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秋开始暗暗打量起文诚来。虽然穿的服饰很普通,可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强大的力量,那究竟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对着一个近乎赤身露体的女子,还能有这样清澈的眼神。突然又想到自己如今的样子,整张脸羞得红了起来,一颗心扑通扑通的直跳。
就在刚才她的身心被绝望所占据时,文诚的出现,让她仿佛在暗夜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可就在母亲被杀掉的时候,她真的很迷茫,眼前出现的这个男子,带给她的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文诚的愤怒让她很有安全感,可当她看到他那仿佛来自地狱深渊的眼神,和那恶魔般的微笑时,她愣住了。
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为的只是杀掉那些恶人,得出这个结论她自己也感到惊讶。
也就不由自主的问了他这么一句,可话一说出口,心里就开始后悔了,因为无论如何他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文诚被这么一问也是哑口无言。救人重要,还是除恶重要,心中无法去衡量,如果失去哪一样,恐怕他都无法原谅自己。
这时公羊德带着村子里的猎户赶来,看到宁老汉夫妇两人已经惨死,不禁都面带戚容。再看到那些土匪的尸体都吓了一跳。八个匪徒皆是一击毙命,干净利落,使他们对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好奇了起来,但是也没说什么,只有一个叫师文博的猎户静静的打量着文诚。几个村民手脚利落的开始挖坑准备埋了那些土匪,毕竟他们不希望有同党寻仇上门。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走过来对文诚说道:“若是没有公子,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可惜老宁夫妇还是没能活下来,还有这个孩子。唉,我这个村长真的再没面目做下去了。”
文诚连忙对赵村长说道:“都怪在下没能及时赶来,否则两位老人家也不至于惨死。”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是先找个地方慢慢说吧,这里死了这么多人,实在不是个说话的地方。”
“也好。”赵村长答应了一声,便吩咐着把地里的事情都收拾干净,然后带着他们回到了镇子上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
看到赵村长吩咐人带宁小秋上楼换一身衣服,文诚开口问道:“宁姑娘双亲惨死,实在是可怜,不知道村长往后作何打算?”
村长无奈的看了宁小秋一眼,无声的叹了口气,刚要说话,谁知那宁小秋抢先说了出来。“小女的性命是公子救的,小女愿意跟随公子,为奴为婢,以报公子的救命之恩。”说完脸红着低下了头。
文诚听完大感头疼,自己不过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没想到竟会这么麻烦,无可奈何的感叹做个好人居然也这么麻烦。
周围的村民听到宁小秋这样说,不禁都皱起了眉头。对文诚的身份他们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他们在这里避世,自给自足,自然是不希望有外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
宁小秋当然知道村民们的顾及,但是人家是仗义出手,咱们却还怀疑人家,真是万分的尴尬。
这时师文博开口对文诚说道:“公子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身手,想必定是将门之后。”
嗯?将门之后?既然好人难做,那不如就做一回坏人吧,文诚此刻脑中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于是对宁小秋说道:“在下姓凌,家在燕都,家父在兵部当职,若是姑娘不嫌弃的话,在下可以修书一封,待姑娘到府上见到家父,只需要说是在下的妹妹即可。”
“文博……”见到师文博还想说什么,公羊德将他叫住,摇了摇头。
师文博见到文诚一直坐在一旁沉思着,等到宁小秋走上楼去之后,便过去坐在了他身旁,静静的看着他。文诚撇了他一眼,没吭声。
看着文诚不动如山的气势,师文博暗自心惊,想起了曾几何时自己也见到过这样的人,那应该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压低了声音问道:“凌公子身为朝廷命官之子,却为何只身来到这穷山恶水之中?此举实在令师某好生奇怪。”
文诚也开始打量起这个貌不惊人的猎户。虽然常年待在这乡村山野,平静的生活却没能将他完全的掩盖起来,眼神中透出的一股锐利让文诚清楚的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等闲之辈。知道对方心存疑虑,他笑了笑便开口说道:“小子在博叔面前献丑,让博叔见笑了。承蒙父荫,在下即将出任要职,不过在下年轻识浅,所以只身到这边境来巡察一下,我想再过不久,便要回去就职了。”
师文博的脸上微微惊讶,他觉得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不过既然对方不想说,他也不好继续追问。心中隐隐有个感觉,这小小的村镇恐怕从此以后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平静了。
无声的坐了一阵,宁小秋已经换了一身衣服从楼上下来,公羊德眉头紧锁的跟在她身后,像是刚才在楼上谈了很久的样子。
坐在楼下的文诚抬起头来看了一下,没想到宁小秋刚才那凌乱的模样已经消失不见,换上了一套姑娘家的寻常服饰。他惊讶的是一日之内痛失双亲的小姑娘,在巨大的悲痛和挫折下居然还能保持脸上的平静,使他不得不对宁小秋重新评价。
看了一下后他便找来了纸笔,写下了一封信。信开头的称呼是父亲大人,信中凄婉的写道凌简那老小子如何如何抛妻弃子,然后又另娶他人,害的自己和妹妹在乡下吃苦云云。心中暗笑,他已经可以想像到当凌简家那只母老虎看到这突然冒出来的儿子和女儿时,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估计那老小子要在房门前的廊子上睡两夜了。
写完了信转头对村长说道:“既然认得这个妹妹,那宁老汉夫妇也算是在下的父母了,这些银子,就当是用来安葬他们吧。”说着,从怀中拿出了十两银子递给了赵村长。
然后又拿出了自己的匕首,连同写好的信一起递给宁小秋,对师文博说道:“在下还有事要在边境一带走走,不如由博叔陪同妹妹带着信先到燕都去吧,家父见到这把匕首自然就明白了。”
这把匕首是当年平定郑国刺客之事后,父皇在大殿上御赐的。说是先皇偶然得到一块天上落下的玄铁,又经过几代宗师大匠锻造砺练而成,削铁如泥。相信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应该认得,倘若不慎被都城的守卫拦下,也能充作通关的路引了。
记得父皇赐下的时候,这匕首有一个寒冰烈火似的名字,叫什么来着,一时间倒是想不起来了。
反是那师文博,看到匕首之后对文诚的身份更加的好奇,于是答应了下来,打算到燕都之后再一探究竟。
叨扰了一阵后文诚便离开了村镇,看了看夕阳的位置,知道已至申时。原路返回并不是他的作风,于是催动胯下的黑云朝村子的另一边跑去。
跑出去不到三十里,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接踵而至,使他好似芒刺在背,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算算时间也不早了,想到父皇曾经派左子辛来传旨,自己没说情况就消失了两天,若是再不回去,恐怕朝中会乱成一团。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迅速的回到官道上,即便有人想对自己不利,在大道上设伏成功率会低很多,自己则更有把握。
不知道跑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看着那一轮即将圆满的白月从山间慢慢的爬了起来,天际的繁星点点滴滴闪烁着,文诚心中似有无数感慨。
山川秀丽海波涛,
梦断君心入战壕。
愿把身躯埋故土,
一腔热血洒成皋。
此时再吟起诗来已经没有了风花雪月,想到多少忠勇之士曾经埋骨于此,心中一片惆怅。他们就好像那些一点点坠落的星光,有些被人们铭记,而许多,都已经消失在黎明。
【本章完】
敬请期待下集:千手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