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侯府娇宠日常 内宅之争 第十四章举家进京

苏鸾至今仍能记得那种如坠冰窖的阴寒刺骨,盛夏阳光都无法驱散的阴凉。一想到叶天凌数次因搭救她而与离京的机会失之交臂,窒息的绝望便如一只巨大的手掌紧紧扼住了她的脖子,胸口仿佛破了一个窟窿,冷风呼啸而入,又鱼贯而出,留下的除了冷和痛,就只有空。

一连好些天,苏鸾都夜不成寐。

直到许久以后,一个素未谋面的太监慌慌张张地递给她一个纸条,上面只有一个字。

安。

苏鸾便真的安下心来,时隔半年后,她从宫人的闲话里听到,有人在江北一带见过二人,裴瑜派人找了几次,无果。

她手里揪着一件准备浆洗的衣裳,神色癫狂,仿若又哭又笑。

苏鸾想,他们应是假死脱身。

此后经年,江北一片都不甚安宁,朝廷招安无用、围剿无果,最后不了了之,如鲠在喉。

再往后的事,苏鸾就不知道了,她到底只活到了三十六岁。

其实苏鸾应该庆幸,庆幸他们没有步苏阙的后尘、被她连累至死;庆幸她只匆匆瞥了一眼那个下笔仓促的“安”字;庆幸她那时还不知道与她神交已久的人,就是叶天凌。

否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一定是许如梅的死。

她也许会少活十年,少洞察十年的先机,少知道许多的真相……

苏阙见她想得出神,刚想开口叫她,苏鸾却自己回了魂:“哥,你日后定要记着小侯爷的好。”

“你怎知他与我交好?还是……”苏阙本欲调侃几句小女儿家的心思,却发现苏鸾神色郑重,故而也收了笑意,同样慎重地点了点头。

他道,好。

却也没再问起苏鸾是如何知道这些。

他与她,是一心的。

后来苏鸾又说起了苏谢、苏昭回京贺寿的事,让苏阙不要与那两家人扯上关系。

“不过是个生辰,呆不了多久……”苏阙说着便反应过来,含笑的眼睛看着苏鸾,“你是不是又耍什么滑头了?”

“大伯父家的两个姐儿都到了说人家的年纪,如今背靠着父亲这棵大树、兜里又有了几个银子,哪里还看得上乡野村夫,定然是要来京城寻门好亲事。至于三叔父,本就唯利是图,媳妇又是个没正行的,明哥儿都十四了,也该好好盘算盘算了。周姨娘生了苏远以后,老苏家就再也没有添子的喜事,三叔父家的丫头来得及时,贺老夫人向来疼爱幺子,加上这个孩子,自然有求必应。”苏鸾说得头头是道,只是言语里并没有多少感情,甚至有些凉薄,“他们早就动了定居京城的心思,我不过是找了个江州的同乡将这番话原原本本说与他们听了,再吹了一阵东风。”

“大伯父跟三叔父成家早,除了刚添的丫头,膝下子女哪个不比你年纪大?等人来了府里,可不能哥儿姐儿地叫了。”苏阙看着她说起这些家长里短时一派老成模样,忍不住捏了一下她包着点心的腮帮子,“你吹的那阵风可是让他们把良田、宅子全卖了?”

“还是你懂我。”苏鸾笑得可亲,“不断了后路,只怕三兄弟都下不了决心。”

苏鸾清楚地记得,上一世老苏家那两兄弟也是趁着这个档口提出了要举家迁来京城,老夫人倒是乐意,可是苏豫跟李氏不愿意,留下这两个贪得无厌的兄弟,指不定要给苏豫惹下多大的麻烦,银子倒是小事,怕的就是打着苏豫的名号四处给他落把柄。那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却还是被人捏住了软肋。

苏豫撂下狠话,若是他们要留在京城,那江州的田产通通换成现银分成三份。

那两房捞来的银子都置了田地,为的就是不留现钱好向苏豫伸手,如若分家,岂不是这十几年攒下来的钱都打了水漂?那自然是不行的。

两家人目光短浅,舍不得手里的银子,于是来京的事情只好作罢。

倘若这两家人回去之后就安分守己地待在江州,苏鸾也不会记恨他们。

只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两兄弟在往后的来往中,总要有意无意地提起定居京城的这一茬,说得多了就被李氏记在心里了。

李氏许诺给他们置一间两进两出的院子、再替那几个年纪已大的哥姐儿寻段好姻缘,作为交换条件,那两家人从乡间带回了一双姊妹。

而后的事情顺理成章,苏阙在李氏的安排下污了两姐妹的清白,两人虽然出身不高,但也是好人家的姑娘,同时下嫁已是丑事,更是不能同时为妾,况且又是苏阙酒后失德。

于是大的为妻,小的做妾。

为了遮丑,婚事办得很仓促,可这件事还是遇风就散,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

苏阙原本顺畅的官路一度受阻,人也萎靡了不少。

只是为了给苏鸾撑起一片天,再艰难,他还是熬过去了。

兴许就是这份坚韧,成了苏豫心里的倒刺,非拔不可。

苏阙葬身大漠时,未及不惑,一生无嗣。

既然如此,索性让他们在来京之前就将田地卖了,银子藏一半再主动拿一半出来分三份,这点钱比起让苏家给他们在京城置个宅子简直不值一提,更何况两兄弟的哥姐儿要是真能在京城寻个好人家,苏豫和老夫人总要凑点嫁妆、聘礼,花小钱换大钱,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办法她都借着别人的嘴告诉他们了,也免得他们像上辈子一样,只有想法没有手段,被人拿住了七寸,成了李氏手里的棋子。

整个苏府都不待见老苏家的两兄弟,苏阙也是一样,可苏鸾对那两家人的排斥好像超过了他的想象。

苏鸾养在深闺,那两房也是要逮着机会才能来京,毕竟江州也不近,照理说,应该是没有多大的机会结怨。

苏阙这么想着,也这么问了。

可是除了这件事,苏鸾与那些堂兄堂姐之间倒还真有过节,这些旧事她本不欲再提,可是一想到苏昭家那个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儿子,脸色便寒了下来,她道:“去年大堂姐和二堂姐还在苏阮的撺掇下、为了抢我的珠花将我推进了池塘里,三堂兄不但没有救我,还在旁边笑话我是落汤鸡。”

事情是真,她不想苏阙被那两家人毁第二次也是真。

上一世,连苏秦这种五毒俱全的废物也能被苏明越带越偏,若不是后来苏家势大,苏鸾又成了宠妃,只怕这两个勾搭成奸的玩意早就死了千百次。

这种打蛇上棍的人家,苏鸾不愿让苏阙与他们有半点交集。

苏阙神色渐冷,捏着茶杯的手指越收越紧。

去年的事,今年才说实话。

是贺老夫人与李氏压着吧,苏豫也应该是故作不知吧。

三个长辈都是这样的态度,说了与不说也没有差别吧。

欺人太甚呐。

苏鸾拉着苏阙的胳膊,笑说:“看吧,本来没事你非要问,知道了自己又不开心。”

苏阙神色凝霜地摸了摸她的发旋:“以后有事跟哥说,那些人不能给你做主,哥给你做主。”

苏鸾弯着眼睛道:“好。”

这年的夏天好似来得比往年要早,与贺老夫人的寿辰还隔着几天时,已经能感觉到有些闷热,老苏家那两兄弟就是在这个身心燥郁的时候来了京城。

与今年的初夏一般,到得比大部分人的预料都早。

两房分乘两辆马车,后面还拉着三四只半人高的梨木箱子,冯管家来报时,那两房正驾轻就熟地指挥着小厮往里搬东西。

等苏鸾兄妹接了信赶到前厅时,屋里气氛诡异,人人面色难看,大大小小的物件更是摆了一地。

老大苏谢领着媳妇江氏站在前头,苏茹、苏芸两姐妹一左一右靠在爹娘身边。两人正是十四五岁的好年纪,也学着京城的姑娘戴花穿衣,只是两人肤色较深,身上的料子又是不时兴的掐花缎子,神色动作都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老三苏昭站得后些,徐氏手里还抱着一个哭泣不止的婴孩,长子苏明穿着一身长衫站在身后,一张集齐了爹娘缺陷的丑脸上还挂着自以为是的笑容,一双鼠眼里尽是贪嗔。

苏豫背着手,眉头深皱:“娘今年不是整生,你们下这么重的礼,怕是不合时宜。”

苏谢是长子,听着苏豫话里的驱逐之意不由面色发红,刚想用大哥的身份压一压苏豫,却被江氏扯住了袖子,她常年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有些红黑,身上穿着一件绛色的罗裙,头上别着金钗,腕上套着玉镯,笑着露出一口不甚整齐的牙齿:“二弟这是说的哪里话,都是一家人,不该这么生分!再者说了,以后咱们隔得近了,免不了你来我往,这些身外之物还分什么你我!”

李氏也笑着开了口:“听大嫂的意思,是要留在京城常住了?”

江氏将两个女儿往前推了推,面上好像有些羞赧:“这不是女大不中留,两个丫头都到了说婆家的年纪,想着留在城里寻户好些的人家,说来,这还得劳烦二弟妹……”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