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佛教历史 附篇 印度大乘佛教学派概论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分为二大系统:一为中观学派,二为瑜伽行派。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大约兴起于公元1世纪至6世纪间。溯源而观,原始佛教中,已含大乘思想;至部派佛教时期,大众部与上座部对于“空”、“有”看法的差异,更加明显;而且各部派之间都以重视学说的立论为主,佛教因此逐渐偏重于义理的研究,反而远离了人间佛教的实践。于是,大乘佛教行者重新思惟佛陀教化的本怀,提倡落实慈悲利他的菩萨道,大乘佛教的开展于焉大盛。

承继部派佛教时期对“空”、“有”思想的见解,归纳印度大乘佛教学派的发展,一者是破一切执著情见,以彰显诸法实性为主的“空宗”——中观学派;一者则是剖析诸法相状,以了知身心万物为主的“有宗”——瑜伽行派。唐朝义净大师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序说:“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其思潮的兴盛,由此可见。

中观学派

公元1、2世纪间,印度大乘佛教盛行,大乘经典亦相继出现。另一方面,当时小乘有、无学说竞立,外道邪见纷沓。龙树菩萨[18]出世后,以般若经典为根本,造《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等,倡导般若空观,“遣荡诸执,破邪显正”,大树法幢,展现大乘佛教富丽宏伟的思想,衍成大乘空宗,成为公元3、4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

承龙树教学,门人提婆[19]著《百论》、《四百论》、《百字论》,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义;继之,罗睺罗跋陀罗[20]注释“八不”之说;笈多王朝[21]初期,青目[22]撰《中论本颂》注释本等,中观学派逐渐形成。

中观学派以《中论》为主,阐述“性空、缘起”的思想,又有“世俗、胜义”二谛论作为说明。前者以有名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揭示“缘起”的根本思想,以诸法万物皆起于因缘和合,故无自性,否定当时小乘、外道对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执著或戏论[23]。二谛偈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说明宇宙万法若立足于世俗谛,则一切法皆为“假名有”;若立足于胜义谛,则一切法皆为“自性空”。意即佛陀为化导众生,以众生理解的事相,开示真理。因此,若离世俗谛,则无法了解胜义谛;若离胜义谛,亦无法证入法性真实义。此外,“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的“中道”观,不偏执“有”或“空”,而从“真空妙有”中看待万象缘起性空的本质,亦成为中观学派重要的核心思想。

公元4、5世纪间,中观学派分成以佛护[24]为代表的“具缘派”,和以清辨[25]为代表的“依自起派”。前者强调“缘起诸法毕竟空”,后者则强调“自俗谛门观缘起法,皆无自性、不可得;若从真谛门看,则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两者对空性的看法相异。佛护、清辨、月称[26]、寂护[27]、莲华戒[28]等人的中观思想传入西藏,对藏传佛教发展影响很大。

另外,中观思想传入中国,也深深影响中国佛教,除了衍成以弘扬《中论》、《百论》和《大智度论》为主的三论宗外,天台、禅宗等各宗派中亦含有甚深的中观思想[29]。

瑜伽行派

公元4、5世纪,约佛陀入灭后九百年,无著[30]、世亲[31]二大论师出世,破斥当时印度偏执“一切皆空”的流弊,独帜大乘“有”义,以“非有非空,真空妙有”,开创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以弥勒[32]为开祖,相传曾为无著宣说《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及《金刚般若论》等五部大论。主要以般若空性为思想根本,采瑜伽为实践方法,建立包括精神与物质的万有存在,皆由心识所变现。无著造《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顺中论》等,演说瑜伽唯识、阿赖耶缘起、蕴、处、界诸法差别的理论,确立了瑜伽行派的思想体系。

约公元第5世纪初,无著的胞弟世亲在“有部”出家,宣扬小乘。后来听从兄长之教,回小向大,广造论释,时人呼为“千部论主”。在他的唯识教学里,以《百法明门论》为总纲,《大乘五蕴论》说明诸法名相,《唯识二十论颂》完成唯识组织,并阐明唯识“无心外之境”的哲理,《摄大乘论释》则成立“阿赖耶识”。另外,《佛性论》更肯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瑜伽行派的理论基础由此而大成。

《唯识三十颂》是世亲晚期代表作品,由于十大论师[33]相继造论诠释,使得瑜伽学派成为公元第5、6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十大论师中,德慧善于定学,著有《随相论》、《中论注》等,曾在摩揭陀国与外道数论派论师辩论获胜,因而深受国王崇敬;安慧是一位博学高僧,兼通大、小乘,并且擅长因明学,著有《大乘广五蕴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宝积经论》等;护法论师以那烂陀寺为中心,力阐世亲学说,破小乘,伏外道,唯识大放异彩,代表作有《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缘论释》等。戒贤曾依止护法为师,玄奘大师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时,曾向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对玄奘大师的思想产生极大影响。而在十大论师外,陈那[34]擅唯识,却成就于因明[35],成为新因明的创始人[36],而被喻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

瑜伽行派主要的思想理论有“八识论”、“三性论”、“四分论”、“种子论”和“五位百法”等,其理论的完备,令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近代许多学者如欧阳竟无、熊十力、梅光羲、王恩洋、周叔迦等,皆从唯识入门,而成为唯识大家。

综观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潮,中观与瑜伽学派有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者相美,使得当时法海奔涌壮阔,亦如日月之争辉!

【注解】

[1]又各家学者依研究角度或立场的差异,对佛教的分期大抵有如下的说法:日本佛学家水野弘元的分期法:(一)根本佛教;(二)原始佛教;(三)部派佛教;(四)大乘佛教初期、中期、后期。太虚大师的分期法:(一)小行大隐时期;(二)大主小从时期;(三)密主显从时期。印顺长老分为五期:(一)声闻为本的解脱同归;(二)倾向菩萨的声闻分流;(三)菩萨为本的大小综合;(四)倾向如来的菩萨分流;(五)如来为本的梵佛一体。

[2]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因材施教,后世弟子依其说法方式及体裁划分为十二类,称“十二分教”,又称“十二分经”,即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希有)、论议。其中的“本生”是记录佛陀在累生累劫中示现,或为外道、为王、为臣,或为士、农、工、商,乃至畜生等不同身份,种种利人方便的菩萨行。“譬喻”是以譬喻的方式说法。“因缘”是以叙说佛陀及其弟子发心、修行、授记成佛、制戒、说法等因缘与事迹。

[3]富楼那,弘化步履遍及摩揭陀国、憍萨弥罗国、输卢那国等,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迦旃延,自出家皈佛后,精进不懈,证得阿罗汉果。佛陀涅槃后,仍从事教化,屡与外道论战,于佛陀弟子中,堪称“论议第一”。

[4]南印度的案达罗王朝有其独特的文化与信仰,他们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发展成为神祇的偶像信仰,佛教为接引当地人民,乃将他们所崇拜的神祇摄受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因此,佛教开始有了佛菩萨像与护法神像的造像与礼拜,而西北印度一直遭受希腊、波斯等国的入侵,因而陆续带进他们的文化。这些不同文化的冲击,都是推动大乘思想的助缘。

[5]在现存的《小品般若经》中载有:“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佛)入灭后起于南印度,从南方进于西方,从西方进于北方。”此即说明了大乘佛教发展的路向,生起于南印度,成熟于西北印度。又西北印度原是婆罗门的教区,流行梵文,因此,从西北传入中国的经典,多为梵文本。

[6]以佛陀入灭为开端,说明如来法身常住不变,阐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该经对佛性思想的开展,影响甚巨。

[7]主要在发挥如来藏的思想。即谓人人皆藏有如来清净的自体,只因被烦恼所缠而现出杂染相,然其本性清净无垢,与如来同等。

[8]说明阿赖耶识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无性(相无自性、生无自性、胜义无自性)说的思想。

[9]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阐扬人生宇宙的现象及本体,宣说一切万有皆由心造,吾人认识作用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是一部融摄唯识的阿赖耶识法义,成立真常唯心的如来藏思想,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经典。

[10]详述瑜伽行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始能悟入中道,为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宝典。

[11]无著、世亲之后的瑜伽行派,以陈那、安慧两系为主。陈那传弟子护法,安慧传增满。其图示如下:

[12]提婆之后,至第5、6世纪间,有佛护以“应成法”(归谬证法),即由对方的立论中找出其自相矛盾之处,以破其邪误而显扬自宗的正确方法,来阐释龙树空的哲学,后人称为应成派,后由月称继之。与应成派相对立的另一中观派分支为自续派(自立论证派),清辨一方面批判他宗的错误,另一方面建构论证以证明一切皆空的主张。以上两派间的差别,大体上是方法论上的差别。应成派是消极批判他人的思想,自续派是积极地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尔后自续中观派又分为:(一)经(量)部行中观派,吸收小乘部派——经(量)部的思想,有清辨等人;(二)瑜伽行中观派,吸收瑜伽行派的思想,有寂护、莲华戒等人。其图示如下:

[13]中观派的寂护、莲华戒一系,就是吸收了瑜伽思想而名为瑜伽中观派者。

[14]乃大日世尊在金刚法界宫所说,旨在开示一切众生本有清净菩提心所具的无尽庄严藏,示以本有本觉曼荼罗为主旨,并宣说三密的方便。该经共计三十六品,顿渐兼陈,理事并阐。全经以阿字本不生的心地为宗,以如实自知,开悟无生智,获无相悉地为趣。

[15]由十四处十八会的说法而成,由龙树菩萨于南天竺的铁塔内,自金刚萨埵受持该经十万颂,再传至龙智、金刚智。相传《金刚顶经》有四种:一为法尔恒说本,二为塔内安置本,三为十万颂广本,四为四千颂略本,即十八会中初会四大品。该经为求加快证入佛、菩萨的境地,故于该经详述密教独特的秘密修行仪轨。梵本今已不存。然于金刚智航海东来途中遇到风暴,经典大部流失,故传译弘布者仅为其中极少部分。

[16]如瑜伽中观派的寂护、莲华戒、师子贤等;中观应成派的佛护、月称;经行派的清辨等人皆是密教师。

[17]公元8世纪,西藏王赤松德赞迎寂护入藏,此后,莲华生继之,成为西藏喇嘛教(密教)的创始人。

[18]龙树,八宗之祖。公元2、3世纪顷南印度人。曾入龙宫,得大龙菩萨授以无量的大乘经典。后至南天竺摧伏外道,大力弘法,广造大乘经典的注释书,树立大乘教学的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布全印度。

[19]提婆,即“迦那提婆”,意译作“单眼提婆”。《传法正宗记》卷三载其为禅宗付法藏西天第十五祖。公元3世纪顷,南天竺人。学识渊博,才辩绝伦。尝挖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后复自挖取只眼回施大自在天,故名之。初谒龙树,龙树令弟子以满钵水置于前,提婆即以一针投入水中,两人欣然契合。出家为龙树弟子,以智辩著称,后游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剑,调伏外道,度人百余万。后因遭忌,被外教之徒所剌,遗偈:“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

[20]罗睺罗跋陀罗,为付法藏第十六祖。印度迦毗罗国人,姓梵摩。与龙树为同时代人。早年入那烂陀寺,从尊者黑者受具足戒,学声闻乘。又依无分别者广学大乘及秘密乘,并弘通中观的宗义。随侍十五祖迦那提婆,证皆空之理,于那烂陀寺教化僧徒。提婆示寂之际,受其心随之教说。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六载,师从提婆受婆罗门所造的《鬼名书》,后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付法予僧伽难提。

[21]兴盛于公元320年至470年的印度统一王朝。贵霜王朝与南印度案达罗王朝衰亡后,代之而起者,乃旃陀罗笈多一世,即位于320年,为笈多王朝的创始者。第二世沙姆陀罗笈多,为一文武双全之王,统一南北印度,建设自孔雀王朝以来的大国。于宗教上,既保护佛教徒,又致力于婆罗门教的复兴。其子旃陀罗笈多二世为印度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代之王,系一学问与文艺的推进者,而令华丽的古典印度文化得以大放异彩。另有库马拉笈多与斯坎达笈多,皆为伟大之王。其后,王朝受到势力逐渐抬头的匈奴之侵扰,因而四分五裂。库马拉笈多、斯坎达笈多两王虽为佛教教团的保护者,然主要则以振兴婆罗门教为其国教,因此佛教的力量逐渐衰微。后来,王侯势力逐渐强大,遂形成一极权国家,甚而确立“国王的绝对神圣化”的思想。

[22]青目,公元4世纪顷的印度人。为注释龙树《中论》的论师。《大乘玄论》卷二载,师于佛陀入灭后一千年出世。僧叡《中论序》:“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秦言青目之所释也。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辞不雅中,其中乖阙烦重,法师皆裁而裨之。”

[23]谓错误无意义的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的言论。《佛遗教经》:“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谓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等。

[24]佛护(约470—约540),印度中观佛教的论师,中观具缘派的始祖。据多罗那他的佛教史载,佛护出生于南方坦婆罗国,乃龙友的弟子,并师事僧伽罗苦什达学习龙树的中观思想,得最上智。又礼拜文殊菩萨的圣容,住于南方檀多弗利伽蓝说法,并为龙树、提婆等之论书作注释。被视为《中论》八大注释家之一,而尊称其为“长老佛护”,在印度中观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5]清辨(约490—约570),又作“清辩”。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论师。曾至中印度师事僧护,勤习大乘经典与龙树的教说。后返南印度宣扬空义,与摩揭陀国护法的瑜伽宗展开“空有之诤”。晚年隐于驮那羯磔迦国南方山中,口诵真言示寂。主要著作为《大乘掌珍论》二卷、《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及传入西藏的《中观心论颂》等。

[26]月称(约600—约650),印度中观具缘派僧。从迦摩罗菩提学龙树的宗义及诸论书,兼习诸怛特罗,得秘术,能自画牛榨乳,或手不触而掷石柱。学成后主持那烂陀寺,编集龙树的《中论注》、提婆的《四百论注》,及《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注》。此外,又撰述《入中观》一书,并亲自注解,主要系宣扬佛护中观具缘派的宗风,一度与瑜伽派月官发生宗义上的诤论。晚年于南印度大破外道,入曼奴汗葛山修真言道,后入寂。

[27]寂护(约700—762),印度僧。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的瑜伽中观派创始人。那烂陀寺著名学者。公元747年,应西藏赞普墀松德赞之请,与莲华生上师、迦摩罗什罗同至西藏传布真言密教。又称静命大师。于西藏首府拉萨南方建立桑鸢寺,并任该寺第一任堪布,招请有部十二僧人与莲华生上师共同弘法。著《摄真实论》四千偈,论破各派学说。

[28]莲华戒(约730—约800),印度中观派的学僧。为寂护的弟子。后继寂护应西藏赞普墀松德赞之请入西藏,与我国的大乘和尚论战于宫廷,后大乘和尚败退出藏,此即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拉萨论争”。其后中观思想一支独盛,且奠定以后西藏佛教的基础,其影响表现在黄教开祖宗喀巴所著的《菩提道次第论》一书中最为显著。著有《般若波罗蜜多七百颂广注》、《金刚般若广注》、《一切法无自性成就》、《修习次第》、《正理滴前品摄》等。

[29]天台宗尊龙树菩萨为初祖,由“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建立天台“空、假、中”的重要学说,而禅宗亦尊龙树菩萨为天竺第十四祖。世尊传法予大迦叶尊者所说的“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偈,即为中观空论。

[30]无著,公元4、5世纪顷北印度人。为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依《婆薮槃豆法师传》,父名憍尸迦,为国师婆罗门。有兄弟三人,皆称婆薮槃豆。师初于小乘萨婆多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时东毗提诃有宾头罗前来为说小乘空观。师初闻悟入,然对此犹不满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归来如说思惟,遂达大乘空观。后又数往兜率天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深义,并集众宣说,由是大乘瑜伽的法门传至四方。师致力于法相大乘的宣扬,又撰论疏释诸大乘经。

[31]世亲,又作“天亲”。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乃国师婆罗门憍尸迦第二子。与其兄无著初于萨婆多部出家,无著直入大乘,世亲却入经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毗婆沙论》。四年后归国,为众讲《毗婆沙》,并作《阿毗达磨俱舍论》。师初抨击大乘佛教,谓大乘非佛所说。后以无著的方便开示,始悟大乘之理,转而信奉、弘扬大乘要义。其论著与注释的典籍甚多,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础。重要著述有《俱舍论》三十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十地经论》十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广百论》、《菩提心论》、《三十唯识论颂》、《大乘百法明门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等。

[32]弥勒,意译作“慈氏”。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顷的印度人,为瑜伽大乘的始祖。于现存汉译藏经中,造立者注名为弥勒菩萨者,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于西藏大藏经中,除上述诸论外,尚有《现观庄严论》、《法法性分别论》、《大乘究竟要义论》。

相传弥勒为无著之师,创瑜伽唯识的教理,后传授予无著。另《婆薮槃豆法师传》所载,无著尝上兜率天,向弥勒菩萨咨问大乘空观之理,而因其师亦名弥勒,后世遂将之视同为当来成佛的弥勒。

[33]即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为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

[34]陈那,公元6世纪人。印度佛教因明论集大成者。其有关俱舍、唯识的著作甚多。

[35]为五明之一,乃印度的论理学(逻辑学)。意指举出理由而行论证的论理学。

[36]陈那继世亲之后,锐意研攻因明,并补前贤的不足,勘正前贤著作的遗误,遂产生改革之效,使因明真能负起立正破邪之责。自此,陈那以后的因明称为新因明,陈那以前的因明则称古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