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一品军师 第一卷:乱世当早谋 002、北方来客了

皱了皱眉,诸葛亮努力地回忆:是了,是了,早年荀彧认为故土颍川是四战之地,不能久留。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便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但到冀州之后,冀州又为袁绍所得!

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却觉得袁绍不能成大事,终改投曹操,自此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终成曹操最为重要的功臣之一!然而……

然而,现在都初平四年了,荀彧仍在袁绍那儿……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抿了抿嘴,诸葛亮理不出头绪来。

莫名地,诸葛亮心中一动:假如荀彧依然效命袁绍,是不是因为袁绍的才能折服了荀彧?

但这可能么?——莫非,历史上的袁绍……

突兀地,诸葛亮眼皮直跳:思己及彼,诸葛亮有个大胆想法——

深呼一口气,诸葛亮抬起迈步,便觉衣角被人拽了一拽。

低下头来,诸葛亮就见幼弟诸葛均一脸害怕地望着他,带有一丝哭音,哭道:“二哥不要走~二哥不要走~”——声音稚嫩,惹人怜爱。

定定地看着诸葛均,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抱起诸葛均,小声地安抚道:“阿均乖~为兄不走就是。”言罢,轻拍诸葛均后背,诸葛亮哄着诸葛均入睡。

诸葛均还小,只才六岁,虽是懵懂无知,却乖巧听话,直令诸葛亮心疼不已:在他和兄长分别替蜀国和吴国效命时,是他默默地守着老家,让他和兄长毫无后顾之忧……亦是他,替诸葛一家留住了根,避免了诸葛家族后继无人。

目光闪了一闪,诸葛亮猛地想起:记忆里,他和兄长虽说风光无限,那也仅是在世——在他们相继地死后,诸葛一族差点遭到了覆灭:诸葛瑾一脉因其长子诸葛恪专权在孙吴,被夷灭三族,只留次子诸葛乔早年过继给诸葛亮为养子;而诸葛亮一脉则因其子诸葛瞻及长孙诸葛尚在邓艾伐蜀时战死绵竹,鲜有后代留存于世!唯有诸葛均一脉……却因其不出彩,反而逃过了一劫,保全了家族传承!

由此可见……即使他最终选择了再次地辅佐刘备,若不罔顾后嗣,一样只是「外有强形,内中干竭」罢了——只在历史的洪流里,徒留一时的虚名!

因此,他后知后觉……待他重逢了妻子黄月英,定要多生几个孩子,并且尽量地抽出空来,好好地教导他们,莫要让他们夭折的夭折,战死的战死。

想到这里,诸葛亮耳红不已:他……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对了,他拜于刘备,还得等到十年多后。

在此期间,他指不定能有个长子——咳咳咳~话说那时,刘备会流落荆州,而他亦已随家族迁居南方,这才有了他与刘备「三顾茅庐」的契机……

另外,如果他选择「一生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以上那些问题,他自然不用多虑——只是,如今他身处乱世,哪怕想要苟活,只怕世道也不允许……

谁让他的父亲早逝,而他的叔父诸葛玄却是袁术的属吏呢?——四年前,诸葛亮的父亲病死,刚刚及冠的诸葛瑾肩负起家庭的重担……若无叔父诸葛玄的帮助,父亲能不能平安入殓埋葬,也未可知呢?

可是,即便诸葛亮感激叔父,也必须承认:叔父目前是袁术帐号的属吏……尽管叔父才干平平,不受袁术追捧,那也不能否认叔父在替一方诸侯任职!

有谁不知道,袁术此人,正是北方最强霸主之一冀州牧袁绍的弟弟——说来袁绍和袁术,也是两个极端:二人出身高贵,皆是四世三公,奈何袁绍是庶长子,而袁术是嫡次子……因此,不管袁绍会不会向袁术示好,袁术都很排斥袁绍!

也由此,袁绍和袁术面和心不和,一人在北,另一人则在……南。

惜叹这两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暂时地友好,可有识之人都不是瞎子:若想一统江山,他们势必反目——叔父诸葛玄再不想卷入这场混战,亦是身不由己……而他和兄长、幼弟作为叔父的亲人,亦没法避免未来的那一场混战!

当然,此是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分析。

不过,大家都没经历「重生」,皆都不会晓得,将来既不是袁绍一统天下,亦不是袁术,而是……另三位出乎意外的霸主:曹操、刘备、孙权!

……又扯远了。

所以说,若要保全自身和家族,真有难度——

至少对诸葛亮而言,他既不想选择袁绍,亦不想依附袁术……假设条件允许,他仍旧想去选择刘备!

至于曹操?——后人都说:诸葛亮他之所以不投靠曹操,是因为公元一九四年曹操为报父仇而率兵屠徐州,而诸葛亮正是徐州人!

因有这层毁他家乡之仇,诸葛亮才会移居南方,相距曹操极远,致使诸葛亮长大之后,转被刘备三顾茅庐而折服,从此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忠贞不二,从而错失了曹操——

又有人戏说,说诸葛亮他与曹操的性格都差不多:特别好胜,控制欲比较强——如若两人合作,肯定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争执,会出现谁都不服谁的场面!并且,诸葛亮还认定曹操人品不好,跟着曹操办事,自己不会有很大的前途与发展……

诸葛亮:呵~

大家真会猜。

……好不容易地哄睡诸葛均,诸葛亮将诸葛均轻轻地安置榻上,再用被子细心地盖好。尔后,他悄悄地起身,想了一下,依旧决定靠近院外。

他对荀彧实在好奇且新鲜。

印象里,这位「王佐之才」的谋臣兼名士结交不少人才,诸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和郭嘉等人,其人伟美,且有仪容,又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上次逃得太过匆忙,他是没闻到甚么香味……如今兄长护着他,他胆子一时大了,竟想闻一闻那位名人是否身染熏香。

院内无人,院门却半遮掩。

透过院门的缝隙,诸葛亮眼尖地瞧见兄长诸葛瑾的衣摆——原来,诸葛瑾斩钉截铁,竟将荀彧他们拦在了门外!

轻轻地扶额,诸葛亮深深地怀疑荀彧怕是头一次被人吃个闭门羹。

安静地站至一角,诸葛亮竖起双耳,细细地聆听他们在争论甚么——

却听兄长诸葛瑾冷声道:“学生不会北上,亦不是带着家弟北上,还请先生莫要为难学生……学生早和叔父说好,会去他那里谋个差事。”

便听一个非常沉稳温和的男声说:“瑾之叔父,莫不是那豫章太守诸葛玄?琅邪阳都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如若是他,瑾大可放心……令叔父的上司,是后将军袁公路罢?瑾会不知,袁公路实是冀州牧袁本初的弟弟啊!”

“这……”诸葛瑾哑然。

诸葛瑾很想说:袁公路和袁本初虽为兄弟,关系却并不和睦……但这话儿,他可不敢乱说——毕竟双方还在维持表面的交情,哪里容得下他一小子胡言乱语?

那人又道:“既为一家,又何需分个彼此?——你若来冀州,主公定然不会亏待于你……老实说,瑾之才华,彧钦慕之,实恨没能早些结识!主公待瑾之重视,袁公路何能比之?只怕瑾去令叔父那儿,也得不到袁公路的重用!假以时日,只怕瑾会浪费大好时光。孰轻孰重,还请瑾思之慎之。”

诸葛瑾:“……”

诸葛瑾支支吾吾,完全说不出话来。

听至此处,难得偷听墙角的诸葛亮终于忍不住地佩服对方,并且一口断定:此人定是荀彧无疑!——能把兄长辩得哑口无言,可见荀彧口才之高……

略微地思索,诸葛亮想出一条反驳之语,便隔一扇院门,朗声地说道:“兄长,你忘记了叔父年事已高么?”

话音刚落,诸葛亮擅自地推开门去。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