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响尾蛇”导弹这个名字,很多小朋友会联想到那种浑身凉滑、吐着蛇芯的毒蛇,好恐怖的!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不要担心,“响尾蛇”导弹和响尾蛇根本没什么血缘关系,它只是人们仿照响尾蛇探热器,研制出来的一种红外线制导导弹,是专门用在战场上的战争武器。
响尾蛇是一种分布在美洲、非洲和澳洲等地区的一种毒蛇,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有一个凹下去的小窝,这就是它的特殊器官——探热器。响尾蛇的这个器官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研究发现,这个器官能够接收动物身上发出来的热辐射——红外线,而且这个器官的反应非常灵敏,可以感受到千分之一摄氏度的温度差别。通过这个秘密“武器”,响尾蛇才能迅速且准确地捕捉到猎物。
“响尾蛇”导弹的研制就是受到这个原理的启发,在导弹上安装红外线自动跟踪制导系统,用来跟踪飞机喷出的热气和极深的红外线辐射。它的打击原理是高速飞行的飞机总会排出热气流和产生强大的红外线热辐射,因此就很难逃脱“响尾蛇”导弹的致命打击。如果一架飞机正在飞行过程中,那么它的发动机尾喷管排出的热气流,就会产生很强的红外线热辐射,此时高速飞行的飞机,就成为一个很大的热辐射目标,“响尾蛇”导弹很容易发现并“咬”住它。
1982年6月9日,以色列与叙利亚的空中激战中,以方向叙方的战斗机发射多枚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紧紧跟随叙利亚的战斗机,使叙利亚的飞行员们无论想尽怎样的办法都摆脱不了。这种神奇的导弹就是“响尾蛇”导弹,它们准确地击中敌方的战斗机,只见一团团火光在空中闪起。以色列就是凭借“响尾蛇”导弹的威力,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三次中东战争开始,“响尾蛇”导弹几乎参加了所有空战。为了适应新的作战对象及作战环境的需要,它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现在已经有10多种型号,适应不同战争情况的需要。
第二代战斗机中的米格—21、f4“鬼怪”式,它们在60年代首先配备了空空导弹,并且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导弹发射,这是人类第一次做到在飞机上使用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