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王侯列传之大燕帝国 第三章 敌明我暗

左子辛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文诚的府邸,却没想到此时遇到了一个曾经有一面之缘的人,也回到了王府。

蓝傲见到左子辛之后,即刻下马上前对左子辛抱拳行礼道:“属下见过左大人,不知大人今日到来,有何要事。”

左子辛下马打量起了蓝傲,若有所思道:“你不就是那个跟随王爷一同出使的随从吗?怎么不见你家王爷?”

蓝傲把左子辛带进了府邸,安顿好马匹之后,将他带到了文诚的书房,这才讲述起了自己所知道的经过。

原来日前文诚送走左子辛之后,便和蓝傲一起离开了馆驿。行至城郊三十里处的长亭,文诚让蓝傲送密信回府,自己留在亭里等候消息。蓝傲不敢松懈,悄悄进城跟王府取得了联系,约定好了明日接应的时间。只要明日能避过城外的迎接人群,直接出现在宫门之前就行了。可谁知道待蓝傲回到长亭的时候,石桌上放着的是文诚出行必带的月神弓,却不见文诚的踪迹。四处找寻不到,无奈只好先带了月神弓回府,翌日命人回复陛下。王府中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手,倘若陛下都不重视的话,那主子的安危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见到左子辛陷入了沉思,蓝傲也不敢胡乱打扰,自径出了书房,继续发散人手去寻找文诚。

于此同时,东宫可就是另一幅光景了。

“混账,混账……父皇这分明是警告啊!我明明什么都没做……”太子文诏回宫后仿佛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宫内坐立不安,自言自语道。

御史大夫周平川深知这位太子爷的脾气,唯有静静立于一旁。等到文诏发泄完了才出言相劝道:“太子殿下您可千万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唯今之计,只有尊从陛下的旨意,命兵部拨来的一千禁军,方圆五十里内,细细打听三殿下的消息。”

此刻文诏已经稍微平静了下来。“可是父皇限时只有三日,届时如果还没有消息……那可如何是好。”太子文诏边说边取来了大燕及附属国家地形图,在桌子上展开来。

“大人有话不妨直说。”看到周平川欲言又止,文诏皱起眉头问道。

周平川整理了一下思路,谨慎的对文诏说:“太子殿下,依您看来,谁最有可能对三殿下不利?”话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见文诏陷入了沉思,周平川继续说到:“川蜀一国偏安西南,即便攻取我大燕国土,也不易长期据守;荆楚之君虽有意吞并我大燕国土,却无意取我大燕京师以北之地。使我国成为荆楚之附属,如此又可以助其北据兹戎,自然不希望全面开战,从而激起我国民之怨恨;然而三殿下又与鲁岱的二皇子私交甚厚,去年鲁岱国主命其二皇子来朝之时,正是三殿下和其交涉两国文化交流及互通商旅之事宜;然后剩下便是兹戎了,谁也不知道三殿下当时出使之时是如何谈判的。既然兹戎王当面承诺与我大燕重修旧好,并发下国书,至少说明兹戎王现在还不愿和我朝撕破脸;如此一来,剩下的问题,便只存在于我国中了。”

文诏猛然醒悟,将所有的焦虑化作一记重锤,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大呼道;“来人啊!”

随后便有一名侍卫入门请安,太子遂发下一连串的命令:“你马上传令给赫连忠,让他接管兵部调拨的一千禁军,然后任命亲信之人统帅。分调六百禁军秘密监视安州,老二旦有异动便即刻来报。命三百禁军协守各处隘口,如有发现行迹可疑之人便立即拿下。命一百禁军着便服潜伏京城各处街市,如有发现不寻常之处便追踪查探。”末了,文诏好似又想起了什么,拿出纸笔飞快地写下一封信交到侍卫手中,让他亲手交给赫连忠。

“是,属下一定亲手交给赫连总管。”侍卫应声后便离开了。

待侍卫离开以后,周平川却一脸惊慌的对文诏说道:“太子爷,命人监视皇宫的举动,这可是谋逆之罪啊!倘若被人发现,那可就真是百口莫辩了……”

文诏冷哼了一声将其打断,不屑的说道:“这件事情上老头子从头到尾都不信任我,散朝以后只留下了左子辛,我倒想看看那左子辛究竟有什么锦囊妙计。”

东边距离燕都不足百里的安州府城内,一个服色应为中军参赞之类官职的人正陪同一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在府邸的池塘中垂钓。

“殿下真是神机妙算,实在令颜护佩服的五体投地。”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他身旁的公子,便是被信帝封为安王的二殿下文诺。

“哼哼,本王素知子郭你从来不喜道此等谄媚之语,有什么疑问,尽管说吧。”少年解下刚钓上的青鱼,重新投下鱼饵,对身旁的人说道。

颜护心中的疑惑实在是太多了,且不说三殿下失踪是不是真与二殿下有关。若说有关,他近日并未见到安州营中配置有所变动,王府方面也无任何异常。可要说无关,三殿下又怎么会无故失踪呢?太子又怎么会派来兵部调拨的禁军秘密监视王府和州营呢?他知道身旁这位殿下从来不做没有好处的事,即便是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是不会轻易去做的。须知此时此刻,三殿下的失踪固然能让太子如坐针毡,但皇上亦会对安州有所怀疑,如此想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颜护不知道该如何说话,只得试探性的问道:“殿下以为,三殿下如今身在何处呢?”

突然水中又有异动,逐渐在水面溅起一团浑浊。只见二殿下将鱼竿轻轻回拉,也不收线,只是那鱼竿好似力沉千斤,拖起两寸以后便再拖不动了。过了良久,不知是不是殿下手臂酸软,轻轻将鱼竿放低了几寸,便见那鱼丝被拖着左右摆动。二殿下重新将鱼竿慢慢拖起,突然向后一挥,原来是一条手掌般大小的鲶鱼。在颜护的帮助下,才将那鲶鱼解下,置于瓮中。

文诺仿佛没听到颜护之前的那个问题,对颜护笑道:“看来子郭今日的运气不怎么样啊。”

颜护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颜某不精此道,哪及得上王爷不过是坐了半个时辰,就已经钓得盘满钵满了。”

文诺站起身来,看着被那鲶鱼搅得一塘浑浊的水,似乎是回到了上一个问题。轻声笑道:“老三啊,他好着呢,本王似乎听说是被几个道上的朋友给请了去。现如今该是正在和人家把酒言欢吧。”

颜护心中又升起了新的疑惑,因为他知道,一个死人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可如果是活人,那三殿下事后定然无恙,如此又能有什么用处呢?于是开口问道:“三殿下如今圣宠渐浓,倘若他得知此事,岂非会对我安州不利?”

“哈哈哈,倘若他知道,将他请去的是老大的朋友,那又会如何呢?”文诺大笑道。

“不知是什么样的朋友,有能将三殿下强行请去而不被拒绝的能力。”颜护对文诚的武艺骑射略有耳闻。

几年前郑国国主荒淫无道,当今皇上御驾亲征消灭郑国,兵临郑国都城城下之际,是郑国国主打开了城门向大燕投降,被当今皇上敕封为郑国公。名是投降,实则暗中潜伏于今上身旁,伺机下手行刺。当时皇上命大军驻扎城外,只带了几千禁军亲卫入城,在郑国宫殿内设宴,以表彰郑国国主的义举,为郑国国都的百姓免去了一场无谓的战火。

也实在是疏忽大意,当时信帝见都城一派平静祥和,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谁知黄昏时分的宫宴之上,十余名刺客突然出现在宫墙上,向信帝发动袭击。当时的侍卫统领马上命人将信帝保护起来,谁知这班刺客的飞刀箭矢上全是浸了毒的,被射中的亲卫皆是当场毙命,亲卫们即刻结阵对敌。待刺客的暗器告罄,便抽出了腰间的刀刃突入了挡在信帝之前的亲卫阵中。慌乱之中,郑国公向信帝建议,撤到别处去。就在信帝动摇之际,被文诚及时制止了。文诚对信帝说:“父皇,此处开阔,并不是刺杀的有利场所,儿臣以为这不过只是刺杀行动的前奏,父皇撤退途中才是真正的雷霆一击。”文诚拿出月神弓,连发了十箭,其箭快如流星,其中三箭被刺客用兵刃挡去,余下七箭每一箭都命中一名刺客的要害,十箭过后刺客们已经乱了阵脚。遂丢下月神弓,从一名亲卫手中夺过战戟,一跃进入了战圈之中。待文诚手刃了两名刺客以后,仅剩下三名刺客。此时文诚的衣袍已染上了刺客们的鲜血,他下令亲卫原地结阵,将几名刺客团团围住,自己却落在阵中与刺客周旋,岂料刚才被亲卫击成重伤的刺客全部服毒自尽。

其中一个刺客对文诚舍命一击被文诚化解并击杀之后,刺客见大势已去,便横刀自刎。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手中的兵器被文诚扫落。文诚担心贼人服毒自尽,只得将其二人打昏,并搜出了口中的毒药,命亲卫捆绑关押。经过严刑拷问,不但使禁卫军成功的将余下的十余名刺客一网打尽,还供出了郑国公就是幕后的主谋。

颜护心想,若是自己被二殿下任命在官道上伏击三殿下的话,不但自己性命不保,恐怕带去的人手亦会损失惨重,就更别说做得不留痕迹了。

就在他心思不知道飞到哪去的时候,突然听到文诺依旧不急不缓的声音,“你……听说过‘群龙山四将’吗?”

【本章完】

敬请期待下集:群龙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