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出处 绘制自我的精神画像

乔世华

钱钟书先生拒绝读者求见的那个比喻广为人知:“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其实,一般读者因为某部作品而心仪作者进而渴望一识庐山真面目,恐怕并不只是要看一下“母鸡”长的什么样子,又或者想知道他的那些私人生活——究竟在哪里上过学、和谁恋过爱、结婚与否、生了几个孩子之类的经历。在更多情况下,读者渴望了解的是作者究竟有着怎样异于常人的精神世界,何以会产生这样深深刻写着他个性烙印且又能击中读者精神要害的作品的。刁斗的《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恰好就是这样一本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这种好奇心的散文随笔集,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作为小说家的刁斗究竟有着怎样的性灵生活,这性灵生活又成就了他怎样的精神面貌。

一如书名,书的上卷《生活中的想象》着重讲生活——他的阅读史(《我与书》《阅读与白日梦》),他对沈阳这座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的认知与体会(《粗粝沈阳》)以及作为一个外省青年而曾经感受到的耻辱(《外省故事》)、他的文人朋友(《小说马原》《二马在二〇〇八》《孙惠芬的语调》《撕碎了是拼接》)、他的旅游(《天边外》)、他的家人(《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小记一位文学读者》)……书的下卷《想象中的生活》着重讲想象,他对小说家职责的认知(《阅读与思考》),对文学艺术理论话题的思考(《写什么与怎么写》《虚拟的力》《“轻浮”的小说》),对那些给予他精神影响至深的作家的理解(《致老罗》《韦克菲尔德》《卡夫卡退婚》《加缪的石头》)……但是就像生活离不开想象、想象也离不开生活一样,其实生活与想象是相互指涉相互证明彼此纠缠在一起没那么泾渭分明的,刁斗讲说别人也是在讲说自己,论说艺术也是在谈论人生。有人拿“愤世嫉俗的文学隐士”一类的名号来给刁斗贴标签,对此我总不大认可。表面上,刁斗写的东西是显着嘻嘻哈哈东拉西扯尽讲一些无关宏旨的事情似乎有点儿玩世不恭的意思,可是仔细玩味他挥洒着真性情的文字,你就会感到,他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是一个对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无比关注的作家,在他智性而内敛的表达中总是包蕴着很严肃的人生思考。这个宣称只对叙事和审美负责、拿趣味当作小说写作至高荣耀的作家总是习惯以文字为我们造就一座座文学迷宫,在考验我们脚力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智力。

刁斗从不曾给自己写过自传一类的书,但汇总起这书中的四十来篇散文,我们也就无比接近了刁斗的生活世界和灵魂空间,我们甚而能约略望见他《证词》《回家》《游戏法》《我哥刁北年表》《亲合》等小说中某个人物原型的一鳞半爪。说到底,这本书是刁斗给自己写就的一部精神自传、给自己绘制的一幅精神画像。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视小说创作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小说家究竟是怎样炼成的,是我们理解刁斗小说乃至于理解文学艺术的一把钥匙。就像刁斗所说:“写作的确是神秘之事儿,但写作不为制造神秘,而是为了戳穿神秘。”可以这样认为,这本书就是祛刁斗小说之魅的,可同时它又添加了读者许多追索考问的兴味,不仅仅是对刁斗,也是对他谈到的那些作家作品、对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和体制,更是对我们自身。“写作小说的过程,是一个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它能让我的感官丰富我思想,又能让我的思想照亮我感官,最终确立起我的小说精神。”对于写作,刁斗如是说。而阅读又何尝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