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风起苗舞:苗族卷 第四章 乡风曼舞

酒香四季

苗家男人皆喜酒。

酒是苗家男人身边的一个伴。到山地里去干活,带酒去;到镇上赶集,带酒去;到村外访亲寻友,带酒去……酒是用葫芦或竹筒装的,苗家男人常常背在身上,在屁股边晃来晃去的;累了渴了,就脱下来喝两口,然后,干活的干活,赶路的赶路……

●请喝一杯进寨酒

●好酒是礼

苗人住在山区,寒气重,喝酒可以祛寒。喝多了,也就成了习惯了。在家一日三餐至少有一餐甚至两餐都喝酒。喝酒不用杯,用碗。结了婚的妇女也喜欢喝,只是不滥喝。他们喝的酒,都是自己酿的。有玉米酒、木薯酒、红薯酒、糯米酒,这些都是杂粮,多的是,往地里刨几刨,撒上种子,就给种出来了。蒸熟了,放进酒饼,再蒸,酒就出来了。都是十几二十度的低度酒,温和,顺口,暖胃,喝多了不容易醉,所以,特爱喝酒的男人平时渴了,不喝开水,就喝酒,以酒代水,以酒解渴。每天干活回来,特别是在晚餐,肯定要喝两口的。菜不讲究,有黄豆、花生就可以了。再不行,有几片咸菜也够了。吃一口菜,送一口酒,和家人聊聊几句家常,不知不觉,半斤酒就下肚了。喝够了,立起身,立即就有老婆或小孩过来收拾碗筷。看一会电视或听一听广播,没事了,洗把脸就睡觉去了。喝了酒,睡得特别香。

苗家人是极其好客的。

苗家素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按照风俗,若有贵客来到苗寨,就必须备足酒饭宴请客人,并以歌舞作乐。但客人进入寨子或家门之前,就必须给客人喝拦门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客人来到之前,苗家人早早就在迎接的场地——寨门前或家门前等候了。姑娘或小伙子都是盛装,站在门前,排成两队,吹着芦笙跳着舞。客人一到,便有几个姑娘迎了上来,她们的身后则分别跟着一个端着茶盘的姑娘。茶盘里摆有十个八个的酒杯,杯里装满了酒。姑娘们就分头按先后顺序给客人敬酒。敬酒一般连敬三杯,第一杯喝完了,就转身向后面端酒的姑娘要第二、第三杯,给客人再敬。

按苗家规矩,客人要是不会喝酒,可以一点都不喝。但要是你喝了第一杯,就得喝完剩下的两杯。你要是用手碰了酒杯,苗家姑娘就会永远地敬下去。但客人不懂这规矩,一般都要接这个礼的。所敬之酒,也是苗家人自己酿制的白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足。酒量大的人,一下喝完三杯并不觉得怎样;酒量不行的人,喝了头一杯就不敢喝了。但这不合苗家的规矩,这时,苗家姑娘就会揪住客人的耳朵,把第二、第三杯酒往嘴里送,客人要逃是逃不脱的,也只好喝了,喝完才能进寨门或家门。要是酒未敬完,客人一跑了之,苗家人也不会纠缠,大伙就哈哈大笑,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到了苗家就要吃饭喝酒。吃饭到了半饱的时候,苗家姑娘又开始用拦门酒的方式一桌一桌地敬客人了。有不想喝酒的,姑娘们就揪他们的耳朵。这揪耳朵十分讲究,不能太用劲,太用劲了会使客人疼痛;不礼貌;也不能太松,太松了客人容易逃脱。有些客人实在不想喝酒,姑娘们就会会意地松手,让客人逃脱了,彼此点到为止,闹出乐趣就行了。

●女客人也要喝

而一些自以为酒量好的人,敬一次就喝一次。几个姑娘轮番上,几次下来,酒劲慢慢一上来,就晕乎乎地趴下了。苗家人笑称为“砰噔酒”,意思是这酒喝过之后不一会儿就会醉倒,砰噔摔跤。客人醉了,说明吃好了喝够了,苗家人就高兴了。

喝醉了,不要紧,主人会拿出醒酒的东西来给你解酒。不知从哪里拿出一瓶野蜂蜜,冲了开水叫你喝;不行,又拿出一碗酸醋来,再叫你喝;还不行,就给你喝从山上摘下来的山崖茶。喝了一些,似乎感到好多了。

苗家男人在干活时也要喝酒。出门时,饭盒里总带上一些下酒的菜——酸鱼、酸菜之类的。累了,就在树荫下找块平地,一个人就喝起来。如果那天没菜,就到草丛里找蜂窝,见着了,就一把火烧了,赶跑了蜂,掏下蜂窝,抖出蜂蛹,烤熟了送酒。没蜂窝,就抓山蛙,烤山蛙,一个就够下酒了。喝了酒,解了乏,又干活去了。

●揪耳朵喝了这杯酒

若是赶集,更要喝酒。一大早起来,从鸡栏里抓了一两只鸡或鸭,就和妻子赶到集市里去了。花了半天的工夫,把手里的东西卖了,又买回了盐、油、肉、火柴、种子、农具……正准备回家,不想遇到了邻寨的老同,就一起进了一间小饭馆。同来的妻子也不反对,也跟进去了。点了几个菜,男人喝酒,女人吃饭。喝着喝着,各自带来的酒就喝完了。几个老同又争着向酒家要了几斤,不一会儿又喝完了。正好天也差不多黑了,妻子扯了扯男人的衣服,男人就起身走了。出饭馆的门口,男人身子就有点歪了。出了集镇,刚踏上回家的小路,男人酒上头了,无奈地就在路边坐下,趴下就沉睡过去。妻子也不责怪,就坐在男人的身边,等着。要是夏天,野外的蚊子正多,嗡嗡地围在他们的周围寻机下手,女人就拿起草帽不停地扇蚊子,扇男人的头,也扇男人的脚。不知什么时候,男人终于醒了。女人扶起了男人,踉踉跄跄地回去了。路过一些寨子,狗就朝着他们脚步的方向吠个不停。男人就扭过头朝狗声吼去:“叫……什么叫……没认得我嘛……”

第二天,男人酒醒了。妻子跟他说起昨晚酒醉的事,男人一听,就有点不高兴了:“哪里醉?醉了还回得来?”

绵绵乡情

苗寨里的风一年四季都是暖的。

走在苗寨里,见山环水绕。山为林覆,林为雾罩,雾随风移。农舍在溪边错落,庄稼在田野疯长。务农的人,三三两两出没于农田里。时不时有山风吹来,吹得农人的裙裤猎猎,庄稼如水波一样起伏。农舍上如柱的炊烟也散了形,雾一样散漫无边。

这样的风都是从山坳里吹出来的,带有木叶的清香、带有花粉的芬芳、带有果实的甜蜜、带有山泉的甘洌,温润着山寨里的一草一木。苗人就是在这样的空气里宁静地生活着。

●如画的苗山

这是一股民风,淳朴的民风。

到苗家做客,一路上你会感到有一种温暖始终包裹着你的身体。你常常在半道上看见一个两个的苗民背着柴火或挑着担子,向你迎面而来。他们的背负很沉重,你会让出路来,想让他们过去,但他们却是先你一步退到一旁,然后友善地看着你,让你过去。若是他们同族的人相遇,你则会看见,少的让老的,晚辈让前辈,且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打个招呼。到了苗家,苗家人就会给你让座递烟,然后端上油茶。互相聊了一会儿,饭菜端上来了,酸鱼、酸肉、酸菜……这是苗家常备的菜,酸的辣的,让你吃得舒坦;酒是一杯一杯地敬你,让你不醉不归。

苗家人一向家规严谨,村约整肃。哪一家要建房子,要办婚丧大事,不用叫,隔壁邻舍的人就会过来,给你帮工。帮不了的,就献料、献钱、献米、献酒,热热闹闹地帮你把事情办了。农忙时,抢种抢收,人手不够,彼此就互相帮忙,你过来帮我做几天,然后我去你那儿帮做几天,一起抢上季节。做工这几天,主人家好酒好肉招待,包管帮工的人吃好喝好。

●友善的苗民

苗家人还有一种很好的风气,就是路不拾遗。路上有牛粪,哪个想要,只要插上一根打结的茅草,表明已经有了主人,就不会有人要了。收了放在路边的红薯,山林里栽培了木耳、香菇,水田里养了鲤鱼,田边屋边放的柴火,都不会有人去要的。有人丢了东西,捡到的人会千方百计找到失主,让失主来领回。这样的风气,是苗家人一代传一代秉承下来的。

●凿山为路

苗寨多山,道路崎岖,坑洼沟壑不少。但凡有人走过的地方,早就有人把路面修平了,把桥搭好了。还在桥边、路口、树下、泉边搭起竹木做的板凳,盖起了凉亭,让赶路、做工的人累了歇一歇。只是山区雨水多,一场雨下来,有些路面便塌了,桥也断了。但不多时,就见有人扛着锄头,挎着砍刀,来修路修桥了。这些善举,也是承传的。看见你做了,下次我就做;小孩看见大人做了,长大了也学着做。

冬去了,春来了,苗寨里的风也跟着季节吹着,从不间断。时而凉,时而热,时而寒,苗家人就在风的身后,看见树发了芽,长出了嫩叶;看见了庄稼的嫩叶变成枯黄的老叶,这时,收割的季节到了。苗家人知道,这是风对他们的关照。

●苗山风雨亭

石头的誓言

埋岩定法之俗曾在融水、三江的苗族地区流行。

“埋岩”,在苗语里称为“依直”,源于古时苗族的鼓社组织。埋岩定法,就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召开全鼓社或联鼓社的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后发展为村寨或联村寨),对某一方面的规约内容进行讨论、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立即将一块石头的下半部埋入土内(露出上半截),这块石头就代表了商定的法规内容。

这是一种誓言,石头的誓言。这表明了这个村寨的苗民对民意的遵守,对良心的遵守,对村规民约的遵守。

●埋岩定法之石

苗族自古正直不阿,淳朴善良。为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群众的言行,进一步加强团结,抵御外侮,他们常常以埋岩的方式,立下了许多具有法律效应的法规。这些法规,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了村民的言行。对恋爱婚姻,要求主张自由,就立“男女岩”;结婚时,要求男方一定给女方送财物,就立“婚礼岩”;要对抗敌兵,抵御外侮,就立“同心岩”、“打仗岩”;与兄弟民族结成联盟的,就立“兄弟岩”;劝人勤耕织的,就立“耕织岩”;禁止偷盗的,就立“禁盗岩”;防止伤风败俗的,就立“禁乱岩”;记载本民族迁徙的历史,激励人们艰苦奋斗的,就立“搬迁岩”。这些约定与规矩,反映了苗民对社会秩序的要求,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和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准,体现了民意。就这块石头而言,它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的符号,但它已经被村民赋予了思想内涵,是村民的一种承诺和誓言,因而它神圣、庄严,不容亵渎。

●融水安太乡埋岩定法石

每一次,在举行埋岩仪式时,场面是十分隆重的。杀猪宰羊祭奠了祖宗,之后大家就来到埋岩的地方,由几个身强体壮的青年,抬来了事先选好的石头,挖好了坑,埋了石,族中的长者就宣读这次定法的内容,并叮嘱大家记牢。而后,大家散去,饮酒吃肉,表示对这次埋岩定法的庆贺。

由于当时苗民识字不多,加上有些内容是保密的,所以,没有在下埋的石头上刻字、刻符号。但当时立下的法规,都已被大家熟记在心。在以后的节日集会时,再由族中长者吟诵,让大家再受教育,以免犯法。至今,苗族乡风、民风朴实纯正,百姓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应该说是得益于这些村规民约的约束和影响。

苗族的埋岩定法,是有具体条例的。如偷人田水的,罚银一两;偷人田鲤的,罚银二两到三两;盗人狗、猪、羊、鸡的,罚银四两到八两;强奸掠夺、打家劫舍的,除了赔偿损失外,还要开除族籍,驱逐寨外;惯偷惯盗,屡教不改者,捉拿反绑,吊上横梁……这些处罚,与现在的法律规定是不相符的,但曾起到类似的作用。在当时,的确对伦理道德和社会治安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约束,维护了村寨的秩序和安宁。

今天,这些前人定下的法规有许多已经作了修改,有的已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法律。但那些起到教育作用的、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村规民约,仍然在继承。因为这是石头的誓言,是苗人的精神所在,坚定得不能改变。

蜡染的风雅

苗家妇女,多善妇工,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编织等无所不能。这些都是她们从小就必须学会的技能,是她们的看家本领。否则,出嫁了,对这些技能一无所知,会被人家笑的。

●美丽的蜡染

在诸种手工中,苗家妇女最善蜡染,蜡染是最出名的。蜡染,在我国古籍中称作“斑布”或“蜡缬”,在制作时是十分复杂的,因而要求的技术相当高。蜡染的原料无非两样,一是自织的白布,二是蜡。自织的布,柔软缜密,耐磨耐用;蜡为蜂蜡、松脂和牛油,此三种原料放在一个碗里,架在小灶上,碗底放些炭火,慢慢烤熔。而后,苗女就取出蜡刀,蘸着蜡溶液,就在自织的白布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布浸入蓝靛染缸里泡染着色。在染缸里加少许牛脂拌的薯莨汁,就可使底布颜色呈暗红色;在加入薯莨汁的同时拌入蛋清,则可使底布闪亮有光泽。着色晾干后,将布放进锅内加水煮沸脱蜡,蜡脱净后,原布上便呈现出蓝底白色或暗红底白色的图案,成为蜡染布料,十分精美。

●花苗蜡染背带

●红头苗蜡染图案

●蜡染——布上绘画

这些图案,有花、鸟、鱼、虫、云等山川风物。这些物体,似乎只有在国画家的画里出现,才显出风雅。但苗女也把这样的风雅放进了自己的蜡染里。因为这些物体是她们所熟知的,也是她们所热爱的,所以,她们就把这些物体当做最美的东西,用染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了她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这些图案,画得有些粗糙,甚至有些笨拙,但朴实、自然,也不乏灵动的气息,故而,整幅图案带有乡野的气息,往往给人以古朴清新的感觉。从图案里,可以看得出画者的绘画技巧和她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喜好。往往,那些图案画得好、布染得好的,都被寨里的姐妹所推崇,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周边传开,成了蜡染的能人。

在苗寨里,一般是没有专门的作坊的,都是一家一户自行制作。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一代传一代,彼此学习,彼此借鉴。最重要的是,这种手工艺,是每一个苗家女子都必须掌握的,是体现她们是否能干的一个标志。所以,在家里,做这个活的都是女子。常常见她们在屋边的染缸里捣绞布料,然后一件一件地挂晒,等干了以后又一件一件地收拢 长期接触蓝靛,她们的双手往往都是蓝黑的,一年四季似乎都是如此。

蜡染原先是不加任何修饰的。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后表现出“冰纹”的感觉,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加上整个色调素雅,尤得人们喜爱。后来,随着苗家妇女审美情趣的提高,现在的蜡染就加上了挑、补、绣花等工艺,使蜡染的图案和色彩更加丰富。做成衣服后,更显得鲜艳夺目,更具民族特色。如今,城里人对此情有独钟,把蜡染视为艺术品,制作成了装饰品,如桌布、头巾、靠垫、椅披等。城里的风雅,被苗家妇女用蜡染制了出来,用做服饰,可见苗家妇女巧思的一面。

●蜡染——去蜡六百晒干

●制作花裙

苗女秘绣

●南丹中堡苗姐妹忙绣花

刺绣也是苗女擅长的手艺。

在苗寨里,无论老少,女人们个个都有一手拿得起的针线活。常常见她们三五个围坐在一起,把布料摆放在膝盖上,然后低着头,穿针引线,要么是给衣服绣花边,要么是给布巾绣图案。年纪大的,左右逢源,手法娴熟;年纪小的,则谨小慎微,略显迟钝。大家都是边做边聊,嘴不停手也不停,却从不抬头看人。有孩子小的,就背在身上,若是睡着了,就放在装布料的木桶里,边守着他边干活。说说笑笑间,原来一片黑色的布面就有了一些绿、蓝、青、红、黄五色丝线绣成的还没完整的花纹或图案,间或拿起布料来,在眼前抖一抖,瞄一瞄,接着又绣了下去……

●想绣什么绣什么

这刺绣,手法极多。有平绣、绉绣、结绣、缠绣、抽纱、打子等,全部学完学精并不容易。但苗家女子自小就跟在母亲身边,常常看着母亲和她的姐妹刺绣,看多了,她们就学会了。先是绣简单的直线条,再绣拐角线,最后学构图。学懂学精了,就可随心所欲地绣了。根本不用事先描摹,也不需要样板,想绣什么就绣什么,绣什么就像什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毕竟,作为劳动妇女,一年四季披星戴月,荷锄肩挑;上山砍柴,下田种禾;挑水洗衣,煮饭喂猪……什么活没干过?什么事物不能了然于胸?一闭眼,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便现于脑际;一睁眼,鱼虾螃蟹、瓢虫青蛙便跳跃眼前;花草藤叶、猪鸡牛羊,也是天天相随相伴的东西,熟悉得很,所以,随便选一样,一绣就绣出来了。

但刺绣的图案不是随意用的。不同的用途就选择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题材就选择不同的图案。如给芦笙锦囊吊袋和芦笙锦旗绣图案,内容一般都是双龙抢珠、猛虎吼啸、牯牛抵角、铜鼓轰鸣等。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材,恐怕与芦笙有关。吹芦笙虽然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也有竞技性质。芦笙队在节日里表演的同时,还要比赛,比出个芦笙王来。既然是比赛,就会争个高低,而龙、虎、牛都是生猛的、喜欢争斗的动物,铜鼓声则是一种激励斗志、振奋人心的声音,正好与赛芦笙有性质上的相似,故用这样的图案最为合适。娃仔背带上的图案是红日东升、皓月当空、星星点灯、彩霞满天等,这些景物,和祥、安静、充满诗意,与孩子单纯、活泼、天真的性情吻合,而这些事物最容易让孩子认知。鸟枪袋上的图案多为牛角、禽头、兽脸、虎爪、刀、叉、箭、枪等,与狩猎有关。猎人面对的是野兽,抓捕回来的猎物就是胜利品,绣上这些动物图案,就凸现了主人的身份。衣服领、袖、前襟和脚套、围巾上的图案多为藤蔓攀缠、飞燕迎春、游虾戏水、瓢虫荡波、画眉欢歌、山茶含苞等,显得温情脉脉,这是苗家女子所钟爱的,她们喜欢用这样的图形来修饰自己的服装……

●耳濡目染

●苗家“小绣才”

●织锦

●隆林清水苗族姑娘刺绣

此外,苗女还会织苗锦和花带。苗锦以白细纱为经线,彩色丝绒线为纬线编织而成。图案也是临时设计。花带是系在腰间或吊在百褶裙上的装饰品,苗女最喜欢将它送给自己钟情的男子,以此表达爱慕之情。

一般情况下,苗女的绣品是可以当众绣的,但绣背带和娃仔帽的过程就不允许别人窥视。她们长大后,就考虑嫁人的事,知道出嫁后,生了孩子,孩子的背带和帽子就要常用,而那时就没有工夫做了,所以想趁没出嫁之前赶做。但又怕别人笑话,就偷偷躲在卧室里做。

这便是秘绣。

●隆林红头苗挑花

●隆林清水苗丝线挑花图案

●隆林清水苗挑花图案

●精美的背带

●绣背带

朝着屋顶,箭心向上

在乡下,平日里是很少有文体活动的。不像城里,有球场,有广场,可以打球健身,可以开歌舞晚会。乡下人一年到头大多是劳作,很少闲着。

但到了节日,像苗年、拉鼓节、跳坡节,苗家人就可以疯玩好些日子。因为在这些节日里,有许多的体育活动,像拉鼓、爬竿、跳雷、鸟枪射击、摔跤等,场面既热闹又刺激。苗家男人一向勇猛剽悍,喜欢争强斗胜,加上各自都有各自的本领,所以,一旦遇到什么竞技比赛的,都会有不少的人想露一手,争个名次;争不了的,痛快一下也乐在其中。

●美丽苗姑

跳雷就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体育活动。

这个活动,在隆林苗族地区比较风行。每一次,都得有一个主办户出面组织。事先,就在主办户房子附近的空地上搭起一个彩门,门上挂上七彩绒线和两把嫩芭蕉叶,门前放着两背篓的红辣椒,门内则有一群姑娘站着守候。而此时,门外也站着一大群男青年,他们手里都拿着弓箭。门内的姑娘,时不时有人偷偷往那堆男青年瞄,但这个细微的举动很快被旁边的同伴发现了,同伴就当众揭了底,她的脸立即就红了。转过身,举起手猛捶了泄密者几下,就有几声尖叫声传了出来。

●跳起欢快的舞

听到笑声,男青年就都往门里的那群姑娘看。其中有人就扯扯身边的同伴说,喂,她看你呢。同样的,他也遭到了同伴的捶打。

活动开始了。主持人是一个威信极高的人。他喊了几声,所有的吵闹声就都停下来了。他宣布了比赛的规则,就开始了。男青年逐个跃进彩门,从背篓里拿起红辣椒,放在箭头上,把箭向主办者的房顶射去。按比赛规则,这箭射得越高越好。所以,弓箭手都把弓拉得很满,抬得很高。自然的,弓箭有大小,功力有强弱,射出的箭就有远近高低。射得低的,就会有人叹息;射得高的,则听到“哟”的一片赞叹声。

射箭结束,主持人就唱起了歌,还一边给姑娘绕起了七彩线,绕得浑身五彩缤纷的。男女青年就围在一起,跳起了舞。男人跳舞,有一些人多少都显得有点笨拙,总是很难跟得上那些姑娘的脚步,就只好跟着姑娘的步子走。但还是跟得不伦不类的,踉踉跄跄的,围观的人就指着那人不断地笑。那男人虽然是男人,但脸也像姑娘一样羞答答地红了。

飞刀砍旗

飞刀砍旗,也是苗家人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这有点像电影电视里的武打镜头。旗帜猎猎,刀光闪闪,手起刀落,欢声雷动,完全就是一个比武的场面。

这个比赛,是在村寨与村寨之间进行的。事先确定了比赛的场地和时间,然后发出通知,各村寨就选出自己的选手,到了比赛的那天,各队在领队的带领下汇集到预定的场地,参加比赛。

比赛的形式和规则很简单。每个寨子派一名刀手,一名旗手。赛场上画两条线,一条是刀手线,一条是旗手线。旗手手里拿一根长竹竿,竿尾插有红旗,站在旗手线上;刀手则持刀站在刀手线上与自己寨里的旗手两两相对。比赛开始,旗手将竹竿往空中一扔,刀手就扬起刀飞过去,能将竹竿砍断的,算赢,否则为输。

●砍旗比赛助威的芦笙队

这个比赛是很要功夫的。旗手和刀手必须配合默契,尤其是旗手,在抛竿时,要讲究速度、高度和方位。速度太快,刀手不容易打中;高度不够,方位过偏,刀手也很难打中。旗手抛竿时应该是以最慢的速度,往刀手的头顶飞过,刀手才好下手。

●砍旗节跳竹竿活动

刀手是胜利的关键。这刀手,平时也是个爱耍棍弄刀的人,眼疾手快,是寨里精选出来的,非同一般。这类人,往往精明强悍,力大无比。飞刀出去,刀便像箭一样,带着闪光,带着风声,“啪”的一声,刀口击中竹竿,竹竿就断成两截,竹头飞到一边,插在地上;挂有红旗的竹尾则轻轻飘下来,让人接住了。

这刀是一把长约两尺的大砍刀,刀口早被刀手磨得光可鉴人,锋利无比,砍手臂粗的树木像割韭菜似的那么干脆。刀手就靠它来显身手了。

这种比赛关系到各自村寨的荣誉,也好看、刺激,所以各寨都来了很多的观众,或者说就是拉拉队。他们一早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鞋面都被地面的露水打湿了,黄黄的尘埃结在上面,一点一点的。额头也渗出了汗珠,脸颊都是红彤彤的。到达地点,就立即进入观看区了。观看区被安排得很远,以免被飞刀击中。当比赛开始,看到自己村寨的代表出场时,就不停地呼喊,喊刀手、旗手的名字,或喊一些鼓励的话。但刀手和旗手好像都没听见似的,很专注地比赛。当喊声稍稍小了些,旗手抛起了竹竿,刀手在竹竿飞到最适当的位置时,就扬臂出手。能把竹竿砍断的,自己寨子里的人高兴得不得了,又是不断地喊刀手和旗手的名字。这时,刀手和旗手倒是回过头来了,很是得意地用目光寻索自己寨子里的人。

当然,也有很多刀手是失败的。要么刀砍空了,要么虽然打中了竹竿,但没有把竹竿砍断。这种场面,既使刀手、旗手尴尬,又让观众遗憾。

飞刀砍旗,一般是在春节期间的芦笙节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