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四 两代人的忠诚

生活本身是真诚的,李家庚愿意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它。所以,对于他想出任英武山村支书一事,还要过家庭这道坎儿。他本来是想瞒着家人,可是这么小的英武山能瞒住啥呢?所以说,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跟老爸李国和交底。

其实,李国和老人这天清早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去地里劳动。他也不知从哪里听说李家庚要竞选村支书。他正生儿子的气呢!

在英武山村,李国和老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原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老人中等个头儿,四方大脸,浓眉大眼,宽宽的肩膀,别看是这把年纪了,浑身的骨头架子依然透着力气,说话的声音也非常响亮。老人这一辈子养了四个孩子,老大李家庚,剩下的是三个女儿,如今都已成婚论嫁了。老人虽说儿女成群,个个都是亲骨肉,个个都连着心,但庄户人家在闺女和儿子中间总是有些偏爱儿子;更何况李家庚是根“独苗”,爸妈自然宠着他。李家庚长得像妈,脾气秉性跟他爸很接近,有些地方跟老爸是一模一样。李家庚和王玉婷这一对恩爱夫妻生了一儿一女,让老人既有了孙子也有了孙女。

李国和当过石矿矿长,当过英武山村的会计,1973年3月接任了英武山的村支书,一干就是十五年。那时候的英武山归沙河寨乡管辖,他当支书期间经历了学大寨、大包干和乡镇企业兴起等几个重要阶段。他带领英武山的乡亲们学大寨,学河北遵化的沙石峪,青石板上创高产。他在行动上采取“人上山,户连片,男女老少搞会战”。他们在英武山上开梯田,到了1980年全村就有了八百二十一亩耕地了。他们在这些山坡地上种下玉米、花生和大豆,粮食产量创下九万斤到十一万斤的新纪录。李国和书记并不满足,后来一跃产下七十二万斤粮食。英武山的老百姓敬重他们的老支书,他们戴着红花交公粮的场面,如今让老人回忆起来都激动不已。他们的党支部被评为秦皇岛先进党支部,村子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在荒山育林方面是省级先进单位。

当年国家领导人宋*在秦皇岛亲切接见了先进村支书的代表李国和,宋*勉励他为了英武山的未来再立新功。李国和没有辜负国家领导人的希望,回来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农田基本改造,所以人们都说英武山的基业是李国和打下的。到了1988年夏天,撤区并乡的时候,李国和老人离开了英武山,他被乡里抽调到石门寨乡水泥厂当了厂长,一干就是五年。老人经营工厂更是兢兢业业,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回家,厂里有汽车他不坐,他怕费油,他说送我这一趟的油留着去秦皇岛办事用吧!当厂长五年,他赢得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尊重。

李国和虽然基本上离开了英武山的政治舞台,但是老人对国家的政策和形势还是很关心的,他爱看报纸,爱思考一些问题。如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深深根植于祖国大地,根植于小小英武山,但是围绕“大包干”长达三十年激烈论争的风风雨雨他还是知晓的。老人深深感到,当年的大寨模式与包产到户基本上是对立的,英武山学大寨开了荒山,但是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没有提高。老人记得在1978年,报纸上说安徽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大批灾民外出逃荒。省委书记万里果断地作出了一个大胆抉择:借地于民。当时的农民很穷,手中无钱,就是国家供应的返销粮也买不起。当时英武山也穷啊!最困难的时候,村里有人吃树皮、树根和树叶,他清楚地记得英沙河畔的杨树是没有皮的。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倒不如把土地借给农民,尽量多种一点儿“保命田”,渡过荒年。借就意味着收获,李国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个“借”字蕴涵着极大的灵活性,“借”并没有放弃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对上面也有个交代。李国和学着这种做法在英武山鼓励农民种地,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让农民自己耕种,并鼓励社员在不影响水土的前提下,开荒多种,这部分不派统购任务,所以村里出现了全家老少齐种田的繁忙景象。到了今天,李国和老人从自家承包地回来,路过那些良田的时候,免不了要多看上几眼。在他眼里,那不是一块块的坡地,简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是他和乡亲们的心血和骄傲!凭着这个,老人就有理由蔑视后来那些在土地上谋私利的村官们!

李国和老人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对李家庚也不例外。当年李家庚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对李家庚格外宠爱,李国和就背着奶奶教训李家庚。老人知道,李家庚对集体的那份热心很像当年的自己。李国和和李家庚父子对党的感情、对人民的忠诚是有渊源的。党领导农民闹革命的时候,李国和的父亲就是积极分子。

李家庚是他李家的希望,他的命根子,可是,灾难无情地降临在这个刚强的老人身上:李家庚患了淋巴癌!英武山哪,你太不公道了吧?我李国和一辈子干好事,你怎么能这样绝情?老人像是遭了雷轰,头顶好像塌了一方天!老人与老伴儿偷偷落泪,不止一次地祈求上苍开恩:留住我的儿子吧!过去有说有笑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李国和老人的话越来越少了,一天到晚闷着头干活儿,闷着头吃饭,连在家里家外走路都耷拉着脑袋,脑门儿上好像是堵着一块铁板,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好像是丢了什么东西,正怀着失望的痛苦在寻找。老天有眼,家庚的病情控制住了!两位老人甭提多高兴了,家庚睡在他们身边,即便夜里做了噩梦,醒来心里也是踏实的。

李家庚看见李国和的样子,心里也很沉重,他不愿意再伤老人的心。可是,他不说服老人就不能走进选举会场,因为老爸也是投票的党员哪!坐在自家的炕头上,李家庚跟李国和描述了一遍那天在王申家里的情景。李家庚心中的忧愤,比起父亲现在的苦楚来,要广阔得多、深切得多。从王申家里回来,他思考了好多问题:英武山的现状、农民的疾苦、亲爱的党和国家以及农民的命运。他忧心如焚。

李国和默默地吸烟,烟灭了,烟头还在嘴里叼着。

李家庚说:“爸,在王申家我没答应他们。可我跟韩继涛说了,我想干!”

李国和浓重的眉毛抖了一下,直气得横眉瞪眼:“我不答应!家庚啊,不是爸觉悟低,也不是爸反对你给英武山作贡献!我是怕你的身体吃不消哇!”

“爸,我说一个理儿啊!在荒山野岭,迎面碰上狼来了,你吓得尿裤子,是个死;你要攒足了劲拼一回,也是个死。可这后一死里,还有一线生机呀!人哪,尽管活着不易,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完蛋哪!爸,病魔就是山里的狼,别怕它!与其说这么等着,还不如干点儿啥!”李家庚对李国和说这话时,想起自己当年上山拾柴,果真碰见了狼。那是一大一小两只狼,他吓出了冷汗,不害怕是假的,可是他马上镇静下来。他与狼对望了几分钟,攥紧了手里的镰刀。不知为什么,狼吼了一声,悄悄地退了,游游荡荡钻进树林里去了。

李国和从儿子身上感觉到一股热力灼心灼肺。儿子身上那点儿胆识,很像自己年轻那阵儿。可是他摇了摇头,一副痛惜的样子,含了眼泪说:“他们鼓动你干你就干?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谁的儿子谁心疼。大夫不是说了吗,你病后五年至关重要。要是能平稳过去,还能活二十年,否则,就——家庚啊,听你媳妇儿说,在医院跟你同病房的有七个人,不论是比你重的还是轻的,都已经走了!你能活到今天算是老天开眼哪!你也不想想,我们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要是有了闪失,前院着火,后院出殡,一家人都得搭进去呀!”

李家庚心里不免涌上一丝悲凉,沉吟了一会儿说:“爸,啥老天开眼,都是咱祖上积下的德。还有您,您为咱英武山干了多少好事,乡亲们记着呢,老天心里也有数哇!我要是干上村支书,老天还会保祐我的,您说是不是啊?”

李国和还是一脸的冷漠。

李家庚继续劝说:“爸,您别生气,您当了这么多年干部了,还不明白吗?没有经过村里的‘二推一选’,说啥都是白搭!好像我真的当了支书似的!大伙儿有这个要求,我有这个想法,其实都是现在村里的状况给逼的!您一直在村里,还用我说吗!”

“哼!”李国和重重地哼了一声,他对现在的班子更是有意见。有意见也不能当着儿子的面儿说,那样家庚就会给鼻子上脸了。他说:“村里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你病成这样,为啥偏偏这个时候受这份儿罪?孩子啊,你还年轻啊!世界上有哪一样东西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那就是你的身体。糟践它还是保护它,只有你自己决定了,谁也替不了你!你在医院里化疗,吃的那苦遭的那罪,难道你眨眼都忘了吗?”

李家庚眼睛红了,没有说话。

“唉!”李国和老人长叹了一声,狠狠掐灭了手里的烟头,“你回来的时候,李湘红大夫是咋嘱咐你的,难道你都忘了吗?你是恶性肿瘤,慢性病,非常有复发的可能。要你定期观察,同时还让你注意生活规律,注意饮食,保持一个好的免疫状态。”

李家庚感激地望了望李国和,没想到老爸把主治医生的话记得那么详细,如果让他自己复述一遍的话,恐怕都说不上来。过了一会儿,李家庚诚恳地说:“爸,李医生的话我记着呢,当大夫的都那么说。可是,我真心愿意干这个支书!干出点儿名堂来,心里就会高兴,我就把病忘了!我一高兴,您,我妈,还有玉婷,不都跟着高兴吗?省得你们天天为我揪心!再说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整天在家里、村里瞎转悠,心思就会老盯着病。人要是老觉得自己有病,病就会更重;不拿病当病,病就会轻啊!”

李国和觉得李家庚说得在理。可是,那毕竟是家庚的一厢情愿,实际的情形和他的预想会大相径庭。村里这个烂摊子,要钱没钱,问题成山,李家庚要是干起来能顺利吗?不顺利的时候,儿子的心情能好吗?怕是弄个灰头土脸地下了台,那可真要毁了家庚啊!

李国和老人至今还记得李家庚患病时的痛苦场面。那是2001年的春节,在镇里开饭店的李家庚觉得自己喝酒就恶心,媳妇王玉婷让他张嘴,王玉婷看见他喉咙里的扁桃体发炎了,长了脓包。春节过后,就在石门寨给他的扁桃体做了一个小手术。可是,手术过后脖子上就肿了一个鼓包,还经常发烧。李家庚在镇上找了个土大夫使用土办法治这个鼓包,结果还是没有下去。怎么办?有人提议让他到秦皇岛的大医院看看。到了那里,经过切片诊断,结果是恶性淋巴肿瘤。然后在北京复查了一下,结果还是癌症。李家庚是个聪明人,尽管医生和妻子都瞒着他,他断定自己得的不是好病。回秦皇岛第四肿瘤医院化疗,当教师的王玉婷请假陪伴着李家庚。李国和到医院看望儿子的时候,看见他的头发、眉毛都掉光了,老人心都碎了,恨不得自己替儿子吃这个苦!李家庚是一个心路很宽的人,当化疗几个月之后,他脖子上的硬疙瘩渐渐变小了,他的心情就好起来,脸上也带了笑模样,时常跟医生、病友开玩笑,逗得医生们笑得前仰后合。见到儿子高兴了,李国和老人就跟着高兴。医院的大夫看见愁眉苦脸的癌症病人,就把病人带到李家庚那里,让李家庚给开导开导,李家庚竟成了一名现身说法的心理医生。

看着李国和不说话了,李家庚说:“爸,咱这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呢,咱爷俩争个啥?还是看选举吧!”

李国和老人知道李家庚是在搪塞他,他知道儿子的能量。尽管他病成这样,还有十三名党员主动请他出山,如果李家庚参选了,还是蛮有把握的。一个刚刚从病魔虎口里逃出来的人,他比常人更急切地想投入生活,想要知道新的世界里都有什么。为了阻止儿子的冒险行为,老人忽然冒出了一个压制他的“撒手锏”。老人把口气放缓了一些:“家庚啊,咱先放下你的身体不说,就你这脾气能胜任吗?你要是因为犯了脾气惹恼了英武山人,到时你再灰溜溜地下来,你的脸面往哪儿搁呀?我们李家的脸面往哪儿搁?”

“知子莫如父。”这一“锏”戳到了李家庚的软肋。李家庚垂下了脑袋,失去了应对准备。

李家庚是个明白人,他承认自己脾气不好,在他过去当支书的时候,发生过好几码自己都后悔的事件。英沙河在村口的转弯处,地势低洼,一到阴雨连绵的季节,村里人都要趟水过河。李家庚决定集资修桥。桥修好之后,庆功的那个夜晚,宰了羊,喝酒喝羊汤,村里一个酒鬼喝高了,晃晃悠悠地走到李家庚面前,狠劲揪住李家庚的脖领,骂骂咧咧地说了一些含混不清的话。那一刻李家庚火了,当时他正端着盛满白酒的海碗喝酒,他趁势将海碗狠狠地扣在那个酒鬼的后脑勺儿上,海碗哗啦一声碎了,那个酒鬼后脑勺儿被砸开一个口子,鲜血流了下来。欢乐的庆功气氛被破坏了,人们赶紧找村医给酒鬼包扎。李家庚十分后悔。他一遍遍地责备自己:你呀你呀,你李家庚不是平头百姓,你是英武山的村支书哇!村里乡亲们的眼睛都盯着你呢,你这狗脾气咋还不改一改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有多种选择呀,最笨的办法是跟那个醉鬼喝酒,把他灌到桌子底下就行了。回到家里的时候,李国和老人狠狠地批评了他,让他买一些补品到那个农民家看一看。李家庚按着父亲的叮嘱去做了,到了今天,他还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而痛心疾首。

李国和见李家庚不说话了,还要继续说下去。

这个时候,李家庚截断了父亲的话:“爸,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呀!你儿子虽说脾气不好,可乡亲们都知道我的心是热的。再说了,多少年都过去了,那时我年轻气盛,愣头巴脑的,今天我都四十岁的人了,到了不惑之年了,我改,我改还不行吗?”

李国和颤抖着嘴唇说:“你改,你改得了吗?家庚啊,咱乡下人图个啥,只有老婆和土地能拴住咱庄稼人的心。咱李家不图再辉煌,咱爷儿俩这辈子辉煌过,就够啦!世上哪有常胜将军呢?我和你妈、你媳妇儿,就图你平平安安的。等你彻底闯过这五年,愿意种地就种地,不愿意种地就继续做买卖。就是啥都不做,我们在英武山还是个富户哩!”老人的眼睛混浊了,李家庚从他的目光里,既看不出他当年的智慧,也看不到他当年的果敢。

李家庚心情很复杂,他想尽快结束这次谈话。他不想再跟父亲争论了,自己患病以来,他明显看出老爸和老妈苍老了许多。以前在这个温馨的小院里,常常可以听到父亲爽朗的笑声。可是,这一年父亲的笑声消失了,他见了村人好像低人一头。看着李家庚身体恢复起来,老两口那揪着、攥着心肝的手才松开了几个指头。还不是因为他的儿子患了癌症?李家庚想到这些,心里难过极了。

可是,难过归难过,事情还要照常办的!出水才看两脚泥呢!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是岁月把老人的锐气磨掉了。也许生活就是一个宰杀勇敢的屠场,等把每个人的智慧和果敢都肢解分割,那个生命就结束了!生活是多么可怕呀!

李家庚不想被生活吞没,等到那一天,他要干出个样儿来,还要让父亲一度冷却的热血再度沸腾,让这个小院重新恢复往日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