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收益

由于我相信杰克·伯恩以及该公司原本拥有的竞争优势,伯克希尔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1980年底我们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然而在往后的15年内,我们并没有再增加持股。不过由于该公司不断地购回自家公司股份,使得我们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然后到了1995年,我们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另一半原来不属于我们的股份,这实在是天价。不过它让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拥有一家深具成长潜力的企业,且其竞争优势从1951年到现在一直维持不变。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他用自己前后多次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亲身经历,充分证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长期投资才能取得高回报。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1976年下半年购买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大量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1995年时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说实话,要计算这几十年来投资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身上的一笔笔成本是很复杂的,但有一点显而易见,那就是1995年伯克希尔公司以23亿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它的另一半股份。

巴菲特承认,这实在是一笔天价,但只要看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50年来一直维持不变,他对百分之百地拥有这样一家非常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还是感到心满意足的。

细心的读者注意到,1995年伯克希尔公司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一半股份的代价是23亿美元,而当初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1948年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份恰好也是一半,当时他付出的代价是72万美元。从中可以简单地推算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价格在这48年间上涨了3194多倍。可以说,如果要搞短期炒作、快进快出,投资者投资该股票就绝对不会取得如此之高的收益回报。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过去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校友、证券组合经理尤金·沙罕可谓研究得非常透彻。

1986年,尤金·沙罕给巴菲特的经典作品《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写了一段续篇,其中就详细探讨过这个问题。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戴维·多德原来也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学生,后来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合作伙伴,两人合著了一本《证券分析》。

尤金·沙罕的文章标题是“短期业绩与价值投资相互排斥吗?”意思是说,人们津津乐道的巴菲特的投资业绩,都是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看待的;而对于各家基金公司来说,考核基金公司经理采用的都是短期业绩表现,这是否合理呢?

尤金·沙罕之所以会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他经过研究发现,那些“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如果从短期投资角度看,投资业绩回报也并不怎么样,包括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也是如此。

例如,这些代表人物中的约翰·凯恩斯从事投资年限18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份有6年,比例达33%;查理·芒格投资年限14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份有5年,比例达36%;比尔·鲁安投资年限27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份有10年,比例达37%;卢·辛普森投资年限17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份有4年,比例达24%。只有巴菲特例外,截至当时的投资年限是13年,投资业绩不佳的年份为0。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巴菲特心目中的“超级投资者”,投资技巧和业绩回报均出类拔萃。可是,他们同样要随时面对短期业绩表现不佳的窘况,其年份比例约在24%至37%,相当于1/4至1/3时段。

尤金·沙罕由此得出结论说,在这种龟兔赛跑式的基金业绩考核管理中,投资者如果注重短期业绩,就必然会牺牲长期利益。巴菲特在这些人中之所以能够例外,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只有长期投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价值投资理念来。

那么,这种长期和短期阶段又如何来判断和把握呢?巴菲特通过对20世纪整整100年间美国股市的走势进行研究发现,美国股市的整体走势与宏观经济形势相背离,但与此同时又同样具有某种周期性规律。只要正确把握这种周期性规律,就能包赚不赔。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定量分析,从而判断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避免随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体性疯狂。

在这里,巴菲特向美国投资者推荐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非常适用的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这个指标虽然简单,却是在任何时候评判上市公司价值是否合理的理想指标。

它的原理是:如果投资者财富增长的速度高于美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该指标就会不断上升,理论上可以直到无穷大,但事实上显然是不可能的。巴菲特认为,当这个指标在70%至80%时就可以买入股票了;可是,当该指标达到200%时你还在买入股票的话,那就无异于玩火自焚了。

遗憾的是,由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史还很短、股市规模偏小,所以这一指标在中国股市中的判断不是很吻合,投资者不要照搬照抄。除此以外,在本书的开头,先让读者一起来重温一下巴菲特最伟大的15条箴言很有必要。这是2015年8月知名金融资讯网站the street的众多编辑们一起为你遴选出来的,依重要性程度依次是:[1]

1.我会告诉你为什么我喜欢香烟生意……香烟的成本只有1美分,可是却能卖到1美元,而且它的品牌忠诚度高得很。

2.我可以投资世界上最出色的企业,因为和打棒球一样,你永远不必挥杆。只要站在本垒上,不断有球投过来:47美元的通用汽车、39美元的美国钢铁……等到你喜欢的投手上场,防守球员又睡着了,你就可以上前击球了。

3.股市不是一击即中的游戏,没有必要多家涉猎,只要等自己的投球机会就行了。问题是,如果你是基金经理,你的粉丝会一个劲地喊“挥起来投出去啊!”

4.我们从没有为了完成明天的任务而指望陌生人发善心。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不会为了额外获利的机会而牺牲哪怕一晚的睡眠。

5.居者有其屋固然是理想的目标,却不见得要成为我们国家的主要目标,它应该是一种雄心壮志。

6.很久以前,本杰明·格雷厄姆就教导我,“你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不论说的是不是股票,我都喜欢趁优质商品便宜的时候买。

7.投资者应该谨记,兴奋和付费都是他们的敌人。如果坚持把时间用来投资股票,应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感到恐惧,只有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才变贪婪。

8.任何泡沫都会被针刺破,最终戳破泡沫的时候,又会有一批投资者学到那些老早就有的教训:第一,只要一样东西有投资者买,华尔街很多人就都会想方设法推销;第二,看起来最简单的投机,其实最凶险。

9.在伯克希尔公司,我们不会试图从大批没有经过考验的企业里挑选极少数赢家。我们自知没那么聪明。我们会试着用2600年历史的《伊索寓言》这种自己有信心的机遇等式,耐心研究某些树丛里有多少只鸟,以及它们何时出现。

10.牛市必须避免的错误是,别像一只暴雨后浮在水面的鸭子那样自得,那是因为它有浮水的本事才能平步青云。理智的鸭子应该会比较一下,在倾盆大雨之后其他鸭子也在池塘里畅游的时候,自己处于的地位。

11.我们早就感觉,那些股票预测者唯一的价值,就是让命运预言家显得靠谱。即使到现在,查理·芒格和我还相信,短期市场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们扔到安全地带封锁起来,别让孩子们和那些在市场交易中像孩子一样的成年人接触到。

12.即使25年来一直在收购和管理多种企业,查理·芒格和我也没有学会怎样解决棘手的企业问题。我们学到的是避免问题。我们能取得这种成功,不是因为掌握了任何啃超级硬骨头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专心找那些可以麻烦少的软骨头啃。

13.我碰巧是个分配资金的天才。可我运用才华的能力,完全取决于我出生所在的社会。如果生在狩猎为生的部落,我的天分根本一无是处。我跑不了多快,身体不是特别强壮,可能最终会成为某只野兽的晚餐。

14.这些年,查理·芒格和我观察到很多规模惊人的会计造假骗局。很少有犯事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很多都没人去责备。用笔偷一大笔钱可比拿枪安全多了。

15.市场就像大赌场,别人都在喝酒,如果你坚持喝可乐,就会没事。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只有坚持长期持股才可能取得高回报率;但他同时又认为,这种长期投资的期限并没有规定,很重要的是要踏准节拍。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实用的判断依据——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

[1]王维丹:《巴菲特最伟大的15条箴言》,华尔街见闻,2015年8月30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