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王侯列传之大燕帝国 第十九章 削爵禁闭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当看到一身皇子朝服的三皇子殿下站在殿上等待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好似如获大释一般。

最该庆幸的应该是太子文诏了吧,走过来拍了拍文诚的肩膀,说道:“三弟,此次你立下大功,回来一路不曾遇到什么危险吧,实在让哥哥我很是担心呐。”其他大臣也附和着。

这时碰巧左子辛走进殿来听到,心中流过一丝嘲讽,只怕你们是在担心自己吧。

站了一刻钟,等群臣全部到齐之后,信帝还未出现,左子辛便当众宣读了信帝三日前所下的敕封圣旨。

听完之后,群臣并没有什么异议。云州本是个小州,并没有什么人口,只是战略位置颇为重要,东可达鲁岱,群海;西有万山;北通大漠;自古是兵家必在之地,派一个皇子驻守也是无可厚非。

可是就在左子辛刚刚把圣旨宣读完毕,群臣还没来得及起身道贺,内宫总管何安就带来了信帝新下的圣旨,于是一众大臣又重新跪了下去听候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三皇子文诚,奉诏北使兹戎。本有历练之意,却不想归程中劣习难改,恃宠而骄,贻误国事。今略施薄惩,削去云王封号。自今日始拘其于府中闭门读书,不得踏出府门半步。钦此。”

宣读圣旨完毕,何安又道出皇帝口谕:朕身子不爽,罢朝一日,众卿家有本奏呈上便是。

听完之后不说其他大臣,就连左子辛也有些惊讶。罢朝他是知道的,可三殿下已经回朝,想来陛下是早有预谋了。连面都不露,当然是不想听到诤谏反对之声。这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的,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除了诸位大人面面相觑之外,最得意的莫过于太子文诏了。三天的提心吊胆,三天的担惊受怕,三天的患得患失。惊的是老三再也回不来,怕的是再也没人制衡老二,患的恐怕是老三功绩太过危及自己的地位吧。如今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怎能不让他喜上眉梢呢。

固然欣喜异常,但也不能太着痕迹,若是让有心之人看出端倪,兄弟不和这种事传到父皇耳朵里,恐怕自己要倒霉。

于是文诏走上前去将文诚扶了起来,说道:“三弟莫要灰心,等父皇气消了,皇兄代你前去求情。”

岂料文诚爽朗的一笑,说道:“大哥还不知道臣弟的为人吗?若是父皇一道诏书,将臣弟贬为庶人,倒也了去了臣弟一桩心愿。”

倘若平时说这般放浪形骸的话倒是无碍,可这大殿之上,身为皇子,未免太过有失身份,传了出去成何体统。礼部尚书崔焯劝说道:“殿下新立大功,又岂是些许过错能抹去的?依下臣看来,殿下不如回府静待几日,过些时候陛下定会再作安排的。”

大燕位于诸国之间,礼部最繁重的政务莫过于外事了。礼部之中,缺的是有胆识的人,而有胆识且又敢做主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今因为文诚的关系,大燕与鲁岱交好,如今又暂时稳住了兹戎,总算是能够暂时喘一口气。

虽说是禁闭,但信帝也没说必须强制执行,有些人文诚还是要去见一见的。

给何总管留下一句话后,文诚就自径朝后宫走去。走了不到半刻钟,身后一名内侍急急忙忙的追了上来对他说道:“殿下,这后宫中的规矩您是知道的。您就不要为难小的了吧。”

文诚心中掠过一阵无奈,他是最烦这些繁文缛节的,自己进宫见一下母妃也必须要内侍头前领路,实在是很不自在。

走到信帝赐予文诚生母娴妃的宸元殿外时,他蓦然看到湖心亭里有一个梳着丱发的女子在那里作画,于是文诚挥退了内侍,自己悄悄的走了过去,最后静静的站在了女子的身后。

只见女子的五官清晰,眉睫下闪动的一双眼睛好像有灵性一般,她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人,只是静静的画着。

文诚这才注意到,她画里的男子跟自己有几分相似。男子穿的,是自己最常穿的衣冠服饰,顿时眉头紧锁,心念复杂。

这时娴妃娘娘的贴身侍女兰儿出来四处找寻着什么,终于在湖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可是走上前去才发现,那里竟然站着三殿下,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起来。

那姑娘似乎发现了异状,于是放下了画笔,抬头望去,竟发现是娘娘身边的兰儿姑娘。可却见兰儿姑娘竟低眉行礼道:“小婢见过殿下千岁。”

吓得那女子连忙回过身来,看到文诚后惊得叫出了声来,后便羞得低下了头。她只见过文诚一次,便已经将他的样子深深的刻进了脑海中,那还是两年多以前信帝为其选妃的时候吧。

“臣女……”话还没说完,文诚便将预备行礼的她一把拉住了。对其说道:“你就是先帝太师沈融的曾孙女吧。”

沈曦云点了点头,却不知该说什么,只是傻傻的站在那里,文诚走了很久,她依旧是一动不动。

“娘,儿子来看您了。”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什么皇族礼法通通都抛到了脑后。他只知道,眼前的是自己的娘亲。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的,是母亲的血液。

“我的诚儿长大了,渐渐像个男子汉了。”兴许是太久没见儿子,娴妃很开心的说道。

娴妃才三十多岁,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这时她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当年娘以卑贱之躯嫁给你的父皇,到如今也有二十年了……”

“娘,儿子明白,以后不会再让您为难的。”文诚将其打断道。

娴妃无声的叹气:“方才在殿外,可有见到沈家的女儿?”

一时间,文诚心中百味杂陈,怪只怪自己太过悠游寡断,才会落得今日毫无退路的局面,低声说道:“是个好姑娘,只怕儿子会负了她。”

听得儿子这样说,娴妃笑出了声来,轻轻敲了这个傻儿子的额头,说道:“你若是肯娶她,便是最大的不负了。”

【本章完】

敬请期待下集:筹备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