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一品军师 第一卷:乱世当早谋 014、说服(上)徐州有难

此地乃钟离一带,距离徐州境地,仅有一里之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际,便已秋季。

离开故土那会子,还是夏天,怎知几个来回,便换了季节。

青草渐渐地枯萎,树叶也开始凋零,除却独有的植物诸如枫林、竹林或松林,几乎都没多少漂亮的风景。望着越发萧瑟的四周,诸葛亮也越发地沉默,兀自地坐在一角,时不时地出神。马蹄哒哒,离故乡越近,心跳也就越快,一股名为乡愁的思绪莫名地涌入心间,诸葛亮一时愁绪万千。

暗地注视诸葛亮,周瑜沉声地吟道:

“刚辞琅琊国,今乘车归家。

魂随秋风瑟,目尽荒草林。

唯有红枫存,依旧思暖春。

近乡情已怯,何敢复问耶?”

愣了一愣,诸葛亮回过神来,眨了眨眼,转向周瑜,便听周瑜笑道:“莫恼,莫恼,为兄只是有感而发罢了……亮弟不必在意。”

不愧是周瑜,文武双全。

收回视线,诸葛亮可不敢随意地附和——

这一路上,周瑜变着花样和诸葛亮闲聊,诸如「荀先生照顾令叔父他们」、「为兄也想游历一番,好为将来做些准备」、「你且宽心,虽说世道混乱,好在南方相当安定」云云,聊至最后,竟快聊到了天下局势——诸葛亮断然地转移话题,以「如何前往冀州」顾左右而言他,终于不得不确认……周瑜真和他的情况一样!

尽管他们谁也没有公开这个秘密。

毕竟重生一回……实在过于惊悚。

好在他们默契非常,守口如瓶,竟也亲近了不少。

“老爹,孙儿累了,可否歇息一下?——你看他累得都快哭了……”

“不行啊!再坚持一阵子罢!咱们马上就能离开徐州啦!”

“哇~哇~”孩童的嘹亮哭声骤然响起。

于是,安抚无知孩童的哄人声、沉湎清苦日子的抱怨声,以及气到勃然大怒的喝斥声,汇成了一股没法忽视的嘈杂之音,飘入了诸葛亮和周瑜的耳里。

诸葛亮和周瑜相继一愣,各自一左一右地从车窗里瞧去,便见一群风尘仆仆的人们正往他们这边赶来。

目光一闪,诸葛亮立即知晓了徐州发生何事,但他仍要开口,说道:“这是怎么了?——大元,请将那些人们带来,在下有事想要询问他们。”

大元领命,跳下马车,走上前去,先是缓声地安抚那群人们,后将一名年迈的老人领了过来。

诸葛亮见罢,连忙登下马车,拱手道:“学生见过老伯,请问你们慌里慌张,是谓何事?”

“徐州有难矣。”那名老人定睛一看,看到一位少年,顿时愁眉苦脸,口齿含糊地道,“前天,老朽听人说,有一支来自兖州的步兵,将要进攻徐州!他们拿下了「任城」,正往「下邳」赶去!可惜老朽年迈,恐活不下去,这便遣了儿子、孙子们,提前地逃开……”

诸葛亮面瘫了一张脸:假如他没记错,「任城」应是兖州地界……这名老人说得好像任城归于徐州,以至于曹操率兵占领任城,反显曹军十分无理一般——狐疑地打量这名老人,诸葛亮有些担心这位老人讯息的正确性。

那头,两个一大一小的青年和孩童俱是满头大汗,眼巴巴地瞄向了老人这边,生怕诸葛亮会翻脸——要不是大元和二元好言地提醒,估计那个青年早就冲了过去!

然而,这也令诸葛亮肯定了一件事情:果然……兖州牧曹操终想壮大自身的实力而把主意打到了徐州这块。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了解接下来发展的知情者,诸葛亮应不应该劝服曹操,不要攻击徐州?——即使进攻徐州,也不要轻易地造成杀戮,以免徐州元气大伤?

琅琊国所属徐州……好歹徐州是他诸葛亮的第一故乡,难道他就该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肆意地挞伐他的故乡吗?

顿了一顿,诸葛亮轻微地哂笑:他是不是太高估自己了?——如今,他仍是稚子,且不说他能不能见到曹操,即便见到了曹操,他开口一劝,曹操就会听从他的劝说吗?

再者说了,倘若真劝曹操,今后他该如何自处……当他效命于昔日的主公刘备之后?

闭上双眼,诸葛亮飞快地思索,一时拿不定主意——

如果他要游说,就必须拿出足够的理由和策略,说服曹操用另一种方法拿下徐州……用温和的方式!

可是这样一来,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因之发生变化。

不过,假若他不出手,就这样默默地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或许他明年就能见到昔日的主公!

唯一的坏处是,当他们没在徐州站稳脚跟之前,徐州会被曹操一直惦记——哦~或许还要加上吕布!万一徐州几经波折,仍归了曹操,那他极有可能要随昔日的主公四处流浪……假设昔日的主公还肯收他的话。

想到这里,诸葛亮已有决定——

他应当默默地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才对!

可是……

说不清为何,诸葛亮仍有一丝不甘心。

就算后来他不住在琅琊了,琅琊却依旧是他生出的地方!

“你想怎么选择?”却见周瑜走来,“看来,咱们遇上麻烦了?——如若不想卷入麻烦,就必须绕远路了呢?”

诸葛亮怔了一怔,呆呆地看向周瑜。

周瑜似乎意有所指。

“你想绕远吗?”顿了一顿,诸葛亮平静地反问。

周瑜肃然道:“这话为兄本不该说,但你既然问了,为兄便说了……这要取决于你!”

诸葛亮听罢,略微地睁大双眼。

“为兄无所谓绕不绕远,关键在于你——你愿不愿绕远?”周瑜开门见山地追问,“若是不想绕远,你是否拥有不绕远的「能力」?”

诸葛亮:“……”

诸葛亮该怎么回答?——夸张地说,只要他愿意,甚至都能灵机一动,立马生出个主意,完美地解决问题!

稍微地侧过脸去,诸葛亮避过周瑜的视线。

总觉得……周瑜好像比他本身还了解他自个儿——真是越来越能看透他了!

抿了抿嘴,诸葛亮暂时地保持沉默。

另一头,老人的儿子和孙子终是担心自家的亲人,忙不迭地跑来,围着老人叽叽喳喳个不停——儿子道:“老爹,话说完了没?快点赶路罢!别忘了这里仍是徐州!……”孙子则道:“爷爷,咱们要去哪儿呀?咱们何时回家呀?”

那名老人无视儿子的催促,轻抚孙子,黯然道:“再也回不了家啦!……在外面也没事,爷爷会一直陪你。”

孙子不太理解爷爷的回答,一个劲儿地拽着爷爷,想拉他回家。

他的爷爷却不得不抱住孙子,不让他乱跑乱跳。

见状,周瑜瞟向诸葛亮,就见诸葛亮脸色快速地变换,最后化成一抹坚定的神色,接话道:“老伯,等到明年,你再回家看一看罢?——在外头,终归比不上在家……回去瞧上一瞧,也是好的。”

周瑜微微一笑,明白了诸葛亮最终的抉择。

那名老人奇怪地瞥了一瞥眼前的少年,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淡淡地点了点头,敷衍地应道:“若有机会,老朽自愿回家……你们没甚么要问的罢?老朽先行离开啦?”

那名老人说罢,将孙子递给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抱着。

挥了挥手,那名老人带着他的儿子和孙子,继续地赶路。

深呼一口气,诸葛亮定定地望向周瑜,出声道:“你也看到了罢?……要不咱们就去会一会曹将军?”

言语之间,诸葛亮透出无限自负——

言下之意,他改变主意了:他不想绕远!

——既然他有实力说服曹操,为何不去说服呢?

莫非他真要对自己的家乡置之不理?

周瑜眼里划出一丝欣赏,欣然道:“为兄定会保你不受伤害。”

言罢,诸葛亮一行人决心一往直前,去找曹军。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