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子此时正全神贯注地细细缝着,脑袋上可爱的小啾啾随着她的动作晃来晃去,甚是童趣。
李氏仔细打量,只觉得小团子不愧是自家的血脉,小小年纪就出落得灵秀极了,完全继承了其母许娉婷的美貌,再看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潋滟华光,一瞧便是贵气不凡,竟一点都没有蒙尘落难的晦气。
嗯,最难得是这一身的贵气浑然天成,可不是那娇养在康王府里的庶女用锦衣玉食堆砌出来就能比的。
李氏越看越满意。
等李氏的目光落在绣面上,目光一震,忍不住便伸手去摸那活灵活现的马儿,但指尖还没碰到绣面,却被粉藕一般的手指猛地拽住,然后,便听见有人奶声奶气地说:“别碰,碰坏了就卖不得好价钱了。”
注意到身边的少年动作微卡了一下,许非焉不由得想起那日少年亲眼看着自己刺绣,终于得知那些出色的绣品果然是出自自己之手后那一脸吃惊到疑似崩坏的表情,便忍不住冲着少年咧嘴一笑。
少年轻咳两声,这才转向素未谋面的李氏:“夫人是义父的客人?”
李氏闻言这才看向少年,想到方才与李夫子密谈中意外得知的事,看向少年的目光便有些拘谨,“太傅,这位少年郎一看便不时池中之物,怕就是您方才所说的公子了?”
李夫子呵呵抚了抚胡子,“林儿,这位是尚府夫人。”
李于林闻言便规矩地做了后辈礼,但李氏却慌忙拦着,又说了几句夸奖李于林仪表不凡的话,便把这做礼的事情打岔过去了。
许非焉一直旁观,一时不懂这是在唱哪出戏,却从李氏的态度生出一种“小师哥似乎是个宝藏男孩”的直觉。
几个人在许非焉面前你来我往了好一阵之后,李氏终于把目光放回许非焉身上。
“这刺绣都是你绣的?你打算卖多少钱?卖给婶婶好不好?”
小团子眨了眨眼,然后看向站在李氏身后的李夫子,像是琢磨了一下,从有点高的凳子上爬下来,一板一眼地冲着李氏做了给长辈的拜礼。
然后好奇地问:“大娘子是夫子的朋友?”
其实她早就从他们的对话中得知眼前打扮得朴素的妇人是尚书夫人了,不过作为一名年仅四岁的奶娃娃,许非焉还是端出了敬业精神,问得十分天真烂漫。
李氏果然被她小人精似的模样萌出了一脸血,终于忍不住摸了摸她脑袋上软萌的小啾啾,把柔软的小团子抱在怀里,“焉儿,我是你娘的三婶婶,你可以唤我一声三奶奶。”
说罢,李氏注意到被仆人阿福带到院子来的许娉婷,“孩子,来婶婶这边,让婶婶好好看看你。”
许娉婷脚步一顿,看着李氏温柔的笑意,莫名地红了眼眶。
当晚,李氏则和许娉婷促膝相谈了一夜。
李氏把和许孝廉的打算告诉了许娉婷,认为许娉婷母女若要回康王府必须风风光光地回去,这事还需要徐徐图之,所以计划先把许娉婷母女接到李氏娘家的庄子里去照顾。
但许娉婷一听便拒绝了:“叔母莫再说这些了,当日那人说要把焉儿送走我就已经看透他了,回去康王府之事莫要再提。”
李氏见一时无法说服许娉婷,便只好把周侧妃对庶女培养得如何用心,京城里只知庶女不知嫡女之事仔细地说了。
李氏:“叔母说句不中听的话,你眼下是用计离开了庄子可你想过之后怎么办了吗?难道你从此就隐姓埋名不要康王妃的身份,让焉儿跟着你变成一个赤脚老百姓?你现在住的地方是李太傅的,难道你不怕哪日东窗事发世人会认为你不守妇道和李太傅……”
李氏自己都觉得这话难堪说不下去,许娉婷面色更是难看,但李氏还是试图说服许娉婷:“不说这些腌臟之事,就说焉儿,你眼下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如何能把焉儿养出本该有的贵女气度?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你难道还不为焉儿考虑?她堂堂康王府嫡长女,还是我许氏一族这一辈唯一的女儿,他日分配若被小小庶女压了一头,岂不是白白受人折辱?”
忠言逆耳,李氏的话本就让许娉婷有些不愉快,如今听到李氏说自己的女儿不如那周侧妃的庶女,便翻开匣子,取出女儿第一次绣给自己的荷包,递给李氏。
许娉婷:“叔母且看仔细了,焉儿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了得的绣工,怕是连宫里的一品绣娘也是比得上的,就连夫子也说了焉儿心静,文章虽做得不好但字还练得不错,我并不求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她刺绣书画三样都极有天赋,就连夫子的学生都慕名而来千金求绣品!如此,叔母你可还觉得我们要为生计伤神?”
许娉婷这话自然是有些黄婆卖瓜按头安利的成分在的——
比如书法,李夫子的原话是许非焉临摹能力强,能模仿大家笔迹,只可惜这样的字空有其形未得神髓,不过用在刺绣上能显其形却已是十分难得。
比如字画,大约是许非焉有素描和油画的底子,所以她的画作讲究构图与空间感,就与水墨画挥洒自如的意境截然不同,学习起来有些习惯一时难以扭转便让画作看起来有些别扭。许非焉倒是尝试把两种技法融会贯通,但李夫子比较古板便觉得她有时候过于顽固,断言“朽木不可雕也”……
总之,许非焉目前用在刺绣上的底图仍以拓印名家的水墨画为主。
比如刺绣,李夫子的学生确实对许非焉的绣品给予了颇高的评价,但许非焉就算是有现代精微绣大师们的点拨作为金手指,并懂得用一些奇巧的小细节去遮掩自己基本功中的不足,加上她的绣品以精微绣的方向钻研,所以出来的绣品比较稀罕,但许非焉学习刺绣时间尚短,要真仔细和宫中一品绣娘相比还是远远不及的。
不过,许非焉的绣品其思取巧,放在民间比之寻常绣娘的出品已经足够金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