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身为警察的父亲,一个从来不与人红脸的好人,为什么会亲手打死自己的独生子?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实在忍无可忍了。在这个悲剧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早就开始畸形,变成无原则的一再退让,发展到最后终于无法控制,爱,变质成了掺杂着对骨肉无法言语的恨。
这再次表明,家长对孩子的爱必须有一定原则,即做人的基本原则。从小就要教会孩子爱父母、爱亲人、爱祖国、爱社会,而不是长大以后再告诉他。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出现过激行为时,家长应当坚决制止,甚至惩罚,狠狠煞煞给他一个下马威。
然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有太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一辈,因为心疼孩子而一味妥协退让。归根到底,这不能算是对孩子的爱,而是给孩子的害。
溺爱孩子的表现主要有以下4方面:
独生子女,我不爱你我爱谁
现在的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现在就一个孩子,“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应该说,这个观点并没错,问题是许多家长对“好”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溺爱泛滥成灾。在这些家长眼里,溺爱孩子就是对孩子“好”。
例如,一位妈妈把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在桌子上,可是7岁的孩子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煎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煎了一个鸡蛋,可孩子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妈妈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孩子马上又霸道地提出,“鸡蛋也是我的,你们都不许吃。”妈妈心里明白,孩子是“口大喉咙小”,怎么可能都吃得下呢?可是当看到孩子这副贪相,不答应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就只好让步了。
孩子虽然年纪还小,可是这种坏习惯一旦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专家指出,溺爱孩子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例如刚出生的婴儿,他们就有理由得到家长的溺爱,包括吃饱、穿暖、有人抱、没有病痛、有干净的尿片等。可是,当家长在几个月后要从中脱出身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说,这个尺寸很难把握,动不动就会让孩子养成习惯,被孩子“套牢”。
例如,这些婴儿很快就会发现,只要他那么一哭一闹,爸爸妈妈就会马上跑到他身边来嘘寒问暖。这时候,家长就站在了是不是溺爱孩子的边缘。最常见的情形是:孩子半夜三更哭闹,家长三番五次起床抱着他们在手里不停地摇、晃;或者陪着他们,睁着眼睛玩。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得出这样的亲身经验:“会哭的孩子多吃奶、会闹的孩子有人抱,这真是一点没错呀!”从此,哭和闹就成了他们的杀手锏,家长被彻底征服了。
还是上面这位孩子,刚开始时还能和家长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可是由于他吃饭速度太慢,又把饭粒弄得到处都是,所以妈妈就不停地骗他,越来越“尊重”他,最终他就成了这个饭桌上的主宰和捣蛋鬼。不仅吃饭时表现恶劣,而且还养成了无论看电视、讲故事或者做其他事,家里人都要顺着他的坏习惯。
武汉市有一位16岁的初中生,爷爷生了一男四女,他的爸爸最小,所以生下来后就受到整个大家庭的溺爱,养成了许多怪僻:比如,他没睡着不准关灯,每天晚上都要点名有人陪他睡,并且不准中途开溜。他有一项“特异功能”,即使睡着了,陪他睡觉的人起身溜号,他也会马上感觉到,并且在第一时间发出哭闹。
搬进新居后,他一个人有了一个30多平方米的大房间。可是他嫌房间太大,“有鬼”,非要与妈妈同睡,并且必定要先将妈妈的乳房捻玩半天才能睡着。
初二下学期时,爸爸发现儿子来遗精了,于是逼着儿子分床。儿子没办法,只好与父母“离婚”。由于父亲经常出差,所以每当妈妈一个人睡觉时,他就会死皮赖脸纠缠着妈妈一起睡。
专家指出,像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由溺爱发展成很强的恋母情结。而且,儿子和母亲间的某些行为已经进入了乱伦范畴。究其原因,就是家长一系列不智行为造成的。这种孩子很可怜,通常怕黑、不与人交流、自卑,对自己的道德评价非常低,所以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并且将来可能会导致性变态。
溺爱孩子现象的形成,与独生子女现象有关。在多子女家庭,这种现象就好得多。
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全家人的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应当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于是,会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想方设法为孩子营造舒适环境,竭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和要求。
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也会把自己看作是家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从而养成了任性、贪婪、无礼、娇气、自私等不良品质,长大后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坚强意志。
补偿心理,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溺爱孩子现象泛滥成灾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长内心存在着严重的补偿心理。他们对孩子补偿的同时,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几乎所有溺爱孩子的家长,都知道溺爱不好,并且否认自己溺爱孩子。他们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可事实上,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最好”的东西,包括“最好”的成才环境。道理很简单,任何“不好”的环境包括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都不能说完全无益。“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往往会害了孩子,专家们称之为“甜毒品”——表面上香甜可口,实际上它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家庭问题研究专家约翰·k·罗斯蒙德的研究,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出版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书已经很多,现代家长在孩子身上所花的时间、精力、金钱也比过去几代都多,家长比他们的前辈更讲民主,可是总的来说,现在的孩子比过去更娇纵、难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家长头脑中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家教观念。
他认为,这主要包括4大误区:
①孩子应该放在首位。殊不知,越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正确做法是,孩子总是在不断成长的,除了婴幼儿时期以外,并不需要家长太多关注。
②对孩子应该完全讲民主。正确做法是,你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而不是“希望”。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明白,“因为我是你父(母)亲,我有责任为你做主”。
③家务活父母做就行了。正确做法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完全应该为家庭尽义务。调查表明,目前家长要求孩子做家务的只有10%,而仅仅是上一代,这个比例还是90%!
④应当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正确做法是,生活本身就包括种种挫折,要让孩子体验成功,也要让他经受挫折的考验。最理想的结果是,对孩子的希望不必样样满足,总体上只要能满足他们全部要求的25%左右就行了。样样满足孩子,实际上就是告诉他们优裕生活可以不劳而获!
从现实来看,约翰·k·罗斯蒙德先生所提出的误区,在我们的周围比比皆是,从而使得这些孩子比过去更娇纵、难管。
在石家庄市,有一位江西来打工的母亲,因为孩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对孩子非常溺爱,几乎有求必应。后来孩子连学都不上了,一有钱就到网吧、游戏厅、饭店等场所挥霍。不给钱就从家里偷,家里的照相机、vcd都让他拿去卖了。2004年2月2日,11岁的他偷了家里1000多元到北京潇洒了一回。
3月18日早上,这位母亲正准备上班时,忽然发现藏在冰箱里的钱包又被孩子偷走了。她一把将钱从儿子怀里掏了出来,随后儿子悄悄从厨房里拿出菜刀向她后脑勺砍去,头上顿时鲜血直流。她回过头来,儿子手持菜刀对她恶狠狠地说:“给我钱!”母亲夺下了菜刀,儿子又从桌上拿起一把剪刀。母亲连忙跑到小区附近的一个诊所求治,儿子也手持剪刀追来,并再次恶狠狠地要钱。医生报了警。
这位母亲来到另一家医院求治,儿子又再次追到病房要钱。母亲只好再次报警。她哭诉着对警察说:“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请你们把他关进少管所吧!”
这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的典型之处在于,是这位单身母亲的补偿心理害了孩子。
总的来看,家长对孩子的补偿心理包括3种类型:①家长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一般是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特别严,或者家里特别穷,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后就走入另一个极端。②家长补偿陪伴孩子时间的不足。家长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③家长补偿孩子的不幸。这些家长或者已经离婚,或者孩子身有残疾,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歉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溺爱孩子。
百依百顺,长大的孩子软弱无能
溺爱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开心了,可是这并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通常软弱无能,因为他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挫折。
就像上面所说的这位孩子,仅仅是吃一顿早饭,就把家长折腾得不行,如果还要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样来,妈妈还要怎样来满足他的要求呢?
前面已经提到,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有了意识,就懂得可以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目的无非有两类:小小孩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抱,大小孩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给他买玩具。
以小小孩为例,家长应当注意,如果孩子不饥不渴、不热不冷、没摔没碰、没有病痛,就不用总是抱着他。久而久之,他就会打消哭闹求胜的念头。相反,如果孩子一哭就抱,他就会觉得这办法行,于是得寸进尺,一步步抬高筹码,一会儿要你抱,一会儿要买玩具,一会儿要买零食,频繁指挥着大人干这干那。稍有不满,就会大哭大闹。如果家长对他的大哭大闹也无办法,那么本案例中的那种打骂家长的行为也就不远了。
家长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要帮孩子去做,实际上给了孩子这样一种暗示:“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
孩子和家长心照不宣,不用家长明示,孩子就能悟到这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大大削弱自我价值观念,削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家长已经为他解决了一切障碍。他以为,以后他不需要多少本领就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可以不劳而获,就可以不择手段。他最需要掌握的不是别的,而是怎样驾驭父母。
孩子如果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可想而知,该是多么可怕!
交际障碍,家里是皇帝出门是“鼻涕”
俗话说,“家里是皇帝,出门是鼻涕。”意思是说,现在有许多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受欢迎,摆不上“台面”。在窝里横得狠,可是出了家门、离开了家长的保护就只能任人欺负,不敢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家长溺爱孩子造成的。
家长溺爱孩子,常常会让孩子产生过高的自我期望,觉得自己真的有多少了不起。可是出了家门,进了幼儿园、进了学校才发现,原来周围的“小皇帝”、“小公主”很普及,要想得到在家里同样的待遇,没几个人买你的账。这样,孩子心里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巨大落差,更加加剧了人际交往障碍。
这样的孩子即使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后,也会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不受别人欢迎。
因为他受家长溺爱惯了,他不知道既然自己有各种各样需求,那么其他人也会有这种需求。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满足,不可能只有索取、没有给予,否则就会处处碰壁,令人讨厌。
2004年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南京市有位女考生,按照准考证上的地址赶到考场后,怎么也找不到自己要去的考场,于是立即坐出租车回家,从家中把父母接来帮她找。最终由于迟到,被取消考试资格!
不难看出,这名“准研究生”的交际障碍到了何等地步:只要随便问问哪位监考老师或考生,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答案,不知道她是不愿意还是没想到,实在令人费解!
孩子高分低能,根源在家长身上
更多的情形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回到家里什么也不肯做、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要做。在家里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到了外面胆小如鼠,不敢和陌生人讲话。参加中考、高考,要有家长陪着去考场;上大学、到工作单位报到,同样要有家长陪着;惟独恋爱、同居,不但不要家长过问,而且没人知道他们已经换了多少个!
如果没有家长溺爱,他们各方面当会像恋爱一样活泼、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