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鹰扬巷. §三

相王庙,有一块刻着相王像的石碑,置在庙西楹。石碑上有相王的画像,在画像的左下方还有以下一些内容:谁谁谁绘,谁谁谁赞,谁谁谁书,谁谁谁题,谁谁谁勒石,这些谁谁谁,都是古代历代的名人,可惜的是,他们的名字已经看不很清,因为世世代代以来,前来烧香拜相王的老百姓,他们对相王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们来到,都想要抚摸一下相王,但是相王石碑比较高大,相王的头在很高的地方,他们触摸不着,他们只能抚摸到下方落款的地方,日子长了,那些人落的款,就模糊掉了,写的赞语,也看不清楚了。

相王庙早已经不存在了,甚至它毁于什么年代,也没有人说得清楚,大家平时常挂在嘴上说的相王庙相王庙,其实只是相王庙的遗址。一座残殿和几间庙合,后来有一家工厂占了这个地方,做起生活来。又后来残殿也倒塌了,工厂搬走了,但这个地方是好的,政府拿它送给了福利院,一些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住在庙合里。他们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悠闲地过着人生。又后来,庙合成了危房,拆了,重新建设了福利院的宿舍,现在老人和孩子都住着窗明几净的新房子。

逢初一十五,方圆周围的老百姓都要到相王庙来烧香,工厂办在这里的时候,烧香的老百姓不顾门卫的阻挡,挤进厂门。

门卫急了,你们不能进去的,他说,这不是庙,这是厂呀。

香客们很生气,是你们烧香赶走和尚。

你们还好意思不让我们进去。

你们不怕得罪相王老爷啊。

门卫拿他们没有办法,不要说他了,就算是他们的厂长,也摇了摇头,随他们去吧,他说,谁敢不让他们烧香啊。

就在工厂隆隆的机器声中,他们当院站定了,点蜡烛,点香,跪下来磕头,嘴里念念有词。

只是,在原来的庙基上,接受他们顶礼膜拜的,只有那块刻着相王像的石碑了。

到了福利院的时候,香客就没有这么称心如意,福利院的一些孩子,他们看到有人进来烧香点蜡烛,再跪下来磕头,嘴里念念有词,他们会受惊吓,或者会瞎兴奋,瞎胡闹,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是不能让香客再进来了。

香客后来也想得开的,不让我们进来,我们就不进来,就在你门口烧香好了,也是一样的,反正老爷会知道的。

于是就形成了很奇怪的现场,在福利院的门口,他们摆开场子烧香拜老爷,口中念念有词,行叩大礼,有人要完成很完整的一套做法,不能缺少一样,也有人比较简单一点,但是磕头跪拜是一定要有的。

有个外地人经过这里,正好看到壮观而且奇异的情形,他不由停住了脚步,问道,他们在干什么呀?

烧香呀。

烧香怎么在街上烧?我们那里,都是在庙里烧香的。

这也是庙呀。

外地人看了又看,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个庙。这是什么庙呢?他问,同时他心里想,这个地方蛮独特的啊,庙不像个庙嘛。

相王庙。

相王是谁呢?

相王就是相王。

外地人又看了看,仍然看不出什么名堂,他走了。留下和外地人说话的本地人,他的心里倒有些想法了,也有些懊恼的,相王就是相王,这叫什么回答呢,人家会以为他在掏糨糊的。

但是其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相王是谁,关于相王是谁,你可以去问问烧香香的香客们。

喂,相王是谁?

相王啊,一个妇女说,相王就是相王老爷么。

喂,相王是谁?

相王啊,一个年轻的人说,相王就是相王菩萨吧。

喂,相王是谁?

一个老人生气地说,哼哼,连相王都不知道,真是聪明面孔笨肚肠,学养欠厚,他说,相王不就是伍子胥吗?

你要是觉得他们的话不可靠,你也可以去翻翻书的,书上多的是,几乎所有关于地方名胜的书上都会有介绍相王的。

一本书上:相王,南面讨击将军黑莫郝,墓在蛇门。

另一本书上:相王,神姓桑,名湛壁,盖不可考。

再一本书认为,相王是无名无姓的一个人,古代造城时,水大造不起来,他跳下去用身体挡住水,才筑起了城墙,他就是相王。

反正无论谁是相王,相王是谁,现在的他就在那块石碑上,他看着芸芸众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石碑上的画像,线条清晰,刻勒有致,假如我们使用书面语,可以这样形容:人物形象十分生动,面容两颊丰满,口鼻略为集中,童顶鹤发,体态潇洒,等等。

但是有一天突然出来一条新闻:相王庙里的相王,根本就不是相王。相王碑上的相王像,根本就不是相王像。虽然没有再引申开去,比如说相王庙根本就不是相王庙,但是大家都会有这种怀疑和想法,既然相王也不是相王了,那么相王庙为什么不可能根本就不是相王庙呢?

在“文革”的时候,红卫兵和造反派用起重机将许多石碑拖到一起,想要集中摧毁它们。只是石头不像别的四旧,难对付的,他们用榔头夯了几下,已经腰酸肩疼,手上也起了泡,就算再夯十几下,这些庞然大物也是纹丝不动的,好像是在给它们挠痒痒,最多进出一点点石子星星,还差点弹瞎了一个人的眼睛。红卫兵和造反派毕竟不是采石工人,他们是文弱书生,还戴着眼镜,他们终于夯不动了,就放弃了想法,站到石碑上,踩了又踩,踏了又踏,有一个人还仇恨地吐了唾沫,意思是叫它们永世不得翻身。

这是从前发生的事情,这些被拖在一起的石碑,在“文革”以后,又分别回归原地,可能在回归的时候,张冠李戴了,把不是相王石像的石像放到了相王庙这里来了。

那么相王石像呢?

没有人知道。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是老子。

是况钟。

是范仲淹。

是一个不知名的人。

专家们和爱好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这事情也曾经有过数次的反复,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经过认真考证,又证明这块石碑就是相王,根本就没有搞错,但是他的说法被更多的人反对。不过这种争论一点也不要紧,不碍事,这地方的人,有时间也有学问,他们会深入研究的,不久一定会真相大白。

福利院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说,这下子好了,耳根清净了,眼不见为净了。

但是他们估计错了,这样的惊爆新闻,一点也没有影响老百姓的信仰和信念,他们仍然和从前一样,到初一十五,就要去拜相王了。

如果他们是隔壁相邻的,他们走的时候会互相招呼一声:张家姆妈,走啦。

李家好婆,我等你一道去啊。

有一对年轻的恋人也相约了去的,女的坐在男的摩托车后面,她一只手抓着一把香烛,另一只手紧紧搂着男朋友的腰,男朋友虽然有点肉痒,但是心里开心,就忍着。

有一天一个小孩从福利院里溜出来,他好奇地看着烧香的大人,他不是相王啊,他说。

大人朝他看看,小孩,他们说,你不懂的。

但是他确实不是相王啊,小孩坚持说。

大人说,不是相王也不要紧的。

不是相王我们也要拜的。

拜了总归有用的。

拜了总归会保佑的。

谁保佑谁啊?小孩问,他真是什么也不懂。

菩萨保佑我们吧,大人说,你连这个也不懂。

噢,小孩说。

看起来他好像是听懂了,其实你根本就不懂,大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