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是个12岁的男孩,平时沉默寡言,但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鼻子做过手术,不仅有明显的疤痕,还有些肿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班里的一些“坏小孩”就嘲笑他、欺负他,还给他起了个“大鼻子”的外号。
有时候,这些同学会故意在人多的场合,大声叫他“大鼻子”,还给他编了顺口溜。老师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们,说如果他们再取笑飞飞就叫他们请家长。这些同学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嘲笑飞飞了,但还在私底下欺负他,把他的作业本撕掉,故意踢他的凳子,或趁他不注意,在他的书本上乱画,还私下让他给自己买零食,警告他:“如果你敢告诉老师,我们轻饶不了你!”
在这些同学的欺负下,飞飞更沉默了,与同学交流得越来越少,情绪和精神也变得不好。妈妈发现了问题,询问飞飞出了什么问题。当她知道孩子遭遇其他同学欺负后,很是生气,说要向学校反映,给飞飞讨个公道。
爸爸却认为这是小题大做,说:“孩子可能没有恶意,我们和他们家长私下沟通一下,让他们说说自己家孩子就可以了。闹到学校,对飞飞影响也不好……”
妈妈立即反驳道:“不对,我不觉得这是小问题!现在这些孩子欺负飞飞,如果我们不重视,那么就有可能发展成校园霸凌。如果我们不能成为飞飞的后盾,那孩子就算被霸凌,也只能忍受,不敢向家长和老师求助,不敢大胆地面对欺负自己的人。如果我们不教飞飞如何保护自己,那么他就不知道远离伤害,很难变得坚强而勇敢。”
爸爸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是简单的孩子受欺负的问题,如果听之任之,事情很可能就会恶化,发展成为校园霸凌。于是,飞飞的父母来到学校,与那些孩子的家长坐在一起,声明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对方能重视问题,加强对自家孩子的教育,并要求学校加强管理,让孩子都能在充满爱与和谐的地方成长。
在家里,飞飞的父母也对飞飞进行了教育,帮助他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做的第一点就是要让飞飞学会自爱,受了欺负,要及时和老师与家长说,受了霸凌,要勇敢反抗。不说,不反抗,那就是助长了恶,也容易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学校是一个给男孩带来知识和快乐的地方,父母要教会孩子善良,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但是,也要让男孩有些刺和锋芒,要是发现有同学对自己有恶意,总是想办法欺负自己、排挤自己,对自己非打即骂,就不要再忍受。让自己变得坚强,大声告诉他:“你不可以欺负我!我不是好欺负的!”这样对方就不会继续肆无忌惮。如果对方依旧欺负自己,不要胆怯、害怕,告诉父母和老师——大人永远都是你坚实的后盾。
当然,教会男孩自我保护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给予孩子安全感和自信,给予他保护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