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伴你同行 满腔热情反映社会主体生活——学习毛主席《讲话》的一点体会

每年五月,我都要重温***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以端正自己的创作方向。今年,我结合自己深入生活与创作的实践,重温《讲话》,从社会主体生活和文艺创作主旋律这个角度,谈一点体会。

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应是反映当今人类社会的主体生活。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文学艺术的主旋律,应是客观地正确地反映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主流,我称它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生活,这实际上就是***同志在《讲话》中告诫我们的为什么人的问题。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者创造历史。工农兵和他们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劳动,他们的思维和意识,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的文学艺术,要忠实地、热情地、准确地反映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者——工农兵和他们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战斗,他们的创造和献身精神,他们的苦恼和欢乐,他们的思想和情怀……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改革和开放,是我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斗争。这是我国亿万人民正在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主体生活,热情地歌颂这场伟大的斗争和这项宏伟的事业,是当今文学艺术的主旋律。

文艺家要热情地投身于生活的主流、熟悉社会的主体生活。

有民族正义感,有时代责任感的文艺家要做时代的歌手,做人民的战士,热情地、忠实地去讴歌当今时代人们正在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去反映当今社会的主体生活。反映它,必须熟悉它。文艺家要深入生活,要不断地去拥抱新的生活。***同志号召一切有出息的文艺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诚然,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活动,人人身边都有“生活”,“在自己身边挖一口井”,我不反对。文学艺术需要百花齐放,这身边的生活培育出的花,也是一朵吧。但是,文艺家不是人类的主体,文艺家身边的生活不是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的主体生活,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照不见,或者说照不全时代和历史的影子。

文艺家要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农兵和他们的知识分子的火热的生活中去,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去表现他们的宏伟业绩!

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社会,这不仅仅是创作的需要,不仅仅是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更是文艺家自身成长的需要。文艺家在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的同时,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缩短或消灭自己与人民群众思想感情上的距离。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中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养料,必须自己先汲取营养。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深入生活,不仅仅是观察生活,不仅仅是去看别人怎么干,怎么说,怎么想,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做新生活的主人,这样,才能和人民群众有一样的苦恼和欢乐,一样的情感,一样的愤慨,才能食到生活中的蜜糖和苦酒。

生活养育创作。

人民哺育文艺家。

如何深刻地认识社会生活,如何使作品有深度,有力度,这需要提高文艺家的认识能力。文艺家需要理论武器。

社会生活千奇百怪,世间现象令你眼花。文艺家的眼睛往哪里看?怎样才能透过千姿百态的现象,看到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文艺家需要一副好眼镜。这副眼镜就是高度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取决于文艺家自身的理论水平。文艺家需要理论武器。需要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需要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哲学武器,需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当前,需要下气力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只有这样,文艺家才能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些年,文艺队伍中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空气极淡。不少作家为了“更新”知识,钻了许多西方的新玩艺、新理论,把原来学的可怜的一点马列主义理论“更新”掉了。文坛上各种奇谈怪论出来了,翻这个的案,算那个的帐。有些人被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蒙上了眼睛,迷住了心窍,为了金钱,把文艺家纯正的良心贱卖了。

要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要认识我们伟大的时代,要吃透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迫切需要组织文艺家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提高文艺家们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这要靠文艺家们自己努力,也要靠我们党和国家文化艺术的主管部门加强这方面的领导。

一部作品的深度和力度,取决于文艺家的认识生活的水平和能力。而这种能力和水平,又取决于文艺家深厚的理论功底。

一个时代文学艺术的繁荣,需要文学艺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些,需要广大文艺家来努力,需要社会各方面一齐来努力,一齐来创造!

(原载《文坛艺苑》1997年第3期)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