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寺今为妙专法师举行告别式,因我下午有场演讲,心平、慈庄、慈嘉、依敏等代我前去主持。拟择日再到雷音寺上香。
由“中国文艺协会”主办的文学讲座,于下午一时三十分在“中央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我应邀为前来聆听的“文艺协会”作家及听众等四百多人,讲说“禅师的故事”。
“禅”是佛学,“诗”是文学。文人白居易、苏东坡、李白、李翱、善慧……及鸟窠、念庵、佛印、莲池、草堂、古灵、马祖、柴陵郁、惠能……等禅师,都有留传千古的绝句,我以故事的方式,来阐述佛学与文学间相辅相成的意境。
祝基滢、卓英豪、潘维刚等多人均到场,“中央图书馆”馆长杨崇文表示:“佛学与文学本是唇齿相依,佛教中的文学宝藏,如汗牛充栋,读文史者不能不懂佛学……”
“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郭嗣汾先生,一再感谢我腿伤仍如期前来演讲;对我而言,只不过是履约罢了。
最近由各别分院转来的药很多,大多是信众好心提供的“秘方”,有的是补骨骼的、治血压的、治糖尿病的、补血的、保护眼睛的……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位信徒表示愿意供养我一生的补药……面对这一些好意,我真的很感动,也很苦恼——我的胃肠怎受得了?我一生最不喜欢的就是吃药。对身体的病痛,我有自己的一套调理方法——时间治疗。在荣总多位医师看护下,我很有信心和毅力,治愈自己的糖尿病和腿伤。
面对信众“秘方”的提供,只让我更有信念,要早一点康复,不要让信众为我挂念。
《北史》上有一则故事:
元志是南北朝时北魏的洛阳令(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自恃有才学,又和皇帝有亲戚关系,所以对学问不好而官位高的人并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元志在路上,正巧迎面遇到官拜御史中尉的李彪座车,元志不让路,李彪当场训斥元志,元志不服,两人便到孝文帝面前争辩。
李彪:“依我的官位来说,只有看到太子的车驾才须让路,小小的地方官洛阳令竟敢冒犯我?”
元志:“我是首都洛阳的地方首长,凡是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我主管的户籍内,一般地方官怎能和我相比?当然不必向御史中尉让路。”
孝文帝并不判断谁是谁非,只道:“洛阳是我的京城,你们两人应该在各分一半的路上策马前行,从今以后,各走各的路,不是很好吗?”
说完,就拿尺出来给李彪丈量马路,取中心点为界,把马路纵分为二,成为两线路,各走各的——这也是“分道扬镳”的典故。
在佛光山徒众中,有些戒腊高,分派的职位低;有些刚出道不久,因有能力,负担的职位就高,完全依常住“需要”安排人事,与“分道扬镳”的精神不谋而合。
耳不听秽声是好耳,
目不视邪色是好目,
口不出非言是好口,
心不起妄念是好心,
手不取非礼之物是好手,
足不蹈非礼之地是好足。
——养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