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春满甜园:寒门首辅农家媳 卷一 003靠山

汤耀宗的官帽被摘,编好的束发被网巾套着,显得头顶发量稀少,额头沁出豆大的汗珠,仅穿一件浅蓝色薄绸衣,双肩垂下,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汤府牌匾前,多次尝试还是没有扛起来。

汤斐君目睹此情此景,忍不住上前,准备与他合力将牌匾抬起来。

“斐君,你放开。”

汤耀宗声音沙哑,抱着牌匾中央位置一鼓作气扛了起来,像搂小孩一样紧搂着牌匾,放声哭了起来。

汤耀祖说:“大哥,事已至此,哭有什么用?平白让人看笑话。”

行人路过时,有驻足停留看笑话的,有随手扔菜叶、臭鸡子、软柿子的,有拍手叫好的。

没一会儿,汤耀宗变成一口行走的锅,绿的是菜叶,黄的是蛋黄,透明的是蛋清,红的是柿子。老太太高氏看不过眼,骂了几句扔东西的路人,他才免于继续被扔臭物。两妾侍忙褪下他的薄衫,为他擦拭脸上和身上糊住的脏物。

虽说众人脸上无笑颜,但抄家时,钦差大人宣布了几件利好要事。一是二房汤耀祖英勇抗战,奖十两银子,本人及妻儿免流放;二是中秋节在即,今上法外开恩,准汤家人一个月后开始流放之路;三是汤家老太爷汤承益去年做了七十大寿,人活七十古来稀,本朝推崇敬老爱老,他可留在南昌府安心养老。

如此一来,将要被流放去岭南的人有:老太太高氏、汤耀宗、正妻傅氏、嫡长子汤子贤、嫡长女汤斐君、嫡次子汤子义、妾叶氏、庶长子汤子敬、妾朱氏、庶次子汤子康,外加窦耘和云珠。

如了孟巧娥的意,她左顾右盼众人皆忧愁不安,不好太得意,便微锁眉头,装模作样地叹道:“母亲六十有六,跟去岭南……”

岭南,道阻且长,气候大不相同,又多蚊虫蛇蚁,还有骇人的瘴气,一个身体健康的成人能活着到岭南算是福大命大,这又有老又有小,出发时一行十二人,抵达时能一个不少?

能否活着到岭南,成了悬在每个人头顶上的利剑。只是,当嘴上提起时,大家还是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对高氏能否经得起一路颠簸去往岭南的担忧。

汤耀祖说:“母亲,您年事已高,哪里经得起长途跋涉?要不我去向县太爷求情,让他给钦差大臣上书,留您在这边颐养天年。实在不行的话,让我家大小子代您去岭南。”

“老二,你别说这种混帐话。我是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弘小子才十二,大有可为,岂能让他代我去岭南受罪?说句难听的,你们要是真有孝心,就算我在岭南殁了,派人送我的灵柩回来跟你爹合葬在一处就行了。”

高氏反驳完,又露出一副慈祥的面容望着子孙们,“你们都别担心,我活到这把年纪,苦吃过,乐享过,世上啥样的好东西没吃过,就是没吃过那产自岭南的荔枝!此番前去,我要把荔枝吃个够!”

“你还有心思惦记着吃的!”老太爷汤承益哭笑不得。

满面忧容的众人被二老逗笑了。

“母亲,是孩儿不孝!”汤耀宗忽地跪下,对着汤府的牌匾磕起头来。他的额头撞在匾上,发出瘆人的响声。

高氏眼角带泪,“我的儿,你不是不孝,而是不忠!你上有负圣恩,下愧对百姓,是我和你爹没把你教好啊!”

汤耀宗哭得更厉害了。

好不容易止住哭声的男男女女们,又开始哭了起来。

忙完赶回来的傅氏,将大家分别劝好后,道:“大家都在这坐着不是个办法,眼下正是日头毒辣的时候,得找个阴凉处避避。”

“大嫂,还纳什么凉?现在大家伙儿就担心两件事,吃什么、住哪里!”

吃什么?

住哪里?

无米难为炊,无钱难办事。傅氏哀叹一声,“边走边看吧。”

临近中秋,街上大小商家装扮店面,一些大酒肆搭起彩楼,挂出酒旗,售卖新酒。花式繁多的月饼、刚上市的螃蟹、石榴、葡萄、秋梨等赠礼佳品,只因年成不好,问的人多买的人少,引出不少口角。扎灯笼的手艺人,坐在小杌子上,不紧不慢地用竹条扎灯笼,做成飞禽走兽的形状,再涂上各种讨喜的颜色,写上“贺中秋”的字样。

热闹是别人的,属于汤家人的只有落魄。一路上被人指指点点,汤斐君脸红得都快能滴出血来。

这时,迎面来了一辆马车,后面还有四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

汤家人正要避让,轿子停下,走下来一位身穿湖绿柳黄丁香三色缎子水田衣和松花绿薄夹裤的妇人。她黑白交杂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一支翡翠蝙蝠扁簪,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透着和善,大方得体地向汤家人行礼。她是傅氏娘家—寿昌伯府的管事婆子祝妈妈,看着傅氏长大的,在傅氏嫁到汤家、添丁等关键时刻,没少露面,办事稳重又体面,深得汤家人敬重。前两年因年纪大了回这边养老,逢年过节都会串门,却没哪次像这样匆忙来的。

高氏问:“祝妈妈,可是寿昌伯要你带什么话?”

“老夫人,我家老太太和伯爷得知这边出了这样的大事,愁得不得了,当即派我这个老婆子来走一趟。”

“叫亲家母和大舅爷看笑话了。”高氏自嘲道。

“老夫人,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俗话说得好,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姑爷落魄了,伯爷这个当舅爷的岂能看笑话?”祝妈妈说得诚恳,汤家人脸色才好看了些。

她又道:“听说今上特许一个月后启程去岭南,伯爷本打算派船来接大家去京过中秋热闹热闹,又担心来回太折腾反而误了正事,只好委屈大家去郊外的田庄暂住。”

住哪里的问题瞬间被解决,众人顿感轻松不少,纷纷拍起了寿昌伯的马屁。

“秋老虎,炎热在中午,大家都别站着,没的热中暑了,快进马车里坐着,能赶上吃午饭。”

一辆马车坐不下那么多人,祝妈妈立即多雇了一辆马车,汤家人挤上马车,找回了些许体面。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