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洋务自强 同治大婚的铁路赠礼

打开中国大门的英国人,背后撑腰的,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中国的门开了之后,首先涌进来的,是轮船,一旦洋人们站稳了脚跟,就想在中国修铁路了。1863年,太平天国战争尚未结束,上海27家洋行就给当时的江苏巡抚李鸿章上了一份禀帖,申请修建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禀帖上去,苏州还在太平军手里,但洋行的商人说,不担心,反正苏州早晚会打下来的。洋行的商人,不是空口说白话,他们不仅已经勘测了路线,而且筹措好了这条80英里铁路的资金,214万两白银,并做了初步的预算规划。

当然,这个禀帖被李鸿章一口回绝了。他明确地告诉英国领事,说只有中国人自己修的铁路,才能接受。他不想外国人因为修铁路,过分张大势力。

虽然此时的李鸿章并不知道铁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他看得很准,的确,西方商人是在追求属于他们的商业利益。这样的追求,自然也会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因为一旦西方人主导的铁路修建起来,主权的损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洋行的商人之所以这样大剌剌地提出这样的请求,无非是想利用中国官员的糊涂,不明白国际惯例,再占个大便宜。此前,这样的便宜,西方,主要是英国人已经占了不少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仅仅让外国帮我们修铁路,只给他们有限的经营权(中国人毕竟还不懂),对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其实也是有利的。如果在1860年代,中国就有几条铁路,而不是拖到1880年代,那么,洋务运动会搞得更像模像样。很多企业,就不会因为运输的不便,机器、原材料进不来,产品运不出去,造成巨额亏损了。至少,苏州到上海的铁路一开通,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会大不一样。以中国人的实用理性,老百姓对于铁路和火车,是不可能排斥的,所以,修建铁路,也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然而,在一个连轮船都会遭致上层士大夫反对的时候,铁路,这种在陆地跑蒸汽机车的怪物,根本就没法得到准生证。

果然,在日后的岁月里,外国公使们给中国的总理衙门写了不知多少份公文,劝了又劝。而且深得奕和李鸿章欢心的总税务司赫德也写了一篇文章——《局外旁观论》,劝说总理衙门学习西方,谋富强之路,修铁路,铸银元,造船,架设有线电报。

这样纷至沓来的劝告,总理衙门不得不重视,于是,将这些劝告转发给各个督抚,让他们提意见,拿主意。督抚们的意见,主张缓办,看一看再说的有,但激烈反对者更多。曾国藩认为,修了铁路,车驴脚夫之类的小民就失业了;官文和刘坤一,则干脆认为,这就是洋鬼子的阴谋,弄我们的钱,破了我们的险要关口,总之,属于谋我之心不死的一种表现。连李鸿章都认为,修铁路,既有大利亦有大害,毁田庐,碍风水,伤害商民生计,百姓会起来抗争,没准儿会激起民变。

印于1876年的《上海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招贴画,反映了中国第一条商业运营铁路的情况。

但是,警惕性如此之高的督抚们,却没有做好对境外反动势力的防范。事实上,总是有洋人在修铁路上面打主意,擅自行动。英国人私下勘察了从北京到大沽的路线,发现如果要修铁路的话,没有任何障碍。他们还设想了把铁路延伸到大同,那样的话,内蒙的羊毛和山西的煤就可以顺畅地运到天津港。更为胆大妄为的是英国商人杜兰德,1865年他居然在皇帝的鼻子底下,在北京的永宁门外的一块平地上,修了一条一里长的小铁路,甚至拖来一个蒸汽机车,在上面来回行驶。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一下火车的魅力。果然引得京师“举国若狂”,都来围观。被吓坏了的清政府,马上严令步兵统领衙门出面,将铁轨拆掉。其实,好些闲人,还没看过瘾。后来李鸿章的评价是,“此铁道一里,轰动都人,惜轨短人推,未能曲尽其妙”。作为朝中大臣,他不便批评步兵统领衙门,其实,未能曲尽其妙的主要原因,是铁路很快被拆除了。

但是,到了1872年初夏,与北京咫尺相望的天津,英国商人又搞了一次火车展示。这条小铁路,也不长,绕天津英租界一周,建成之后,试运行几次之后,大张旗鼓,在天津招摇。剪彩那日,不仅英国领事到场,清朝的天津道台也来了。据申报记者现场报道,剪彩简直是盛况空前,观者如堵。小火车开始只有一节客车车厢,分上下两等座位。英国领事和天津道台坐上等座,其余的50人坐下等座。绕行几圈之后,大家都不过瘾,上面的不肯下来,下面的强烈要求上去。于是,租界当局把火车换下,加上了两节客车车厢,里面挤满了中西“旅客”,火车转了又转,大家皆大欢喜。过后,兴奋不已的天津道台,致信给英国领事,说这火车太棒了,如果还没有命名的话,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利用”吧,即利于实用的意思。租界的小火车,后来开始商业营运,车分四等,一等三角,二等两角,三等一角,四等五分钱。生意大好。

但是,很不幸,京城的老爷们,却没有天津道台那样开通。他们没有下令拆除铁路,是因为铁路建在租界之内,他们鞭长莫及。近邻日本造铁甲舰,会引起总理衙门的警觉,也想制造或者购买。但日本修了铁路,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震动,在他们看来,这事毕竟不是直接的威胁,没有必要着急。所以,进入1870年代,在中国修铁路,依旧是个带红线的禁区。果然,在天津的小铁路展示之后,上海的英国商人,大着胆子,偷偷建了一条全长14.5公里的淞沪铁路,开始商业运营。尽管大受中国人的欢迎,天价的车票,天天供不应求。但是,在北京的统治者眼里,这种惊世骇俗的玩意,一定是会引起中国百姓的敌视反抗的,闹出乱子,可不得了。所以,借口火车轧死了一个士兵,就把铁路买下,拆掉了。

整个1870年代,有关铁路的争议沸沸扬扬。出使英国的郭嵩焘,以亲身经历,力陈铁路之利,说是几百里地,半日即可到达,说是当地士绅,都认为中国应该修铁路,英国的富强,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此。李鸿章也改变了态度,倾向于修铁路。但是,郭嵩焘的副使刘锡鸿,却大唱反调,他说他也是根据亲身经历,铁路不能修,修了弊大于利。因为西洋和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有山神海神,修建铁路会惊动神灵,导致水旱之灾。更奇怪的是,他说,中国原来设官分治,各守其职,修了铁路之后,火车上的人犯了罪,到底归谁管,就说不清了。所以,铁路不能修。这样的胡言乱语,其实根本就没有根据,淞沪铁路运行一年的现实告诉人们,中国百姓不仅不抵制铁路,还相当的欢迎。但是,北京城里的顽固派,却偏偏抓住刘锡鸿的所谓亲身经历(郭嵩焘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他已经被刘锡鸿攻击为汉奸),大放厥词,拼死阻挡。害得开平矿务局铁路倒是修了一条,铁轨也铺好了,但局里的运煤车,只能用骡马来拉,铁路变成骡马路。

着急上火的外国商人,眼看清政府油盐不进,居然想出来一个招数,希图所有突破。同治十一年(1872),17岁的同治皇帝要娶媳妇了。皇帝大婚,是个大事,在华外国商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能修一条铁路,作为给皇帝大婚的礼物,那么也许就可以借此突破禁令。此议由英国兰逊—瑞碧公司的工程部提出,然后得到沙色兰公爵的赞同,最后,当年最为富有的曼切斯特商会也加入进来。在他们看来,在中国修建铁路,是中外都获利的大好事,而且中国的民间也有很强的呼声,唯一的阻碍,就在朝廷。如果皇帝太后接受了礼物,就等于为修铁路开了绿灯,此后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个送给同治皇帝的大礼,达六万英镑,总计火车头两个,客车货车各两三辆,铁轨二三十里,枕木和砂石可以就地取材。

英国政府,是个商人政府,曼切斯特商会想要办的事儿,就是政府的事儿。所以,在华的英国公使威妥玛,接到国内的指令,要他去总理衙门交涉,看看能不能把这份大礼送上去。威妥玛是个中国通,他知道此时关于修铁路,朝野的反对声音有多大,也知道当家的慈禧太后,对这样的好事,未必会感兴趣。所以,他小心翼翼地经过了非正式的试探,发现根本此路不通,也就偃旗息鼓了。于是,这个好事,胎死腹中。同治皇帝,该结婚,也结婚了。只是他固执己见,挑选皇后的时候,没有按他母后的意思来,惹得老娘一肚子气,但他自己却在两年后生病死了。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他由于违背了老娘的意志,遂无法经常跟自己的媳妇亲热,结果被小太监带去花街柳巷,染了梅毒。另一种说法来自官方档案,说同治就是死于天花。如果真的是后者的话,那么证明当年的皇宫实在太保守了。因为西方的牛痘在中国已经有很多人种了,居然屡屡闲于天花的皇室还没用。死于天花的同治,当然没这个福分享受火车的便捷。其实,到了这种时候,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铁路的修建,即使让外国人主导,只要主权不失,对中国是利大于弊,所谓原来运输业者的失业问题,就跟轮船业兴起之后,沙船业的境遇一样,改行便是。因为铁路的修通,会带动很多行业,许多原来没有的行业,也会随之兴起,折算下来,只会带动更多人就业。

英国人所绘的同治大婚图

中国的铁路,就这样拖下来了。保守派人士,以民众反对的名义威胁朝廷,以汉奸的名目打击一切赞同修铁路的言论,朝野舆论一边倒。力主者,在道德批判面前,也发不出大声。于是,这个国家,在铁路面前,又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