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小节主要谈了企业之间的并购与涉及基金或投资公司的并购这两种并购行为,以及在购买方对目标企业实施财务尽职调查时,考虑相同的几点。不论并购的形式是怎么样的,目标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企业潜在的负债和风险,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所有权,以及对目标企业资产的估值,都是值得购买方多加注意的地方。”
“妈,刚才说了这么多了,您还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我就记住一个金马桶的故事……”
小熊:“……”
“下面咱们说说不同的地方。其实我刚才已经说过一点了,对于企业之间的并购而言,很多企业想买一家企业,并不太关注对方的赢利能力。它们所做出的购买决策,可能是基于几种考虑,比如,想通过并购的方式消灭一些竞争对手,想利用目标企业的生产厂房与设备,想打入目标企业所在地的市场,看中了目标企业管理团队或运营团队的能力和在当地的影响,等等,这些可能是它们更加看重的因素。”
“与之对应的,如果一家基金或者投资公司介入到了并购中,那么它们可能会考虑目标企业的一些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因为它们出钱帮助企业完成并购,也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其所扶植的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从而能够达到上市的要求。所以对它们而言,企业的赢利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指标,如果目标企业在历史上就不挣钱,企业管理层对未来的前景预测也不好,那么即使这家企业的资产状况良好,账务清楚,基金或者投资公司也不会太感兴趣。它们投资的周期都很短,最多三五年,所以对它们而言,马上就能赚钱的企业才是它们最感兴趣的企业。”
“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帮助基金或者投资公司获知目标企业的质地状况。”
“在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中,我个人比较偏爱比率分析法。原因有下面几条:
“第一,比率分析可以覆盖财务报表尽可能多的内容。据我所知,常用的财务比率有30多种,当然,这么多种我说完了您也记不下来,所以我们只说关键的几种。由于它的种类多,所以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不管他想考量企业的哪些指标,均有对应的比率可以使用。”
“第二,比率分析可以站在一个相对的高点,俯瞰财务报表。我刚入行的时候,喜欢翻客户的凭证,挑到一点记账错误,就欢天喜地的去报告领队。带队的大姐后来实在看不下去我的浅薄,曾经专门就此事和我谈了心。她以亲身经验谆谆授我,从此我知道,不管想成为一个高明的审计师或是会计师,一定要从烦琐的细小的账务中超脱出来,站在一个相对的高点,这样,财务信息之间的脉络才能明白呈现。后来我看了《侏罗纪公园》,加深了我对这个理论的认同。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这样的,一群人被迅猛龙追赶,跑进了一片深可没人的长草地。这时候镜头变成从空中向下拍,观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几只迅猛龙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但是身处长草之中的那些人无可知晓这样的画面,所以只能被当作自助餐。”
“第三,比率分析还可以辅助未来的财务预测。就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而言,只要不是内部有重大变故,或者外部有政策的改变时,一般都能在一个时间范围之内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财务比率虽然是对过去财务信息的分析,但是从这些比率之间,也可以看出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的赢利和成长状况。”
“那么值得关注的主要财务比率有哪些呢?”熊妈妈问道。
“一般而言,主要的财务比率可以按照类别来分,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流动性比率;第二大类,经营效率比率;第三大类,获利能力比率;第四大类,资本结构比率。”
“咱们一点一点地说:第一类:流动性比率。先说说流动性比率可以解释什么问题。流动性比率解释的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企业而言,资产多大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之前做过多家民营企业,企业老板说起来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身家,但是当你看过他的财务报表,才知道其中很多资产都是僵尸资产。所谓僵尸资产,就是不能随意流动的资产,比如,土地和地上的建筑物,生产设备,大批的应收账款。它们就好比企业的躯体和肢干,但是企业要是想行走起来,单靠躯体和肢干是不够的,它们还需要充分流动的血液。流动性比率即是用来测试企业有多少血液,这些血液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比率。”
“这一类的比率我们只说两个最重要的:一个叫作流动比率,还有一个叫速动比率。这两个比率之间根据对企业流动资产的要求有一个递进的关系。流动比率的要求稍微宽松一点,速动比率的要求要严格一点。”
“先说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个比率的含义是,目前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是否可以足额清偿企业的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企业目前需要优先考虑的债务问题,如果这些债务到期不能清偿,可能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不论是还银行的钱、供应商的钱、员工的钱,还是政府的钱,都不能动不动就打自己土地和设备的主意,除非这个老板心灰意冷,打算清盘不干了。所以用以偿还这些短期债务的,也应该是企业里变现能力比较强、流动性比较好的资产项目。”
知识链接
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右边负债部分的上半部,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货款、存货等。与流动资产对应的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资产项目是不能随意变现的,所以在企业中,它们只能算作躯体和肢干。
“流动比率的比值要多大才算是合理的比值?一般而言,如果这个比率是2,也就是企业的每一份流动负债都有2份流动资产与其对应,那么这个企业的流动性就算是比较健康的。如果这个比值过小,比如是1,也就是说,企业的流动资产刚刚可以偿还流动负债,这就有点危险,因为流动资产里面有些项目可能在实际情况下要打折,比如应收账款。很少有企业可以确信百分之百地回收自己的应收账款。比如存货,有些存货虽然生产出来,放在仓库了,但是如果没有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出去,那么这些产品的价值也要打一个折扣。”
“我之前做过一家企业,是生产dvd机的,我看了看他们的仓库,十几个仓库全都堆得满满的,看他们的销售情况,就算完全不再生产,单单把现有的库存卖完,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那么对于这家企业而言,存货的流动性就值得担忧。同样的道理,如果流动比率的比值过大,比如超过了2,则表示企业拥有大量的流动资产,而同时背负的负债并不算大。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刚刚融资成功的企业身上(不管是引入了风投,还是成功上市,企业都会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我常常看到有些公司的银行存款有几千万美元,与此同时,流动负债很少,可能只有一点点欠供应商的货款,这样的情况也不能算健康。”
熊妈妈这时候忍不住举起手:“我有个问题,企业有充沛的现金,又没有任何债务,这倒是不健康的财务状况?”
小熊说:“您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怎么解释呢?良好的企业运营,应该像一个高明的太极拳大师。这些大师一般具备两种技能,第一种技能是四两拨千斤,好的企业不一定拥有巨额的现金,而是可以让现金在企业内部快速流转,依靠流转速度来解决运营对现金的需求,后面我们还会讲到经营效率比率(也叫周转比率),就会谈到现金运行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
“第二种技能是平衡的技能,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这个平衡如果被打破,不管是偏向哪一方,都不是最好的效果。”
“接着回答您的问题,如果企业的资金过剩,同时产能和销售能力却没有放大,那就说明这家企业对资金的运用并不能算好,多余的资金闲置下来,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您看我这样解释可以吗?”
熊妈妈拍拍手说:“你这么一说,这个道理其实我是懂的。之前我为什么想开一个小店呢?一方面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另外一方面,我们家那点存款,我总觉得放在银行里存着有点可惜,所以我想着应该让钱流动起来,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寻思这就是你刚才说的资金的流动吧。”
小熊笑道:“我觉得其实您才该去著书立说,很多学术上的道理,其实和过日子里面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您说说您的熊妈妈理论,说不定可以做个另类的经济学家呢。”
熊妈妈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我这纯粹是瞎琢磨,写出书来也只能解决公共厕纸的问题。”
小熊哈哈大笑:“妈,您谦虚了,其实我看国外有这样的厕纸,有一面印着书,上厕所的人看完了再用,这也算是一种营销策略。”
“这也没什么新鲜的吧,我们年轻那会儿还用过报纸呢,跟你这个原理是一样的,我们还更节约资源。”
小熊:“……您那时候倒是没有直接用树叶。咱们还是继续说财务比率吧。”
“流动比率之外,还有一个速动比率,刚才我说过,速动比率也是用来测试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种比率,但是较之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要求更严格。”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里先说说什么是速动资产,很简单,速动资产就是上面说的流动资产减去那些流动性不太强的部分,比如存货,或者预付账款。这些项目在现实中的变现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将其剥离。”
“一般来说,如果速动比率可以到1,那么企业在流动方面的能力,就还值得欣慰。因为一般情况下,存货都会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如果将存货部分减除,也相当于把流动资产减除了一半。”
熊妈妈此时又举起手来:“还有一个问题,你之前说应收账款也是流动资产,现在又把它包括在速动资产里面。可是我觉得应收账款不算什么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啊?你是不知道现在要账有多难。上个月橘子超市进了咱们一批面包和小点心,到现在账还没付呢。”
小熊笑笑说:“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确实有学问。我记得之前还有一个老外客户专门就此事跟我聊过,说应收账款也是困扰他们公司的问题,还饶有兴致地问我,他曾经接到一些广告宣传,说是社会力量代为清账,不知道这些社会力量是否可靠。于是我告诉他,这些公司都是靠比较强硬暴力的手段来要账的,有可能还会用上打砸抢,是犯法的。作为守法的企业家,可千万不要动歪心思。话虽然这么说,看起来他也是实在没什么办法了。”
“但是对于应收账款的变现,倒是有一种很常见的救急方法,在国外很普及,我看国内也有机构开始做了,那就是应收账款的打包出售。企业有的时候急需资金,自己的资金链条又已经断掉,要是实在无法可想,就可以把自己的应收账款打包卖给一家金融机构。既然是打包,自然不可能按照原价变卖,金融机构会根据企业客户的质地来决定相应的折扣,可能是5折,可能是6折,也可能高一点。买下来之后,金融机构自行处理这些应收账款,或者自己收取,或者拍卖出去。所以应收账款也可以算一种速动资产,虽然变现之后被剥皮抽筋一番,但是也好过根本卖不出去。当然,咱们还不能算信用社会,因此这部分业务抵押打包的条件会非常苛刻,说不定会直接打一折。因此,时刻关注企业的应收账款,使得其保持在一个相对健康平衡的水平就是更重要的战略,‘良医善治未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链接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还有一个名字叫作酸性测试比率,英文写作acid testing ratio。我查了很多资料,对于为什么速动比率叫作酸性测试比率的解释大都语焉不详,或者干脆胡说八道。经过思考,我有了一个自我的认知,不一定是对的,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吧。众所周知,血液是有酸碱值的,标准值大概在7左右,这个酸碱值也直接对应每个人的体质。如果该人的血液的酸碱值小于7,则这个人是偏酸性体质,属于亚健康或者病态的状况;如果该人的血液的酸碱值大于7,则这个人是偏碱性体质,是比较健康的。一位日本的医学专家说,目前世界上90%的人都是偏酸体质,也就是说,世界上90%的人都不怎么健康。所以我觉得这个酸性测试比率是一个考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健康的指标,如果速动比率偏大,那么这家企业的资产优良,流动性好,负债可控,这家企业就相对健康;如果速动比率偏小,那么这家企业要不就是资产钝化,不容易实现流动,或者负债比例过大,不足以被资产覆盖,上述种种都表明这家企业的运营存在问题,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