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回到王府之后,文诚在家中静静的想了两天。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为皇家的子嗣,必要是三妻四妾,为皇族开枝散叶,才能保江山万代。愿得一心人那只能是平民百姓才能有的幸福,若是生在帝王家族还有这等的奢望,那必将是痛苦的。
难怪别人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倘若娶了她,必要将自己的心一分为二,自己的心又可以分成几分呢?
自古王侯将相有着深爱的妻子,却也同时有着无数妾室,这样的冷漠与无情,自己真的做得到吗?
今年开春的时候,四弟就为了能提前出宫建府,纳了两房妾室。最终得尝所愿,虽然未得敕封,但是却有了参政议事之权。
也许在她们心中,夫君的爱与不爱,根本就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也许这就是娘所说的,娶了才是最大的不负吧。
“殿下,凌大人求见。”蓝傲在书房门外说道。
文诚心中烦乱,这个时候还来给自己添堵,不悦的说道:“不见,皇上下旨禁闭,他难道不怕触怒龙颜吗?”
谁料这时凌简已经站在蓝傲的身后,听得文诚出语不详,于是开口说道:“殿下何事烦恼,不如和凌某聊一聊。”
文诚将们打开,一眼就看到凌简手上拿着的信函,心想道,“感情这家伙是上门来兴师问罪的啊。”
既然这老小子自己找上门来,且看看他到底想让自己多难堪。冷哼一声之后,就回到自己的书桌后边的椅子上大模大样的坐了下来。
谁知道凌简竟然说出了一句让文诚大吃一惊的话,“殿下此举,不会是想让我老凌也做一回外戚吧?”虽然说得像是玩笑之语,可结党之意却不言自明。
看到文诚惊慌的神色,打消了凌简心中的疑虑,不过也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想来自古能让这个不羁的皇子如此烦心的事,也只剩下那一条了---子嗣。
想想信帝的诸皇子,老大文诏,早已是妻妾成群;老二文诺也生有一子一女,儿子都已经有五六岁了,虽为妾室所出,却也是帝室血脉;就连老四文谆,也娶了两房妾室。
看着文诚苦恼的样子,凌简试探性的问道:“莫非殿下真的有了心仪之人?”
见对方依旧沉默不语,凌简突然大笑起来:“古人云:一个太少;两个三个正好;四个五个有点吵;六个七个两眼一闭便好;八玖十个悠悠到老……如今的这些心思只须一并收了就好,殿下又何苦自寻烦恼?”
“你说得好轻巧……我这一纸书信便已经弄得你家夫人火急火燎……”文诚斜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闹够了之后凌简正色道:“依我看,陛下这次像是早有预谋,该不会是逼着你娶亲的吧。”
“唉,父皇那心思谁不知道。昨日出宫前,我就已经答应了娴妃娘娘。估计过不了多久,父皇就会下旨赐婚了。”文诚无奈的说道。
“呵呵,能做得殿下的正妃,也不算委屈了沈家的女儿了。”凌简怎能不高兴呢,这位爷终于可以定性了。
可转念一想,信帝今天早上的那一道圣旨存在很大的问题。相信稍微细心的大臣都会瞧得出来,可终究是没人敢说话。如果届时重新封云州的话便无任何问题,若是封去别州,恐怕会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果不其然,第二天信帝就下旨,着礼部筹备,三皇子殿下的大婚事宜。一时间,三殿下府顿时成了整个燕都皇城最热闹的地方。那些朝臣都上门来送礼道贺,文诚也忙着应付他们。
就在忙乱之时,文诚看到礼部一个相熟的官员站在门外,拿着一些信件踌躇不前,心下一阵奇怪。
在打发了那些官员之后,文诚走出去问道:“其他大人皆神采飞扬,唯独元亨心绪不宁,这是为何?”这人便是礼部左侍郎,陆吉。
陆吉想了又想,欲言又止的说道:“今逢殿下正筹备大婚事宜,吉知实不该用这些政务来打扰殿下,只是……”
“到底所谓何事?”文诚知道必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不然崔焯那老头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
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来后,将书信递给了文诚,陆吉便娓娓道来,“世人皆知,鲁岱的二皇子能力出众,且在鲁岱一朝深得人心。也正是因为如此,鲁岱国太子纠结一众大臣排斥二皇子。鲁岱太子一向对我大燕不假颜色,一旦二皇子地位不保,只怕会影响两国的关系。届时兹戎再度兴兵,南侵我大燕已无顾虑。”
鲁岱位于大燕以东,过去几十年正因为有鲁岱从旁策应,兹戎才不敢那么嚣张。鲁岱内部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不知道这其中兹戎有没有使什么诡计。
文诚心下一阵无奈,自己大婚筹备一事根本无暇抽身。过去跟鲁岱二皇子交涉之时,隐约也感觉得出来鲁岱朝中暗流汹涌,却没想到会演变得如此激烈。
“这件事有没有禀报父皇?”过去文诚一直不曾培植势力,府中的人手合马夫,侍卫,奴仆,也不过才十余人。皇帝封的月例赏银,大多被他用来买些笔墨字画去了,这也怨不得别人说他是纨绔子弟。
见陆吉吱吱呜呜没说出半句话。文诚便已经明白,其实崔焯那老头只不过是想借自己来说话而已。
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很难。如果大燕明着出面干涉鲁岱的政务,那便是给了鲁岱借口来翻脸。可如果置若罔闻的话,二皇子不得保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
不过他曾经听闻父皇手中有一支亲信,队中密使皆身手不凡,过去数十年里一直助父皇处理着许多明着处理不了的事。只是缺少依据,不知是否存在。倘若属实的话,或许能助鲁岱二皇子一臂之力。
【本章完】
敬请期待下集:暗施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