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吾儿文诚自幼聪孝,且立下大功,使我朝与兹戎永结盟好,使边境得保安宁,朕心甚慰。今特封为云王,臻云州牧。望吾儿用心以治下,保境以安民,严整官吏,体恤百姓。勿骄勿燥,多行仁义之事。钦此。”
“儿臣谢父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呼万岁后,拜服行辕外殿的文诚长身而起,从阁臣左子辛手中接过圣旨。
云王文诚,是燕云国第九代国主燕信帝的三皇子,自幼聪敏,文韬武略无不精通。且相貌不俗,生得一表人才,一身高贵大气浑然天成。
信帝即位后,除了立长子文诏为太子,随侍在侧外,还立次子文诺为安王,臻安州牧。余下诸子皆未行弱冠之礼,仅有三皇子文诚,年满二十。而且临危受命北上与北方少数民族兹戎谈判,达成和解,永为邻邦,互不相侵。之后启程回京述职并举行分封仪式,然后便是举行大婚了。
“王爷,老臣向您请安了。”完成王命后,左子辛躬身参拜,向文诚施礼道。
“不可,不可,阁老不用客气,快快请起,您这可是折杀小王了。”文诚连忙将左子辛扶起,回身唤出侍卫搬来椅子扶左子辛坐下,看得左子辛频频点头。嘴上却道:“王爷,君臣礼仪,不可逾越。王爷如今此番,老臣甚是惶恐。”
“阁老此言差矣,您是父皇的肱骨之臣,又有辅佐之功。小王对社稷之功不及阁老万分之一,小王对阁老敬慕已久,如蒙不弃,我愿上奏父皇。尊阁老为师,请师傅受徒儿一拜。”说完便俯身下拜。
半响,只见左子辛对文诚沉声道:“此事尚未定论,还请王爷莫要再提了。”
末了,左子辛站起来,思虑半刻,终于开口说道:“王爷,老臣已经在此耽搁了许多时间。想到还要去向皇上复命,老臣便是一刻也坐不下去了,失礼之处,还请王爷莫要怪罪。”
“阁老说的哪里话,今日见阁老前来宣旨所乘是父皇的车架,想必阁老还有皇命在身,如此小王便不敢久留了。改日阁老若是得闲,小王一定登门拜访。”言罢恭身向左子辛拜别。
望着车架渐行渐远,身后一人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您为何要对这老东西礼让三分。据属下了解,他不过是个文臣,朝中并无权势,皇上让他做的不过是些琐碎小事而已。”此人便是文诚从小的随从蓝傲,因他父亲弹劾太子党羽的劣迹而遭到打压流放,家中老小因得文诚相助而加以善待,父亲念其年幼,求了文诚收留,让他随侍左右,因此对文诚忠心耿耿。
进入内殿之后,文诚无声叹息了一下,跟蓝傲讲起了这个老头的故事。原来左子辛虽然是两朝元老,却是几个拥立信帝登基的重臣之一,三十余载一直对燕云的皇权忠心耿耿。更是在信帝登基之初,帮助信帝肃清了许多异己之臣,巩固了信帝得来不易的江山,信帝对其信任有加。虽然只从事文职,却是信帝身边一个不可多得的谋臣,也是有拥立之功而非常鲜有留用身边的人。其性格之谨慎,办事之小心,更是不可小觑。
文诚也是察觉到了左子辛此行前来京郊馆驿宣旨突兀异常,即便不来宣旨,自己也是要回京述职的,到时再宣亦是不迟。只是不知道是他自己的主意,亦或者是其他……他摇了摇头,不管是其他什么,实在是不敢再联想下去。
他最清楚不过了,自己两人两马前往兹戎。仅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暂时稳住了兹戎王蠢蠢欲动的野心。燕云虽然国力强盛,却是内部争斗不断,一旦战事将起,便是各自为政。虽然鲜有外叛之事,但内里的纷争却犹如千里长堤上之蚁穴。而其他国家更会趁势发难,妄想从混乱的局势中分到一点残羹剩饭。一旦形成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后果会更加不堪设想。父皇手中虽然有一支精锐的禁军,京师怡然不惧,却不可轻易离开皇都。如果战局稍有变化,在危难之中极有可能发生篡权逼宫之事。而禁军将士多是各地军队中挑选来的精锐干将,若是外境被别国侵占,将士们一定会心思故乡,战斗力亦会有所下降。念及种种,文诚更是心急如焚。可恨大哥二哥各自交朋结党,相互攻伐,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更是手足相残,令父皇寒心。
无奈自己是人微言轻,虽然身为皇子,却不能够左右朝中局势。倘若此番宣旨是父皇授意的,那自己必能有一番作为,只是从此以后,又不知道会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了。
心念至此,马上吩咐了蓝傲收拾行辕,秘密联系府中心腹接应,悄悄上路,潜回京城,他对自己大哥二哥的手段再清楚不过了。不过他这番小心谨慎似乎是多余的,因为此刻太子和安王都想将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以巩固自己阵营的势力。
翌日,皇帝一早命人布置了迎接队伍来接文诚进宫。没想到迎接的队伍竟然排了十几里长,从宫门一直排到了城外。京城百姓人人称颂,说三皇子殿下有勇有谋,仅凭一人之力便阻挡了兹戎十万大军前进的道路,是燕云一堵无形的城墙。如此说话的多是为自己丈夫儿子不用征战沙场而庆幸的妇女。于是有位妇女的丈夫怒骂道:“你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好男儿就应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倘若得三皇子殿下统帅,即便战死沙场,那也是荣幸之至。”只见那妇女失声痛哭道:“殿下您快听听啊,我嫁的这都是什么男人啊,他竟然如此辜负您冒着千难万险换来的这和平……应该……应该罚他一辈子不能从军。”旁边一个包子店的小学徒小声对妇女说道:“大嫂您可万万不能这么说,只要有咱们的三殿下在,有的是平静日子过,就是从军也不必上战场的。”妇女这才恍然大悟:“哦,对对。咱们还有三殿下。”边说着,边拿手帕擦着眼泪。
离预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京城的百姓们望眼欲穿,只是不见三皇子殿下的坐驾经过。此时一批快马从大道上朝着皇宫的方向飞奔而去,而马上的人明明不是三殿下,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的皇宫中,皇帝正在朝上等待着三皇子文诚进京的消息,只是消息迟迟未到。
就在朝中大臣面面相觑之时,宫外传来了消息,来报的竟然是三殿下府中的一名侍卫,令文武百官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日前皇上已经在朝上明说曾派人去见了三殿下,还安排了入城事宜,如今派一名侍卫前来回报,莫非已经先行回府了?即便身为皇子,即便立下了大功,也不可这般藐视君威啊,朝堂上已经有大臣在小声议论了。
只有左子辛在气定神闲得观察太子文诏的神色,不料文诏和重臣百官一样,也是一脸的焦急和忐忑不安。
左子辛此刻发话了,对皇帝行礼之后恭声道:“陛下,依下臣看来,此人必然是三殿下派来回复陛下的,那想必是三殿下已经回到府中,不如陛下先下令让迎接队伍自行散去,再把他宣进殿来,看看他怎么说,再做定论吧。”此时左子辛低着头,就是不看,他也猜得出信帝那扭曲的表情。
信帝怒色稍减,沉声道:“传朕旨意,就说老三已经进宫,命迎接队伍自行散去,然后宣老三的侍卫上殿回话。”身旁内侍何安便着人去传旨,然后高呼道:“宣三殿下府侍卫觐见——”
过了半响,之见一人跌跌撞撞进入朝堂,跪倒在殿下。
皇帝耐着性子询问道:“你说,老三呢?他怎么不亲自面圣?”
众臣只听到那人带着颤声哭喊道:“皇……皇上,大事不好了,三殿下……三殿下他……”
感受得出来,这一刻众人的心都被揪住了,太子文诏更是惊恐万分,左子辛向他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
皇帝表情凝滞了半刻,才缓缓问道:“好好说话,老三他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侍卫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了起来:“昨天黄昏时分属下在府中接到三殿下的秘密传讯,说今日辰时要入宫面圣。于是属下在今日卯时便到了和殿下约定的地点等待,结果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殿下踪影。属下跟随殿下多年,知道殿下一向守时,除非……除非是……”
信帝脸上一脸疑惑,不解的问道:“除非什么?”
就在这时,左子辛站了出来,石破天惊的说了一句:“除非殿下遇上了逆党……”
【本章完】
敬请期待第二章:皇子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