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你就让两个孩子去学堂念书吧,做娘的,总该为孩子抗争一下,否则耽误了他们一辈子,将来后悔可就晚了。”春花劝着小凤,“这件事我会始终支持着你。”
“好,我明天就让两个孩子去。”小凤也终于下定决心。
她领着春花来到村里一户人家,这家的孩子都十岁了,一天都没有进过学堂,他们家养了一头牛,这孩子成天放牛,大字不识一个。
一他们走进院子的时候,这个叫旺儿的男孩儿正在院中给牛铡着草。
春花对正在院中纳鞋底儿的旺儿娘说,“大嫂,旺儿这孩子都这么大了,你怎么也不让他去学堂呢?”
旺儿娘停下手中的活,看着春花说,“去学堂有啥用呢?认那几个字儿,背那几句书,又不能当饭吃,还不如在家给我干活,还能多赚点钱,将来给他娶媳妇。”
春花劝着她说,“嫂子,目光要放长远,只盯着眼下那点钱,耽误了孩子念书,将来他一辈子只能种庄稼放牛,他生的孩子也跟他一样。”
看着旺儿娘似懂非懂的样子,春花干脆对她说,“大嫂,你不是想挣钱吗?我把制作叶子凉粉的方法告诉你,还可以把我裁缝的手艺教给你,你可以凭自己的本事赚钱。
但是条件是,得让孩子去学堂念书,将来他万一有出息了,说不定还能给你考个状元呢。”
这下旺儿娘听懂了,她眉开眼笑地说,“春花,你真的愿意把你挣钱的本事教给我?”
春花赶集和做衣服赚了不少钱的事儿,在村里已经传遍了,她当然知道。
“当然愿意。”春花当下就说,“我现在就教你。”
“太好了。”旺儿娘开心极了,“我明天就让旺儿去学堂跟先生读书去。”
“我可以去念书了!”旺儿扔了手中的青草,一蹦三尺高。
曾经无数次,他牵着牛路过学堂的时候,听到里面朗朗的读书声,心里直痒痒,忍不住站在那儿听了好久,可是他爹娘不让去,他也没办法。
今日春花婶婶来劝说,他娘居然同意了,可把他乐坏了。
春花当下就把自己的两样手艺教给了旺儿娘。
旺儿娘一高兴,下午的时候就找来布,给儿子缝了书包。
接着春花跟着小凤又走了好几家,都是用同样的办法,答应教给他们赚钱的本事,换得他们孩子上学的机会。
小凤有些不安,“春花,你把那么多赚钱的点子都教给别人,日后她们跟你竞争,你还怎么赚钱啊?”
春花笑着说,“二嫂,你就放心吧,我点子多得是。我一个人赚钱不是本事,带领着大家伙一块赚钱,让大家的生活都好过起来,这才是本事和。
况且上官先生说得对,这些孩子只有努力读书,长大了才有前途。”
小凤看着春花的目光里带了钦佩,“春花,你真是了不起,既有本事又心善。”
她们妯娌两个又跑了附近几个村子,春花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把孩子送去学堂,并对她们做出承诺,她会想办法教会大家各种赚钱的本领,如果赚不到钱,只管去双河村找她。
一天跑下来,脚都酸了,但春花很高兴,这么多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将来说不定这里会出不少的人才,她觉得再累都是值得。
第二天大清早,当二三十个新学生一起涌进学堂时,上官晖和另外两个教书先生十分吃惊。
问了孩子们,他们都说,春花婶专门去了他们家,劝说他们爹娘让他们来读书。
陈先生纳闷地说,“我们之前上门劝说了好几次,有些人死活不肯让孩子来,这个春花还挺有本事,不知道她是怎么说服这些孩子的爹娘的?”
上官晖没有说话,只是嘴角微微弯起,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心想这个春花办事效率还真是高,看来等她的孩子再大一些,真可以考虑让她为自己办一些事。
当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时,春花家里的门槛都被踏断了,那些孩子的父母都跑来跟春花学赚钱的手艺。
春花把自己做叶子凉粉、牛肉辣酱和衣服的裁剪方法对这些街坊邻居们倾囊相授。
堂屋里,周氏和小杏的眼睛瞪得像鸡蛋大。
眼见着春花把这些技巧全教给村民们,大家以后都跑到集市上卖叶子凉粉,她们家的生意肯定被大家给抢了,日后怕是连山上的臭老婆叶子都采不到了。
母女两个急得忍不住跺着脚,在心里狠狠地骂着。
春花另外还给这些村民们出了不少主意,比如可以开荒中药材,利用临河的优势,挖鱼塘养鱼虾等等。
大家伙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春花一个女流之辈,居然懂得这么多。
这让大家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为了给大家做个样板示范,春花午后便去了河边,找到河畔一片低洼地带,用掘头把河道挖开一道一两尺宽的口,让河水源源不断地往洼地流着。
一下午功夫,一个两亩左右的鱼塘就形成了,她又托郑江大叔从下游村子的鱼塘里买回不少鱼苗放养进去,从河岸割了不少于鱼草撒进去。
看着自己的杰作,春花满意地笑了。
依山傍水可都是天然的资源,不利用真是太浪费了。
“春花,这能行吗?”
听说春花花了一百文银买了鱼苗放养进去,旺儿爹看着,他也想效仿,可心里没底,只怕到时候鱼养不活,还倒贴了本钱。
“凡事试了才能知道。”春花笑着说,“我们村子邻近清河,开鱼塘养鱼可都是活水,是最好的便利。”
“那你先养着,如果到时候能赚钱,我也养。”旺儿爹虽然十分心热,可还是打算先观望。
“好嘞。”春花倒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弄好了鱼塘,她又背着背篓进山了。
自从她把做叶子凉粉的诀窍传给大家之后,他们都一窝蜂似的跑进山里采臭老婆树叶了,春花不想跟他们抢,打算另辟蹊径。
看着满树红通通的野山楂,春花笑了,麻利地采摘起来,不一会功夫,就摘了满满一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