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搞上去、干部倒下来”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对于投资庞大的奥运会工程,怎样在这方面防微杜渐,既防止少数干部“飞蛾扑火”,又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切实提高奥运投资的效益和效率?对于缺乏经验的北京奥运来说,这是一大难题。
可喜的是,北京奥运现在已经找到了两条为奥运投资保驾护航的有效途径。
项目管理将为奥运保驾护航
2002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体育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决策与项目管理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邱菀华女士充满信心地说,项目管理学将会帮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做出最佳决策。
邱菀华介绍说,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运作”;另一类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活动,我们称之为“项目”,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多种相关工作的总称。
所谓项目管理,是指对“项目”的管理活动,即有意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
与传统的部门管理相比,项目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于综合性管理,有严格的时间期限和费用、人力、物力方面的约束,通过把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概念、开发、实施、收尾4个阶段来进行管理决策。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基本运作模式,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目前它在造船、卫星、核电站、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体育领域还很少涉足。
2002年9月,北京某机构以月薪3.5万美元的代价招聘一位项目管理者,结果遍寻不得,最后以月薪4万美元的代价从美国物色到了合适对象。可见,项目管理人才在我国奇缺无比。
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体育竞赛的管理组织,对奥运会场馆建设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对筹备奥运会期间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项目管理。
国际奥委会曾经专门召开研讨会,提倡用项目管理来组织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也曾经建议北京组委会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现在,在北京组委会的总体策划部中就包括了项目管理的职能。
立法保证奥运工程的透明度
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使得北京成为全世界商机最多的城市。为了确保奥运工程招标投标的透明和干净,北京市已经通过立法形式,力争消除垄断和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002年7月16日,在北京市第11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上,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沈宝昌表示,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奥运场馆项目,迫切需要大幅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同时按照承诺,北京市政府决定,奥运项目的建设从项目法人和投资主体的选择,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采购,要全面采用招标制度。因此,尽快制定招投标的地方性法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当天的会议上,北京市人大审议了《北京市招投标条例(草案)》。委员们在审议中认为,目前北京市招投标市场还很混乱,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狭窄;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现象;招投标程序不规范,存在着不正当交易和腐败现象;招投标监督体制不健全;行业垄断依然严重,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2002年12月1日,《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根据这一条例,奥运项目的建设将全面采用招标投标制度,以此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