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开采有点像挖黄金,只不过它不是储藏在地下矿井中,而是存在于全球电脑保存的抽象账户里。也可以说,比特币开采是一个纯粹的数学运算,有点像发现更多素数的过程。
在这方面,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色尼早就提出了发现素数的计算方法,只不过,随着数字的越来越大,素数的发现越来越困难。所以,目前需要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来加以寻找才更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比特币真正要寻找的并不是素数,而是一种数列;一旦数列匹配了,开采者才能获得相应的比特币。
现在,随着全球开采比特币的人数越来越多,比特币资源在逐渐减少,表现为寻找这种模式匹配的过程越来越难,比特币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举个例子来说,由于比特币开采效率是用“每秒哈希次数”(h/s)来表示的,即每秒钟能够进行多少次匹配运算,所以,比特币的生产速度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目前采用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的高端电脑处理速度为每秒670万次哈希(6.7mh/s),如果放在几年前,这个速度能够成功开采到比特币;可是,现在的开采难度提高了,这样的速度每天只能开采到0.0005枚比特币。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速度开采下去,1枚比特币要开采5年多。
怎么办?为了提高开采效率,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提高计算机设备的性能,提高效率;二是增加显卡数量,扩大生产规模。[1]为此,联合起来一起挖矿就势在必行。
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投入的时间越多,你挖到的比特币数量就越多,因为这比特币本身就是钱;二是由于比特币发行总量是恒定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挖矿难度会不断增加,得先下手为强。
在比特币网络运行早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普通的cpu找到新的交易区块;可是现在,随着寻找新交易区块难度系数的增加,设备也需要配置到运算速度更快的gpu上去。如果依然采用cpu,有可能几年才能挖到一个有效的交易区块。
所以,从某个角度看,用cpu挖矿的意义越来越小,比特币客户端软件将来会不会删除这一功能也不好说。换句话说就是,以后用cpu有可能会挖不到新的比特币。面对这样的竞争,比特币挖采的唯一办法是联合起来扩大规模、提高效率。
例如,田甲最早就是在2011年看了《南方周末》上一篇题为“比特币,世上最危险的货币”的文章后,对比特币产生浓厚兴趣,并随即开始挖矿的。
他说,当时他一天最多可以挖到三、四枚比特币,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在5美元左右,可是现在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他说,进入2013年后比特币价格出现疯涨,原因之一就与比特币的开采难度增加有关。
根据比特币计算方法的设计,每4年产生的比特币数量会减少一半,而2012年11月28日19时正好是这第一个4年的临界点,比特币的开采难度从此增加1倍。不但过去一天挖三四枚比特币的好景没有了,三四个月挖到1枚比特币也已成为常事。可与此同时,人们对比特币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浓郁。
田甲现在持有100枚比特币,大约相当于7万元人民币。可是他并没有卖掉它们的打算,因为他对这种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来就没有指望着靠它挣钱。[2]
企业化行为效能高
由于上述原因,现在国内外纷纷有人捷足先登,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来挖采比特币,把它当作一种企业行为来对待。事实上,既然比特币投资业绩如此之高,当然就是可以作为“企业”来运行和操作的。
举个例子来说,在全球最大的挖比特币网站上,就有一个代码为“67717”的账号始终排在挖矿数量第一名。而实际上,这就是国内的一个超级玩家,一家名叫“烤猫”的深圳企业。
根据公布的运算力进行推测,这家公司虽然只有4个人,可是每天能挖采到的比特币数量却十分惊人。具体地说是,(2013年初)每天7549g能挖到357枚比特币,按当时的价格每枚800元人民币计算,每天的收入高达28.56万元。[3]
企业化行为效能高,这在比特币挖采过程中体现得很明显。因为比特币系统采用的是分散化编程,所以随着矿工人数的大量增加,单台计算机开采比特币的时间会相应延长,甚至几年才能采集到一枚。有鉴于此,现在普遍采用协同开采的方式各自分成,颇有一点像股份制企业运作机制,大家齐心协力、赚了钱再分,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容易看出,比特币挖采因为要依赖于大量的计算资源,所以发明者早就把相关运算打包虚拟成“矿山”供人开采了。一般来说,目前每完成一座“矿山”的挖采会得到25枚比特币的奖励,如果按每枚比特币人民币1000元计算,相当于2.5万元人民币。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挖采比特币之前首先要找到这些“矿山”在哪里?否则岂不是有点像大海捞针了吗?从发展趋势看,“探矿”的过程需要大量耗费计算机的计算资源,也就是说,单打独斗的“探矿”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
有个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有人连续用计算机运行了3年,都没有挖到任何比特币。主要原因就是他没能找到比特币矿在哪里,所以只能是颗粒无收。当然,你也可以四处乱找(开着设备不停地计算、探矿、挖采),但如果是这样,所得是否能大于所费同样不好说了。
有鉴于此,组织起来一起挖矿(首先是探矿),直接买下某人找到的“矿山”,然后共同开发,根据贡献大小分配比特币,就是顺理成章的。
从这个角度看,“抓住机遇”并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很实在。因为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村”,也许以后就永远没有“这个店”了。
具体方法是:
首先,注册一个比特币钱包
这一过程非常简单。如果是在网站上注册在线钱包,就根本不用下载任何文件;当然,如果是存储在本机上的话,还是需要下载数据库文件的,否则它又扎根在哪里呢?从安全性和隐私角度出发,建议你把钱包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
下载的方法是,登陆比特币官网后,按要求下载最新版比特币客户端。创建完成后,打开客户端之后,网络上的全部交易信息数据就会自动下载到本机。依据网络速度不同,这个过程可能会需要几小时。你的钱包地址格式有点类似“1bekugadfbreshqb9xr4pkptm8jayinqsj”这样的,你可以用它来直接接受比特币。当然,最初你的地址中的余额会是0,这时候,你既可以当矿工自己挖矿,或直接购买比特币,也可以请朋友先送一些比特币“零花钱”给你充充账户。
其次,加入集体挖矿地
只有加入一个已经有比特币矿山的集体挖矿地如slush’s pool、btc guild等等才能进行协作挖矿,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参与人数和手续费不同。一般来说,人数较多的集体挖矿地手续费用会低一些。
这个过程很简单。在你下载专用的比特币运算工具后,注册各种合作网站,然后把注册来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计算程序中,点击“运算”就正式开始了。
有人也许会说,我参与了集体挖矿,可是最后的分配是否公平我无法得知。或者说,我付出了这么多劳动,是否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比特币数量呢?
有这种担忧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这里你无力监督,只能存疑。
再次,下载挖矿程序
这种挖矿程序有很多,从低到高有gui miner、50miner、cg miner、diablo miner等。其中,一般显卡挖矿可以选择gui miner或50miner,linux用户可以选择cg miner,mac下的客户端可以选择diablo miner。它们的共同点是,用gpu显卡挖矿的速度要比用cpu来得快。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之所以流行采用gpu而不是cpu来挖矿,就是这种组织起来联合生产原理的一种运用。
如果有人一定要刨根究底地问,这挖矿究竟运算的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得回归到比特币最早是源自反垃圾邮件所用的秘钥系统上来说。
该系统是通过一串需要占用大量cpu计算产生的秘钥来识别的。因为垃圾邮件如果要实现大批量发送的话,不可能每封邮件都浪费这么多cpu资源;也就是说,垃圾邮件是没有秘钥的。而现在挖采比特币采用这种运算,其中就含有一定的防伪意义在里面,从而达到反垃圾邮件的目的。但更主要的,还是电脑极客们为了pk电脑性能所做的一种设定。说穿了,这些运算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就是一串防伪字符。[4]
最后,收钱
挖矿程序下载完成、进行挖矿运算后,你就能收到来自集体挖矿地运营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你的劳动所得(比特币)了。
就是通过以上方法,有人在一个周末挖到1.5枚比特币。[5]
【拓展阅读】
合作化生产潜力大
组织起来一起挖矿,是利用现代企业理念获取比特币的快捷方法。因为比特币在网络运算中的难度是自动调节的,并且越来越大,所以越早动手挖矿的难度就越小。
根据中本聪设计,在最初4年里一共会有1050万枚比特币被制造出来,这个数值每4年减少一半,所以在第4至第8年中有525万枚比特币被制造出来,第8至第12年有252.5万枚,依此类推,使得最终制造出了的比特币总额趋于2100万枚。
在这过程中,系统运行内部建立的机制会在平均大约10分钟左右确认一个区块,释放出25枚比特币来,供参与挖矿的人分配。究其原因是,整个分布式网络被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依据是之前2016个区块的制作时间。而每一个体“发现”新区块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他的计算力与全网计算力综合比较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比特币的制造难度与一定时间内全网投入挖矿的平均运算力有关。
如果有人想知道现在已经有多少比特币被挖采出来了,其实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把区块总数与每个区块的比特币值相乘。每个区块的比特币值,在第一个21万个区块中是50比特币,在接下来的21万个区块中是每个25比特币,然后是12.5比特币……以此类推。
有人也许会说,这样下去不是在进行无限分割吗?从技术上看,在目前的数据结构下,1枚比特币可以被分割到小数点后第8位,也就是说每枚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0.00000001btc;如果将来有需要,还可以继续分割下去。
而至于比特币的制造,如果在比0.00000001单位更小的时就会趋向于0。也就是说,这时候就不能再生产出新的比特币来了。
当然,这只是现在的设计,这一天距离现在还有120多年,说不定到时候又有新的规则出来了呢也不一定。[6]
1 李玮:《比特币的前世今生:类似1995年的互联网》,新浪科技,2013年4月15日。
2 彭梁洁:《谁为比特币狂?一门挣钱的生意》,载《参考消息·北京参考》,2013年5月13日。
3 李想等:《揭秘比特币》,cctv经济半小时,2013年5月3日。
4 valest:《挖的是坑不是币!比特币内幕大揭秘》,太平洋电脑网,2013年5月6日。
5 栎木:《挖掘比特币指南:如何群体协作更快获得比特币》,凤凰科技,2013年4月9日。
6 《理想趋于现实:比特币发展前世今生解析》,中关村在线,2013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