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开天 默认卷 第十章 渭阳楼里再结缘(上)

子默的疑问,在刘宗儒心中同样存在,只是碍于礼数不便唐突询问中年儒士罢了。而中年儒士似是猜出了刘宗儒心中所想,继而悠悠说道:“刘宗儒,你是不是在疑虑,我如何仅凭借一枚鱼钩就判断出你要拜访何人?”

刘宗儒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不知所措,稍有迟疑后说道:“呃……,方才学生确实不解先生如何凭借‘鱼钩’知晓我所寻何人?”

“哈哈!平时书院上下都知道有三位先生皆好垂钓,但却不知三位先生垂钓有何区别?掌书李先生,因早年从道有感万物皆有生命,因此钓鱼时只有鱼竿和丝线并无鱼钩,垂钓只重其意,不重其果;监院杨先生,用的是一玄铁钩,说是鱼钩不如说是一颗没有尖的钉子,因为那玄铁鱼钩并非弯形而是通体直长,用杨先生的话说垂钓乃是缘事,有缘自会上钩,因此垂钓重其缘,有缘便得果;而山长游先生,则是每次垂钓必有收获,因为他用的是一枚白骨钩,也就是你手上这枚,游先生则说钓鱼就是钓鱼,钓到鱼才是钓鱼麻。所以,我自然知道你要寻的先生是那一位”中年儒士合了手中折扇笑着说道。

刘宗儒微笑着,谦恭地说道:“学生受教了,想不到这看似简单的垂钓一事,竟有如此学问。”

听了刘宗儒的言语,中年儒士带着满脸惊讶的说道:“想不到你居然能体会这其中的道理,妙哉妙哉!哈哈,也是,山长岂会把自己珍视的‘白骨钩’交给平常人之手。”

刘宗儒正想继续询问个究竟,那儒士抬手打断了,微笑着摇头说道:“更多的缘由稍后你自会了解。到游山长居住的‘爱莲阁’还有一段距离,不如我于你介绍下这书院的一众建筑与景物,你也好欣赏一番。”

刘宗儒拱手谢道:“那就劳烦先生了。”

这渭阳书院整体是坐北面南,大门便是坐落于中轴子午线上,而直通大门的大道,便是书院的主干道。这幽静大道两旁整齐的生长着水缸般粗的松树,树枝上鸟雀鸣叫好不惬意;三两只活泼松鼠也竞相在枝头嬉戏。眼前这些山精活物,为庄严的书院平添了一份热闹。期间遇到不少的书院弟子朝监理行礼问候。穿过这条走廊之后,来到一片方圆百亩的湖泊边。

中年儒士漫步走到湖边,倚了湖边竹廊的围栏,指了指刚才走过的幽静通道对刘宗儒说道:“适才我们所走的大道叫‘无涯道’,旨在提醒学院众人儒学深奥学无止境;而眼前这湖叫做‘渭阳湖’,湖的西面是学院平时传道受业的道场‘志学殿’;再往前走,便是书院的‘典楼’,也就是藏书的地方。典楼对面相邻的便是学子们生活起居的住所。过了典楼在往前穿过一片竹林便是学院先生们起居的场所,有三间独立的建筑,‘寒梅苑’、‘爱莲阁’、‘格竹居’,分别是山长、监院、张数的住处,山长游先生就居住在爱莲阁”。

刘宗儒扶着围栏望了望不远处的竹林,在林梢处隐约看到几处房子。

渭阳湖波光粼粼,莲叶随风轻微浮荡。一路上听着中年儒士的介绍,不觉间爱莲阁已经出现在眼前,只是刘宗儒的思绪还停留在方才经过的典楼,心想:“这典楼竟然有七层,也不知藏了多少自己未读过的书籍”。

数步之后,中年儒士停了下来,转头指着眼前房屋向刘宗儒说道:“我们到了,这便是山长游先生的居所。”

刘宗儒打量这眼前独具一格的庭院,并没有发现名字中所含的‘莲’,只见儒士直接进入庭院中,朝着正中间的主阁楼走去,刘宗儒也快步跟上。

中年儒士伸手抓了朱门上的虎首衔环敲着说道:“游山长,有位叫‘刘宗儒’的儒生拿着您的‘白骨钩’来拜访您。”

只听屋内传来声音:“哦?那个小泥鳅终于来了,快带他进来吧!”

随后,中年儒士带着刘宗儒,推门步入阁中。阁内的陈设并不像平常生活的房间,反而更像一个书房。里面空间呈圆形,周边都有环形的书架,上面堆满了书籍。在圆形空间中央则是摆了一个近十米的长案,上面也是凌乱的放着很多书籍。显然刚被人翻看过不久。长案尽头正有一位背对着阁门正在看书的先生,正是那渭阳书院的山长,刘宗儒从形态外貌判断,眼前这人虽说也是年过五十,但是体态偏胖,头上的发丝雪白,分明不是那日在渭水边相遇的钓翁前辈。竟一时愣在原地忘记行礼。

倒是那先生,似是背后生了眼睛发现了刘宗儒的异常,便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转过身来微笑着道:“你就是刘宗儒吧?我是这书院的山长。”

刘宗儒随即躬着身子拱手道:“学生刘宗儒见过山长,只是……只是……?”

游山长两只眼睛紧盯着刘宗儒,带着戏谑的微笑说道:“只是什么?”

刘宗儒被眼前这山长盯的不太自在,顿了顿说道:“只是,山长并非是那日与我在渭川相遇的前辈。”

游山长抚着白须笑着说道:“哈哈哈!那日与你相遇之人的确非我本人,其中缘由待我慢慢与你道来”

旁边的监理儒士听闻这二人的对话,显然感觉自己不宜留在这里,随后便向二位告辞了。

看着监理的身影出了大门后,山长命小童关了房门,随即邀刘宗儒于案几前坐下,吩咐小童沏了清茶。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给刘宗儒听。

原来那日与刘宗儒相遇于渭川边的垂钓老者,乃是书院游山长相识多年的故交好友。那人性情淡泊,好于青山绿水,常年游历在外。但每隔七、八年便会到这渭阳书院小住一阵,据游山长说是想念这渭川中的鲶鱼和泥鳅的美味,故每次来都用山长的鱼竿去渭川钓鱼。也就有了先前与刘宗儒的相遇,不过这老者却一改之前的冷漠作风,居然跟刘宗儒这个年轻书生投了机缘,还把游山长最珍视的白骨钩赠给了他。那老者临走前还神神秘秘地对游山长说,他赠出的那枚白骨钩会给游山长带来一份大礼。随即于半月前离开了渭阳书院,继续游历去了。”

刘宗儒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满脸诧异地说道:“原来是这样!敢请游山长把那垂钓前辈的生平告知晚辈,另外还请山长指点晚辈,在哪里能找到这位前辈?”

游山长喝了口杯中茶,点着头笑着说道:“哈哈哈!果然如那老东西所料,你定会追问他的下落。切勿着急,他留有一封手书,让我转交与你,你且看了再做计较。”

刘宗儒从山长书中接过一封署名垂钓老头的书信,当即拆了信封便看了起来,那信中言道:“宗儒小友,此前你我相识乃机缘所致,我料定那日于你说道之后,你必心生更多疑惑,继而必至渭阳书院寻我。关于你当前心中的所有疑惑,我已托付我的故交好友游作为你解答。不必问我是谁?更不必寻找我,我乃天地间一清闲人,连我自己亦不知自己要去哪里?何况他人。待机缘成熟,日后你我还会相见。另外,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会由我的好友游作山长交给你的。再会,宗儒小友。”

刘宗儒手捧着手书陷入了沉思,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疑惑。而一旁的游作山长则手抚长须微笑着点着头。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