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把脉:现在的家长怎么办 §【现象】

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也是他们平时最关心的问题。其中,除了一部分家长自觉自愿当“警察”以外,大部分是出于无奈。因为他们除了如此这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虽然无奈,还是乐在其中。

但毫无疑问,家长如果时时处处要对孩子严防死守,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

一般来说,这些家庭通常属于管制型家庭,特点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或简单粗暴、或严厉过分、或约束过死,殊不知,这种管得太死、太严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在孩子心里留下创伤,使人变得仇恨、冷酷、麻木、虚伪、依赖,从而导致孩子从小胆小怕事、不合群,将来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茫然不知所措。

亦步亦趋,太平洋警察管得宽

孩子哪怕最小,也是一个人,需要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可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不放心,或者说不完全放心,从而导致事事都要过问、处处都要关心,不但要遥控,而且要实时监控,真应了这样一句歇后语:“太平洋警察——管得宽!”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家长累,孩子也累!

家长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语:“家有读书郎,急坏爹和娘。”家里虽然只有一个孩子,可是全家人都要围着他(她)转。包括全家人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双休日如何安排、看什么电视节目等,都要首先考虑并满足孩子的需要。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还真的有一份“小皇帝”的感觉。

为此,许多家长费尽心思。可即使这样,孩子还不满意,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空间太小太小。实际上,家长还真的没有急到点子上。例如,一份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学习着急、上火,认为“孩子只知道贪玩、不着急学习”;可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2.3%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一直在为学习、考试而紧张焦虑。”

同一份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不少家长自嘲并承认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警察”,标准稍微松一点的,至少也是“裁判”和“严师”。许多家长居然还把与孩子“同进同出”、“盯人战术”、“严防死守”,当作是管教孩子的“经验”。

家长和孩子之间,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认识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导致观点迥异。进一步探究其原因,责任主要在家长身上。

调查报告显示,40%的家长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其中38%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讲话他不大愿意接受”;22%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好多道理讲不清”;19%的家长承认,“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不知道怎样告诉孩子去适应社会。”

调查表明,28%的家长平时与孩子进行的所谓沟通,实际上只谈学习,而且大多数是用命令或强加于人的方式在布置任务;只有13%的家长能够弯下身来倾听孩子意见、平等地对待孩子。

一位高中生的母亲苦恼地说:“儿子根本不听我的,不和我讲话,连看也不看我一眼。以前管孩子的方法行不通了,新的办法又没有,怎么办呢?只能多叮叮、多盯盯。我为孩子吃辛吃苦,孩子养大了,反而像陌生人一样,真是想不通。”

家长想不通,但必须想得通。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上可能什么都不缺,但他们却没有时间丰富童年生活、没有空间发展独特个性,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孩子怎么可能快乐呢?

就拿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本该是人生最活泼可爱的阶段,可是一到星期天你就会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年轻父母领着孩子去学琴、学画、学外语、学跳舞唱歌,挤车赶路,求人花钱,风风火火赶场子。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一是逐步抹杀了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可现在孩子没时间玩了,不是长成“小胖墩”就是“豆芽菜”。

二是造成沟通障碍。在家里,不要说中小学生,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与他们交流的中心词。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就是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学校。”双方几乎达成了这样的默契:“家长提供吃和穿,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孩子必须争口气,将来上大学。”一旦孩子“失约”,家长就会“翻脸不认人”,非打即骂,或者到处诉苦。几乎所有的家庭沟通都是围绕这一幕展开的,你说孩子烦不烦?

三是孩子能力的缺失。日本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可以说没有哪个家长不懂,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家长却恨不得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一个中心(学习),两个基本点(学校和家庭)”,其他地方都不能去、都不要过问,孩子的社会能力还能得到长进吗!所以,孩子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一个人不敢前行;有的上大学还要带着保姆,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家长务必记住,即使你乐意当“警察”,当“太平洋警察”,也是有限制权限的。除了涉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上网吧、吸毒、早恋以外,其他方面要尽量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学会怎样成为自己的主人。

孤僻依赖,孩子不与外界多接触

家长对孩子严防死守了,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就必然大大减少,而这是违反儿童成长规律的。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18岁以下)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家长让孩子过早戴上希望和功利的枷锁,就一定会抑制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从而让孩子变得孤独、孤僻、依赖性强。

孤僻

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个人宠一个,个个生活得很开心。其实有相当多的孩子是窝里横,看到陌生人怕讲话,不敢与外界多接触。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对他们严防死守,孩子缺少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

孤僻的行为特征是:在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上,把自己与他人疏远开来,尽量躲避外界事情,减少和避免与他人交往。孩子长期静观默想、没有朋友,思想感情得不到及时交流、宣泄,很容易形成多种神经症。

毫无疑问,孤僻是一种个性缺陷。但这种个性缺陷主要是家庭原因造成的。例如,家长对孩子严防死守,孩子没有与外界交流、接触的机会;家庭气氛过于严肃、紧张,孩子无法轻松、快乐起来;家长的教育态度自相矛盾,一方面把孩子当小孩看,说他们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听家长的,另一方面又把孩子当大人看,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约束孩子;等等。当然,除此以外,也有孩子方面的原因。例如:一是这种孩子通常是安静和弱型神经类型;二是孩子有自卑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所以免开尊口。但与家庭原因相比较,个人原因不是主要因素。

依赖

家长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孩子依赖性强,就好像得了“软骨病”。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离开了家长和老师,似乎什么事情也不会做、不肯做。

依赖的行为特征是:凡事不能独立自主,头脑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遇到事情首先是想到寻求帮助;实在得不到帮助,才会考虑由自己做,或者把事情搁置下来,以待日后伺机解决或根本就不解决。

究其原因,这也与家长的严防死守、无微不至的关怀分不开。家长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乐意从小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孩子根本没有动手锻炼的机会;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把学习放在特别突出或唯一的位置,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家长从来不教孩子必要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从而导致孩子想摆脱依赖也摆脱不了;家长和孩子头脑中都有一种潜在的封建意识在作祟,儿子依赖老子,女人依赖男人。久而久之,孩子当然就有依赖性了。

除此以外,人的本性也有依赖性,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例如孩子刚生下来时,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依赖主义者;只有随着生理、心理的生长发育,才会渐渐摆脱依赖,自主活动和劳动,否则就是发育滞后。家长应当顺应孩子这种摆脱依赖的要求,放手让孩子自作主张,逐步培养他的独立性。

笼中小鸟,人为割断社交关系

有人说现在有两种人最孤独:一种是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甚至长期卧病在床,整天没有人讲话,也很少下楼。除了看看电视,就没有其他交往,最多是到阳台上去晒晒太阳。另一种就是孩子,尤其是寒暑假中的孩子。家长都去上班了,剩下孩子一个人在家,中午自己泡一袋方面吃。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电视,玩累了才会想到做作业。

就孩子而言,这种笼中小鸟般的生活,主要是家长不放心他们出去玩造成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家长却不放心他们在假期中与同学打交道,怕他们轧坏道;平时作业多,更没有时间与人交往。即使孩子一个人在家,也是横竖不放心。家长人在上班,心还在家里,不时地要打电话回去了解最新情况。这种情形在低龄孩子、女孩子中更普遍。

俗话说,“男要闯,女要藏。”意思是说,男孩子可以出去玩,女孩子则应当尽量躲在家里。一方面,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人们头脑中的淑女形象;另一方面,家长担心她们出去玩,会受到男孩的欺负。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在人际交往方面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退缩、拘谨老实、不敢讲话或不敢大声讲话等。

一般来说,女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同学、与父母、与老师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父母间的关系。然而目前的普遍情形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普遍缺乏沟通、理解和信任,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女孩特别娇惯,管制又特别严。

这样一来,孩子被关在家中,安全倒是“安全”了,可是没有知心伙伴,缺乏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心理过分敏感和孤独。女孩子中最常见的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孤单和没有朋友的感觉,与此有很大关系。

调查表明,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学生包括男中学生,做事容易紧张,芝麻大的一件小事就会过分担扰,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从而导致学习焦虑问题突出。这一点,在女中学生中尤其突出。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必然具有交往需要。家长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回忆童年生活时会特别兴奋,对小时候的“赤裸兄弟”感到特别亲密。谈论起来,总是对别人赞不绝口,甚至说得眉飞色舞。小时候一起所做过的各种有趣的事,虽然年代已隔很久,可是仍然记忆犹新、如数家珍。从学校分开几十年了,遇到同学聚会、老乡聚会,只要时间允许,总是有请必到;老同学需要帮忙,一个电话打过来,就会立即行动、当仁不让。而在接电话前,很可能连老同学的名字、面孔也想不起来了。

唠唠叨叨说这些干什么呢?就是为了说明,朋友交往同样是孩子的需要。有句名言说,“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关系,“人”也就没有了实质内容。家长如果非要对孩子严防死守,隔绝孩子与同伴之间的联系、交往,不但不道德,而且是残忍的,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呆若木鸡,身体素质实在太差

现在的孩子不要说营养多么好,实际上身体素质普遍太差。

最新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二;7~22岁年龄组的所有男生,平均身高居然比号称“矮冬瓜”的日本男生还要低1.96厘米,其中7~14岁年龄组更是低2.28厘米!

究其原因,这与家长对孩子严防死守、不让他们活动相关。

某中学高三学生在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做完准备活动后,安排这些学生围绕操场(周长250米)变速跑3圈训练,分别是直道慢跑、弯道快跑。可是还没跑完第一圈,就有2名女生栽倒在跑道上昏了过去;跑到第二圈,又有1名女生大汗淋漓地昏倒在地,经过学校医务室奋力抢救才化险为夷。而根据体育大纲规定,初二女生的变速跑距离就要达到1000~1200米!

本书作者的儿子在读初三时,全班在操场上集合开校会。30℃的气温,只站了10多分钟,该班就有2名女生提出“头晕”、“需要歇息”。老师不敢怠慢,只好同意她们去树下坐着。又过了20多分钟,一名男生即如瘟鸡一般晕头转向地晃出队列,班主任老师见状,赶快让两名学生追上去架着他!

如此这般身体素质,不要说做其它事情了,就连平时的紧张学习都应付不了。原因在哪里?除了学习负担过重,还与家长对孩子盯得过紧,孩子没有时间、或者有时间家长也不允许他们出去锻炼有关。几乎没有锻炼,体质当然无法得到起码保证了。

可以说,没有哪位家长不认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他们认为,孩子应当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只要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了?!

这种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缺乏体育锻炼

目前的家庭教育,似乎更注重“郎才女貌”。所有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体育锻炼则无所谓。通常是,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没希望”了,才会主张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争取一个“体育特长”。在这样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现在的孩子体质普遍较差。

缺乏起码劳动

过去的孩子轮到值日时,总是兴高采烈,各种劳动抢着干,把劳动当作一种享受。可现在相反,一个个拈轻怕重。也难怪,既然家长体育锻炼都不让孩子参加了,又怎么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哪怕是最必要的劳动呢?更严重的是,许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孩子值日时,还会自告奋勇地到学校来包办代替,孩子反而在一旁歇息。人,本来是动物,是需要经常运动、活动、劳动的,可现在像盆景一样供着,身体素质怎么可能好起来?

缺乏科学营养知识

家长们以为,孩子缺乏锻炼,可以通过补充营养来解决。无论这种想法多么可笑,仅仅因为家长不懂得起码的科学营养概念,不知道成长中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营养、每种营养素的供给量多少才算合理、怎样平衡膳食、怎样制定科学膳食食谱,而把希望寄托在所谓“营养补品”上,被广告牵着鼻子走,这种目的就是无法实现的。

缺乏消费卫生指导

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盯得过紧;另一方面,又对他们买零食、用零钱放任不管。现在的孩子普遍喜欢吃含有各种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不会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有求必应,保障供给。这样一来,孩子受到严重的食品污染,大大影响到身体健康。

睡眠严重不足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科学测算和规定,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当保证每天10小时,中学生在9小时。可实际上,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平均不到9小时,中学生平均只有7小时,中考、高考的孩子睡眠时间更少。

孩子的睡眠严重不足,不但会影响营养吸收、无法保护和恢复脑力、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发育。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几大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睡眠不足,其次是饮食习惯不良、运动不足。也许这是所有家长没想到的。

如果家长非要对孩子严防死守,尽量保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看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