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〇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一、历史背景
这首词创作时间距《采桑子·重阳》创作时间仅二月,正是在古田会议后,红军更是一支建立在马列主义基础上能征善战的人民军队了。***率领大军,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西越武夷山,出江西,纵横驰骋于闽赣好山好水之间,历史背景同《采桑子·重阳》。
二、主题思想
这首词仍然和《采桑子·重阳》一样,歌颂红军所向,无不披靡,走隘路,穿密林,远道奔袭,神出鬼没,这是用小令形式写行军途中所见。
三、词意浅译
攻克了宁化、清流、归化。通过狭路,穿走密林,在青苔滑湿的小道上轻装疾进,今天要到哪里去呢?直向武夷山下打过去。在武夷山下,看呀,红旗在风中飘动如画。
四、词义试解
这是一支小令,写行军路上即景。比过去词人用这种小令来写一点纤细的感情宽广得多了,写出了那种轻快、敏捷、机警,红旗招展、所向无敌的红军风貌。
这支小令一开头便是三个地名,紧接着又是三个谓词。然后自己设问:“今日向何方?”随答“直指武夷山下。”最后归结为“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开头一串地名,不言而喻是红军攻克了的地方,省了许多字,这种笔法在传统词曲中是常用的,大家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面一串九个名词,就把那秋天黄昏景色活画出来了。***在这首词里不仅用了这种笔法,省去笔墨,更要紧的是和下面六个字、三个音节组成的别开生面的意境。那就是用以形容行军的轻快、敏捷和机警。这两句都是两个字一顿(短促的一顿)的跳动的调子,声音是低而促的。读的时候就可以想象到我们矫健的红军健儿,在那不见天日的密林中,青苔滑湿的崎岖小道上,悄然无声,轻装跃进。然后突然出现于武夷山下,红旗大模大样地高高举起,迎风飘荡。这时音节也更换了,不再是头两句那样短促的两个字一顿,一连六顿,而是长缓的句子了。这和前后情绪的变化是紧扣着的。前后都是生动如画,中间则是一问一答,把红军行踪点明。“直指”二字很有力量,指哪点,攻克哪点。在答话的末尾“山下”二字后,紧接着两个叠词“山下,山下”,表现那种行军的欢乐跳跃之情,然后归结为最后一句,全词的主题“风展红旗如画”。“山下,山下”这两个叠词和最后一句,使人读了有一种惊叹、快乐的味道,就好像***站在还在山上的红军中,指着已经下了山的红军前队说:“哈,看呀,看呀,那山下红旗飘飘,多好看呀!”整个词就在这“红旗如画”四字上。在《如梦令》这个小令里,词谱就规定了必须在末六字句前,一连来两个字的叠词,而且必须是前一句的最后二字。***是这么填的,但是那最后一句却把主题表现得十分生动鲜明。红军战略转移胜利了,所向无敌,更大的胜利正在前面。
五、字句注释
〔宁化、清流、归化〕 在福建、江西边境,地属武夷山区,红军于一九三〇年初曾攻克过。
〔武夷山〕 在福建省西部,山高林密,盛产茶。
六、词牌介绍
〔如梦令〕 词牌名。令,是短小的词。《如梦令》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所作。宋苏东坡嫌词牌名不雅,因庄宗原词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色。”的句子,改词牌为《如梦令》。
词谱:仄韵,一韵到底,倒数第二句便是倒数第三句末二字的叠句。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