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在录像里看到市实验一中门前的小型餐厅的时候,我就在意得不得了。大概是因为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和这个中学多少有些关系。无论是一个月前自杀的余心怡,还是向我倾诉心声的李思思,亦或者我的弟弟王诜,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我到达学校门口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放学的时间,这时候普通的学生不是已经回到家了,就是再回到学校准备上晚自习。
今天的晚霞并不能称得上漂亮,我找了一棵树靠在上面,突然有学生向我打招呼。
“你好,你是王诜的姐姐对吗?”
我愣了一下,惊讶于弟弟可能在学校里非常有人缘。“你是?”
“我们是他的同班同学。”那个女孩笑着对我说,和她同行的还有几个女生。“姐姐你是来找王诜的吗,要不要我们帮你叫他?”
“不用了。”我连忙摆摆手,说:“今天来这里是为了别的事情。”
“那,”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对我说:“我们走啦,拜拜。”
“拜拜。”看他们走远了之后,我送了一口气。“咕噜”肚子刚好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我只好在这个附近找个地方解决温饱。眼睛一眼望向对面,我想起来我是因为在意这家餐厅才会来到这个地方。
走进餐厅,我发现它比外面看上去要小一些。桌子不过四五张,能够一次性容纳的学生并不多。这让我有些意外,但对比一下周边的商店就知道,这里并不是学生常来就餐的地方。一中可能还有一个后门,那边餐饮店应该更多。
加上现在不是学生下午放学吃饭的时间,所以客人不过4、5个。靠在门口的桌子坐的女生,对着电视机坐的一对老夫妇,还有靠窗坐的西装革履的男青年,还有一个穿着校服的一中学生。
我随便找了一个靠里面的位置,从那里可以清楚地了解店内的情况和门口的进出情况。我点了一个烧鸭蒸饭,和例汤一份。
老板和老板娘都是本地人,一口浓重的口音在看到北方人的时候会说一口别扭的普通话。店里的电视机很小,放在靠在门口的墙上。这种装修方式能够很好地让人在看店和看电视之间兼顾。对于上一辈或者上上辈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娱乐方式。
但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娱乐的方式更侵向于单享式而不是共享式。
比如说,站在门口的,正在低头玩手机的女生a。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身边潜藏的危险。眼看他身边的一个男的就要伸手去非礼她,坐在在门口附近的一个女生b夹起一块骨头就往那个男的头上扔。
那个男的因为被东西砸到了而闷哼了一声。那个原本在玩手机的女生a抬头看了那个男的一眼,立刻往男的身边逃开。此刻那个男的注意到是b搞的鬼,装作凶神恶煞的样子就要来恐吓b。但这个时候老板已经站了起来,其他的几个食客也注意到他的行为。
他见形势不利,就缩头缩脑地逃开了。如果现在演电视剧的话,那么那个男的一定会回头说一句:“你给我记住。”之类的话。
可惜不是,也庆幸不是,假若事态按照电视剧的情况发展下去打架的话,我一定第一个逃跑。我始终坚信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不会给人生带来多少好处。
老板后知后觉地注意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对b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说道:“靓女,好身手!”
b做作地抱拳对他说:“过奖过奖。”
听到b也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老板便和她攀谈了起来。“你系边度人啊?现在女孩子还是不要独自一个人出门比较安全。”
“我是本地人啊。而且没关系,我吃完饭就会回。”
“我好像没有见过你啊。”
“我住在xxx街那边,所以很少来这边。”
“难怪啊。我没有见过你呢。”随后,他们一起聊了下天气之类的事情。
“老板买单。”吃完饭之后,我站起身就去买单。经过女生b身边的时候,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刚好我也在看她,两个人都因为四目相对而愣了一下。她“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好,一共20元。”付钱的时候,我感觉她的视线还没有从我身上离开,这让我觉得自己被看穿的感觉。
出了餐厅的门口,我转身就快步离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或者说一直总是容易被别人盯上,所以偶尔会对别人的视线异常敏感。对于我来说,最危险的事情有时候恰恰就是别人的视线。
直到逃到人群密集的第二商业街,我才停下脚步喘口气。“感受到危险的话就往人多的地方走。”这是从小就被教导的话。
普通情况下,从市实验一中到第二商业街需要十分钟。因为走得快,我这次用了七分钟。我想,那个人就算要走和我相同的路线,应该不会比我走得快。于是我就安心地在这附近散步了。
一中的附近其实是老城区,听弟弟说过,一中的历史比新中国成立的时间稍长,大概是1946、7年的时候。一中门口对着的街道其实算得上是一条金融街,往西就是各个银行的分行和各种行业的事务所。往西北就是商业街。
根据警方给我看过的录像的画面看,大部分是在这两条街道附近调取的录像。比如说,第一个死者(20岁)死亡的前天还在商业街的某个转角处的高档手机店上班,第二个死者(24岁)是银行职员,而第三个死者(16岁)则是一中附近的职校的学生,第四个死者的身份不明确。
最让他们觉得奇怪的是,他们的尸体却被抛弃在相距这里半个小时车程的城市的另一边。根据这些得出的最可靠的结论是,凶手是在这个两个城市区域来回工作生活的人。
抛开第三个死者是模仿犯所为的可能,着重调查前两名死者的交集的生活区域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在广州这个国际城市生活的人实在太多,这个大海捞针的寻人方式并不能算的上可靠。
于是,利用心理学侧写和模拟犯罪现场,成为我们事务所最常用的手段。
十月二日,国庆假期期间。从早上开始,我和叶致远大叔就在商业街开始模拟犯罪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