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壮行天下:壮族卷 壮剧:南北和唱

壮剧:南北和唱

和其他民族一样,壮族也有自己的戏曲剧种,即壮剧。

根据流传地域、方言和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方面的差异,广西的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

北路壮剧产生于田林旧州镇。《田林县志·娱乐章》载:“元宵灯节,以舞狮及唱土戏为无上之娱乐。”所谓土戏,即是最初的北路壮剧。北路壮剧源于“八音坐唱”(或称“唱诗”),是一种集体演唱形式。演唱的内容,多为祝贺之类,有时也唱民间叙事长诗。一般都加入一些简单的表演动作。哪一家有了喜事,村民就自动组成戏班,来到这家人的屋里表演。这个阶段的戏就叫“板凳戏”。后来,看戏的人多了,屋里的板凳不够坐,戏班就移出了门口,在屋檐下演,这时候就叫“门口戏”。而看戏的人更多了,戏班只好搬到了村镇空旷的场地上演,戏名又改叫“地台戏”了。但后面的观众看不到,于是就搭高台演,这戏又叫“搭台戏”。搭台戏不过瘾了,每逢过年过节或其他喜庆之日,这戏班就走村串寨地到处演出,这戏种又称为“游院戏”了。看戏的人多了,流传就广了。田林、西林、隆林、百色一带(属壮语方言北部系统)的群众都喜欢看。从“八音坐唱”到搭台演出,土戏逐步有了舞台装置、服装化妆,演出的内容也增加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成为真正的戏曲。自清朝的顺治年间孕育、形成、发展至今,有300多年了。

传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田林旧州镇那渡村有个年轻歌手,叫杨六练,在四川做生意,亏了本,不敢回家,就在当地拜师学曲艺。三年后,他学成回家,把村里的“板凳戏班”和旧州的“游院戏班”合并成“龙城班”(旧州古称龙城),演他编的戏。这戏名叫《农家宝铁》。剧中有人物有情节,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样样不缺。这是田林土戏由曲艺发展成为戏剧的重要标志。此戏在田林旧州上演后,引起轰动。宣统年间,田林、隆林、西林、百色一带的戏班发展到50多个,上演的剧目有200多个,进入兴盛时期。

南路壮剧形成于德保县的马隘村。马隘的山歌、小调,唱腔多以衬腔“呀哈嗨”收尾,南路壮剧的音乐就是采用这些山歌和小调加工发展而成,故称“马隘戏”。后来逐渐流传于靖西、那坡一带(属壮语方言南部系统)。

马隘戏的创始人叫黄现炯,原为德保县城人。年轻时当过兵,后到南宁邕剧戏班当伙夫。也许他不甘心一辈子做伙夫,就拜师学邕剧。学成后,就随妻子回到马隘定居。此时,他戏瘾大发,就组织戏班上演邕剧。邕剧是用汉话演唱的,但这些演员都是本地的壮族人,不会讲汉话,他就在后台用汉话代念、唱。结果,观众听不懂汉话,演出失败了。黄现炯不服,两年后,他又组织戏班,用壮话演唱,唱腔就用马隘山歌加工而成的“马隘调”,没想到,这回成功了。马隘戏就渐渐地传到了外面。

光绪十一年(1885年),靖西县木偶戏师韦公现、李瓜迭等人组织了一个戏班。他们一反常态,用演员代替木偶表演,用当地壮话演唱,不想就创出了南路壮剧的另一种雏形——“足院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足院戏”和“马隘戏”在扩大发展中不期而遇。经过交流,两个剧种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南路壮剧。

壮剧在表演形式上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唱腔主要从壮族山歌演变而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加工而成。如北路壮剧主要唱腔是三大支系“哎的奴”、“哎依呀”、“乖海列”,南路壮剧是“马隘调”、“呀哈海”,保持着山歌浓郁的韵味。舞台音乐则以本地区独有的马骨胡为主要演奏乐器,高亢、尖厉、脆响。表演动作有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扇法等“五法”和唱、念、做、打等“四功”。

壮剧一直受到壮族人民的喜爱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门成立有广西壮剧团,靖西、德保、百色等地仍保留有业余的壮剧团。近些年来,壮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创编人员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剧目。如大型风情壮剧《歌王》、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壮剧《醉酒英雄》等,这些剧情都是取材于壮族民间传说,上演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歌王》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瓦氏夫人》获得了中国曹禺戏剧入围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醉酒英雄》获得全国小戏小品优秀奖。壮剧作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