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九 一定要抓住女人们的心

村里要开党员会了,英武山的党员们格外激动。

人们很早就聚集到了村委会。本来是顺理成章的党员会议,在英武山却成了一种奢求,可见农村党员政治生活是多么不正常啊!李家庚上任之后,他们才恢复了“三会一课”制度。这几年党员活动太少了,党员们像个没娘的孩子,好像亲爱的党已经把他们给忘记了。老党员们都养成了习惯,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是党组织的召唤,总感觉格外地亲切。

因为李家庚刚刚从县里开完“三级干部会”回村,所以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英武山今后怎么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也是困惑李家庚很久的难题,也是他苦苦思索的“心病”。这个方向性难题终于在刚刚闭幕的县里“三级干部会”上有了明确的答案。在会上,抚宁县委书记张学军提出了“三线富民政策”。这三线富民政策是:第一线,以养猪为龙头,带动其他畜牧业发展;第二线,以板栗为龙头,推动林业发展;第三线,以大棚蔬菜带动裸地蔬菜业发展。这是抚宁县领导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好政策。

地处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抚宁县有五十一万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这个县的地势由南往北步步高,可是,人均收入由南往北却是步步低。全县有近十二万人的年均收入在八百元以下。英武山就在贫困的北部山区。在这样一个农业资源多元化、地域差异大、生产力水平相差悬殊的地方,如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如何替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对于新调整的抚宁县领导班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张学军书记多次带领干部到贫困地区搞调研,他们翻山越岭,走街串户,足迹踏遍了抚宁县的山山岭岭。张书记当时就到过英武山。随后,一个从当地实际出发,调整农业结构,超常规发展的“三线富民政策”就诞生了。为了避免“气线富民政策”在实施中打折扣,他们还采用了新的工作机制,推行责任到人、全程督察、明查暗访、公开通报、责任追究等措施。

县里“三级干部会”的气氛十分热烈。李家庚清楚地记得,当时因为自己的脑袋是秃的,所以就戴着个帽子悄悄地坐在了最后一排。县里让一些先进村的支书重点发言,听着别人的发言,李家庚想起自己当年当支书的时候,这样的发言经常有他。所以他暗暗告诫自己:李家庚啊李家庚,你在英武山任职三年内,一定要干出个名堂,再开“三级干部会”的时候,在主席台上发言的必须有你呀!否则你就是失败的!

李家庚把县里“三级干部会”上的情绪带到了今天的英武山党员会上。他的眼睛是亮的,声音是响的:“党员同志们哪,过去上面出台新政策,到了下边落实不了,变成刮我们农民的油了,弄得咱们农民心里是麻秆儿打狼两头害怕。今天不同了,党和政府是真心让我们富起来!机会来啦,谁抓住谁就能致富!过去搞乡镇企业的时候,我们英武山没抓住,失去了一个致富的机会,逼得咱村的孩子们纷纷外出打工,流浪城里,挣几个血汗钱,有时还被老板克扣!为了我们的兄弟姐妹不再流浪,今天这个机会必须抓住!大伙儿议一议,这‘三线富民政策’到底哪些适合我们英武山,哪些不适合。”

有一个老党员说:“依我看哪,有一线挺适合,就是养猪。可是,养猪也不是啥新鲜事儿啊,过去我们都养过呀!能挣钱吗?”

马上有人反驳说:“你养猪那阵儿咋养?养一头猪,把自家剩下的残渣剩饭往猪槽子里一扔,过年的时候把猪一宰,吃肉啦!那能挣个屁钱哪?只是香个嘴臭个屁股呗!今天养猪,那叫规模养猪!”

李家庚点点头:“对呀,一头猪是养,十头猪也是养,一百头还是养。我们是要规模养猪,没有规模哪儿来的效益呀?我最近考察了一下市场,牛肉、羊肉没啥变化,就是猪肉价格猛涨啊!”

人们望着李家庚,好像听他说天书。

人们疑惑地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英武山谁家敢养十头猪哇?要是死了,不仅富不了,还得背饥荒哩!”

“养猪不行,不行啊!”

李家庚急得额头冒汗,但还是无法统一思想。他想,农民就是农民,目光短浅哪!在这一刻,李家庚心中暗想,我家在养猪上带个头,等乡亲们看见效益了,他们自然就会明白的。李家庚沉吟了一会儿,昂起头喊:“养猪的事咱先议到这儿,不是有三线吗,下面说说那两线,啊?”

人们议论的结果与李家庚的想法相同。以板栗为龙头推动林业发展的路子非常适合英武山,而且还能搭上政府“退耕还林”这班车。

第二天上午,李家庚还就“三线富民政策”的话题,召集村民会议商议。在这次会议上,跟党员会议一样,大家兴奋地议论着,最后还是没能达成共识。李家庚忽然觉得自己是徒劳的,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何况这么大的事情!他忽然冒出一个非常奇特的想法,到各家各户走访一下,找几家条件好的人家,特别是党员家庭,让他们先干起来,然后再带动全村。这老掉牙的“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也许还灵验呢!

这一天晚上,北风呼啸,村街上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一群鸟鸣叫着飞落在封冻的英沙河河岸上。李家庚顶着冷飕飕的寒风来到了老党员韩德全家。韩德全家的困境,韩继涛都跟他说过:他家非常贫穷,因为给老人治病,至今家里还挺着八千元的外债,三儿子都过了三十岁还没娶上媳妇儿,从东北买了一个媳妇儿,看着他家太穷,没几天就走了。李家庚觉得这样的家庭养猪致富以后,对于全村有指导意义。李家庚的到来让韩德全夫妇很感动,但是一听是号召他家养猪,平时“惧内”的韩德全变成了哑巴。韩德全的媳妇儿扶着李家庚坐下,说:“家庚啊,你这么冷的天儿来看望我们,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可是养猪这事儿,我们干不了哇,盖猪圈、买饲料、买猪崽,到哪儿弄钱去呀?”李家庚说:“我帮你们去找镇里信用社贷款哪!”韩德全的女人哭丧着脸说:“快别提贷款了,人家信用社傻呀?如今银行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哇!退一步说,就是真贷给我们了,可我们家还有八千多块钱的饥荒呢,人家债主该找上门来要债了!”事情走向僵局的时候,李家庚曾经把目光投向韩德全,可是韩德全根本当不了媳妇儿的家。李家庚不怕他们搪塞,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这个贫困家庭最想挣钱致富,他就苦口婆心地讲,最后说出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德全,德全媳妇儿,你们都听着,咱不说大话套话。说你是党员就应该带头,那说不到你心里去。我知道你们家困难,正因为困难,你们才要脱贫致富。你就养猪吧,没钱我给你们找钱。养猪过程中出了啥风险,我李家庚给你们担着!就这么说吧,挣了钱算你的,赔了钱算我李家庚的!”韩德全被李家庚诚心诚意的话感动了,这个英武山的老党员,紧紧抓着李家庚的手,热泪盈出了眼眶。尽管这样,韩德全还是没答应,是他媳妇儿答应了。他媳妇儿嚅动着瘪塌塌的嘴巴说:“就冲你李家庚,我们养,我们养!我们要是养猪富了,给儿子娶了媳妇儿,我带着全家人给你磕头!”李家庚笑着点头,说:“我可等着你们给我磕头啦!”他们谈了很晚很晚才散。

北风吹得紧,鸟都冻飞了。韩德全夫妇送出李家庚很远。在这个冰冷的冬天,韩德全夫妇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攻克韩德全家这个堡垒,李家庚又连续走访了几家,让李家庚明白了一个看似浅显却很难寻找的道理。庄稼人啥时候都是细水长流过日月,舍不得花钱投资。养猪这样的活计,大多是女人干的,而且在农村家庭里,家里那点儿小钱都拴在女人的裤腰带上。家里的开销计划也在女人手里把持着,越是贫穷的地方,女人的权力就越大。如果把女人说动了,养猪的事情就打开局面了!

所以,李家庚别出心裁地主持召开了两次全村妇女会议。听说开妇女会议,而且不是妇联召开的,是英武山党支部召集的,英武山的女人惊讶,连男人们也不知道李家庚的葫芦里要卖啥药。不管怎样,大喇叭一播,全村来了一百多位妇女,老的、少的、中年的都有。李家庚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来了。

望着英武山的女人们,李家庚走到前台,从兜里掏出一个本子,一边看本子一边讲英武山的遗留问题,讲英武山的困境,讲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还讲了英武山未来发展的“三线富民政策”。这一通演讲,讲得李家庚口干舌燥。台下的女人们都默默地听着,有人甚至织起了毛衣,干起了针线活儿,因为她们觉得李家庚说得太一本正经了,他说的事情好像离她们的生活很遥远。李家庚一想,坏了,还没说养猪呢,妇女们就不爱听他讲话了,而且会场的气氛十分沉闷,必须改变策略,尽快把妇女们的情绪转过来。跟娘儿们打交道,得说说笑笑把事情办了。李家庚忽然想起了一个笑话,可他还是严肃地说:“今天除了兄弟媳妇,就是老大嫂、老大妈,有的我能对上号,有的还叫不上来名字,反正都是咱英武山的当家人哪!我说的这些事情,你们也许不关心,下面咱就讲个笑话,然后再说正事儿。咱们北部山区有一个村儿,在抗日战争打日本那阵儿,日军清乡大‘扫荡’。深山出俊鸟哇。日本人听说这个村出美女,当年乾隆皇帝还从这儿选过妃子,所以就扛着枪来抢美女。村里的女人得到消息都跑到山里去了,只有一个胆大的媳妇儿没跑。她叫王美蓉,她说她倒要看看日本人长得啥样。日本兵进庄的时候,王美蓉还在村里的街道上溜达。三个日本兵看见她好看的腰肢,就喊着花姑娘追过来了!王美蓉一溜儿小跑,跑到一个胡同的猪圈旁没路了。日本兵逼近了,王美蓉猛地一回头,把三个日本兵吓趴那儿啦!原来王美蓉长着一脸的麻子,还是疤瘌眼儿!三个日本兵以为碰见鬼了,扔了枪,撒丫子就跑。后来区政府还专门给王美蓉下了一个文件,号召人们向抗日女英雄王美蓉学习,不费一枪一弹击退日本鬼子,还缴获武器三支!”

在场的女人哄的一声大笑起来,有人险些笑岔了气。

看着会场气氛活跃了,李家庚开始跟妇女们打手势:“别笑了,别笑了,龇牙咧嘴的,你们再笑把我也吓趴那儿啦!”

女人们瞪着眼喊:“就吓你,就吓你!”

“挺好玩儿的,再讲一个笑话!”有人喊。

李家庚收住笑,喊了一声:“大伙儿静一静啊!得说正事儿了。咱英武山进入了阴盛阳衰的时代了,几乎家家都是女人说了算!我们英武山的女人是最好的,最通情达理的,最能干的!往后党支部有事儿得先求你们。”

“别给我们戴高帽儿了,有事儿就直说吧!”韩德全媳妇儿说。

李家庚轻轻咳了一声:“我夸奖你们半天了,不能白夸呀!你们得给你们家男人一点儿空间,给他们一点儿面子。咱们英武山多少年都是以玉米、大豆和麦子这样的传统作物为主,大伙儿忙活一年下来,就糊弄一口吃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有吃的没花的。党支部号召村民都养猪致富,养猪靠谁的支持?当然还得靠在座的兄弟媳妇、大嫂,还有婶子、大妈们!养猪最辛苦的还是你们,村党支部拜托你们啦!”说完他微笑着,恭恭敬敬地给她们鞠了一躬。

妇女们愣了愣,随后就嚷嚷开了。

“养猪挣钱是好事啊,可是猪崽子上哪儿弄啊?”

“这阵儿的猪好不好卖呀?”

“赔了钱咋办哪?”

李家庚从市场预测到养猪技术,再到养猪的成本核算都讲了一遍;还谈到了猪的粪便可发酵成沼气,建成沼气池不仅卫生,而且还可以当做饭的燃料;最后,他诚恳地说:“我们家也养猪了,卖猪包在我们身上,先卖你们的猪,后卖我自己的。将来咱的路修通了,卖猪还成啥问题呀?我家买了加工饲料的机器,我免费给你们加工猪饲料。”

妇女们感动了,都嚷嚷要养猪。

这个时候,有个女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李支书哇,你说水的问题咋解决呀?”

这个问题把李家庚问蒙了!

李家庚一时回答不上来,而且还显得十分尴尬。

妇女们看见了李家庚焦虑的眼神,就觉得李家庚没底气了。妇女们互相用眼神和嘴唇无声地传递着她们的疑惑。李家庚知道,这个妇女提到的水,不是英沙河流淌的水,而是通往各家各户的自来水。咋回答人家呀?水呀水,英武山长年缺水。英武山是典型的山区地貌,形成东高西低、南陡北缓的走势。全村只有一口水井,由于水位降低,很难再拽出清水来。夏天在河边挖沟,取河边的渗水,河里的水也并不清澈了,甚至有一些轻度污染。冬天封河的时候,人们就顶风冒雪在河面上凿冰窟窿取水,要多难有多难哪!水呀,比啥都贵重,就是粮食,是饭,是命!对于英武山人来说,“引自来水”可以称作是几代人未圆的梦啊!人喝水都困难,猪喝水到哪儿找去?听说养一头猪要用很多的水呀!李家庚真有些含糊了!他额头冒汗了!可是,妇女们的情绪刚刚鼓动起来,如果在水的问题上卡了壳,英武山所有的事情都办不成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李家庚非常善于干一种冒险的事,他大脑一热,奓着胆子说:“你们别急呀,水的问题开会研究了,只要你们都给我养猪,我们一定在三个月之内把自来水的难题解决喽!”

“姐妹们,你们都听着呀,李书记要给咱引自来水啦!”

“这是好事儿,这猪我们养定啦!”

妇女们鼓掌了。村委会传出了响脆的掌声,像滚动的雷声,传出很远很远。英武山人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掌声了。

掌声过后,李家庚后悔了!他真的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