,但就是不会发霉变质,放多久都可以。想吃时,就割一块下来,蒸或炒,都带有一股火烟味,特香,特有味道。吃惯了,没有火烟味还觉得没味道呢。这是苗家特有的熏肉。
●长廊小憩
苗人多半是住在山腰,而家居又是木楼,故住在楼上,有住在半空的感觉。吊脚楼正门外一般都设有长廊。苗人劳作回来,累了,便拖出一张板凳,坐在长廊里小憩。吃了饭,也坐在长廊里,与家里人或来玩的邻里拉拉家常。苗山林木多,林密易生风,所以,山风常吹,不管多热的天,只需静坐一会儿,人就觉得凉爽了。而坐久了,就爱往外看。长廊下面是山脚,对面更远的地方是山,那种悬空的感觉更强烈了。白天里,看见的那片山似乎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变化的只是山顶不断变幻的云朵。而到了夜里,山就看不见了。但看见周边零零星星的灯火,还有天上的星星。这时才觉得离天上的星星很近很近。屋里的小孩哭了,母亲就把他抱出来,靠在长廊的栏杆上,逗他数星星。屋外黑乎乎的,唯星星闪亮,所以孩子就觉得奇,竟然不哭了。屋里一静,男人的心事就出来了。想着开春种了稻谷,还种不种那一畦黄豆呢?种了黄豆,还种不种柑果呢?那头牛犊长大了,老母牛卖不卖呢?……想着想着就困了,打了个哈欠,起身,往屋里走,木板就吱吱地响,楼下的牲口就跟着轻微地骚动。进了卧房,撩开蚊帐,见孩子睡了,但老婆还没睡,眼睛亮亮地等着他,很像天上的星星。
求得一宿独自在
●花苗村庄——隆林猪场那伟竹林弯
苗家的居所还有两种形式,即权叉房和平房。
权叉房的建造很简单,就是利用树干为支撑点,用木条交叉搭棚,顶上盖茅草,墙用茅草、树枝、竹片编织围栏,然后用泥浆涂上,即成房屋。这种房子比较简陋,多为以前贫苦的人家所盖,仅作遮风挡雨之所。但一家人共处一室,其乐融融也。
这种房子,苗族的祖先想必也是这样造过。当年,祖先们风尘仆仆迁徙到这里,遭遇的是荒山野岭、凄风冷雨、洪水猛兽。他们迫切需要赶快建造一个能够躲避这一切的住所。而所需的材料就是眼前的茅草、树枝、泥巴和树木。鉴于当时的建造技术的限制,加上刀器肯定不多,也不锋利,所以无法大量砍伐树木。祖先们只得去繁就简,更多地利用树枝、茅草以及泥巴,草草建起了住所。后人接受了这种居住习惯,一代一代地承传了下来。当然,住这样的房子也是迫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财力,是无法建造大量使用木材的吊脚楼的。
●权叉房
●在军门口休憩
●平房
平房的建造比权叉房前进了一大步。现在仍有一些苗人在平房里。平房为竹木结构,有高有低。墙多以木板作围栏,屋顶盖瓦或木皮。这样的房子比起权叉房更加牢固,更加密封,因而更暖和一些。后来,他们又把木板墙改为泥墙。做法是事先用木板做模,倒进湿泥,打夯,使之结实,风干后除去木板即可使用。
但不管怎么说,权叉房和平房是比不上吊脚楼精美和实用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苗民大多住上了吊脚楼。吊脚楼是目前苗寨民居的主体。
●翠绿环绕的苗寨
入新屋
屋是栖身之所。高兴了,大喜了,得回到屋里;烦恼了,愤怒了,也得回到屋里。这屋无论好坏,还真的不能没有。
●苗寨建新屋
所以,在建房的问题上,一些苗族人家是很讲究的。毕竟,建房是家中的一件大事,很多是倾其一生所有来建这屋的。建了屋,才能娶亲,才能生儿育女;建了屋,就能光宗耀祖。因而在建房时,可谓兴师动众。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义务帮工,主人家管饭就行了。反过来,其他亲戚朋友要建房,主人家也要去帮忙。当屋子的框架基本建好,最后要给屋脊上梁时,那就非同一般了。在隆林,苗家人除了建权叉房外,建其他房都要举行上梁仪式。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梁在房屋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上梁仪式则是对屋子的祈祷,希望万事大吉、六畜兴旺,也借此机会庆贺一番。
●赶着牛羊上山去
●多情的苗妹
按隆林的风俗,这条梁必须由舅爷赠送。舅爷在家中地位很高,这梁由他送,就显得这梁的贵重,也更显得主人家对这梁的重视。但如果家中没有舅爷,那就由姐夫或妹夫送。上梁的那一天,主人家备好了饭菜,把一些重要的亲戚请来,同贺。送梁的亲戚来时要送上五六元钱的硬币,外加四块大糍粑和半箩筐的小糍粑。时辰到了,要上梁了。主人家便把硬币和小糍粑混在一起,放在箩筐内,上面则放上四个大糍粑。再将十二元钱纸币分为四份,分别放在四个大糍粑上面,然后将箩筐吊在梁上。上梁的工作由送梁的亲戚做,用绳子绑住梁,慢慢拉,把它往上吊,上面有人接,接住一固定,就成了。上面的人就把四个大糍粑和那十二块钱往下抛,先让主人家接住,剩下的小糍粑和硬币就到处撒,让大家抢,图个热闹,接着,放一通鞭炮,算是上梁仪式的高潮和结束。最后,入席,喝酒。
●希望的田野
融水苗族有入新屋的习俗。新屋建成了,搬进新屋的那一天,主人家就把这消息告诉了隔壁邻舍、亲戚朋友。到了晚上,在人们入睡了以后,寨子里的男青年就相约到寨中的芦笙坪里,然后才一起把芦笙扛进新屋,大家围成一圈,尽情地吹奏了起来。这个举动,就是表示众人对主人新居落成的祝贺。而主人最希望来的人越多越好,来得越多,人气就越旺,也表明这家人有人缘。
此时,主人家早就在新屋里恭候了。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感谢,主人家就拿出了白天里就准备好的酸鱼、酸鸭、酸肉、糯米饭等食物,分给大家,还给他们敬酒。他们就放下芦笙,喝了起来。屋子里点的是油灯,不太明亮,但火光能照得出他们的脸膛,个个是黑红黑红的。这时已是深夜,寨子里的人熄灯睡觉了,到处黑乎乎的;但在远处看,唯那间新屋灯火通明,特别显眼。
●苗寨炊烟
参考文献
1.覃乃昌主编:《广西世居民族》,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2.莫杰主编:《广西风物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3.(清)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4.过竹著:《苗族源流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5.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融水苗族埋岩古规》,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
6.朱慧珍、贺明辉著:《广西苗族》,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后记
2006年,广西民族出版社为弘扬广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组织策划了《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该丛书以广西的12个世居民族为主叙对象,每个民族1卷,以饱含民族感情的文字,再配以丰富而精美的图片,全景式地描绘这些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充满神奇魅力的12个民族的新形象。丛书得到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丛书执行副主编、时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现为广西文化厅副厅长)的唐正柱对整套丛书的体例和风格进行了指导,明确了写作大纲和基本要求,并审阅了全部书稿。
丛书主编、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从民族、政治的角度对丛书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总审,并为丛书作序。
在丛书编撰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跋山涉水深入广西各地拍摄、征集图片,得到了各地市县宣传部、民族局的热情帮助和各地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的踊跃赐稿。
本卷经由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广西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韦茂繁教授对书中的政治倾向性和民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韦志坚,河池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耀德,柳州市民委主任陈争鸣、原副主任杨凯,融水苗族自治县副县长吴慧兰、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龙涛、县民族局干部陈忠德等同志给项目组热情的帮助与支持。广西著名摄影家王梦祥、梁汉昌、韦纲、冯汝君、卢增令、李奇东、李桐,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顺丰,广西民族大学玉时阶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罗军、社会发展处调研员蒙玉祝,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局原办公室主任张岁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馆副馆长覃自昆等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的摄影图片(具体详见附录“本书图片摄影者、提供者名单”。有少数图片未能确定作者,作者见书后请与出版社联系)。
在此,对上述人员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这是首套以分册的形式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文化的丛书,属开创性、基础性的艰苦繁杂的文化工程,若丛书存在不足,或因编辑水平所限而导致的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项目组
2009年10月
附录
本书图片摄影者、提供者名单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梦祥
第8~9页
第20页
第97页(右下)
第110页(左)
第110页(右)
韦纲
第4页
第21页
第26页(下)
第39页(上)
第132页
第147页(下)
韦明
第69页
冯汝君
第38~39页(下)
第94页
卢增令
第119页(上)
第128页(右上)
玉时阶
第18页
第19页
第147页(左上)
龙涛
第5页
第23页(上)
第23页(下)
第24页(左上)
第24页(右上)
第25页(左上)
第25页(右中)
第25页(右下)
第26页(上)
第28页(左上)
第28页(右上)
第28页(左下)
第30页(上)
第30页(下)
第37页
第40页(上)
第40页(下)
第42页(上)
第42页(中)
第43页(右上)
第44页(左上)
第44页(左下)
第44页(右上)
第45页(下)
第46~47页
第48页(左上)
第48页(右上)
第49页(左上)
第49页(下)
第51页(左)
第51页(右)
第52页(左上)
第52页(左下)
第52页(右下)
第53页(右上)
第53页(左下)
第53页(右下)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上)
第56页(下)
第57页(上)
第57页(中)
第57页(下)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8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4页
第77页
第78页(上)
第78页(下)
第79页(下)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95页
第97页(左下)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4页
第105页(下)
第106页(左上)
第106页(右上)
第106~107页(上)
第106页(下)
第106~107页(下)
第107页(左上)
第107页(右上)
第107页(下)
第111页
第116页
第117页(上)
第117页(下)
第120页(左)
第120页(右)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9页
第130页(下)
第131页
第134页(左上)
第134页(上中)
第134页(右上)
第134页(左下)
第135页(右下)
第136页(上中)
第136页(左下)
第141页(中)
第141页(下)
第145页
第148页
第149页(下)
张岁禄
第10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24页(左下)
第25页(右上)
第27页
第29页(上)
第29页(中)
第29页(下)
第31页(上)
第31页(下)
第32页
第38页(上)
第41页(左)
第41页(右)
第42页(下)
第43页(左上)
第43页(下)
第45页(上)
第48页(下)
第49页(右上)
第50页
第60页
第75页
第79页(左上)
第79页(右上)
第80~81页
第88页(下)
第89页
第90页
第105页(上)
第112页
第126页(左上)
第130页(上)
第136页(左上)
第141页(上)
第144页(上)
李奇东
第15页
第66页
李桐
第96页(右下)
杨顺丰
第67页
陆露
第11页
罗军
第35页(上)
第35页(下)
第36页(右上)
第86页
第88页(上)
第109页(上)
第109页(下)
第114页
第124~125页
第137页(左上)
第137页(右上)
钟俊威
第127页(上中)
梁汉昌
第2~3页
第6~7页
第22页(上)
第22页(下)
第33页
第34页
第36页(左上)
第36页(下)
第58~59页
第65页
第73页
第76页
第87页
第91页(中)
第92页(上)
第92页(中)
第92页(下)
第93页(上)
第93页(下)
第96页(左上)
第96页(左中)
第96页(左下)
第97页(右上)
第97页(右中上)
第97页(右中下)
第102~103页
第108页
第113页(上)
第113页(下)
第115页
第118页(左上)
第118页(右上)
第118页(下)
第119页(下)
第126页(左下)
第126页(右下)
第127页(左上)
第127页(右上)
第127页(右中)
第127页(右下)
第128页(左上)
第128页(上中)
第128页(左下)
第128页(右下)
第133页(左上)
第133页(右上)
第133页(右下)
第135页(右上)
第135页(左下)
第136页(右上)
第137页(右下)
第138~139页
第140页
第142页
第144页(下)
第146页
第147页(上中)
第147页(右上)
第149页(上)
第150页
第151页
覃自昆
第16~17页
覃芳
第72页
蒙玉祝
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