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一品军师 第一卷:乱世当早谋 010、走水之夜

伸个懒腰,诸葛亮宅了九天,终于决定出屋散一散心——

都怪荀彧和周瑜:要不是他们头三天来访得太过频繁,也不至于诸葛亮躲人躲到不想出门……乖乖地窝在卧居好几天,直至荀彧和周瑜再也没有拜访,诸葛亮才不得不松了一口气。

遗憾的是,诸葛亮仍是低估了荀彧和周瑜的毅力。

这天,诸葛亮甫一踏出屋去,就见对面的荀彧和周瑜好巧不巧地,也从各自的卧居里走了出来!

一时之间,三人大眼瞪小眼,气氛格外沉寂。

诸葛亮暗暗叫苦,此刻再想返回屋里,委实太不礼貌了一些……嘴角挂起一抹笑容,诸葛亮上前一步,朝荀彧和周瑜依次地行了行礼,说道:“见过荀先生,见过周先生。”

荀彧倒也罢了,虚长诸葛亮十来岁,倒也担得起「先生」二字。可是,周瑜却和诸葛谨差不多大,再被诸葛亮称作「先生」,却是不大合适——挑了挑眉,周瑜扬声道:“公瑾可不敢担任「先生」之称……你是诸葛谨的弟弟诸葛亮罢?可否容许公谨唤你一声亮弟呢?你也可以唤公谨为「兄长」!”

诸葛亮:“……”

——让他唤周瑜为「兄长」?!

诸葛嘴角微微地抽搐——作为上一世的宿敌,诸葛亮再是淡然,亦是叫不出口来:诸葛亮很清楚地记着,周瑜可谓文武双全,既是名将,又有军师之姿,更在十五年后的那场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如果不出意外,他和周瑜会是对手!

让他管对手叫兄长?——休想!

既是对手,眼下他可不想与周瑜深交……免得未来敌对,徒惹尴尬。

想是这样想,诸葛亮顿了一顿,却是顺口道:“见过周家兄长。”

诸葛亮:“……”

回过神来,诸葛亮差点咆哮——不不不~咆哮实在太不符合他的性子了……他想了一想,终于给自己找了一条改口的理由:尽管他重活一世,但他如今却十二岁,必须对外保持低调!

应有孩子的模样,才能在关键之刻一鸣惊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抬起头来,诸葛亮已经做到了目不斜视、淡定从容的模样。

周瑜定定地望着诸葛亮,饶有兴趣地打量诸葛亮。

荀彧开口,问道:“彧本不该打扰,但已过了五、六天,不知亮儿是否考虑好了?”

荀彧仍没忘记他的任务——

诸葛亮微感头疼,叹道:“小子普普通通,究竟有何德何能,能让袁将军看重?”倏地,诸葛亮记起他的那张人才画像来,不由地抽了抽嘴角。瞄了一眼周瑜,诸葛亮莫名地希望周瑜没看过那人才画像——定了定神,诸葛亮认真道:

“叔父不愿小子远行,恐怕要令荀先生失望了……”

荀彧道:“令叔父的决定尚且不考虑,亮儿本身的想法呢?”

“这……”诸葛亮略微地迟疑一下:是啊!他本身的想法呢?

若要根据以前的记忆来判断,诸葛亮绝对不会考虑袁绍——但是,现在,荀彧却投靠在袁绍帐下,这就意味着……或许袁绍没有历史上传得那般不堪?也或许,这个袁绍和他印象里的袁绍截然不同?

“公瑾非常好奇,为甚么荀先生如此推崇袁将军呢?”周瑜满脸求知欲,直接替诸葛亮问出了他的心声,“不瞒荀先生,公瑾虽没多少见识,却也闻得昔日众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袁将军虽为盟主,却没打赢董军呢?”

周瑜提及的是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陈留太守乔瑁号召关东群雄起兵讨伐董卓一事。

董卓,字仲颖,陇西人,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乃为军司马。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董卓进京讨伐十常侍,立下了救驾大功,招揽了第一猛将吕布,实力大增——惜叹董卓趁乱进京,废少帝另立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丞相,残害生灵,天下遂乱,引来关东诸侯举兵共伐!

……荀彧听罢,把眼一瞪,忍怒道:“胡言!一派胡言!”

“哦?”周瑜一惊,虚心地求教,“怎么说?”

“主公贵为盟主,怎么可能没打赢董军呢?”荀彧摇了摇头,“当年,彧随主公起兵,一同前往酸枣,与众汇合!因有主公调度与指挥,众人才能击败董军……只是董卓却提前地辙军,还下令毒死少帝,后又焚烧洛阳,迁都长安!主公和曹将军、孙将军相继地追击,却因兵力不足,惜被董军击败!而那些诸侯,则因人心不齐,妄图保存自身实力而相互倾轧,待到主公他们战败而归,关东集结而来的义军早就解散了。”

诸葛亮眼也不眨地,安静地聆听——与他已知的历史有所不同:袁绍竟然奋起,战赢了董军?

怎么可能?!

愣愣地,诸葛亮盯着荀彧言之凿凿,忍不住地心道:会不会是袁绍听从了荀彧的计策,才使袁绍侥幸地取胜?——然后,自身的意见被袁绍所采纳,瞧出袁绍也有一代明主之姿,荀彧这才留在了袁营,而不是选择离开?

便听周瑜叹道:“可惜了那群关东义军——敢去反董的,皆是英雄啊!荀先生,可还记得那些诸侯是谁?有没有公孙瓒将军?他手底下是不是有两员大将叫甚么张飞和关羽?”

诸葛心下一跳,默默地望向荀彧。

却听荀彧斩钉截铁地反道:“没有——张飞和关羽又是何人?”

周瑜:“……”

轻声一笑,周瑜道:“公谨也不清楚,只记得孙将军当年曾经提及,公孙瓒将军帐下大将何其多也,皆是防守关外的名将,似乎隐约提到了甚么张飞、关羽……哦~或许还有姓刘的?”

荀彧仔细地回忆,又肯定地否认道:“都没。”

“哦~”周瑜透出一丝失望,“或许是公瑾记错了罢?——不过,当年孙将军是不是很勇猛呢?”

荀彧笑道:“公瑾所说的孙将军,莫不是孙坚孙文台将军?”

“正是!”周瑜惊喜地问,“荀先生竟然认识?”

荀彧道:“只闻其名,却不曾结识……说来这位将军也很厉害,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可恨袁公路却听信了小人的挑拨,断了那位将军的粮草,致使那位将军大败——说来袁公路将军似乎是令叔父的名义上司罢?”

话锋一转,荀彧看向诸葛亮,意有所指。

诸葛亮脑袋却是一片空白,只记得荀彧说没有刘备、关羽或张飞——

这这这……是不是弄错了?

稳定心绪,诸葛亮佯作松口道:“荀先生之意,小子明白,还请荀先生再给小子两天时日罢。”

说罢,诸葛亮再也呆不下去,索性转身地告辞。

接着,这一天,诸葛亮心头混乱不已。

再之后,诸葛亮烦恼了一天——

夜晚来临。

带着白天的回忆与思考,诸葛亮慢慢地闭上眼睛,开始入睡。

尔后,不知过了多久,诸葛亮隐约地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嘈杂——

怎么回事?

把眼一睁,诸葛亮赶紧地醒来。

揉了一揉双眼,诸葛亮顿时清醒了不少,这才听见屋外喊的是:“走水啦!快跑啊!走水啦!快跑啊!……”

——甚么?

诸葛亮连忙地起身,第一反应是找到诸葛均,先将诸葛均带走!

诸葛亮急忙地冲出屋外,向诸葛均的卧居跑去,便见途中来来回回地跑来数名仆役们,他们一个个地拎着木桶,来去匆匆地装水——诸葛亮眼疾手快,抓住一名仆役,大声地问道:

“发生了何事?”

那名仆役本想甩手地离开,但见抓他之人赫然是府上公子,便耐下心来,回道:“不知为何,荀先生的房屋走水了,连带着周公子的屋子也……幸好他们机敏,提前地跑了出来!二公子,快快放手,让小的去泼水!”

言罢,那名仆役握着木桶,飞快地跑走——

诸葛亮都没来得及询问其他人安不安好!

但是,那名仆役有说荀彧和周瑜平安地脱险,想来兄长、幼弟和姐姐们应该也无碍——总不可能烧的是荀彧的屋子,倒霉的会是兄长他们罢?……荀彧的卧居与周瑜的卧居相连,而兄长则和幼弟一起,两位姐姐则是住在更远之地,如此一想,诸葛亮略微地放下心来。

但也不能不去寻找兄长他们。

快速地巡视眼前的浇水场景,诸葛亮确定兄长他们不在这里,便转过身去,前往卧居的后方,先找诸葛均去——真是奇了怪了:除了灭火的仆役们,诸葛亮竟都没见到叔父和兄长他们……

明明叔父应该指挥众人灭火才对……而且,府中走水,叔父也不遣人来通知他!

皱了皱眉头,诸葛亮独自地走到诸葛均居处的小院之中,顿时一惊,停下了脚步:横七竖八地,地面躺有好几个仆役和婢女!

更可怕的是,那些仆役和婢女们都躺在了血泊之中!

微张嘴去,诸葛亮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

后退两步,诸葛亮刚想转过身去,去大喊一声,或再找人过去,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然而……

一群蒙面的壮汉们从阴暗的角落里窜出!

一名壮汉更是手脚麻利,迅速地扣住诸葛亮的手腕,将他的双手束缚在背后。

另一名壮汉则一把捂住诸葛亮的嘴巴,顺势地抽出刀来,怒道:“抓甚么抓?——直接刺下去!”

诸葛亮听罢,吓出浑身冷汗,拼命地挣扎。

也亏得此人多话,非要浪费大好时机,多嘴了两句——说是迟,那时快,眼见另一名壮汉挥刀抹向诸葛亮的脖子时,一柄长剑及时地横在他的眼前,“咣”地一声,竟将那壮汉的大刀击开!

诸葛亮只觉双腿发软,却庆幸地想道:好险,好险……他得救了!

定睛一看,救他之人,竟是周瑜。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