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记忆”引起的悲剧
所谓无风不起浪。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任何谣言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根据的。”但有时候则完全不是这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1933年发生在英国的一起“虚假记忆诉讼”事件。
一名青年受到毫无根据的“虚假记忆”的影响,自称“受到了性虐待”,并将一位著名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告上了法庭。但经过一系列周密的调查发现,这其实是那名青年的“虚假记忆”。
经科学调查证明,根本不存在发生过“性虐待”的客观事实,而青年却坚信自己遭到“性虐待”。这位青年本身完全没有骗人的打算,只因其记忆出现了扭曲。
这种由于某种“记忆错误”导致的诉讼问题,在欧美曾多次发生。
而且非常有趣的是,似乎和“精神分析”“催眠疗法”这一类关键词的流行成正比,自称突然回想起自己受到过“虐待”“霸凌”“性骚扰”的受害者也在慢慢增加。他们会指控自己的亲人或恋人——尽管他们对此毫不知情,就此在法庭上进行激烈的辩论。
像这种围绕“事实是否真实存在”“是否为记忆误差”而展开的法庭辩论频频发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虚假记忆”甚至能骗过本人?
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美国的虚假记忆体综合征基金会(false memory syndrome foundation)和英国虚假记忆协会(british false memory society)相继成立。
这些机构正在对那些由于“虚假记忆”突然被指控为“加害者”的人展开救助活动。
那么就有必要调查这些事后恢复的记忆,究竟存在多大程度的误差,有多少内容是值得信赖的。为此,众多记忆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都参与其中。
每个人都会产生“错觉”。实际上,因为错觉而对人提起诉讼的人们,也并非精神病患者或记忆障碍患者,而是极为“普通”的人。
自称遭到强奸或虐待的例子可能较为极端,但日常中的确存在类似的事件。
“那个时候你说过这句话”“不,我没说”——像这样各执一词的争论时常发生。具体原理我会在第三章进行说明,实际上,“虚假记忆”的产生是不需要特殊契机的。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在最近几年的记忆研究中,有两点已达成共识:1.以接受实验者的“记忆”为对象的研究是不可靠的;2.当记忆被回想起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扭曲,甚至能骗过本人。
小知识
虚假记忆——借助药物或催眠疗法而“被唤醒”的、实际上并非事实的记忆。由于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精神疾病是源自年幼时受到的心理创伤,因此心理治疗师认为只要唤醒“被压抑的记忆”,患者就会康复,所以这多是由辅导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