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郭沫若全集 文学编 第八卷 §第一幕

左贤王的穹庐,仲春的早晨。

穹庐设在舞台一侧,门外张彩棚,下敷地毯,设各种必要用具。四周有障屏竖立,间隔成一区域。当隅处每有缺口,与外通。背景可适当布置胡中景物。时闻马嘶声。

蔡文姬,胡装,其装束如维吾尔族。独自一人在彩棚下徘徊,形容憔悴。一时又高兴,一时又有愁思不决之状。屡屡叹气,时时又自言自语:“怎么办呢?到底是回去,还是不回去?”(这样的话,在一定间歇中反复。)

忽然又站立着,凝视着远方,似在酝酿诗意。事实上她已三天三夜不睡觉。在失眠中她的《胡笳十八拍》已经做到第十二拍了。

后台合唱。音乐伴奏。(《胡笳诗》中的“兮”字古本读呵音,故一律改为呵字。)

东风应律呵暖气多,

知是汉家天子呵布阳和。

羌胡蹈舞呵共讴歌,

两国交欢呵罢兵戈。

忽逢汉使呵称近诏,

遣千金呵赎妾身。

喜得生还呵逢圣君,

嗟别二子呵会无因。

十有二拍呵哀乐均,

去住两情呵难具陈。

胡儿伊屠知牙师,佩弓,腰悬箭囊,自穹庐对侧跑出。

胡儿 妈!(向文姬跑去。)

文姬 (停步)呵,伊屠知牙师,你一早到什么地方去来?

胡儿 我去打兔子来,我听见好些人在说,妈,你今天就要回汉朝去了,是真的吗?

文姬 (迟疑,叹气,掩泪)……

胡儿 (抱拥其母)妈,你在哭吗?你为什么要哭呢?回汉朝去不是好事吗?你不是经常在说,要带我们回去吗?我是很高兴的啦!

文姬 (索性哭出声来了)伊屠知牙师!我的儿!(抚抱胡儿,泣不成声。有一会,才哽咽着说)娘这几天一直没有告诉你。汉朝的曹丞相派遣了专使来,要把娘接回去,送来了很多的黄金玉器、锦缎绫罗。单于呼厨泉已经答应了。我已经考虑了三天,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我须得作最后的决定。

胡儿 妈,你还没有决定吗?你决定了吧,带我们一道回去,把爹爹,把四姨婆也一道带回去!

文姬 娘是很想回去的。我告诉过你“狐死首丘”[1]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你外公外婆的坟墓在长安,我只是十二年前,在来匈奴[2]的途中,去扫过一次。我也很想回去扫墓。特别是你外公有不少的著作,经过战乱,遗失了,回去我想也总可以收集得一些。娘十二年来都在这样想,可是总得不到回去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娘当然是喜出望外的。

胡儿 那吗,你为什么不赶快作出决定,把我们一道带回去呢?我多么想去看看万里长城,看看黄河,看看长江,看看东岳泰山呵!

文姬 (悲抑)儿呀,你不知道。娘为这事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

胡儿 哦,难怪你这两天瘦了,我看你饭也不想吃。妈,你是生了病吗?妈?

文姬 (摇头)我呵,我比生病还要难过。(徐缓地)能够回去,我是很高兴的。十二年来,我认为无望的希望竟公然达到了。但是,儿呵,你不知道为娘的苦痛。娘要回去,……(欲言又止,终于决绝地说出)却又不得不丢掉你们!

胡儿 (惊愕)怎么?妈,你说什么?

文姬 (悲痛)娘要回去,就不能不留你们在这儿,留下你和你半岁的妹妹。

胡儿 那怎么行呢?妈,你不要我们了吗?

文姬 不,不是!是你父亲不放你们走,他甚至于不想让我走。

胡儿 那怎么行呢?我要和爹爹闹。

文姬 我已经和你爹爹谈了三天了。我说,儿女让我带回去,没有母亲的儿女很可怜。他说,不行,你是汉人,我可以让步,让你走;儿女是匈奴人,我不能让步,你不能带走。我说,一个人分一个吧,把你或者你的妹子带回去,他也不肯。儿呵,你想,把你们丢下,让娘一个人回去,这不是割下了娘的心头肉吗?

胡儿 (愤愤然,又含着眼泪地)爹爹这样不讲道理吗?匈奴人和汉人不是一家人?

文姬 儿呵,你还小。你爹爹是爱你们的。他不放你们走,你也不能怪他。

胡儿 哼!我是妈妈的儿,那我要跟妈妈一道去!我要跟妈妈一道去!……

赵四娘抱着胡女由穹庐中走出。

胡儿 (回头向赵四娘纠缠)四姨婆,你知道吗?妈妈要回汉朝去了,爹爹不让我们一道去!

赵四娘 你也知道了吗?你妈和我这几天正为这件事伤心啦。

胡儿 四姨婆是不是也要回去呢?

赵四娘 我吗,我是想回去的。伊屠知牙师呀,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一个人谁也要思念自己的故土。……但是,我已经想了三天,在昨天晚上我同你妈妈讲明白了,我要留下来。我留下来照顾你们兄妹俩,让你们的妈妈安心地回去。

胡儿放声大哭。文姬、赵四娘也眼泪涔涔。

文姬 四姨娘,我,我,我不想回去了。我们一同都留在这儿。

赵四娘 (苦笑)哼哼,那你就未免太溺爱了!文姬!你应该安心回去,你的儿女,有我在这儿抚养,我包管把他们抚养成人,并且要教他们学好。我可以代替你。有我在这儿,你安心,就和你自己在这儿是一样。

胡儿 我要跟着妈回去,四姨婆也回去!(啰唣。)

赵四娘 没办法的,左贤王执意不肯让你们走。他甚至于还这样说,如果要把你们带走,连你妈妈他也要让她活不下去!

胡儿 什么,他要杀妈妈?

赵四娘 他是那样说的。他说,你妈妈是汉人,一定要走,没有办法;你们是匈奴人,断然不能带走。如果要带走,他就要通同杀掉!

胡儿 (愤恨)哼!我要去和他闹!(作势欲下。)

文姬 (一手挽着他)伊屠知牙师,你不能那样。你怎能和你爹爹闹呢?他不肯放你们走,也是由于爱你们。……

胡儿 我不稀罕他的爱!

文姬 他虽然那样说,但他对我还是好心好意的。

胡儿 那吗,他为什么不让我们回去呢?

文姬 你爹也上年纪了。他说过,如果让你们也走,他会活不下去。

胡儿 我们劝他一道走嘛!

文姬 (不禁苦笑)不行的,那是办不到的。

赵四娘 (插话)伊屠知牙师,你要知道,就跟你妈妈想回汉朝的一样,你爹爹是不想离开匈奴。这是一样的道理。

胡儿 那吗,四姨婆,你为什么不回去?

赵四娘 我不是说了吗?我是爱你们,也爱你们的妈妈。我要让你们妈妈把我爱故乡的情感承担回去,我要让我自己把你们妈妈爱儿女的情感承担下来。我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年纪已经老了,我如果能够把你们抚养成人,由你们的一代来代替你们父亲的一代,使匈奴和汉人真正成为一家,在我就心满意足了。

文姬 四姨妈,我是不想回去了。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呢?我怎么能够丢下你呢?二十年来我们形影不相离,你比我亲生的母亲还要疼我,我怎么能够再把母亲的担子加在你的身上?唉!我回去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赵四娘 (含谴责意)你总爱那样说!以你的才华,能做的事情多着呢!你难道还不相信我吗?我告诉你,我虽然已经六十岁,但我至少还想再活十五年,我一定要把你的儿女抚养成人,一定要看到匈奴和汉朝真正成为一家。

左贤王带胡兵二人匆匆上。

左贤王 (愤愤然)你们在胡闹些什么?胆大包天!什么叫匈奴和汉朝成为一家?哼!

赵四娘 哎,你们这一家人不就是这样的吗?

左贤王 哼,你说得好听!你难道没有看见吗?我这一家人看看就要四分五裂了。(回向文姬)文姬,孩子们的妈!今天是第四天了,呼厨泉单于在为汉朝来的人饯行,要你也过去,今天就动身!

文姬 什么?今天就走吗?

左贤王 是呵,汉朝来的人说,他们受了曹丞相的命令,要在五月以前赶回。在路上还得走两个月呢。

文姬 汉朝派来的人到底姓甚名谁,我问了你好几次,你都没有弄明白。

左贤王 他们的姓名谁弄得清呵,简单得太不成话!我只记得一个是什么“东师”都尉(董祀),一个是什么“将军”司马(周近)。这些官名我倒知道,看来他们都是带兵官。那位“东师”都尉倒还和气,那位“将军”司马,却是盛气凌人,全不把人看在眼里。他刚才还私下对我说:“你要不把蔡文姬送回汉朝,曹丞相的大兵一到,立地把你匈奴扫荡!”他这气焰我可受不了。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大兵在后,先来试探我们。我不是对你说过,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法?这就叫作“先礼后兵”。如果我不让你回去,那就会大兵压境,使得我们南匈奴,就要弄得来和北匈奴、三郡乌桓[3]一样了!孩子们的妈,我是不想让你走的,你叫我怎么办呢?呵,我恨不得把我自己剖成两半!

文姬 你不要那样着急吧!我告诉你,我也不想离开你。我把儿女丢下,你叫我怎么能够忍心呢?如果你能让我带走一个,……

左贤王 不行!半个也不行!我这几天都快要发狂了。你要走,我不敢阻拦你。赵四娘你也可以带走。除此之外谁也不准带走!不然,我要杀人!我要把我全家杀尽!

赵四娘 请你息怒吧,左贤王!我已经下了决心:我愿意留下来替文姬抚养儿女,让她一个人回去。

胡儿抱母身,放声痛哭。

胡儿 我要和妈妈一道走,我要和妈妈一道走……

左贤王 (暴怒)你这个小东西!不准哭!(指挥胡兵)给我把他拉下去!

胡兵二人向前扭取胡儿,胡儿嚎啕痛哭,死死不放。左贤王暴跳如雷,几次手按佩刀,欲有动作,赵四娘从旁挽劝。

文姬 (毅然地,叱咤胡兵)你们不准乱动!

胡兵迟疑。

文姬 我还在考虑,我并不一定要走,你们离开得远些!

胡兵回视左贤王,左贤王勉强示意,胡兵离开文姬,远远侍立。

文姬 四姨婆,请你把昭姬抱下去吧。

赵四娘 好,伊屠知牙师,我引你一道去玩玩。你妈妈不走的。

胡儿 不,我要跟妈妈在一道!我要跟妈妈在一道!

文姬 (俯抚胡儿)伊屠知牙师,我的儿,你是听娘的话的。你也跟着四姨婆下去,好好同妹妹一道玩吧。你要听四姨婆的话。等你们长大了,你同妹妹都回汉朝去。你下去吧。

赵四娘 好,我带你们一道到草原上去看跑马。

胡儿已知世相,默默无言,勉强听从;两眼含泪,怒目视左贤王和胡兵;愤然抛弃弓矢,随赵四娘下。

文姬 (向左贤王)孩子的爹,你不要生气吧。我也知道你的痛苦。我如果走了,希望你尊重赵姨娘,让她把孩子们抚养成人。说本心话,我很想回去,但又不愿意离开你们。我已经踌躇了三天三夜,就到目前我也依然在踌躇。你知道,我是愿意匈奴和汉朝长远和好的。曹丞相派遣使臣来迎接我,如果还有大兵随后,那就是不义之师。我要向汉朝的使者问个明白;如果真是那样,我要当面告诉他:我决不回去,死,也要死在匈奴!因此,我要向你请求一件事。

左贤王 (转和缓)你总不会要我归顺汉朝吧!

文姬 不是那样使你为难的事。……

一胡兵上场,向左贤王报告。

胡兵 启禀左贤王,单于请你和王妃快些驾临王宫。

左贤王 知道了。下去!

胡兵下。

左贤王 你快说,是怎样?

文姬 我希望你请汉朝的使者——请那位你认为比较和气的“东师”都尉吧,请他到我们这里来。我要当面问他:他们到底有没有大兵在后。你可以掩伏在近旁,听我们说些什么话,但不许有人露面。如果有人露面,那汉朝的使者就不会说出真话来了。就是这样一件请求,你能同意吗?

左贤王 (略略考虑一会,点头)这倒可以同意。好吧,我过去同他们说清楚,立地把使者引来。

左贤王引胡兵二人下场。

蔡文姬一人在场上盘旋,她这时又在酝酿着《胡笳诗》第十三拍了。

后台合唱,音乐伴奏。——

不谓残生呵却得旋归,

抚抱胡儿呵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呵四牡騑騑,

胡儿号呵谁得知?

与我生死呵逢此时!

愁为子呵日无光辉,

焉得羽翼呵将汝归?

左贤王偕胡兵二人,引汉使董祀上,汉婢二人,一人捧汉衣冠,一人抱琴,随上。

文姬见董祀,现出惊疑之态。

左贤王 妃子,我把汉朝的使者引来了,这位就是“东师”都尉啦。

董祀 (向文姬行礼)文姬夫人,你好!我是陈留董祀,我们有十几年不见面了!

文姬 (还礼)呵,公胤,原来是你呵!(回向左贤王)孩子的爹,谢谢你。这位汉朝来的使者,他姓董名祀字公胤,是我父亲的学生,也是我的一位表弟。他的母亲是我的母亲和赵四姨娘的亲姐姐。他从小就失掉母亲,是我母亲把他养大的!

左贤王 哦,那就好了。你们在这里谈谈心,我去陪单于和副使。失陪了!

董祀 大王请便。

左贤王与胡兵二人由原路下,掩伏在屏围后。

董祀 (向文姬)文姬夫人,……

文姬 你怎么这样称呼我?照你幼时的习惯,称我为大姐吧。

董祀 呵,大姐,我真没有想到能够再和你见面。

文姬 我也没有想到呵。

董祀 听说你已经有侄儿侄女了。

文姬 是呵,四姨娘也在这儿。

董祀 呵,四姨娘也在这儿吗?

文姬 我们是兴平二年一同流落到这里来的,在这里同住了十二年了。

董祀 唉!真是没有想到,这些年天下的变化是多么大呵!

文姬 公胤,我倒要问你,你们这一次带来了多少人马?

董祀 大姐,我们一行就只有三十五个人。我是正使,另一位副使周近,是清河崔琰[4]的学生。此外就是侍从和管车马的人。

文姬 呵哈,周近?不是说什么“将军”吗?

董祀 那是把音搞错了。我是陈留的屯田都尉,周近是我下边的一个屯田营的司马。

文姬 听说你们有大兵随后,你们只是先行呵?

董祀 (诧异)谁这样说?完全是造谣!

文姬 哼,你说造谣吗?是你们的副使周近亲自对左贤王说的。他说:如果不让我回去,你们的大兵一到,就要荡平匈奴!

董祀 (惊诧)呵,他说过这样的话!周近他居然这样口不择言,他怎么能这样说!我们是在正月初旬离开邺[5]下的,曹丞相亲自召见了我们,要我们带来了好些礼品,献给呼厨泉单于和左贤王,专诚来迎接你回去。丞相还派了两位自己府里的侍婢来陪伴你。(指抱琴者)这一位叫侍琴。

侍琴屈半膝敬礼。

董祀 (指抱衣者)这一位叫侍书。

侍书同样敬礼。

董祀 还给你送来了几套衣服,一具焦尾琴[6]。(指示二汉婢手中所捧抱者)你是知道的,曹丞相是会弹琴的。这焦尾琴是他亲自监制的,是仿照姨父伯喈先生的焦尾琴制造的。丞相还亲手试过音,他说,你一定会喜欢。

文姬 (故意文不对题地)可我知道曹丞相很会用兵,“兵不厌诈”。他不是惯会使用诈术吗?我听说,去年打平了三郡乌桓,曹丞相就是全靠诈术。他没有从正面去进攻,是从侧面去偷袭的。可不是吗?

董祀 大姐,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丞相爱兵如命,视民如伤。他会用兵,但他与士卒同甘苦,他是不轻易用兵的。他在国内虽然年年打仗,但都是迫不得已。他锄豪强,抑兼并,济贫弱,兴屯田,使流离失所的农民又从新安定下来,使纷纷扰攘的天下又从新呈现出太平的景象。现在的中原,大姐,和你十二年前离开的时候是完全两样了。丞相去年远征三郡乌桓,正是证明“王者之师,天下无敌”[7]。三郡乌桓近年来骤然强盛了起来,不仅经常侵犯北边,也经常侵犯匈奴。它把汉人俘虏了十多万户去作奴隶,使北部的边疆连年受到侵害。所以曹丞相才不能坐视,出师亲征,行军千里,把三郡乌桓荡平了。这不仅救了汉人,也救了匈奴人。十多万户被奴役的汉人被他救回来了,不少的匈奴人也被他解救了。他还使乌桓的侯王大人们受了他的感化,听从指挥,而今三郡乌桓的骑兵在曹丞相的麾下已经成为天下的劲旅。这假使不是仁义之师,是怎么也不能办到的。大姐,你离开故乡太久,你怕不明白真相吧?曹丞相的主张是“天地间,人为贵”[8]。他曾经说过:“圣贤之用兵也,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9]……

文姬 公胤,我还要问你。曹丞相打发你们来接我,究竟要我回去做些甚么?是不是因为我在匈奴住了十二年,熟悉匈奴的情形,要我回去在军事上有用我之处吗?

董祀 大姐,你怎么谈到军事上来!我们来的时候,曹丞相告诉了我们:现在汉朝和匈奴已经和好,外患也基本上消除了,朝廷正在广罗人才,力修文治。他说到你的父亲伯喈先生,他是天下名儒,可惜受冤屈而死。他也说到你是伯喈先生的孤女,你是博学多才的人。他说:你的才情不亚于班昭[10];班昭能够继承她父亲班彪[11]的遗业,帮助她的哥哥班固[12]撰成了《前汉书》,你也尽可以继承伯喈先生的遗业,参预《续汉书》的撰述。这些都是他亲自对我们说的。曹丞相是要在文治上做一番大事业,他是看中了你的文才,才来接你回去的。

文姬 多谢你的指点。公胤,十二年来我无日无夜都在思念我的乡土,我也没有忘记要收集我父亲的遗书。但我在这里已经有一儿一女,你是知道的,曹丞相难道不知道吗?

董祀 曹丞相也是知道的。他原想让你的子女也一道回去。我们也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左贤王执意不肯。他说,大姐走,他可以同意,要带走儿女就万万不行。这层在大姐是一件憾事,在我们也是一件憾事。但我想左贤王不忍放走他的儿女,这也是人之常情。假使我处在左贤王的地位,恐怕也是不会放手的。(停一会)但是,如今汉朝和匈奴已如一家。大姐,你的子女留在这里也同带回去的一样。待他们长大成人了,将来是有机会回去的。(再停一会)大姐,请你务必以国家大事为重,把天下人的儿女作为你自己的儿女吧!

文姬 (深受感动)呵,公胤呵,你说得我无言对答了。左贤王呵,孩子的爹,你叫我怎么办呢?(捶胸而泣。)

此时左贤王和胡兵二人从掩伏处出现。

董祀出乎意外,以手按佩剑。二婢女亦惊惶,奔赴文姬侧。

左贤王 (急忙向董祀行半跪礼,诚恳地)董祀都尉,我感谢你。董祀亦答礼,两人相扶,起立。

左贤王你的话把我的疑团消除了。(回向文姬)文姬,你安心回去吧。你回去,遵照曹丞相的意愿,继承岳父伯喈先生的遗业,撰修《续汉书》,比你在匈奴更有意义。你将来还可以回匈奴来,我一有机会也可以到汉朝去。你回去了,我一定照着你的吩咐,让赵四娘抚养你的儿女。(解下所佩轻吕刀[13],再行半跪礼捧呈董祀)董祀都尉,请你接受我这把轻吕刀吧!这把刀我佩带了十年,不知道作了多少次战,也不知道杀过多少次人,我把这把刀献给你!我要对你发誓:从今以后我决心与汉朝和好!

董祀 (深受感动,同样行半跪礼受其刀)谢谢你,左贤王!(相扶起立,将刀佩上,随手将所佩玉具剑[14]解下,捧呈左贤王)左贤王,我这把玉具剑是曹丞相赏赐给我的,这比我的生命还要宝贵,我也把来转赠给你。请你收下吧!

左贤王受剑,佩之。两人拱手为礼。胡兵、汉婢均屈半膝,文姬亦合掌垂泪含笑。

——幕徐徐掩闭

[1]语出《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2]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东汉初,内部分裂,南迁者,汉人称之为南匈奴,留居漠北者,称之为北匈奴。

[3]乌桓,亦称乌丸,我国古代东北边境民族之一。秦末被匈奴击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建安十二年(二○七年),曹操破乌桓得降众二十余万人,迁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一万余户入居内地。

[4]崔琰,字季珪,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临清县)人。少好武事后就学郑玄,为时人所重。

[5]邺,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建安十八年(二一三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

[6]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之桐木所制的琴。详见《后汉书·蔡邕传》。

[7]语出《孟子·尽心》:“仁人无敌于天下。”

[8]语见《曹操集·度关山》。

[9]语见《曹操集·孙子序》。

[10]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曾奉汉和帝命续撰其兄班固未完的《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她以其夫为曹世叔,被称为曹大家。著有《东征赋》、《女诫》等。

[11]班彪(3—54),字叔皮,东汉史学家。他以《史记》为基础,收集史料,作《史记后传》六十余篇。

[12]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明帝时任典校秘书,奉诏续成班彪作《汉书》之业。著有《两都赋》等。

[13]古剑名。《逸周书·克殷解》:“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

[14]饰玉之剑,或称櫑具剑,玉头剑。《史记·田叔列传》:“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