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一品军师 第一卷:乱世当早谋 004、兄弟夜谈

眼见兄长摇摆不定立场,诸葛亮张了张嘴,也想说些甚么,却被诸葛谨用眼神盯了一下。

略微地吃惊,诸葛亮闭上了嘴,终是甚么也没说。

似是下定了甚么决心,诸葛谨对荀彧拱了拱手,小心翼翼地邀请道:“先生的诚意,实让学生惶恐!学生不才,再三地将先生拒之门外,先生却不弃学生愚昧,三番四次地拜访上门,学生再不醒悟,枉为男儿!”

荀彧扬了扬眉,顿时觉察到诸葛瑾的想法——果不其然,便听诸葛瑾拘谨道:“先生之才,实令学生倾慕,不知先生可否赏脸,暂宿学生寒舍几日?”

荀彧也不推辞,立即改口道:“那便有劳子瑜了。”

子瑜,正是诸葛瑾的字。

诸葛亮顿了一顿,忍不住地心道:看来对方果然查清了他们一家……兄长本该明年取字才对,奈何四年前父亲病逝,而母亲又早亡故,故而当兄长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时,叔父便替他取了字去,意味着他必须提前地担负起家庭重担。

“你们几人,今晚辛苦一些,再去查一查。”回过头来,荀彧对一群随从们说,“只留大元和二元……护在府外罢?”嘴角抽了一抽,荀彧似对「大元」和「二元」这两个名字相当嫌弃。

被唤作大元和二元的两名随从却一脸恭顺,相继地出列,直朝荀彧拱了拱手。

荀彧再对诸葛瑾道:“此二人武艺不错,彧留他们看护贵府大门,子瑜不会怪罪罢?”

诸葛亮抬头,悄悄地打量大元和二元,便见大元和二元样貌相似,应为兄弟,皆是面目忠厚、魁梧挺拔、气势非凡之人——放眼整支随从队,他俩的本事,应是数一数二!

诸葛瑾面不改色道:“哪里,哪里——先生请!”

言罢,诸葛瑾不再关注那群随从们,兀自地邀请荀彧进府。

幸好诸葛府邸虽是简陋,却备有几间客居。

诸葛瑾先是小声地嘱咐诸葛亮回屋看护幼弟,再是亲自地陪送荀彧去一间最为舒适的客居吃酒闲聊——谢天谢地,幸亏荀彧是选择了傍晚时分而来,否则诸葛谨还得专门替荀彧杀鸡宰鸭、做菜做饭……不怕旁人笑话,自从父母逝世以后,诸葛瑾为了照顾两个弟弟,又当爹又当娘,学艺和厨艺皆不敢落下!

当诸葛亮回到屋里,静静地注视幼弟诸葛均还在睡眠时,诸葛瑾已与荀彧聊得颇为投机,只差没去执手共寝了。

不过,大多也是荀彧在说,诸葛谨在听——二人相差十来岁,诸葛瑾把自己定义为后辈,十分尊敬地聆听荀彧的教诲……平时难见贵人,诸葛瑾可不愿意浪费这次的机会!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诸葛亮哄了诸葛均入睡两次,诸葛瑾总算回来了。

“兄长。”诸葛亮轻声地说。

诸葛瑾作出「嘘」的动作,生怕他俩会吵醒诸葛均。

诸葛亮理解地点了点头,无声地邀请自家兄长去隔壁的卧室聊上一聊。

诸葛亮和诸葛瑾一前一后来到隔壁的卧室,双方不约而同地席地而坐。

周围一片平静。

诸葛亮先道:“先生歇息了么?”

“已经歇下了。”拍了拍胸口,诸葛瑾长舒了一口气。

诸葛亮看出诸葛瑾紧张不安,故意地说些轻松的话题,问道:“那位先生是何方人也?——兄长好像很是重视?”

诸葛瑾不疑其他,耐心地答道:“他姓荀,单名彧,字文若,冠以「王佐之才」,乃是北方霸主袁绍的第一军师!”

诸葛亮:“……”

——诸葛亮再次地肯定了……他所知的记忆是不是出现偏差了?

“北方霸主?”诸葛亮不敢相信地问,“袁绍?北方霸主?第一军师?——袁绍的?!”

诸葛瑾奇怪地望了一望面带激动的诸葛亮,应道:“对——他来自北方,想要招揽为兄去冀州那边谋个差事。”

诸葛亮:“……”

“和你说,你也听不懂罢?——也对,你还太小了。”诸葛瑾自顾自地说,“冀州在北方,袁绍将军虽不能算作文韬武略,却也招揽了众多谋臣武将,实力可谓当世最强……嗯?亮儿,亮儿,你怎么了?”

诸葛谨本想细说,奈何诸葛亮似乎走了神去。

眨了眨眼,诸葛亮道:“……弟听着呢?——兄长,能否多说一些呢?”

诸葛瑾好笑道:“多说甚么?——你能听得懂?”

诸葛亮抿了抿嘴,只好道:“弟是不太懂——兄长,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听了先生的那些话后,明显地动摇了!咱们说好要去投奔叔父来着,你却……?”

“没错,为兄的确是被先生说服了。”诸葛瑾叹了叹气,“为兄若是坚持地拒绝,又能如何?——你忘记他带来那般多的随从了?……假设为兄带你们出逃,你觉得咱们能逃出他们的追踪?”

说来荀彧太过君子,不然直接下令,将他们绑走,岂不一了百了?

诸葛亮:“……”

想起那群随从们的气派,诸葛亮说不出话来。

诚如兄长所言,他们……的确摆脱不了。

而且,兄长为了保护他们,特意地闭门不出,拒了他们好几次,这才引来了荀彧——假如他们一开始就顺从的话……

皱了皱眉头,诸葛亮一时想不出那样的画面。

“兄长之意……?”逆向思维地一想,诸葛亮挑了挑眉。

诸葛瑾道:“先生既为叔父着想,咱们也不能拦着……如果他们真能跟着来到豫州,那便由叔父决定罢!”——言罢,诸葛瑾眼里透出一丝向往:拒到这个份上,对方还不放弃,他还作甚么矫情,索性去一趟北方,权当长一长见识!

再者,叔父诸葛玄好歹是一方吏员……他若不允,亦可借用府中兵力,将荀彧再次拒之——

唔~至于荀彧生气,或要报复之类,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诸葛亮呆呆地看着诸葛瑾,惊觉兄长的主意也有三分道理。

“那么,兄长是要携弟,与先生一起去见叔父?”诸葛亮缓缓地确认。

“没错。”诸葛瑾冷静地思考,“前往豫州的路途遥远且不太平……若有先生的保护,咱们也能安全一点。”

诸葛亮若有所思。

不仅如此——

一路上,他们亦可借机向荀彧讨教学习一番,贮备知识,以便今后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隔年,当兖州牧曹操再次地攻伐徐州时,是徐州牧陶谦无法阻止曹军的进攻,特意地向青州刺史求救,青州刺史才和刘备一同而来——

这就意味着:只要他们慢慢吞吞地行路,先南下,后北上,他仍有机率能与未来的主公刘备相遇!

想到这里,诸葛亮两眼一亮,隐隐地雀跃。

诸葛瑾瞥了一眼诸葛亮,轻轻地敲了一敲诸葛亮的脑门,严肃道:“亮儿,莫要忘乎所以!”

……嗯?

诸葛亮怔了一怔,茫然地望着诸葛瑾。

诸葛瑾板脸道:“你虽少年早慧,却缺乏阅历……莫因对方帮衬,你便忽略对方的来意——先生之才,虽令人钦佩,但他始终代表北方的那位霸主,承蒙那位霸主的另眼相待,身为白身的吾等,受宠若惊也算理所当然,但你莫要盲目地听从一切,你要有主见,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万万不能选错,知不知道?”

诸葛亮:“……”

尽管兄长所想与他不在同一频道上,诸葛亮仍是认真地聆听诸葛瑾的教训,并且坦然地进行自我检讨:谁说重活一世,就能无敌了?——天下之大,何奇不有!即便他曾任职蜀国丞相,以封侯拜相之姿傲立蜀国,又算个甚么?

三分归晋,又不是归蜀,他得意啥儿?

又不是只有他一人,才站在巅峰之上?或许他算得上全才、大才,但人终有极限,若论细节,他能比得上那些精通细节之人?

若拿他与荀彧相比,或许他的成就是在荀彧之上,但他如今的见闻,却绝对比不上荀彧——

所以说,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凭甚么断定谁是明主,谁又不是?

或许……大约是受了上一世记忆的影响罢?——他竟浑然不觉地流露一意孤行、几分强势和自以为是,都快变得不像他了!这一世,他才历练不久,哪能因为上一世而忘乎所以?

是时候抛开上一世的定论了……毕竟现在是现在,以前是以前,不能用以前的历史来对待现在的历史——

他都重生了一回,荀彧亦不在曹操那里……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指不定……在这世上,还有和他相同的人呢?

心下一跳,诸葛亮为这突如其来的念头震惊不已,却越想越合情理。

目光渐渐地沉稳下来,诸葛亮再次地看向诸葛瑾,已能做到从容自若,孩子气的喜悦被他完美地收敛。

诸葛瑾见罢,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伸出手来,诸葛瑾轻抚诸葛亮,低声道:“……怪这世道太乱,想要寻找一名合适的主公,的确不太容易——如今见了先生,对那位霸主有所期待,亦在情理!只是,为兄必须提醒你,先确认好对方的真实德行,再作打算,否则终将吃亏,明白没?”

“明白。”诸葛亮目光闪闪,“多谢兄长指点。”

不愧是他的兄长!

“……你能理解为兄的心意,那便好了。”诸葛谨轻微一笑,故作困倦,“行了,时辰不早了,为兄也累了,你且去歇息罢?——从明天起,咱们该早作准备,需要收拾行李,尽快地去找叔父了。”

站起身来,诸葛亮听话地返回自个儿居所,心里却想:找个机会,问一问那些随从们,究竟是怎地认出他来——

明明他都没去过冀州!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