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佛教历史 附篇 藏传佛教概论

西藏的佛教,应溯自公元4世纪,藏王拉托托·日宁赞[44]得《如意珠宝箧庄严经》等,因不解经义,以“玄密圣物”[45]奉祀;至公元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46]始建寺译经[47],这是藏传佛教的嚆矢。

公元8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48]虔诚奉佛,积极弘扬佛法,迎尼泊尔寂护大师[49]入藏,讲说律藏、中观,建桑耶寺[50]。惟是时藏地原始苯教[51]排斥佛教,灾难频传,佛教发展备极艰辛。公元747年,藏王接纳寂护大师的建议,遣使者恭迎印度密教莲华生大士[52]入藏,立宗弘化,乃开藏密之源。大师以神通降服苯教教徒,悉奉佛教,同护佛法,屡建未成的桑耶寺乃顺利竣工,所传真言仪轨亦告大备。是时,并得啤玛拉密渣尊者[53]大力相助,披度僧众,依教修行,这是藏传佛教前弘期的盛况。

公元9世纪,苯教反佛势力兴起,藏王朗达玛[54]大举毁灭佛教。其后,藏地内乱,民生疾苦,引起藏人向佛之心,乃迎印度尊者阿底峡[55]入藏,从事改革,佛法再兴,开启藏地后弘期佛教的发展。

在藏传佛教史上,佛教遭朗达玛毁灭前,莲华生大士所传佛法,称旧派,藏语称“宁玛派”;阿底峡尊者以后所传佛法,称新派,藏语名“噶当”,又称“新红教”,系将原来的密教融和显乘,以显密不二,经典与曼陀罗合一,为解脱要道,护持者众。此后,藏传佛教迅速发展,宗派林立,因此精舍林立,宁玛、噶举、萨迦、格鲁为四大教派,其余尚有丹巴桑吉[56]所建的“希解派”[57],突吉尊追[58]所创的“觉囊派”[59],博东巧勒南杰[60]所立的“博东派”[61],布敦[62]所兴的“夏鲁派”[63],以及如南喀坚赞[64]虽未列“洛扎派”名,而显盛一时的流派甚多。时至今日,或虽典籍尚存,法统失传,或以法脉尚兴,教义相似,或以流传未久,而未弘传,皆不赘述。兹就四大主流宁玛、噶举、萨迦、格鲁四派概略说明如下:

一、宁玛派(红教)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最早的教派。宁玛,藏语古老的意思。始祖即藏密开祖莲华生大士,大士入藏之后,降魔建寺,辟地译经,弘传密法,一时佛法大兴。

11、12世纪间,藏僧三索尔[65]及绒·却吉桑波等,奉莲华生大士为开祖,依其密咒及所遗“伏藏”[66]修习;自藏传佛教后弘期始,称宁玛派。又此派僧人头戴红色僧帽,因此别称为“红教”。

宁玛派重个人实修,奉大乘思想,不置寺院,觅隐秘山洞,修持岩藏或心中取得的莲华生大士所传密法。后来规模益广,形成六大传承,即噶妥、白玉、竹箐、雪谦、多吉扎、敏珠林寺,盛行于康藏、青海、四川等地,至16、17世纪,始有较具规模的寺院,且发展快速,海内外承侍此派受法修行者众多。

二、噶举派(白教)

本派祖师玛尔巴,亲自到印度向密教大师那洛巴修学密法,回藏后成为噶举派的开祖。噶举派注重口口传授。噶,意指“佛语”或“师长的言教”;举,意为“传承”。此派在修法时穿着白色僧裙(玛尔巴沿袭自印度习俗),别称“白教”。

玛尔巴传授“喜金刚”[67]、“密集金刚”、“大手印”[68]等密法,并全力投入梵典汉译的工作。他以在家居士身份传法灌顶,门下弟子以米拉日巴[69]最为杰出,是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诗人圣者。米拉日巴的再传弟子冈波巴[70],其弟子分为四大派和八小派[71],其中,都松钦巴所创立的噶玛噶举派,即第一世噶玛巴[72],以活佛转世的方式传承此派,至今已转世至第十七世,从二世开始为忽必烈之师,乃至十世皆为元朝皇帝的教授师。

噶举派的教义传承自应成派《中观论》[73],最主要的教法是“大手印”法,并着重将生活中的不顺遂视为修道的“助缘”,主张于逆境中磨练意志,以增长学法的信心。

三、萨迦派(花教)

公元1073年,萨迦派的教主贡却杰布[74],在后藏仲曲河谷的萨迦地方,以所建的萨迦寺为名,成立此派。此派寺院墙上绘有象征文殊、观音与金刚手菩萨[75]的红、白、蓝三色花纹,因而又名“花教”。

萨迦法王与教主的继承,是采父子相传的家族传承方式世代轮替相承。萨迦四祖萨班·贡噶坚赞曾应元帝忽必烈召请入朝,被尊为帝师,著有《萨迦格言》,流传至今。萨迦五祖八思巴,亦被元朝尊为帝师,册封为“大宝法王”,并委以全藏的统治权,萨迦派因而盛极一时。随着元朝政治的衰微,萨迦派在西藏的地位也受到重大的影响,但其教义仍然流传至今。

萨迦派所弘传的密法,传承自贡却杰布得文殊的启示,以清辨一系的中观派教学解释秘密乘,“喜金刚”法为其传承,并以显教中观、唯识思想为基础,注重“道果”密法[76]的传授。其教法有三个主要的修行次第,即:最初舍非福(恶业)中断于我执(人空),后除一切见(法空),知此为智者。

四、格鲁派(黄教)

宗喀巴遥承噶当派传统,于公元1409年以所建的立波噶当寺为名,创建“立波噶当派”。其后,又在拉萨创建甘丹寺,并发起“传召”法会,乃改为“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与善行,后世尊宗喀巴大师为创始者。宗喀巴提倡宗教改革,讲求戒律精严,注重显教修学,并主张先显后密的教法。此派因头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宗喀巴采取噶当派阿底峡尊者显密合一的思想,并建立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以五大部论[77]为修学显教必修课程。宗喀巴的代表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不但体现他的思想体系,也是格鲁派的理论基础。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教派中最后兴起的,15世纪以后的西藏历史与格鲁派的历史密不可分,其势力强大,寺院众多,最著名的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

随着藏僧的走向海外,各个教派在世界各地重建梵宇,弘传密法,揭开了西藏的神秘面纱。各国学者对西藏的传统、语言、典籍、教派、美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兴趣,形成研究、撰述与阐扬的热潮。

【注解】

[1]西藏,古称“吐蕃”,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因而形成独特的人文风俗。而今西藏以佛教信仰为民族生命的中心,因此一切传说与历史均与佛教有关。

[2]藏传佛教俗称为“喇嘛教”。其实“喇嘛”一词,即中土的“上人”或“法师”。狭义而言,为出现于13世纪之后,依据转世与业报轮回的佛教思想以解决西藏佛教寺院的继承人问题而产生。凡被选为灵童,并入主寺院接任领导之职的僧人,即称作“喇嘛”,这是“喇嘛”的本义。后以能为教派或寺院的僧众领袖,道德、修养、学问皆能为人师表及指导众人修行者亦称之,故又称“喇嘛”为“上师”。藏族并不自称他们所信仰的佛教为“喇嘛教”,而称“桑格耶基确斯”,意旨佛陀的启示,或佛陀的宗教。

[3]藏文名bon-po,又译为“笨教”、“棒教”,是植根于原始社会的一种巫教。因其所穿着的衣冠皆为黑色,故俗称“黑教”。此教崇拜万物有灵,以动物为牺牲以祈福消灾、占卜吉凶、驱鬼避邪。依西藏传说,苯教开祖为雪拉巴(藏gshen-rab)。最初流行于后藏阿里一带,后传布至西藏各地,在吐蕃王朝前期,占有统治地位。7世纪中叶,佛教传入后,苯教曾与佛教长期对抗。8世纪后,由于吐蕃王室兴佛抑苯,势力渐衰。后吸收佛教部分教义,改佛经为苯经,繁衍教理教义,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教派。15世纪初,宗喀巴成立黄教后,因势力几达全藏,苯教势力仅残存于西藏东部及北方边地游牧民族之间。

[4]文成公主,本为大唐宗室女,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松赞干布请求和亲,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嫁之。文成公主到西藏时,携带中国的四书五经及大批的经像,和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并有数百位的文士技工同行。藏王受其感化,建造小昭寺以供奉公主传来的佛像、经典、法物,文成公主是藏传佛教史上极力护持佛法的重要人物之一。

[5]又称“珠甘寺”,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由文成公主设计,藏王为尼泊尔公主墀尊(波利库姬)建造,建筑式样颇具唐代风格。正殿供奉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各殿有松赞干布、两位公主的塑像及佛像、壁画等,并保有唐代以来大量历史文物。

[6]位于西藏拉萨市区,是藏王为文成公主所建造,为纪念佛教初次传入西藏的标志。其最早建筑形式与内地汉族寺院相同,后几经焚毁重建,乃成为西藏式的寺院,至今仍深受藏族人民的敬仰。

[7]松赞干布崩后,苯教势力又抬头,并公开反对佛教,文成公主为了保护佛教,便把释迦牟尼佛像埋在地下,直到金城公主入藏后,才把佛像取出,供奉在大昭寺。

[8]金城公主,为唐中宗的侄女,与赤德祖赞联姻,公主除携带佛经外,并将杂技百工、音乐及《左传》、《礼记》等儒家典籍传入西藏,这对汉藏经济、医术、文化交流有极大的贡献。后人曾作“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诗文,来赞颂公主对汉藏文化的影响。

[9]赤德祖赞崩后,赤松德赞年幼登基,原本信奉苯教的贵族为全面推翻佛教,便展开藏族史上第一次禁佛运动,所发布的“禁佛”敕令包括:(一)西藏境内禁止信仰佛教;(二)驱逐汉族及尼泊尔僧人出境;(三)改大昭寺为屠宰场;(四)将文成公主带入的佛像埋在地下;(五)拆毁赤德祖赞时所建的两座寺院。

[10]寂护至西藏后,宣讲“十善业”、“十二因缘”、“十八界”及中观派学说,并建议藏王延请印度密教莲华生入藏。尔后又在藏王护持下,与莲华生共建桑耶寺,寺成之后,遴选藏地七位优秀青年出家,即所谓的“七觉士”,并派僧前往印度礼请二十位持律比丘至桑耶寺为他们授具足戒,打开藏地依佛制受戒之始。

[11]莲华生乃印度密教大师,据传入藏后用密咒降服了邪魔,使苯教徒皈依,又宣扬瑜伽秘密法门,乃将密宗引入西藏的祖师。

[12]赤松德赞在位时,大乘和尚(或名摩诃衍那)在西藏讲学颇负盛名,其主张顿派禅宗,与当时由印度传入西藏的中观瑜伽学说,主张渐次修行,发生诤论,赤松德赞于是召集双方代表在桑耶寺举行辩论,“渐派”以寂护的弟子莲花戒为首,大乘和尚最后论败。然禅宗对于西藏的影响并未因此中断,比如“宁玛派”的“大圆满法”、噶举派的“大手印”,都吸收了禅宗“顿派”某些思想。

[13]赤松德赞让佛、苯二教在敦喀举行辩论,佛教以莲花生、寂护、无垢友为首,苯教以香日乌金、唐纳本波、黎希达仍为首,辩论后,藏王当众宣布佛教胜利。

[14]丹噶、钦浦、旁塘三大佛经目录,是陆续编制而成。钦浦、旁塘两个目录,今已不存在,丹葛目录收入的书目有六七百种,包括赤松德赞以后所翻译的佛经。书目编成后,凡见于目录中的经典则不再重译。

[15]“七户养僧”制度,是规定每七户平民负责供养一位僧侣,此制度是为使僧侣能安心办道所设立。

[16]由于赤松德赞一连串的崇佛政策,如“七户养僧”、让僧侣参政等,因而促使信奉苯教的贵族在公元836年发动政变,刺杀赤松德赞,拥立其兄朗达玛为王。此时期主要禁佛措施有:(一)停建、封闭佛教寺庙:桑耶寺、大昭寺等被封闭,小昭寺改为牛圈。(二)破坏寺庙设施:佛像被丢入河中,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再次被埋在地下。(三)焚毁佛经:佛经被烧毁或丢入河中。(四)镇压佛教僧侣:有一部分僧人逃往印度,但据传这些人多于半途中被暗杀,留在吐蕃者多被强迫弃佛归苯或还俗;不从者,则被强迫去打猎,及参加苯教的礼拜仪式。

[17]佛教的复兴,主要是通过两条路线:(一)青海安多地区:卫地的卢梅等、藏地的罗敦金刚等受藏王派遣,到安多地区从前弘期遗留下来而发展成僧团的贡巴绕萨及其弟子受戒学法。后来他们回藏建立寺院,传戒度僧,发展僧团,称之“下路弘传”,因所传主要以律学为主,故又称“东路律学”。(二)阿里地区:阿里的藏王意希沃派仁钦桑布从尼泊尔和克什米尔迎请达摩波罗和慧护等人到阿里地区传戒度僧,建寺弘法,称为“上路弘传”或“西路律学”。

[18]阿底峡,出生于东印度王室,出家后广学大众、上座部及密教的教典。公元1038年应西藏阿里智光王及菩提光王之请而入藏。师为恢复真正的印度佛教,挽救当时佛教误修邪法,不重德行的颓风,而振兴戒律,树立新范,并著书立说,形成藏传佛教复兴的空前盛况。其著书存于西藏大藏经中达三十余种,其中以《菩提道灯论》为代表作,是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的弊病而写的,主要是阐明佛法,强调修行次第的一部书,宗喀巴因受其理论启导而进行宗教改革。

[19]宁玛派僧人均戴红帽,故俗称“红教”。因以“前弘期”所传密教的旧译经典为本,故宁玛派有旧派或古旧派之意。僧侣大致可分为二类:(一)专以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较不重视义理研究者。(二)以经典研究为主者。经典来源包括从8世纪以来所翻译的密教经典,由师徒或父子间传递下来,以及由莲花生等人埋藏起来,后被挖掘出来的所谓“伏藏”的密教经典。此派所谓“大圆满法”的根本教义,乃主张人的自心是一切事物现象的本原,心体本清净,如能听其自然,让心随意而住,彻底去除虚妄,就能修成佛果。

[20]萨迦派之名,乃因创始人贡却杰布于萨迦地方建立萨迦寺,故名。又此派寺院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持菩萨的红、白、蓝三色花纹,故又称“花教”。其主要教义“道果法”的“道”即道位,“果”即明生死涅槃无二,证得一切智,而达于涅槃境之果,其修行之次第,如颂云:“首应破非福(先抛除恶业、坏事,专心于善业),次则破我执(即须断除我执,方可超脱),后破一切见(即体悟人身及宇宙皆非实有,一切皆空。断除一切见,方能真正领悟佛法,获得解脱之果),知此为智人。”

[21]噶举派僧人多穿白色僧服,故俗称“白教”。创始者玛尔巴曾至印度、尼泊尔,先后学得诸种怛特罗、喜金刚,后学“大印”之教,而得直观智。其最大贡献是以自己的生平来说明大、小、密三乘的不可分离性。此派思想承月称应成中观派,特别重视以证理通达大印的智慧。

[22]格鲁派僧人多戴黄帽,故俗称“黄教”,乃宗喀巴见于当时僧侣生活腐败,而倡导以大乘戒律进行宗教改革所形成的派别。因此该派特重戒规,实行严格的独身主义。教理的传承,吸收自阿底峡以来的噶当派,提倡般若中观与秘密金刚乘的融和说,在藏传佛教史上,格鲁派创立以前的各个派别对显学与密修都各有侧重,到格鲁派时,则主张先显后密,显密双修。因此,在后期密教中,显学被看成密修的基础,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该派往后成为西藏最具势力的一派,噶当派寺院渐纳入格鲁派而不复存在。

[23]“活佛”是指藏传佛教僧人中已经证悟并发愿再来的人,佛弟子认为他们的肉体在圆寂后,本性依然,并能通过寄胎转世,复接前生之位,故称为“活佛转世”,为藏传佛教特有的制度。此制度创始于13世纪噶举派的噶玛巴希,格鲁派兴起后,严禁僧人娶妻,自达*三世始,采用转世制度解决宗教领袖的继承问题。活佛在藏传佛教里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最有影响的活佛是达*和***二大活佛系统。

[24]达*、***喇嘛,是由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与凯珠开始,各自形成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达*与***,而后代代相传。达*(),是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lama),为西藏语bla-ma的音译,上人之意。合之则是统治西藏的法王之意。达赖喇嘛自第一世以来,就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住于布达拉宫,受到全藏的尊崇。***,为西藏语pan-chen的音译,意思是大博学者、大智慧者,藏人认为***是金刚的化身,或是阿弥陀佛化身,历代***大多住于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在政治上拥有后藏政权。

[25]今日西藏的大藏经大多数为8世纪赤松德赞至9世纪赤祖德赞时期所译出。14世纪时,布顿仁钦札巴将此大藏经分为甘珠尔与丹珠尔两大部而加以编纂。甘珠尔为正藏,收有经(佛陀所说的教法)、律(规律、戒律),丹珠尔为续藏,收有论(圣贤对于经的解释与论述)、经的注释、赞颂,与语言、文学、历史、医学等一般论书。此系西藏藏经独特的分类法,此后成为定式。西藏大藏经的版本甚多,其中最为完备者为德格版。

[26]旧时西藏人民要受教育只有出家一途,寺院即学校,并无另外设立学校。因此寺院的教学即代表西藏的教育全貌。藏传佛教的四大派中,以格鲁派的教学制度最为完善,其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语言、文法的学习与背诵;(二)因明及佛教教义的基本训练;(三)《入中论》、《现观庄严论》、《俱舍论》、《律经》、《释量论》五部大论的研习。在学习五部大论之前,以六七年的功夫来磨练因明的运用与分析为基础。五部大论学习完成之后,便可以准备考“格西”(如同博士学位),如此的学习过程大概需要二十年左右。

[27]指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乃大理地区自然环境所呈现的秀丽景象。

[28]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叶榆县”,大理始列入中国版图;又名紫城、叶榆,简称“榆城”,为滇西交通孔道,亦为著名的古战场,自古有诗云:“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唐朝中叶,南诏主蒙氏自立南诏国(653—902);五代后晋时,段氏建大理国(902—1253)。元朝忽必烈南征,破大理,建云南省,改大理为太和,属大理府。1913年废府置县,改大理县。1993年后,合凤仪、下关为大理市。今日所见的古城,系唐贞元年间(785—804)南诏孝桓王所建,复于明洪武及清康熙年间重建,规模雄伟壮阔。

[29]崇圣寺有三塔位于大理城北崇圣寺前,主塔高69.13米,又名千寻塔,其建筑与西安小雁塔造型相似,属唐代风格。崇圣寺为南诏王家寺院,为南诏国都阳苴芊城震后,陆续有南诏、大理国时代文物出土,包括佛教造像、塔模、写经等,乃现今保存南诏、大理时代佛教文物最丰富者,亦为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30]据《大清一统志》卷三七八的山川条载:“鸡足山位于宾川州西北一百里,太和县与邓川州之接界处。”《明一统志》中有“九曲山”之称。鸡足山峰峦起伏,如莲之九盘,故又称“九重岩山”。山中有石洞,然不能通行。李元阳之游记谓:叶榆水之东,陆行八十里,有一山耸出,平顶向南,余三方各有山一支,如顶上之三足,故称鸡足山。山顶有一迦叶石门洞天,相传系佛陀大弟子摩诃迦叶于此守护佛衣以待弥勒之地,故该山亦被视为摩诃迦叶之道场,为云南教界之中心地,聚于此地之僧徒甚众。“融合中印两国民族文化,奠定西南佛教基础”。成为历代高僧前往礼圣之处。

[31]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或“白伙”,他称“勒墨”、“拿马”或“民家”,乃居于洱海地区的原住居民。唐朝文献中记“西洱河蛮”乃其先民。白族人受佛教教化,性格温和,人民之间即使有纷争,亦少用武力,他们勤劳、进取,具拓荒精神,喜爱白色,注重美感、整洁,并要求环境质量。

[32]根据《白国因由》记载:“隋末唐初,罗刹恶魔久住大理,百姓大受其苦。贞观年间,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降伏恶魔,人民遂为安居,此后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日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即今之‘三月街’也。”

[33]云南地区现存早期绘画仅有佛教画,以王奉宗、张顺均主持或创作的“南诏画卷”及“张胜温画卷”最为著名,可谓白族最早的画师。其中,尤以张胜温的画卷,长达数十米,人物数百,乃佛教艺术史上的珍品。另外,明谢肇淛的《滇略》记载“点仓、鸡足、大鼎之间,缁徒云集,搭桂兰若,金碧辉映相若”。此地寺院多金碧辉煌,乃绘画之故,其题材则多取佛经故事。

[34]寺院塔型建筑,有率堵波式、亭阁式、密檐式、喇嘛塔及圆柱塔,皆受佛教影响,呈现不同风格。

[35]雕刻以佛教造像为代表,铜雕者,以崇圣寺的雨铜观音最为著名,剑川石宝山的石刻为研究云南早期佛教的宝库。木雕则为白族雕刻艺术的奇葩,最早流行于寺庙建筑,后扩及民间住宅户门、轩窗、家具等。

[36]大理国人民,姓下双名并列,其中一者取自佛名或法号(如刊印佛经上印:董药师贤因华严宝为法界造),明朝犹传,至今偏僻农村尚保留此一习俗。

[37]南诏王劝丰佑(823—859)礼摩伽陀国僧赞陀崛多为国师。母亲出家,法名慧海,行大供养,以千两以上铸佛。蒙世隆(859—877)母亲段氏,虔诚信佛,人称“师摩矣”(即师母)。其母子建南诏铁柱及四川景净寺,至今犹著名。世隆威服四方,感佛所成,建大寺八百名兰若,小寺三千称伽蓝,遍布云南,而有诗云“伽蓝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并使家知户到,皆以敬佛为要务。其子舜隆(877—897)以观音菩萨“阿瑳耶”的瑳耶为年号,并以黄金铸文殊、普贤圣像,奉于崇圣寺。另金铸一百零八尊观音菩萨像,立于街巷,居民得以敬仰、礼拜。

[38]即文经皇帝段思英、秉义皇帝段素隆、圣德皇帝段素贞、孝德皇帝段思廉、上明皇帝段寿辉、保定皇帝段正明、中宗皇帝段正淳、宪宗皇帝段正严、景宗皇帝段正兴及神宗皇帝段智祥。其中,除文经皇帝因王位之争而为僧外,其余皆禅位为僧。

[39]意为轨范师。白族语称为“师主簿”,又译为“阿阇梨”、“阿左梨”、“阿拶哩”,意思为轨范、导师,又称“师僧”或“轨范师”,乃指内具实德,外备威仪的佛教大德。至明代阿咤力教僧人分居山寺者及居家者两种。居山寺者严守戒律,称为“净戒”或“得道者”;居家者的“师僧”可娶妻、应考出仕。赞陀崛多之后,阿咤力成为大理国师,蓄有妻室,世代相传,尤其以大理县凤仪北汤天“师僧府”董家最为著名,其自大理国起,至今已有四十三代,俨然成为阿咤力教派中心,收集有唐、宋、元、明各代手抄及木刻阿咤力经卷,现存云南省图书馆,被列为国家珍藏本。

[40]清康熙时范承勋言:“阿咤力非释非道,其术足以动众,其说足以惑人,此故盛世之乱民,王法所必禁者也。”明代设置的阿咤力僧纲司与朵兮薄纪纲司因而被取消。

[41]大理名僧大德尚有知空法师擅长画梅和担当法师长于山水书画。尤其担当法师,是明季滇南三僧之一,生于1593年,从小生而颖悟,读书善属文,十三岁已有“名噪海内”美誉。先后礼李本宁、董其昌为师,学习书画,造诣深厚。担当长居大理,寄情书画诗禅,作品善描绘大理秀丽景色,李本宁赞其诗为“清而不薄,婉而不荡,法古而不袭迹,卑今而不吊诡”。董其昌则称其诗为“温淳典雅,不必赋帝京而有四杰之藻,不必赋前后出塞而有少陵之法”。担当性“气宇孤清,不亲权贵”,1642年感于明朝衰亡,从无住禅师受戒为僧。其淡泊诗风流露出热忱关切,对故国人民、山河的思念,及对投怀求荣者的悲愤痛绝。后曾至浙江参拜云门禅师,师授以禅旨,担当受其影响极大。其描绘苍山及鸡足山之山水画,多含禅机,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禅。1673年示寂,是一位具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及书画家。

[42]读彻,云南呈贡人,字见晓,后改为苍雪,号南来。于昆明妙湛寺出家,于鸡足山寂光寺为水月儒全侍者,掌管书记。师尝宣讲贤首法藏及清凉澄观大师著作不辍,于楞严、唯识、法华、三论等诸经论亦有深入。著有《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法华珠髻》等,博学多闻,善画,尤工于诗,有《南来唐集》四卷,王渔洋推举其为明代三百年第一诗僧。

[43]读体,明末云南楚雄人,律宗千华派第二祖,字绍如,后改为见月。善绘画,尤长于观音大士像,有小吴道子之称。十七岁时从剑川赤岩岩一老僧习《华严经》,读《世主妙严品》省悟而出家,后仰慕三昧寂光律师,东行,从其受具足戒。寂光入寂,付嘱紫衣及诸戒本,师遵律施行受具、结界及安居,对当时戒法沦丧,纲纪不存的情况,力挽狂澜,以身示范,时开坛说戒,受戒者多,众人称叹为南山道宣再世。师身形高大,顶有肉髻,声如洪钟,貌似古佛,自称从鸡足山来,故又有“迦叶尊者化身”之称。著有《毗尼止持会集》、《毗尼作持续释》、《传戒正范》等。

[44]为西藏二十八代赞普。

[45]谓不可理解的神圣之物。公元4世纪,藏王拉托托·日宁赞缘印度学者罗森楚及译师悌列西,得《如意珠宝箧庄严经》、“六字明”及“金塔”等佛教文物。

[46]松赞干布,唐素称“弃宗弄赞”(617—650)。他统一吐蕃各部落,建立联合政权,文治武功优,并且创立西藏文字,是位有名的赞普。二十三岁娶尼泊尔墀尊公主,二十五岁娶大唐文成公主为妃。

[47]指藏王为迎娶两位公主,在拉萨建大昭寺、小昭寺,并用藏文翻译《华严》等大乘经藏。

[48]赤松德赞,是一位虔诚奉佛的赞普,亦是莲华生大士二十五位大弟子之一。

[49]寂护,又名菩提萨埵,东印度人,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的瑜伽中观派的创始人,那烂陀寺著名学者。后来任藏北桑耶寺首任大堪布。

[50]位于西藏拉萨南方,扎囊县境内,公元775年,赤松德赞王时,由莲华生大士督工修建,全寺共三层,基层采藏式建筑,第二层为唐朝建筑,第三层是印度式样,所以又称“三样寺”。并请印度十二名说一切有部的上座比丘为尊证,引度七名藏人出家,史称“七觉士”,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具备僧宝的正规佛寺。

[51]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前,藏人以天神、诵词、咒术为信仰的原始宗教。苯教有白苯及黑苯两种,黑苯已灭绝,白苯尚存。苯教最高神圣,名为“叶仙”,叶意本源,仙意神圣。苯教的灵性,建立于宇宙观的现实界,以诵词、咒术供养而祈保护的民间信仰。

[52]莲华生,又称贝玛桑巴瓦,应化于邬金,即西印度,为今巴基斯坦境内优禅尼国。史载东北有海曰殖民当巅,盛产莲花,中有莲茎,粗可合抱,大莲敷起,析为八房,中出灵儿,相好光明,端身趺坐,时维辰年,季夏六月,日宿在鬼。王迎归扶养,询其父母为谁,答曰:“明了智慧以为父,欢喜慈悲以为母,不生不灭以为地,内外莹彻以为心,空有不着以为食,降服妄念以为座。”大士本成正等正觉,是阿弥陀佛之身、观音菩萨之语、诸佛之意的化身,度生方便皆悉具足,应化各地,调伏有情,绍隆三宝。大士融通显密,不使二歧。凡显经密轨,究竟法义,无上悉地,皆深得释迦如来师承口诀,所有金刚身、语、意三业,法、报、化三身,成证秘诀。息、增、怀、诛度生方便,皆悉圆满。寂护大师赞曰:“大士乃三世之大宝,十方之旭日,诸佛之真身,众生之慈母也。”据传大士于公元804年乘天马凌空离藏往西印度,为众生说法后,再乘天马飞往雅饶洲。

[53]生于西印度,在宁玛派具有很崇高的地位。当宁玛派初创时,尊者予莲华生大士很大的助力,尊者曾在中国五台山承侍诗列星哈大班智达,得全部外内密的传授。尊者于藏地凡十三年,主持译事,其后复返五台山。

[54]朗达玛,别名“赤达玛乌冬赞”,助苯教徒消灭佛教,接王位不久即暴毙,从此吐蕃王朝呈混乱之局。

[55]阿底峡,是东方萨贺王之子,孟加拉国人,可谓善巧内外诸明处,持律上座三学净,是印度的大教师,亦是那烂陀大寺院的住持,三藏显密无不通达,名号贤劫摩诃萨。

[56]丹巴桑吉,生于南印度阇若僧诃所属的春贝岭,天性乐善,少时精通五明,从善天伦师出家,其最胜悉地为证大见道智,成就弟子甚多,曾从藏地游历漠土,因此在漠地名声亦大。

[57]丹巴桑吉所创,希解意为“能寂”,以般若性空为教义,注重避世苦修,以去我执。14世纪末叶逐渐失传。

[58]在扎什伦布西北百里觉摩囊建寺,以大学者总布巴为住持,大开宗风,自此以后,其继承者则称为觉囊派。

[59]觉囊派,主“他空”思想,以时轮金刚瑜伽教法著名,属香巴噶举的一支,在康地区传播甚广。此派法王阿旺班玛南嘉,现驻青海果洛甘德龙什加寺。其弟子亦是达拉那特活佛转世的阿旺扎西江措仁波切,年少聪慧,精通五明,经教密续的修习,精进不懈,自奉俭约,不喜华饰,于美国及台湾等地建立弘法道场,光大发扬此派教法。

[60]别名“博东巴”,又称“晋美扎巴”。博东在日喀则境内,为总布巴大弟子,曾继总布巴为觉囊寺住持,通达显密经教,并通诗文词章。

[61]博东巴建八莫却顶寺于后藏,并建立讲听宗风,称为博东派。

[62]噶当派以学术著称,学僧辈出,其中以布敦(一作“顿”)为最。布敦被迎至夏鲁寺,由其甥舅等为施主,广兴四本续灌顶,密经讲解和要门教授的讲听之风,曾建时轮及金刚界为主的瑜伽部曼陀罗仪轨,其门下有贡松巴、却季巴、穹勒巴、扎泽巴等,宗喀巴曾依止以上三人听受时轮、胜乐、瑜伽续部诸法。布敦著作丰富,以编大藏经(丹珠尔)及布敦佛教史为二大贡献,对后代诸派影响深巨。

[63]夏鲁派,或称“霞鲁派”,此派于布敦大师圆寂后,扎泽巴西继承法座,继出霞钦及旃陀罗巴等法嗣而立此派。

[64]南喀坚赞,属噶当教典派,住持洛扎寺,宗喀巴曾与其共研经教,其祖先许布属宁玛派,亲得金刚手菩萨传授不共甚深要法,并将噶当派合而为一,为学者讲说,未列洛扎派之名。

[65]即西藏僧人索尔波且释迦生、索尔迥喜饶扎巴、索尔迥卓蒲巴,人称“三索尔”。

[66]指当年莲华生大士预知藏传佛教尚有劫难,将所传共不共悉地的教法与法物埋藏于山崖水壑隐秘之处,并加持之,使经久不坏,后由有缘人取之,开藏以弘扬。

[67]无上瑜伽乘中的最究竟法门。

[68]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最高密法。有关大手印的重要典籍有《庄严解脱道论》、《俱生和论》。此法以禅定为教义,空、智合一,成就内在心灵智慧与慈悲的显现。

[69]米拉日巴,生于尼泊尔附近,七岁丧父,尝为报叔父、姑母夺产之仇,修习咒术诛人及降雹之法,遂造恶业,继而生起悔意,乃学正法。上师玛尔巴为清净其罪业,故意给予无数大小苦行,终至罪业清净,受灌顶与修持口诀。师以苦行闻名,更善歌咏,有《十万歌集》传诵于世。此外,为利益众生,常巡锡各地教化,故被称誉为“米拉尊者”。

[70]冈波巴,是米拉日巴的弟子,公元1079年诞生于西藏中部的聂极波尼希乃镇,二十六岁受具足戒,法名福德宝。以医生及比丘相现世,修学禅观,是位大比丘学者,又是大瑜伽行者,精通显密,学容三乘,亦是弘扬噶举派教法最力者。噶举派自冈波巴起,才宏扬广大,后发展四大八小十二支流。

[71]噶举派有四大派八小支派。四大派为噶玛噶举(都松钦巴所创)、拔戎噶举(达玛旺秋所创)、蔡巴噶举(向蔡巴所创)、帕竹噶举(帕木竹巴所创)。八小支派为玛仓巴(玛仓·喜饶僧格所创)、叶巴(耶歇孜巴所创)、修色巴(叶贡·粗臣僧格所创)、绰浦巴(杰擦和衮丹热巴等所创)、雅桑巴(鲁多雅璋却杰所创)、主巴(林热·白马多吉所创)、达垅巴(达垅塘巴·扎西贝所创)、止贡巴(止贡巴·仁钦贝所创)。以上八小支派全由帕木竹巴的弟子所创立。至于香巴噶举则由琼波南交大师后代创立,不属噶举主派系,故未包含前述四大派八小支派中。

[72]即都松钦巴,曾遇佛母赋予宿命通智,并赠予佛母发冠,以常人不能见的方式出现在噶玛巴的头上。自明朝永乐帝亲见五世噶玛巴顶上的佛母发冠后,乃精心打造黑金刚宝冠相赠,从此噶举派大宝法王皆以黑金刚宝冠仪式,作为转世法王的登位象征。

[73]中观学派在第6世纪时分裂成二派:延续传统的哲学推理形式者,称“自续中观派”,以清辨、寂护等为代表;采取否定的推理形式者,称“应成中观派”,以佛护、月称等为代表。

[74]一称衮曲爵保,是古代西藏王朝的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曾向卓尔·释迦意希学习“道果密法”。

[75]广指执持金刚杵的菩萨,亦特用以称密迹金刚力士。如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的诸尊皆称金刚手。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载,密迹金刚力士在如来之后,手执金刚杵。又《大日经疏》卷一载,浅略义的金刚手,指夜叉,因其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称金刚手。深义的金刚手,则指表大日如来身语意三密的金刚萨埵。

[76]道果法是萨迦派的修持法,首先要断除一切恶业,然后正视客观世界一切皆空,透过整套繁琐的修行方法,体证外境由心生,万事万物乃吾人内心的种种幻象。若能悟出实相乃空,就能超然物外,即身成佛。

[77]格鲁派在修习显教时,以五大论为必修课程,即:法称的《释量论》,即因明学;弥勒的《现观庄严论》,即解释佛境时指引如何达到佛境的书;月称的《入中论》,即“中观学”,解释佛教空性世界观的书;功德兴的《戒律本论》,佛教戒律的书;世亲的《俱舍论》,即佛法总论,叙述佛教整体概念的经典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