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本章无)
(二)需补充的知识点
1.婴幼儿接受文学方式的特殊性——诉诸于听觉的文学
婴幼儿文学是诉诸于听觉的文学。对尚未识字的婴幼儿,文学作品不是他们自己读的,而是父母教师念给他们听的。儿歌、故事、童话等作品,都只能通过大人的朗读,尚未识字的婴幼儿才能得到真正的欣赏,不只是了解其内容,而且欣赏语言的节奏、顿挫。婴幼儿读者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婴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听觉,而不是视觉。无论古今,这一接受方式是大致不变的。随着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为婴幼儿提供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书,这使得婴幼儿有可能更多地通过视觉阅读,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婴幼儿文学依赖于听觉的接受方式:一方面,无文或少文的图画故事书必须通过成人的“串讲”才能使婴幼儿产生强烈的、反复翻看的兴趣;另一方面,婴幼儿文学作品主要还是以文字出版物的形式出版(如童话集、故事集、儿歌集等),必须通过成人的诵读或讲解,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才能使婴幼儿接受。
2.婴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
教材第二节第42页从口头文学这个意义上指出“婴幼儿文学应该是最鲜明地显示出儿童文学特点的文学”。其实由于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婴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
众所周知,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制约着心理发展,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制约力就越大。这反映在对文学的要求上,则是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对文学的儿童特点便有着越严格的要求,即他们要求文学具有更为鲜明的儿童特点。比如有一则故事《小鸭和小鸡》:
有一天,小鸭和小鸡在草地上玩。忽然,哗哗哗,下大雨啦!轰隆隆,雷声响啦!
小鸭和小鸡赶快躲到一棵小树下面。小鸡吓得叽叽叫,哭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要怕,大雨就会过去的。”
雨停了,小鸭送小鸡回家,走到一处有水的草地,小鸡又哭着喊:“妈妈,妈妈!快来呀!”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着喊:“妈妈,妈妈!”
小鸭说:“不要怕,这是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如把这则故事配上鲜艳的图画,读给3岁左右的孩子听,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但把这样一本图画书拿给6岁左右的幼儿看,他们会迅速地翻一遍后,便丢在一边。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故事无疑是太浅了。同样,让一个6岁的孩子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去阅读斯蒂文生的冒险小说《宝岛》,后者会极有兴味,不一口气读完不罢手,而前者却很难读下去。因为6岁的幼儿还难以理解小说的内容,并且还有一个语言障碍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研究表明,五六岁的幼儿所掌握的词汇量在2500个左右,因此,写给婴幼儿的作品,在使用哪些词汇上,必须慎重斟酌。而对于处在童年期的儿童来说,这种限制却并不那么严格,9岁和10岁、10岁和11岁的孩子在阅读要求上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年龄越小,对文学的儿童特点的要求就越严格。
再从儿童读者身心成长的全过程看,在从婴幼儿到童年再到少年的生长过程中,其总体的儿童特征逐渐淡化、消失,而总体的成人特征逐渐强化、明显。反映在为他们服务的文学上,也必然相应地出现这种变化,即儿童文学自身的总体特点愈来愈淡化以至于消失,而成人文学的总体特点愈来愈强化以至于完全取而代之。这也说明了儿童的年龄越小,儿童文学的特点就越鲜明。所以说婴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中儿童文学特点最为鲜明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