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宗概论
律,指佛陀随缘制戒的具体规范,乃因僧众不当行为而被动制定。在印度曾分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传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本宗以律为所依,故名为律宗。
佛陀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28],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缘和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不同[29]。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佛典初次结集时,即已成立律藏,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印度东部的跋耆族比丘首先提出十条新戒律,受到东部僧团的普遍遵行,造成西方长老比丘的非议,乃举行结集,斥为“十事非法”[30],导致教团的初次分裂;其后教团陆续分出部派,所传戒律不尽相同[31]。
佛教初传东土一百八十年间,虽有经典传译,却独缺律典。直至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印度昙摩迦罗始译《僧祇戒心》戒本一卷,并敦请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传戒,开中国十师传戒的先河[32]。
姚秦弘始六年(404年),弗若多罗译出我国第一部广律[33]《十诵律》后,律典相继传入;其中较重要的是“四律五论”[34]。广律译出后,中土普遍以弘扬《十诵律》为主,关中则盛行《摩诃僧祇律》;《四分律》译出后,流传更广,渐次取代各部,成为主流。
南北朝至唐代,陆续有弘扬律宗者。唐初有终南山道宣律师,广事著述,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为《四分律》的集大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35],为后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千年来我国律学行事的指南。
《行事钞》将“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36]。其中以戒体最为重要,为戒律的根本,“戒体论”乃成为律宗的主要义理中心。道宣将佛陀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二教”[37],以定慧法门为化教,戒学为制教,提升了律藏的地位(占佛陀教法的一半);又融小归大,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意义,奠定他在八宗的地位与发展基础,贡献卓越[38]。
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弘化《四分律》[39],因其学养深厚,严持净戒,律学大彰,世称“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周)继嗣法统,成为南山律宗二祖,其后法脉不绝。唐朝末年,经会昌法难及五代战乱后,佛教衰颓不振,律宗亦渐式微。
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师大弘律宗,唯因释律有异,形成“会正”与“资持”二宗,“资持”影响尤广[40]。
宋代以后,几经战乱,律宗典籍逐渐散佚,至元、明两代,乏人传承。明末清初,复有莲池、蕅益、弘赞、元贤等著作论述;并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师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萨于云端受戒,顿悟心地法门,广学大小乘律法,开坛说戒,徒众万人,再兴南山律宗。古心门下的寂光,于南京宝华山创建南山律宗道场,成为日后的中国戒学中心,至今天下丛林传戒,多依循宝华山的戒坛仪轨。
寂光的弟子见月继承宝华山法嗣,见月数传至文海,清世宗时,奉诏入京,住持宝华律宗的分支——法源寺,开坛传戒,从此宝华山法脉分灯全国,文海戒子遍满天下。清代宝华山受到严重破坏,重建后,盛况不复。民国初年,唯弘一律师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云游著书[41],弘传南山律宗。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戒律从外相的修持清净,到内心的不动念,层次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小小戒已不适用于各国不同的民情及现代时空。星云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饶益众生。
经云:戒如良师,可以指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戒如船筏,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生死大海。戒,是学习做人的根本。清净的戒行,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圆满幸福快乐的人生。
二、法相宗概论
本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而立,主张一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故将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分析其性相和体性,并加以组织化、系统化,所以称“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或“有相宗”。唯识学说建立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矫空宗末流断灭空的偏执,故名“大乘有宗”。
唯识思想的发展,在佛教教理史上是一大迈进,从阿含、般若、中观乃至瑜伽,逐渐开展,这是印度佛教思想愈趋缜密、圆融的过程[42]。在公元4、5世纪,无著的《摄大乘论》和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为唯识思想的代表著作。主要说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意识,并非实存的“境识俱空”,又称为“真实唯识说”,由真谛三藏传到中国,形成摄论宗。另外,主张“境空识有”的“方便唯识说”由陈那、无性、护法等唯识论师的传承,经由玄奘大师传到中国、日本,才有现今的法相宗。
公元7世纪间,我国玄奘大师西行求法,曾在那烂陀寺从瑜伽论师戒贤受学五年,传承《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43]的奥义,开创了中国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大师归国后,住持长安大慈恩寺,在弟子窥基的协助下,以护法的注释为主,融合印度十大论师[44]之说,综合而成《成唯识论》,此论为唯识宗的百科辞典,加上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是研究法相宗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窥基大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本宗又名“慈恩宗”。
窥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继承法脉,续传智周。智周传如理,其后中国唯识宗逐渐衰微,传承不明。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虚大师及欧阳竟无、王恩洋、梅光羲、韩清净、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圆、熊十力等居士学者致力于法相的研究。台湾早年有慈航菩萨阐扬唯识,著作《相宗十讲》,后有印顺导师作《唯识学探源》、演培法师作《八识规矩颂讲记》、杨白衣居士作《唯识要义》等。近期也有不少法师学者致力于唯识教义的专研与著述。
唯识教义分项略述如下:
一、五位百法:“百法”是万有的分类。研究唯识学,必须先了解诸法名相,这是进入唯识之门。世亲菩萨从无著菩萨学习大乘法相教义后,造《百法明门论》,乃将万法归纳为五位百法[45]。
二、万法唯识:宇宙森罗万象都是靠第八识——阿赖耶识无始以来所含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46]。如果能够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因而断除妄执,可以了生脱死,回归涅槃清净之体。
三、种子现行:百法中,除了无为法以外,其余的有为诸法,皆从种子生起。第八阿赖耶识含藏着产生“色”、“心”诸法现行的作用,称为“种子”。当“种子”遇“缘”起“现行”时,就变现而成森罗万象,因此说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总体、万有的根源,此称“阿赖耶缘起”。譬如喜舍心的种子现行时,见贫困者而心生欢喜,行布施,舍财物;看过巴黎铁塔的相片,再见到实物时,会产生熟悉感。
四、四分说:唯识学者为论证“唯识无境”的理论,说明主观精神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提出心所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47]。所有心的作用,是由相分乃至证自证分四领域成立,且不离心识而存在,强调用心看心的原理。譬如照相,景物为“相分”,相机为“见分”,照相者为“自证分”,照相者调整焦距镜头要将景物清晰摄入的作用为“证自证分”。
五、三类境:瑜伽学派将吾人所认知的尘境分为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48]。
六、三性与三无性:依“有”的观点而言,一切诸法有三种自性(体性相状),即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49]。依“非有”的观点而言,“识”有“境”无,故立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50]。由以上三性、三无性之说,而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即三性、三无性具有不即不离的关系。
七、五性各别:众生依据个别不同的阿赖耶识种子,具有五种不同性质,可分为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而定“可成佛”或“不可成佛”之说[51]。
本宗立三时教,以判释佛陀一代所说教法。三时即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前二时为方便未了义教,止于偏有、偏空,第三时所说为中道真实义的圆满教,属了义教。唯识宗是属第三时的中道教。
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就是“转识成智”。识,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一切的境界由于心识的分别作用,而有美丑、好坏、优劣的种种差别。如果我们能够显发佛性,泯除心识的虚妄分别,则能如实地了悟世间的实相,不被纷乱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所迷惑。如果我们能善于调伏自己的心识,再痛苦的事,也能逆来顺受,甘之如饴。因此,如何转妄识为智慧,是解脱的重要途径。唯识宗说转八识成四智,即: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52]。
唯识学所立的名相为佛学名相的基础,说理缜密,分析心理过程透彻,虽有“俱舍八年,唯识三年”之说,然其主张与实际生活多所相应,堪称为佛教的心理学。如果有心学习,可依《成唯识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必能臻于转凡入圣的境界。
三、三论宗概论
三论宗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的《百论》开宗立派,宣扬空、无相、无所得、八不中道等义理,是具有浓厚印度传承特色的宗派。以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别称“空宗”、“无相宗”、“中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公元3世纪初,龙树菩萨作《中论》、《十二门论》,倡导中道正观要义、缘起性空之旨[53],而开本宗之基,即中观学派。龙树之后有二支派,一是龙智,一是提婆。龙智下传清辨,清辨传智光,智光传师子光。提婆传罗睺罗多,罗睺罗多传须利耶苏摩,须利耶苏摩传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于姚秦时代传译三论入中国。
中国三论宗思想的形成,溯自早期般若思想与玄学结合,形成六家七宗格义之学[54],开启本宗思想发展契机。继由罗什大师译三论,奠定我国三论基础。罗什门人僧肇作《肇论》,确立空有无碍的般若思想体系,开中国三论宗思想的先河[55]。罗什门下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等则宣教关中,形成三论宗南北二大学派。南朝刘宋时期(401—480),北派因法将欠缺而渐趋消沉,南派亦受成实宗的影响而未能发展。
6世纪时,高句丽僧朗以其卓越识见评破《成实论》,得梁武帝敬信,稍振三论之势。僧朗之后,僧诠继起,门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尤以法朗为俊杰,奉陈武帝之诏,驻锡京都兴皇寺,大张讲席,常随众千余人,门下有二十五杰出传人,以嘉祥吉藏最为特出。
吉藏精研大小二乘玄旨,三十三岁驻锡嘉祥寺,大阐三论,著《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大乘玄论》、《二谛义》、《三论玄义》[56]等重要巨著,融摄《涅槃》、《法华》大乘要旨,建立“不著二边”,“即假即空”的中道理论体系,三论宗思想由此建构完成。
吉藏以后,虽有智凯、知命、智实、寂师、慧远等高足继起,然因思潮变迁,法相宗、禅宗盛行,唐代中叶以后,本宗遂告沉寂。近代研究三论特出者为印顺长老,他对于中观缘起性空思想有深入的阐扬。
三论宗的教义主要有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三科。
一、破邪显正:依《大乘玄论》所示,“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见解,“显正”即彰显“无所得”的中道空理。破邪即显正,意即破邪之外,别无他立。
二、真俗二谛:为令众生领悟“无所得”中道的理体,于无名相中,强设名相,而说“真俗二谛”[57]。“真俗二谛”乃诠显无所得理的“言教”,以破除二边的执取。
三、八不中道: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以此四双八计破除“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计有所得的邪迷,以诠显无得正观,即是八不中道[58]。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执见,以“无所得”为宗旨,故不于佛陀一代圣教立权、实、真、假,或分深、浅、优、劣,然而为因应众生根机,仍立二藏、三轮的教判。二藏,即声闻藏、菩萨藏;三轮,即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59]。
修习三论者,首先须摒弃物我表相的种种对待,化否定为肯定,从出世到入世,变消极为积极,却玄义而重实践,从否定中建立“有”,从肯定中了悟“空”,方能照见万法实相。在三论空观思想里,可以体悟身心、自他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从而发菩提愿,展现出深切的入世关怀,为一切众生广行菩萨道,而不急于求解脱。
空观的建立,对于现实人生实有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星云主张建立与“空观”相应的人生观:“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舍为得、以众为我、以教为命”,从体证解脱、承担中,彻见“同体共生”的生命价值,才是圆满与自在的人生观。
四、天台宗概论
天台宗因开创者智者大师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华经》的教旨而建立思想体系,又名“法华宗”。
本宗教门义旨,以《法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大般涅槃经》为辅助,以《大品般若》为观法,援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
论及天台宗的历史传承及思想渊源,应远溯自印度龙树菩萨所撰的《大智度论》、《中论》。此二论传入我国,经鸠摩罗什翻译弘扬,此后,得北齐慧文、南岳慧思两大师的传承,及至智者大师的发扬,创立教观双美体系[60],成为天台教学的基础。
慧文,北齐人,因阅读《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61]的妙旨。又读《中论》时,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因而成立空、假、中三谛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观”的观法,其后传法给弟子慧思。
慧思承慧文面授观心之旨,昼则尽职僧事,夜则坐禅修定。一日,于放身倚壁的一刹那间豁然开悟,明达融通“法华三昧”大乘法门[62]。一生主张《般若》、《法华》是理论与实践的双轨,奠定了天台教学“教观二门”的基础。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承袭慧思的禅法,以一心三观、十如是[63],发展为“一念三千”[64]与“三谛圆融”[65]。天台宗遂据此为基础,而形成独特的性具思想[66]。
智者大师承继南北朝时期各家的教相判释,独创天台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67],是佛陀化导众生的次第。八教,是为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68],是佛陀化导众生的方式,即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69],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内容,即藏、通、别、圆。此五时八教的教判,是以《法华经》为圆教立场而施设的,将佛陀一代时教分门别类,适应各种不同众生的修持,并依修行次第、证道果位,加以分析比较。
智者大师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庐山,致力于著书立说[70],勤于修持禅定。也曾多次入宫为陈后主说法,为隋炀帝授菩萨戒,又至金陵弘法度众,可谓是禅教一致,行解并重,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是大乘的菩萨行者,同时也是将佛学中国化,使天台宗具足中国佛教思想特色的第一人。
灌顶,慧解超强,一生记录整理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71]等著作,撰述《涅槃玄义》、《涅槃经疏》,编有天台宗史《国清百录》[72]、《智者大师别传》,对巩固天台教团很有贡献。灌顶以后有法华智威、天宫慧威、左溪玄朗。玄朗示寂后,湛然[73]继其法席,一生致力于弘扬天台教观,讲说撰写,著作丰富,有《金刚錍论》、《止观搜要记》、《法华文句》等多种。时人赞叹说:“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没矣!”
湛然之后,因会昌废佛及唐末五代的战乱,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直到赵宋时代,清竦的热心护法,吴越王钱俶的大力支持,天台宗风才又重见曙光。清竦门下有义寂,探索天台典籍、讲演天台教学;义寂门下有高句丽谛观送天台典籍回中国[74],其后四明知礼复兴宋代天台大业,被尊为天台第十七祖。
天台宗在南宋以后,随着国运的衰微,亦逐渐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书,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民国以后,有谛闲大师创“观宗研究社”,为作育天台学者的专门学府,后付法倓虚。在香港先后有倓虚、乐果、显慈、定西、洗尘、觉光、大光、智海、永惺等法师弘扬天台;台湾有斌宗法师继天台衣钵,门人慧岳法师,承其法系至今。
天台宗的教理门有: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五时八教的教相论、三谛圆融论、五重玄义[75]的经典解释论,及圆教的六即佛论[76]等。实践门有:渐次止观[77]、不定止观[78]、圆顿止观,内含四种三昧[79]、二十五方便[80]、十乘观法[81]等。在中国八大宗派中,由于它的义理组织严密,使天台有“教、观”二门互照、“教观双美”的称誉;同时也显现其教观兼备,事理圆融,解行并重的独特风格。
五、华严宗概论
华严宗系依据《华严经》而立名。杜顺大师作《法界观》一卷,总括华严奥旨而开宗。唐代贤首国师撰《探玄记》及章疏多种,华严法门因而大行,所以本宗又称“贤首宗”。又本宗以四界说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亦称“法界宗”。后以现今通行的《八十华严疏钞》是清凉国师澄观所作,故亦名“清凉宗”。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第二十七日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六百年顷,龙树菩萨于龙宫中发现这部经典有三本,以上、中非凡力所能持,乃诵出其十万偈四十八品,即为后世流传的《华严经》。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即: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六十华严》、唐代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华严》、般若三藏译的《四十华严》。
唐初,杜顺大师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82],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中神异事迹很多,比方说,有聋子、瞎子拜见他以后,能听能见。有一次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过岸后,才又水流如故。他所著述的《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为开展华严思想的根本要典,被尊为华严初祖。
二祖智俨,二十七岁撰《华严经搜玄记》,记述《六十华严》的纲要,成一宗的规模。智俨一生著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不求名闻,风范清高。
三祖贤首法藏融和杜顺、智俨思想,集其大成,完成华严教观双门的组织系统,并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为三时[83]、五教[84]、十宗[85],以《华严》为别教一乘的圆明具德宗。他所撰述的《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等,都是华严宗的重要著作。法藏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常有瑞应,或有光明从口而出,或见五彩祥云凝空,或感大地震动。尤其善用实物譬喻,尝于长生殿为则天皇帝讲《华严经》,以殿前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六相[86]、十玄[87]的意旨,使茫然不解的皇帝因而欣然了悟。又曾为理解力迟钝者立十面镜子,分列上下及八方,面面相对,于中央置一佛像,其后燃一炬照之,以此光影互相映现,阐释“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
四祖澄观每日必诵《华严》,一生宣讲《华严经》五十遍,身历九朝,先后为七位皇帝讲经,唐德宗曾赞誉道:“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国师。澄观秉承杜顺的法界三观,而述说“四法界[88]”,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总具四种之理,撰《八十华严疏》。有“华严疏主”美称[89],又此疏与法藏所撰《探玄记》,被誉为华严双璧。
华严宗至五祖宗密,首倡禅教一致,并作《华严原人论》[90],立足华严,会通三教,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儒学哲理化产生重大影响。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祖师的推弘,完成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宗密示寂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皆没。至宋代,子璇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诸师各作《五教章》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的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等,明代的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祖住等,清代的通理、周克复、续法等诸师大德,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此中,清代的通理和续法被认为是中兴华严者。民初复有月霞创办华严大学,门人以常惺为著。
华严宗旨甚深玄妙,其骨干则不出“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谓宇宙万象相互融通,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亦为此一物缘;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自他相待相资,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为明此法界缘起的内涵,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之旨:
一、四法界:“法界”是指由佛心所显现的宇宙万法,一心含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其中,事事无碍法界特显华严妙境(一真法界)。
二、十玄门: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的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之理。包括: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因陀罗网境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成具德门等十门。
三、六相圆融: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此六相,圆融,相即,无碍。
一切诸法皆具足六相的圆融,法法具足十玄无尽的缘起。事事无碍法界,穷一体圆融之妙,此即华严“一乘别教”独特的“性起法门”[91]。
“认识重重无尽华严会,恍悟自身佛法富贵人。”能认识佛心所显现的华藏世界(一真法界),就能扩大生命领域,证悟生命的永恒,进而脱离贫贱、富贵、有无、生死、多少、高低等一切对待世界的束缚,而达到心灵上的圆融无碍,欢喜自在。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每年召开年会,星云先后提出了“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自然与生命”等主题,希望人类不分彼此,能够落实于尊重生命,而展现生机;能够慈悲包容,而涵摄十方;能够敬业乐群,而广利一切众生。
六、密宗概论
密宗亦称“真言宗”,专持真言密咒[92],建立曼荼罗[93],并以三密加持[94]、修五相成观[95],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咒语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生毁谤,故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而称本宗为“密宗”或“秘密乘”。
早在佛陀时代,真言密咒已流行于印度民间,用以守护、消灾、治毒等。公元4世纪时,出现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经》,主张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的土坛供养诸尊,严修仪轨,即可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7世纪时,密教结合大乘教理的精粹,组织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以大日如来[96]所说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主,成立“胎藏界”[97]和“金刚界”[98]密法两大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派,又称“金刚乘”。
8世纪后半叶,密教为了配合印度民族思潮,力求大众化、通俗化,融入印度教学说。其后逐渐转化为“时轮教”[99],将大众化的金刚乘加以体系化,以“乐空不二”的无上瑜伽密法[100]为中心,强调《金刚顶经》中的大乐说,是为“左道密教”,此派后来传入西藏。
密宗法门特别重视事相仪轨的传承,且必须以显教为基础[101],并经上师灌顶[102]正式传授才能修习。因此,欲学密者须先通晓大乘教理,然后修满十万遍以上的四加行[103],即:四皈依法、大礼拜法、献曼荼罗法、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加行圆满后,上师始依根器传授“五部无上金刚法”[104]的任何一部,作为行者的本尊专修法。藏密宁玛派将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三部九乘[105];阿底峡尊者所著《菩提道灯论》,将学佛的次第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106];日本东密祖师空海所立的“十住心”[107]。此等皆说明修持密宗必须以显教义理为基础,次第渐进,不可逾越。
中国佛教在三国时代已有经咒传译,但并无系统。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密法从印度传入,密宗才正式在中国发展开来,成为八大宗派之一。
我国密宗尊龙树为初祖[108],龙树传两部密法给龙智;8世纪初,印度善无畏、金刚智乃至不空皆曾于印度得其真传(传说龙智活了七八百年)。唐玄宗时,善无畏与金刚智先后将胎藏部、金刚部密法传入中国,奠定密宗基础。不空依止金刚智出家,尽得其密法,其后遵奉金刚智遗命到南印度广求密教经典,回中国后专志翻译,被尊为四大翻译家之一。
中国密宗在不空的发扬光大下,顺利扩展,玄宗、肃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顶,礼为帝师;不空派弟子于五台山造金阁寺、玉华寺,流传至清末,五台山均为密教重镇。
唐代的密宗祖师还有一行、惠果。其中,惠果为不空的传法弟子,受金刚界密法,系密教付法第七祖。他从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并融会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论。此金胎不二的理念,由弟子空海带回日本,成为东密开祖。此外,新罗僧惠日、悟真等亦传此宗入新罗。
会昌法难后,密宗仅存“瑜伽焰口”、“施食仪轨”及楞严、大悲、十小咒等流传下来。元、明、清三代,由于政治因素,帝王崇尊藏密,密法再度传入[109]。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接受元帝封爵,并授以政治权力治理西藏;明代藏传佛教有八大法王受册封;清朝曾册封四大活佛:达*、***、哲布尊丹巴、章嘉胡图克图;因上有帝王的崇信,乃有臣民百姓望风披靡,加速密教的盛行。
近代有法尊法师参学西藏,译出数部藏密要典,首度沟通汉藏文化;星云亦曾致力显密融和[110];1997年后,密教在台湾掀起发展的热潮。
密教以显教为基础,忽略显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顶咒法,或迷信双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将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偏离佛陀教法本怀。
七、禅宗概论
禅宗的“禅”,溯源自印度释迦牟尼佛于灵山会上的“拈花微笑”[111],发扬光大于中国唐朝的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禅”,由此逐渐形成为“五家七宗”的庞大宗派——禅宗。其后再陆续传到日本、朝鲜、越南,乃至近代普遍传至欧、美、澳、非洲等世界各地。
禅宗尊奉北魏时来华的菩提达摩为始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给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令人从“藉教悟宗”澄观静虑、止息杂念的“理入”[112],或从以德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行入”[113],以求得精神解脱。四祖道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接引道俗,举扬禅风。其禅法以一行三昧[114]、五门禅[115]为特色。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116]是依道信的一行三昧为基础发展而成,东山法门承继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117],重视达摩的领宗得意,形成中国禅学的主流,在当时佛教界有崇高的威望。
此后禅宗分为两派,弘忍的弟子神秀及其弟子以长安、洛阳两京为中心的北方传法,称为“北宗”,禅法主张渐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传法,称为“南宗”,禅法主张顿悟[118]。唐中期以后,南宗逐渐成为禅宗主流,北宗逐渐衰微,乃至湮没无闻。惠能的革新顿教禅法思想,主要是《坛经》中所叙述的:(一)强调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无相戒”;(二)主张顿教法门,说“一悟即至佛地”;(三)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实践理念。
惠能门下,主张惠能传南宗正统性的人是荷泽神会[119]。他曾于公元732年于滑台大云寺与北宗论辩,争取南宗的正统性,并极力宣扬南宗禅。四祖道信傍出的牛头法融一派[120],在江东润州牛头山勃兴,对南宗门下有极重大意义。此外,继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两大弟子系统下产生的五宗七派[121]。青原行思门下,分别流出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南岳怀让门下,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体现他禅法的特色,从日常生活行事中认识“起心动念、弹指瞬目”皆是佛性之用的禅旨。其弟子百丈怀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禅院规制,有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122]。马祖的禅法经百丈而分出沩仰、临济二宗,临济门下日后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宗脉相承,至今不绝。
北宋是五宗七派的全盛时代,南宋则是看话禅与默照禅[123]分立的时期。曹洞门下宏智正觉提倡默照禅的禅观功夫,而临济杨岐派门人大慧宗杲,以参公案的方式,引导行人起疑情、看话头,力求彻然大悟。
元明以后,禅法渐微,其间虽有海云印简、万松行秀、破庵祖先、无准师范等一代宗师相继崛起,毕竟已呈儒释调和、教禅一致的定局,渐失其独立风格。近代禅宗大师首推清末民初的虚云、来果二位硕德,绍隆宗风。
随着时代的迁移,现代无论是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纷乱,心里无法得到安宁,因此,需要禅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世界各国正掀起一股“禅学热”,多数学佛人士热衷于禅坐冥思,讲说撰述。佛光山属临济法脉,秉承菩萨道思想、人间佛教精神,因应时代之需,开创出“人间生活禅”禅风[124];并于世界五大洲分设僧信二众禅堂,以合乎现代思潮的规约,来接引禅修行者,找回自家的本来面目。
八、净土宗概论
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为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125]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极乐国土亦名莲邦,所以又称“莲宗”。本宗特别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藉弥陀本愿的他力,祈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
净土思想广见于大乘诸经。净土,是指清净国土,也就是以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126]。其中极乐世界弥陀净土自古以来即被视为诸佛净土的代表。
弥陀净土思想乃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三经所成立。《无量寿经》主要叙述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四十八大愿[127],广宣秽土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修往生法门,及揭示三辈往生的条件[128]。《阿弥陀经》以阿弥陀佛的西方胜境为主体,以往生不退为宗,以“净土三资粮”——信、愿、行[129]为用。《观无量寿佛经》则陈述往生西方的净业正因“三福行”[130]及“十六观行”法门[131]。4世纪间,世亲菩萨造《往生论》[132],力劝往生西方。此“三经一论”先后传入中国,成为净土宗成立的重要典据。
东晋弘扬弥陀净土最力者,是庐山慧远大师。他在庐山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据《般舟三昧经》修行,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133]的始祖,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间(508—512),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佛经》[134],传承完备的净土经论,使中国净土法门有划时代的进展。昙鸾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明示难、易二道,他力、自力的差别,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修行的易行道,并专重持名念佛,以求生净土。其后,道绰著《安乐集》一书,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依难易二道的说法,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135]。至唐代善导大师集其大成,立正行、杂行,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136]、《净土法事赞》及《往生礼赞偈》等,甚受净土宗重视,故经其阐扬而确立的净土宗,特称善导流,对净土宗影响至巨。
唐开元初,慧日大师自印度归国,见当时禅家视净土为引导愚心的“方便说”,于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以一切修行皆回向往生净土。于是中国净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137]。
其后,三祖承远大师承慈愍慧日三藏之说,专修净土,营立“弥陀台”,远近皆附。四祖法照大师于南岳般舟念佛道场勤修般舟三昧,禅定中感应弥陀亲授五会念佛方法,乃创“五会念佛”法门[138]。五祖少康大师于乌龙山建念佛道场,率众日夜行道唱赞。
六祖宋永明延寿大师,撰《万善同归集》,主张理事兼融、禅净双修,又作《四料简》[139],宋代僧俗的禅净双修皆承其遗风[140]。七祖省常大师结社集众专修净业,往昔庐山白莲社的盛况于焉再现。八祖明代莲池大师(即云栖祩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净土,重视经教,撰《阿弥陀经疏钞》,强调“信、愿、行”三资粮为往生净土之要;力倡“禅净同归”之说[141],融和二宗,令净土宗凌驾诸宗之上,成为主流。蕅益智旭大师承袭莲池教说,著《阿弥陀经要解》,选定《净土十要》,为净土行者必读之书;又精研八宗教义,著作等身,主张禅、教、律三学一源说,并将此三学归结于净土法门,是为净土宗九祖。
清代以来,净土信仰受到在家居士热心提倡,如彭际清居士等,尊截流行策、省庵思齐、际醒彻悟为净土祖师。其中,省庵大师结莲社,制定《净业堂规约》,互相策励,屏绝诸缘,专修净业,世人皆谓永明大师之再来。民国初年有印光大师,主张以净土法门统摄禅、教、律各宗,力倡持名念佛,又致力社会慈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的风气,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20世纪50年代起,净土宗在台湾持续受到广大欢迎。
综观净土宗的发展,千余年来,阐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难以计数,也有广大的信众,但此宗不若他宗有师徒授受的法系,因此没有祖师的直接传承系统,一直到宋朝宗晓法师才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有重大贡献者列为莲宗七祖,即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大师。后人复举明代云栖袾宏大师为八祖、蕅益智旭大师为九祖,清代行策大师为十祖、省庵大师为十一祖、彻悟大师为十二祖,近代则推清末民初印光大师为十三祖。这是净土宗不同于其他宗派之处。
净土法门历久不衰的原因,在于易修易持,有所谓“千经万论,导归极乐”的统摄八宗之势。除了祖师大德亲见弥陀、放光见佛、往生瑞相等事迹外[142],历代缁素及物类的往生实录[143],也都令人生起无比信心。
净土宗的行持以念佛法门为主,一般可分为四种念佛法,即:
一、持名念佛:系心一佛,专心称念名号,净念相续,如《阿弥陀经》所云。
二、观像念佛:谛观佛像,历历分明。
三、观想念佛:以观像念佛为基础,对所观佛像留下深刻印象,再至静处闭目忆念观想,如《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六观及《观佛三昧海经》所云。
四、实相念佛:观自身及一切万法的真实自性。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念佛法,又名“法身观佛”。
其中以持名念佛最为普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深入民间,影响最广。
历代以来,净土修行者对于持名念佛也有多种方法,如:明持、默持、半明半默持,观想念、追顶念、礼拜念、记十念、十口气念等[144]。星云则主张在不同的心境也可以有不同的念佛方式来修持,如:
一、欢欢喜喜的念(如历净土)
二、悲悲切切的念(如子忆母)
三、空空虚虚的念(如入法界)
四、诚诚恳恳的念(如见弥陀)
修持净土法门者,应广发菩提心,以“上求下化”的愿心来称念佛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念佛,不一定要到寺院里;但是,到寺院参加念佛法会,借着大众共修的力量,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乐世界是佛教徒幸福的国土,是身心永久的故乡;清净佛国是佛教徒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的归宿。但是极乐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现世人生的千番历练,万般修行,才能达到莲华化生,不生不灭的境地。佛国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来时光,而在当下人间净土的建立,现世人生的庄严。因此,净土行人希望求生净土,就要以现实的世界作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净化现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