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的侮辱、伤害、毁谤,不要太放在心上,它有时可以成为我们修行道上的肥料,能成就我们的道业。所谓没有黑暗哪有光明?没有罪恶哪有善美?没有污秽哪有清净?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娑婆世界做一朵清净的莲花,建设庄严的净土。
——《星云日记》
我们提倡念佛,无非是要将极乐净土实现于人间,因为“心净则国土净”,这绝非一种妄想、妄念,只要念佛的莲友慢慢增加增多,净土就会在人间实现。
——《星云日记》
社会混乱脱序乃由于贪心、自私、执著,所以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要让佛在我们心中显露。佛不只是供着膜拜,而是在我们心中,心中有佛,则眼视、耳闻、手做皆是佛的风仪。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则人间就是净土佛国。
——《星云日记》
在这世间,没有怨恨,没有不平,凡事都是当然。禅师大德在开悟以后,往往发现“平常心是道”,让我们以平常心来对待一切,多尊重别人,随喜随缘,包容一切,转娑婆为净土,转烦恼为菩提。
——《星云日记》
情绪如何管理?用礼拜折服我慢,用念佛降伏妄心,用行善对治贪欲,用包容对治瞋恨,如此就能建立当下的净土。
——《星云日记》
处在现今的家庭社会,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在“居家之道”上,要整齐、安静、和谐、幽默,对家庭成员有更深的了解;在“群我之道”中,除了联系与沟通,更要从善如流,与人为善;在“资用之道”里,崇尚简朴自然,其心中的价值观念自与凡俗不同;在“信仰之道”上,要老实修行,不悬疑惑众,培养正知正见,并不断提升及净化自己的信仰层次。另外,情爱之道、理财之道、保健之道、治国之道、处世之道、交流之道等,都是建设人间净土的方法。
——《星云日记》
把自己的思想扩大,才不会局限于一方,要发大心,建立国际化思想,包容世界宇宙万有,成就未来的佛国净土。
——《星云日记》
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
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内无烦恼。八修口中都说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
若是人人能十修,佛国净土乐逍遥。
——《星云日记》
只要我们能在现世里建设一个人际和谐、尊重,生活富足、安乐的社会,当下就是人间净土的实现。
——《开示》
净土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必求来世往生。如果大家都能从心里上自我健全,自我清净,自我反省,自我进步,进而扩及到家庭、社区、国家,那么整个世界就是佛光普照的人间净土。
——《开示》
佛教的弘扬,随着现代科学发达,人类文明进步,可资应用的弘法利器日愈增多,从电台、报纸、电视,乃至“篮球队”的组成,可谓推陈出新,花样繁多。因此,教内有心的大德们就喊出“佛教要打开山门,佛教要走向社会”,更喊出佛教要“大众化、文艺化、普遍化、通俗化”的口号。这正是实现人间净土的远大理想和目标。
——《开示》
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呢?瑞士、美国重视自由和平、人权平等、社会福利;日本、泰国倡导佛教信仰,尊重宗教师,维护社会安宁……这不正是人间净土的体现吗?
——《开示》
佛教虽讲他方世界,但重在此土的净化;佛教虽讲六道众生,但重在人类的普济;佛教虽讲过去未来,但重在现实的生活。因此,今日佛教要打开山门,走入社会;要把社会改造,建设佛土,这是今日佛教徒应有的使命感。
——《开示》
太空人前往其他的星球,还需要好几天,而我们却可以在一念之间到达十万亿佛土之外的净土世界。因为它不是科技建构的世界,更不是物质所堆砌成的世界,它是一个信心愿力所共成的精神世界。
——《开示》
一个国家如果能做到国富民安、繁荣进步,这个国家就是一方净土;一个社区如果能做到守望相助、彼此关怀,这个社区就是一方净土;一个家庭如果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个家庭就是一方净土;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慈悲为怀,人我平等,这个人的内心就是一方净土。
——《开示》
极乐世界远比天堂更高超、更微妙,以今日台湾来说,为什么念佛的人愈来愈多,就是要把极乐净土实现在人间。
——《开示》
我们提倡“三好运动”,希望社会上人人都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都能三业清净,做一个好人。所以,“三好运动”就是希望人人做好人,共创清净美好的人间净土。
——《开示》
人间佛教的要点,首先要注重维护每一个人的家庭幸福,才能谈到开展人间净土。目前社会上问题丛生,往往都是肇因于家庭,建立幸福的家庭生活,然后才能贡献于国家、社会、全人类。
——《开示》
上天堂有上天堂的路,入地狱也自有其道,各行各业应该要各自尽忠职守,不要做人间的罪人,被摒拒于天堂的门外。此时此刻,我们急需完成的是人间天堂、人间净土,人人誓愿做个顶天立地的人,人人心中都能成就一片庄严的净土。
——《开示》
透过悲智双运的佛化教育,可以开发人性的真善美。从净化人心的教育做起,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才能营造真正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人间净土。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教育》
净土行人希望求生净土,要以现实的世界作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净化我们现世的生活。尤其对现代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殊胜法门。
——《佛光教科书·宗派概论·净土宗》
佛教不但重视私有财富,尤重共有的财富,例如:道路、公园、河川等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生态维护,并且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法欲代替物欲,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这就是人间净土的建立。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情绪正常、欢喜自在、发大悲心、忍耐为道、不念旧恶、断除烦恼、不退道心、担当责任、忏悔立愿、救苦救难、日行一善、做众生不请之友等,都是人间净土修行的法门。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徒的一日行》
《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宫殿楼阁皆为七宝所成,极尽庄严堂皇,菩萨也莫不宝冠顶戴,璎珞披身,富贵无比。因此,修学佛法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但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业与正命,这才是建立人间净土之正道。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以自利利他为根本,不求速成,不急功好利,以知苦恼、知惭愧为内学,庄严成熟美好的佛国净土。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生活》
以闻、思、修三慧及戒、定、慧三学,来改进身、口、意三业,务期心境一如,确实实践发愿、净行、忏悔、回向。如能依此实修,内能圆满六度万行,外能建设佛国净土。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三昧修持法》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个人的身心净化到家庭的建设,尤其夫妻不是冤家,儿女不是债主,家庭更不是牢狱,而是和乐互敬的净土。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圆满菩萨道》
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和悦,当下即是净土。
——《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六和敬》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主要的,都是要借念佛、参禅来净化自己,升华自己,找回自己。所以,《六祖坛经》告诉我们不要妄自多求,当下改变自己最为重要。比方说,改善生活品质,生活里就有净土;用心美化周遭的环境,环境就是你的净土。
——《六祖坛经讲话·决疑品》
在净土里,我们要平等,要自由,例如民主政治选举,就是平等;民权受到尊重,就是平等。所谓自由,是不侵犯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所有,不侵犯别人的因缘。有自由、有平等,才合乎净土的真义。
——《六祖坛经讲话·决疑品》
我们若能心地清净、思想纯真,把心回归到大自然,像虚空一样广大,像松树一样万年长青,像竹子一样坚贞不拔,就能与佛道、真理契合在一起,幸福的日子就可以和我们永远同在,那就是人间净土。
——《星云说偈》
极乐净土在哪里?在我们中道的生活里,在我们自由逍遥解脱的生活里。不要贪于世俗,不要为五浊恶世困扰,那就是最美好的净土了。
——《星云说偈》
如果我们能活得不计较,人和人之间,也能够不比较,自然就能拥有一个平等、安然的世界。
——《星云说偈》
佛陀的主张是超越神权的控制,掌握自我的命运;
净土的理念能达到生权的理想,建立平等的国度。
——《佛光菜根谭》
直心、深心、菩提心,是建设人间净土的条件;
善行、悲愿、正思惟,是消灾免难的最好方法。
——《佛光菜根谭》
惜情感恩,涌泉以报;惜才结缘,心甘情愿;
惜世护生,建设净土;惜力慎言,心领神会;
惜财爱物,法界悠游;惜福发心,同伴慈悲。
——《佛光菜根谭》
建设人间净土的方法:
在瞋恨之处,散播慈悲的种子;在仇视之处,施予宽恕的谅解;
在怀疑之处,培养信心的力量;在黑暗之处,点燃般若的火花;
在失意之处,提出未来的希望;在忧伤之处,赠予喜乐的安慰。
——《佛光菜根谭》
用语言赞叹大众,用双手大做好事;
用脚步走出善路,用力行创造净土。
——《佛光菜根谭》
建设人间佛国净土,首先要让这世间没有三恶道。如果要让三恶道完全消失,就得把人间的贪瞋痴祛除,不要与人结冤,也不可以太亲密,因为太亲密,也会招来许多麻烦。我们最好把怨亲爱恨化除,用平等心,本着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去建设人间佛国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建设》
无是无非,人间好会;
有贪有瞋,荆棘满布。
——《佛光菜根谭》
秉持共存共荣的理念,涵养尊敬包容的雅量;
蠲弃同归于尽的心态,建立欢喜融和的净土。
——《佛光菜根谭》
愿为李树长满李,常使人间添欢喜;
愿在心田植慈心,能给社会增清净。
——《佛光菜根谭》
幸福知足如点金石,可使接触的东西变财富;
快乐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处的境界变净土。
——《佛光菜根谭》
以忍耐化解暴戾之气,以慈悲美化社会人心;
以智慧增加人间色彩,以和平创造大众福祉。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生活·佛教的女性观》
假如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能受持“五戒”,大家相互尊重,没有人会侵犯我们的身体,没有人会侵占我们的财产,没有人会毁谤我们的名誉,也没有人会侵犯我们的自由,这不就是人间净土的实现吗?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一)》
佛陀曾经对弟子开示:“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则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做人处事也是一样的道理,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尽,要留给彼此一些转身的空间,为人际之间建设一片清凉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三)》
人间净土的条件:
1.要有美好的环境:道路如极乐世界一样地平坦,房屋建筑、树木花草像极乐净土一样地整齐。环境非常干净,公共设施非常便利,社会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
2.要有安全的居所:所居之处,没有坏人的侵犯迫害,没有台风、洪水、地震等天灾。家庭四周都是公园、学校、图书馆、文化中心等。邻居都是有道德的善友,外出旅行方便而自由,看到的都是慈祥的面孔,听到的都是美好的音声。
3.要有善良的亲友:亲戚朋友都是正直高尚人士,不以金钱相结合,不以酒肉享乐相交往。大家以论道做朋友,以知识来做朋友,以修行来做朋友,以服务、喜舍、布施来做朋友,仿佛极乐世界一样,都是善人相聚。
4.要有自由的生活:在家庭或社会上,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有危险、有迫害。政治上,人人有自由参与的权利;商业上,人人都可以自由地经营;活动上,大家都可以自由参加正当的娱乐。人人享有自由,并且尊重、不侵犯他人的自由。
5.要有净化的感情:人又称“有情”众生,人的生存从情爱而来,少不了感情生活。可是感情最容易被污染,像盲人骑瞎马一样危险,人间净土里,人人以智慧来净化感情,以慈悲来引导感情。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一)》
现在的社会正需要大力提倡美化工作,除了美化环境、美化容貌之外,更要美化人群、美化社会,尤其要美化自己、美化人生、美化心灵,假如人人都能拥有一颗挚真至纯的赤子之心,随时布施善意真情;人人都能具备一颗平等包容的佛心,时时施予慈悲喜舍,那么天堂、净土便无处不在了。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从天堂到地狱》
佛教理想的未来社会,就是“佛光普照的社会”。所谓佛光普照的社会,就是生权政治、真理宗教俱实现的人间净土的社会。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蓝图》
如何实践人间净土?
一、实践眼耳鼻舌的净土。要实践人生净土,首先要把眼、耳、鼻、舌的净土庄严起来。以慈悲的眼睛视众生,予人关注、给人温馨、对人瞻仰;要常说良言美语使人欢喜,说帮助慰勉的话,说有建设性的话,说鼓励赞美的话;要时常面带微笑,流露慈悲,布施祥和。那么慈眉善目,良言美语,就是人生的净土。
二、实践行住坐卧的净土。日常生活里,能够做到举止安详、进退有礼,一切落落大方,就是行、住、坐、卧的净土。佛教讲四威仪,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如能持恒实践,养成威仪,行住坐卧,举手投足,处处都是净土。
三、实践人际和谐的净土。人与人之间必须加强沟通、交流,增进谅解、同情、友爱、互助。彼此交往,要开诚布公,礼尚往来,常以幽默做润滑剂、开心果,才能化解紧张误会,增进团结合作。如此,净土即在人我之间。
四、实践居家环境的净土。我们要提高生活品质,不光从物质上比高下,应该从精神上来分优劣。看谁的家庭最慈悲高雅,谁的家居环境最美好、最清洁,谁的家庭最有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质。能够做到居家宁静整洁,环境卫生美化,生活品质高尚,才是生活的净土。
五、实践思想见解的净土。只要能够实践思想与见解上的净土,这个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但必须做到:
1.肯回头:佛教讲回头是岸,回头就是我们思想、见解上的净土。
2.要换心:把厌烦心换成欢喜心,动摇心换成信仰心,当下就是净土。
3.要转身:做人处事能转身,肯转身,多留一点空间,保留一点余地,大家都会感到轻松愉快,彼此都有好处,这就是净土。
4.要改性:改正自己的缺点、恶习,以求进步。别人不改我改,社会不变我变,这是大智大勇,也是我们的净土;凡事往好处想,就是我们的净土。
六、实践心田识海的净土。拔除心田里的杂草,让功德的禾苗生长茁壮。去掉自私、污秽、狭小的心,就可以建立起我们心田识海的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三)》
世间一般人都希望“我好你不好”,只知追求自己的快乐,置他人的痛苦于不顾,所以纷争不断。如果我们能秉持另一种观念,“你好他也好”,不好的让我来承担。譬如我们经常在人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进自己的态度,凡事过错在我,那么种种纷争就能消弭于无形,当下就是生活在净土里。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三)》
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除了要把生存的国家,庄严成为人间天堂、人间净土之外,更要进一步将内心也净化成人间天堂、人间净土,从内心展现净土的清凉,让人间充满净土的极乐。
——《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从天堂到地狱》
人人自己做自己的警察,也做社会的警察,共同来维持秩序,我们心里的净土才能实现。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净土思想与未来生活》
佛光山提倡人间佛教,就是要让佛教落实在人间,让佛教落实在我们生活中,让佛教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佛在哪里?在我的心里。净土在哪里?在我的心里。眼睛一闭,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这里。天下的人都舍我而去了,但我的佛祖在我心中,没有离开我,那就是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过去有人问:“净土在哪里?”其实众生就是净土。修道的人,要以众生为我们修行的道场,从和大众的接触中,培养忍辱行、增长慈悲心。如果能够和大家和睦共处、水乳交融,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当下就是极乐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我的宗教体验》
未来的世界,如果大家守道德、讲仁义、重因果、能结缘、有慈悲,社会一定会慢慢进步到和极乐世界一样,要什么就有什么,一点都不缺乏。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佛教的观点看未来的世界》
人人能发光发热,是一盏能照耀的明灯;人人心中有一方净土,能够长养净莲;人人做一个好义工,开发内心的能源。将自己化为人间的一股暖流,为人们带来温馨和乐,为国家带来光明安泰。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发展佛光会》
国际佛光会的会徽是一个圆和一朵莲花。圆,代表俗谛的世间(地球);莲花,代表真谛的出世间。两者结合在一起,象征烦恼菩提不二,真谛俗谛不二,世出世间不二,清净杂染不二。总之,心莲清净,一切平等,就是清净圆满的人间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佛光会员应该注意什么》
吾人应提升生命的价值:
1.将自己净化到美满幸福的世界里。
2.将自己净化到无人无我的世界里。
3.将自己净化到无量无边的世界里。
4.将自己净化到常乐我净的世界里。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学佛修行,应立志做一个能征服魔军的统领,以信仰、道德、慈悲、戒律、忍耐、禅定作为护身盔甲,战胜贪瞋愚痴,长养善法功德,建设人间净土。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生活与修持》
修行要“人性化”,不要标新立异或故作神秘。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生活中有佛法,才叫“修行”,才能真正建立人间净土。
——《佛教丛书·仪制·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佛法是一个重视大众的宗教,佛陀也常说大众所在,才是佛陀慧命所在之处。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国净土。因此经典告诉我们:“要学佛道,先结人缘。”说明佛教重视大众的福利,若不重视大众,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从古德的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何时何地,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时时都能与佛光四句偈的各种善行相应,并且将这些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或无情众生,当下就是佛果,当下就是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回向》
每一个人面上常常微笑便是供养,口中常说好话便出妙香,多做一些事情,多走几步路,多给人点个头,多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人。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贡献己力,那就是佛国净土了。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若实践普贤菩萨十大愿,当下也是一片人间净土:
一者礼敬诸佛,是人格的尊重。
二者称赞如来,是语言的布施。
三者广修供养,是结缘的实践。
四者忏悔业障,是生活的反省。
五者随喜功德,是心意的净化。
六者请***,是真理的传播。
七者请佛住世,是圣贤的礼遇。
八者常随佛学,是智者的追随。
九者恒顺众生,是民意的重视。
十者普皆回向,是法界的融和。
——《二〇〇三年禅净密唱颂讲座》
如果人人都有道德的伦理观念,都有宗教的高尚情操,这个社会就可以消除罪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也就指日可待。有了德化的宗教生活,君子不欺暗室,佛子不昧自心,人人都能修福、修慧、修德,各个能禅、能净、能律,心不起邪念,天堂净土就在眼前。
——《如是说》
“人间净土”是未来的理想社会,要达到此一理想,圆满此一目标,必须人人持守五戒。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法。所谓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吸毒。五戒分开来有五条,其实根本上只有一条不侵犯众生。人间的争斗、动乱、不安,主要就是由于彼此相互侵犯,不尊重他人而引起的。
——《如是说》
“生忍”,是为了生存在人间而酝酿的耐力;“法忍”,是转识成智,用佛法所产生的智慧;“无生法忍”,则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能够拥有“生忍”,就具备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往事百语·心甘情愿·忍耐就是力量》
我们凡事应念“及时”,年壮力强时,应以体力报答人间;脑力尚佳时,应以智慧贡献人类;富有钱财时,应以财物布施救济;有一片诚心因缘时,应将好因好缘的生命之光普遍十方,这就是建设人间净土!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国际佛光会推行“慈悲爱心列车”运动,提倡以喜舍代替贪欲、以慈悲代替瞋恚、以明理代替愚痴、以尊敬代替我慢、以正见代替邪信、以勤劳代替懒惰、以惜福代替奢侈、以赞美代替责备、以感恩代替怀恨、以诚实代替妄语,将心中本自具有、不垢不净、圣凡一如的平等佛性阐发出来,能如此,大家都将生活在一片佛国净土当中。
——《往事百语·一半一半·拒绝要有代替》
感动是人间修行的重要法门,我们每天不但应该对于别人所做的善事,所说的好话心存感动,自己也要以慈悲、忍耐、谦逊、勤劳等美德来感动他人。如果能够做到自他感动,佛国净土即在眼前。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感动是最美的世界》
我们的一言一行具有互动的作用,所以唯有大家互道好话,互助互利,才能拥有一片光光相摄的人间净土。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在教育上,注重大悲力、宽容心的培养;在文化上,推展人我共尊、互易立场的美德;在社会上,发挥万法缘生、一多不异的真理;在处事上,消除我执,携手合作,以期从时间的共荣、空间的共荣,达到人间的共荣。建立平等社会,达成世界和平,建设人间净土。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推广“同体与共生”的理念,将慈悲、平等、融和、包容,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能共同拥有一个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从身心健康,进一步做到身心放光,时时抱持发心服务、牺牲奉献的精神参与公益活动,让大众都能广被法喜,那真是得生人间净土。
——《当代人心思潮·圆满与自在》
净土不只是外在的世界,尤其佛教讲究内外一如,对于身心最为重视。像清淡的素食能培养慈悲的精神、柔和的性情、坚强的耐力、健康的体能,各种斋戒活动能培养规律有序的作息生活、内观自省的善良美德。其他如“食存五观”、“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等佛门行仪,朝山礼佛、参禅打坐、念佛经行、忏悔发愿、惜福感恩等修持方法,对于涤除尘虑、净化人生,都有着莫大的助益。
——《当代人心思潮·圆满与自在》
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虽然有战乱,种族与种族之间虽然有隔阂,宗教与宗教之间虽然有派系,但是大家共同住在同一个地球之上,应该蠲弃我见偏执,彼此守望相助,进而尊重每一个众生的生存权利,以“同体”来推动众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来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让地球成为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今日世界需要融和,才能创造人间净土。国家与国家要融和,种族与种族要融和,士农工商与士农工商要融和,群我之间更要有群我之间的融和,政党与政党要融和,因为融和才是今后地球人的共生之道!
——《当代人心思潮·欢喜与融和》
今日全世界环保团体无不致力于环境维护与生态平衡,凡为“地球村”的成员,都有责任关心“地球村”的永续生存。因为佛法明示情与无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同体共生关系,这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方法。
——《佛教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环保》
文明发展与社会变迁,已造成全世界的动荡与不安,匡世济民、拔苦与乐,正是我们佛教徒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应以正信之佛教,来增进人类福祉与进步,致力使世界光明和乐,成为人间净土。
——《佛光世界·佛光会员应该注意什么》
我的心胸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敦厚,心中欢喜自在,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就是西方净土。所以,我们不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往生极乐世界,现世就能建设人间净土。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道德的钥匙,可以开启苦牢之门,到达快乐的天堂;
慈悲的钥匙,可以开启瞋牢之门,到达无争的领域;
智慧的钥匙,可以开启牢之门,到达光明的净土;
信仰的钥匙,可以开启心牢之门,到达完美的境界。
——《迷悟之间·心的牢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