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何以爱而生 第三十一章

“沈小青,我想死你啦!”

沈青不信,毕竟这没良心的丫头,曾说要她晚一点回来,这样就能晚一点结婚。

看,大马路上,把她抱得死死的,快要窒息。

更要她窒息的是,她和这果真没良心的丫头的蜗居,没了。

没了,她现在算是无家可回的流浪者吗?

“沈小青,”陈雅丽的脸看起来很委屈,“袁医生要我搬去他家的,当时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然后,然后又不好浪费钱,就只好把房退了。”

“你还没结婚吧?”

“婚前同居很流行。”

好吧,谁叫她交友不慎。关键是,她身上所有现金加上存款,统共就才一千两百零八块三毛八分,让她睡哪?

“你装穷哦,秦……袁医生不是给了你那张银行卡,十几万呢?”

“我全捐了。”

“捐了?捐哪?”陈雅丽激动地晃着沈青肩膀,“我银行卡没收到啊,你是不是捐错了?”

“停,”沈青抓住陈雅丽的猪蹄,“贫困山区。”

在碌山,程游还在昏迷的时候,偶然一次,她通过网络上的一则公益信息,认出公益记录图片里的赵银环,于是沈青当下就将那笔钱匿名捐给了赵银环组织的慈善活动。

慈善活动主要是筹款为那些山区里的孩子们建一座桥。那些孩子们上学,每天都要经过一条河,河

流湍急,一旦涨潮,就很危险。

也许会有人觉得她傻,通过网络途径,一下子匿名捐出十几万。就算有一颗慈善心,也不应该这么容易相信网络。

其实,她不是相信网络,她只是相信赵银环。

那个想要避免孩子在河里遇难的赵银环。

或者说,她相信赵银环深爱的那个少年。

在河里永生的少年。

袁启杰带沈青和陈雅丽去吃饭。三人行,火锅店。

火锅店是沈青和赵银环之前常去的那家,一年没来,装潢升级了。

吃火锅别的好处不说,但有一个好处必须要说,就是无论店里人再多,上菜的速度也绝不会慢。因为大多是直接放锅里的配菜,并不需要现时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其次,火锅店里的鸳鸯锅恰好符合沈青与赵银环两人的不同口味。沈青不吃辣,赵银环吃辣。

“缩你撒,里就似撒,怎么能够那么随随便便呢,把十几万就那么交给鼠标和键盘,”陈雅丽吃着嘴里的,又夹着锅里的,早已没了当初谈恋爱时的淑女样,家乡话都跑出来了。

沈青没心思为自己辩解,嘴巴索然无味,她本不挑食,却被张婶的厨艺惯得挑了。

再说,她食不知味,发愁今晚睡哪。

“去我家睡?我让袁医生睡沙发,”陈雅丽用筷子敲了一下沈青的碗。

“对,沈妹子,”袁启杰搭腔,夹了一块肉到陈雅丽碗里,“我没关系。”

“谢谢,”沈青又接过袁启杰夹来的青菜,“不过,我有住处了。”

沈青有眼力见,自觉不好打扰正在做婚前同居试验的未婚男女。

“啊?哪?”

“以前杂志社的同事家,”为了增加可信度,又说,“如果你还记得,她叫齐秋,就那个胖胖的美女。”

“哦哦,”陈雅丽放下疑心,“那得。”

因为只请了半天假,陈雅丽先吃完,赶着回公司上班,走前不忘埋汰沈青一句:“你家的公司太压榨员工了。”

赵雅丽走后,整家火锅店至少安静了一半。

不久,剩下两人也吃完。

“地址在哪,我送你过去,”袁启杰擦擦嘴巴。

然而活音刚落,医院就来电话,催他回去执刀动手术。

那位需要抢救的病人真是及时,沈青默默松一口气,同时为那位病人祈祷好运。

于是,那些大包小包的行李,全部转到出租车,袁启杰飙车而去。

钢筋灰泥,车水马龙。

车窗外的世界在移动,沈青心生不适感。

看惯了自然里的绿,便看不惯城市里的灰。真是久违。

“小姐,想好去哪了吗?”刚刚司机问她去哪,她说想想。

估计所有的计程车司机,最喜欢她这样不知地点的客人了吧。这样一来,就可以多绕路,多赚钱。

沈青当然没想好,她只记得一家酒店名字,可惜住不起。

也是可笑,已经答应那家酒店主人求婚的人竟然住不起。

在手机上查一查附近哪里有性价比高的便宜旅馆时,忽然进来一条短信:中山路新霞小区,我让sammy在那等你。

是程游。

沈青告诉司机地址,司机羡叹了声说:“那小区的房子有钱都买不起,j市的房价凌驾全国,今年又涨了两番,姑娘的家在那?还是找人?”

“不知道,”她低着头,回复短信:去那有什么事吗?伦敦还在下雨吗?

或许是看沈青太过沉淡,司机识趣地没有再问话。

一路顺畅,抵达新霞小区。这一路,手机再没有新进的短信。

sammy一看见从车里下来的是沈青,脸上笑出一朵花,立马小跑过来。

“沈小姐,好久不见,你还记得我吗?”sammy在后备箱边上,帮她把行李腾出来。

“记得,”沈青笑着回复。

“嘻嘻,”sammy笑得更开心了。

没有现金,沈青只能在前面用手机付款。

付款的功夫,sammy已经把大包小包全拿完出来了,然后提着一个最大的拉杆箱和两个最重的包,咧嘴说:“走吧,程总的公寓大楼很近。”

“公寓?这是程游的家?”沈青提着剩下的四个小包,跟上去。

“家?”sammy偏头想了想,笑说:“这座公寓算不算程总的家,我不清楚,不过程总最常住的就是

这里的房子,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

“好,谢谢。”

电梯上到顶层,按下开锁密码,sammy把东西放在门边,没有再进去:“如果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公司了。”

沈青颔首,再次道谢。

公寓的空间很大,风格极简。

而格局也秉持极简风,一卧一书一厅一厨一浴。

程游的品味一贯是以古典为魂,现代为形的。 从为数不多的家具摆设就可以看出,以前在他大学时代的工作室也有体现。

没有等到他的短信,却等来了陈雅兰的电话。

响的时候,不小心掉在地板上,幸好铃声还在响。

捡起,接听。

“程总被公事缠住,他让我告诉你,”手机里有些杂音,看来刚刚还是受了点内伤,“希望你可以在公寓里住下,不要拒绝他。”

“陈姐,是你和他说的吗?”沈青随手翻着茶几上的几本杂志。

“对,雅丽和我打电话说时,程总在旁边听到了。”

突然有一句模糊的英语,听得不是很清楚,隐约有一个单词,类似“doctor”的发音,但被手机里的杂音弱化了。

那边的陈姐似很匆忙,急急地就挂掉了电话。

后不久,沈青翻到一本眼熟的财经杂志,竟是那本,里面有一篇文章,正是当初她采访他后写出来的。

这么无聊八卦的“财经”杂志,他居然还收着,还摆放在随手可拿的茶几上。

写作者自己都不忍直视。沈青莫名笑了笑,不知他当时在读这篇被她写得天花乱坠的自己时,是什么一副模样。

她先是带着衣物,来到那间唯一的卧室。

卧室里,除了被另一道门隔开的衣帽间,就只有一张大大的床。

沈青把自己的衣服和他的衣服放在一起,衣帽间本就那么大,但他的衣服并不多,就显得衣帽间大了。

然后就是他的字画和她的书,收进书房。

花蜜和补药放进厨房。

完事了。

虽说他秉持着一切从简的风格,但是,厨房却很丰富。

应有尽有。而且,冰箱里的食材居然是新鲜的。

他总是为她想到了一切。

简简单单地下了一碗鸡蛋面,别人放西红柿,她放香菜。

冰箱里最扎眼的就是那几捆,有机香菜。

夜渐黑了,陈雅丽下班打来电话,沈青老实交代。

“我不是有意骗你,我只是不想当电灯泡。”

“我真打算去齐秋家的,可是也和男朋友同居,和你一样,我才没去。”

她也有男朋友,还戴上了订婚戒指,住在他的房子里,却不是同居。

“好,等你周末放假,尽情地来糟蹋你boss的金窝,我一定不会不隐瞒。”

……

夜更黑了,依旧没有短信回复。

究竟是什么工作?连回复一条短信的时间都没有。

她没有问他又要离去的原因。是因为,他曾经对她说过:“对于我来说,只要知道你是不是还在愁就够了,其它的,你想说我便仔细听着,你不想说我自不会多问。”

对于她来说,只要他还能回来,就够了。他不主动说,说明不想说,那她也不多问。

难道一个男人要离开,还能拦住不成?

更何况,他给了归期。

半年。他还算好了,六罐山茶花蜜。

那么,山茶花蜜吃完,他若不回来,她一定不再等他。

说不等就不等,她暗暗下决心。

无名指的戒圈透着白光,她似乎又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转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