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迪厅:放纵心跳
走进迪厅才知道,我们的民族并不内向。张爱玲女士曾说过:“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她说从前大概有过,是把雍容揖让的两只大袖子徐徐伸出去,向左比一比,向右比一比,“舞女也带着古圣贤风度。”
现在可不同了,迪厅里就很热闹。
迪斯科这种曾经一度让给老人家们在晨曲中扭扭腰肢的节目,有一段日子几乎变成“广播体操”了。会打太极拳的老太太们,个个声称会跳迪斯科,并且能在各种场合毫不忸怩地跟你来上一段。年轻人却对这种大街上的“广播体操”有些不屑,那种整整齐齐“一二一”的迪斯科,远看还以为某步兵连在训练呢,哪儿还有一点迪斯科的味道呢?
如今迪斯科倒又年轻了起来,因为老头老太太们都跑立交桥底下跳大秧歌去了。
迪厅里的迪斯科可没谁帮你喊“一二一”,清一色的年轻人,打扮都很随意。牛仔族居多,长裙淑女隐约可见。因为光线关系,穿好穿坏在这儿几乎没什么区别。大家都好像不约而同得了夜盲症似的,谁也不理谁,各自为政。音乐是高分贝的,震耳欲聋,每一下鼓棰都仿佛是直接敲在你耳膜上,让你踏进迪厅就想动胳膊动腿,对音乐天生慢半拍的人也不会找不着点儿,因为那节奏太强烈了。灯光也很邪乎,一会儿是满天星,一会儿是一道白光到处乱扫,弄得人紧张兮兮,生怕中弹了似的。舞者是杂乱无章的一群——大约有千把人横七竖八地拥挤在一起,摩肩接踵,其拥挤程度大概不亚于北京的公共汽车,当然心情截然不同。挤车那种挤,每个人都曾有过,无需多解释。“挤迪”可就不同了,人越多越热闹,尽情放纵舞姿,把自己融化在人海里。试想偌大的一个迪厅要是就你一个人的话也怪寂寞的,在这里跳舞虽然谁也不理谁,但气氛却是要相互烘托的。最出风头的要数站在高台上领舞那小子了。他不时地上窜下跳,对着麦克风高声吼叫。因为领舞是他的工作,他必须适时地进行煽风点火,弄得场上的气氛躁动而火爆。跳,跳,跳,有人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做小桥流水状,腰肢摆得跟杨丽萍似的;也有人好像怀中抱了个火炉子,难过死了,脚下颤颠着,两手在胸前划来划去。也有人好像在澡堂里搓背上的泥,一条毛巾不时地在背上拉来拉去。个别人在疯狂的音乐中好像睡着了似的,闭目养神,口中喃喃有语。这儿是真正的我行我素,在变幻莫测时而迷蒙时而辉煌的灯光里,你看不清别人,也没人注意你,你只管尽力扮演你自己,宣泄你自己,看节目是要当“观众”的,唱卡拉0k又要做“演员”,在这儿你却不必,你就是你。大吼几声没人说你破坏公共秩序,有地儿你尽管可以翻跟斗,没人会说你“神经病”。要“神经”一块“神经”,谁又能在这强撼的音乐刺激中考虑深奥的哲学问题呢?舒放自己,舒放心情,强节奏是一种年轻的声音。充分享受自由舞蹈的乐趣,没有步调,没有格律,心跳已不属于自己,纵使你有千般痛苦失意,到这儿跳跳也忘了。你会忽然渴望一种新的活法,伸伸胳膊伸伸腿,抖抖腰身,发现自己竟然如此年轻。夜晩路过立交桥,看看桥下白发苍苍扭着大秧歌的老妈妈,你会扬起一头黑发走在风里,高声唱道:“我们正年轻……”
第二节 想要一间“谈天吧”
和朋友相约,总是觉得无处可去。倒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秘密约会,而是想和三两女友在午后相约,买一份报或刚刚出版的精美杂志,然后去“谈天吧”里小坐,轻松自如地聊聊天,翻翻杂志。朋友之间既见了面,互相之间又不必增加什么负担。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一窗之隔,却能偷得片刻宁静,握一杯热茶读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再和同伴交换一下近来的读书心得,那种从容安闲的心境,是登门拜访或一起进餐所无法领略的。
听说在港台,很多书店里都附设有这样一个小场所,以供购书的读者小憩之用。你在那里可以要上一杯咖啡或茶,然后靜靜地阅读,聊天或者等朋友。
在北京这样的场所似乎不多,在北京读书界颇有名气的“三味书屋”开了一间“茶室”,偌大的北京大概仅此一家吧,其它大多数书店都是只管幵票卖书的,出门就刺眼的大太阳,要想迫不急待地翻翻手中的新书,就只有坐在马路牙子上了。
北京是很有读书看报习惯的一座城市,我为我的城市感到骄傲。领着外地来的朋友走在街上,我所炫耀的不是故宫长城,而是西单短短一条街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数不清的书报亭。很多做生意的朋友都是忙中偷闲,一口气买下报摊上的十几种报纸,然后抱回家去或览或细读。北京人在地铁上都是“人手一报”,很多小伙子一手拉着吊环一手捧着书报,即使人被挤得东倒西歪,视线仍专注于一点。读书是一种趣味,一种习惯。我对外地朋友这样讲,他仿佛认为我挺做作的,要不然就叹口气说:“唉,你们这些写东西的人哪,多少有点怪。”
想要一间“谈天吧”,并不是专为“写东西的人”准备的。北京图书馆很美很大,人人都可以去,却不是约会谈天的场所,茶馆、饭馆太嘈杂,上人家里去聊天又太叨扰了。如果能在街边找到一所幽静的门脸,我会进去坐上一整天,与趣味相投的朋友见面,给她看我最近写的新书,听她夸我或者骂我,然后我们捂着嘴偷偷地笑。窗外飘起细雨,雨中走着浪漫的情侣。隔窗而望,时事喧闹都融化在雨中了,心情像被雨水洗过了一样好。
想要一间“谈天吧”,如果我要做老板,就给它蒙上一层柠檬色的面纱。不要那么多水晶镜面,木桌木椅都是土土笨笨的样子,茶碗却极干净。杂志不一定太新,报纸不一定很全,环境不像图书馆里那么肃静,又比咖啡馆要儒雅得多。这样一个有益的生活空间会像珍珠一样漫延开来,因为我们北京是一座极爱书的都市。
第三节 自由:可爱又可怕
有朋友送我一张名片,上面淡蓝色的“自由”二字打得很大很醒目,那是一种自由奔放的狂草体,上下左右伸胳膊伸腿的,就光“自由”二字,占了名片篇幅大半,后面才是他要说的“头衔”,小小的几个字,连起来就是:“自由摄影师”。可见“自由”在他心目中所占的位置,远比他的工作重要得多。顺便说一句,实际上他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摄影师,不仅“自由”,且热爱工作,爱干手里的活儿。
一般来说“自由职业者”都是选其心爱的活儿来做的。没谁从小天生厌倦写作文,长大了却非干“自由撰稿人”的。自由职业的好处在于:“谋生”可以和“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纯粹忘我的状态,“累死也心甘”,因为“这活儿我喜欢”。
为“喜欢”而活着的人是幸福的,他们甚至不需要任何娱乐与休闲,工作着就充满了无数新奇与挑战。娱乐游戏不过如此。
在“自由”这一行当中,生存着演员、歌星、画家、摄影师、撰稿人等五花八门的人。
有本事“自由”就是自信有本事靠手艺荞活自己。
这类人不怕属于任何团体与组织,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调级发福利。辞职前是“干部”的,现在就不是“干部”了。女人辞职在家干“自由”听看上去就跟要倒退似的。“干嘛?她要回家当家庭妇女吗?好好的工作不要啦?”
目前人们尚不习惯“自由”,“自由职业者”在不少人眼里就跟“无业游民”差不多。不过当“无业游民”可真舒服,不用准点上班,不用看领导脸色,但“自由人”也要生存,这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自由,是可爱又可怕的一项权力。就像笼中的那些鸟儿,关在笼子里虽然缩头缩脑挺难受,但毕竟有食吃有水喝。如果放飞到天空中去,翅膀倒是舒展开了,就是不知道哪天会不会冻死饿死。人类也是一样,永远在生存空间里徘徊不决,不知道哪种活法更适合自己。
在国外,作家很少有吃“公家饭”的。想写你就写,稿子卖出去了就赚钱,不行你就改行干别的,这倒干脆利落。在国内,不少人为作家“下海”大惊小怪,我倒觉得十分自然。写不下去了就去做买卖,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没准等他有了新积累新感觉,回过头来再写会写得更好呢。也有人天生就是块商人的料,以前误入了写作的轨道,这下正好趁机改正过来。
再说“自由职业者”的艰辛。“自由职业者”就像没娘的孩子,一切要靠自己去争去奔。有些人不久就干出名堂来了,也有人干了很久却一无所获。这中间除“本事”外大概还有“运气”在作怪。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无论如何,都市又多了一道新风景,他们是积极工作着的“自由人”。
第四节 傍谁不如傍自己
近来看到杂志上越来越多的写女模特或者女模特写的文章,每当她们遇到困难时总要来那么一句:“唉,真不如去傍大款。”这几乎成为一种模式,一种必要的转折,当然作为文章所要描写的女主人公,这些丽人们最终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去“傍大款”,因而显得“光荣”和“伟大”了起来。
不光是模特,似乎所有漂亮女人都有“傍”的资本,这叫“吃青春饭”。“傍”和“嫁”有所不同,“傍”是一种短期行为,一种暂时的合作伙伴关系。女人“傍”男人大约也要看得稍稍顺眼才肯上前去“傍”呢,但绝不会像挑丈夫那么精心,眼睛盯住他口袋里的钞票,至于个高个矮、单眼皮双眼皮似乎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傍”就是“傍”,反正又不会跟他过一辈子,“傍”的是他的钱又不是他的人,“傍大款”“傍大款”,女人为款而来,男人点好钞票就行。
在“傍大款”之外,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那天偶然看到电视里几个中年作家在讨论这句话,显得特别气愤,觉得如今的女人居然会有这种想法,真是有些不可救药。
我倒觉得“嫁得好”比“傍大款”好。“嫁得好”确实很重要,撇开“干”字不提,单就“嫁”而言,嫁好当然比嫁坏强得多。“嫁得好”并不单指“嫁给有钱人”,嫁是全方位的、郑重其事的、不破坏他人家庭的一种行为,嫁是全身心的托负,倾心相许,终其一生,既使婚后女人整天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只要她自己不觉得无聊,别人并没有资格对她说三道四。
再说“干”的女人,就是所谓有事业的女人。这类女人不属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之列,她们也许常常对同伴们夸耀“嫁得好不如干得好”呢。女人的生存状态千差万别,各人的追求不同,境遇不同,结果自然不尽相同。但一个女人也许能既“嫁得好”又“干得好”,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吧?在海外有不少有钱有闲的女作家,优越的环境使她们不必为生计疲于奔命,在从容的心态下写作,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张爱玲就曾说过,如果我有钱,我可以写得慢一些,更好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说,“嫁”也是事业的一部分,好女人是好男人的贤内助,好男人也应是好女人的靠山。男人女人手拉手支撑着这个世界,是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的,而“傍”却是相互利用的一种关系。只要双方情愿,“傍”似乎并不犯法。但想想看傍来傍去其实还是女人吃亏。女人的青春很短暂,“傍”多少钱才能保证自己够用一辈子的呢?是十万还是一百万?有的女人说我傍大款只是为了挣一笔钱,然后再去干别的,这种把青春作为一种投资的人,表面看来似乎显得挺聪明,但一贯傍着别人的女人,通常很少见她肯突然吃大苦耐大劳,像一无所有的女人那样艰苦创业的。
“傍”使人养成一种惰性,“傍”让人把青春的筹码压在别人身上。“傍大款”的人一般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吃好穿好玩好,过一天算一天,反正天下之大,总有张三李四可以“傍”的。直到有一天,流水落花春去也,想要换一种活法已经来不及了。
傍谁不如傍自己。你,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第五节 看懶得管钱
钱是一个好东西。钱的好处用不着多说,常见有人在文章里做这样的排比句:“如果我有钱……如果人有钱……”每当读到这样的句子,我都不免要笑出声来。什么东西都可以“如果”,唯有钱这东西不能“如s果”。
很多人都说,金钱无法买到快乐,我觉得这活太绝对了。几百块钱就能让女人买到一夏的快乐——那是一条她心仪已久的裙子。为了这条裙子,她从一入夏就开始盘算,买还是不买?同时也开始积攒零钱,削減开支,让丈夫戒烟,减少应酬等等。女人之所以对衣着的热情始终不减,那是因为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可这“人品”需要金钱去买,这时候你能说“金钱如粪土”吗?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的钱多到想买什么就有什么的地步,那条“才几百元的裙子”在她眼里一定不那么可爱了。她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在话下,没有企盼,没有希冀,同时也就慢慢丧失了做人的乐趣。这倒真是“金钱如粪土”了。想想看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听说好多夫妻吵架的原因是因为“为钱发愁”,钱少了也愁,钱多了也愁,弄得家无宁日。钱少了,妻子怪丈夫没本事;钱多了,妻子又怪丈夫成天在外面忙,“我宁可什么都不要,只要你能呆在家里陪我。”男人横竖都很难做,难怪男人们一听到“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杯”这句广告词就感动得直流鼻涕呢。“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有泪不轻弹”,社会对男人的要求一向是很严格的,男人们都被逼成“硬汉”,打着肿脸充胖子,其实真没有必要。
就家庭来说,一般女人的开销往往比男人要大。但一个家里如果女人比男人挣得多,那么女人花起钱来反而缩手缩脚了。因为她怕丈夫误会自己是在逞能或者显示自己,不如趁早学乖,少花多挣总不会有人生气吧?
倒是那些把丈夫当成“钱包”的女人,花起钱来一定出手很大,对丈夫却是锱铢必较的,丈夫买包烟都得伸手问妻子要钱。我就亲眼见过单位里有位女士对她先生说:“×××,你别美,这是你一个月的饭钱,多一个子儿也不给!”那语气神态活象在打发一个要小钱的乞丐。
有不少女人以在家中“掌权”为荣,所谓“掌权”就是管钱理财。一般人家中并没有多少钱,但女人还是要牢牢攥住金钥匙,以便对男人吆五喝六,甩甩威风。在家庭中女人若想用“掌握经济大权”来控制男人,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成了“被管制对象”。“专政者”和“被专政者”之间还有什么诗意可言呢,丈夫变相乞讨般地接受了妻子给的零用钱,再高的汉子膝下也难有黄金。这样,“私房钱”就出现了。单位里发的零碎银两老婆是不知道的,不如把它藏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积少成多,偶尔请朋友吃一顿的钱也就有着落了。
我讨厌这种缩手缩脚的游戏。既是夫妻,何不大大方方共有一个抽屉,抽屉里放着两人的共同积蓄。钱多多花,饯少少花,过一份舒心,过一份明朗。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为钱这东西斤斤计较、煞白了头发,那才叫不值呢。我认识不少事业上卓有成就的女人,她们在家里往往都是“懒得管钱”的主。女人其实可以活得很大气,女人心里若是不装鸡毛蒜皮,女人的心便成了片浩瀚的海。那种女人:既是温柔如水的妻,又是笑傲江湖的侠。女人的天空和男人一样宽广而辽远。我抬头看见天的颜色,也许比男人眼里的更美、更蓝。
第六节 美丽是一种心境
朋友菁曼实在是一个五官平凡的女孩,她眼晴不大,鼻子还有点塌,只是皮肤白一些,脸型椭中带圆。但菁曼又实在是一个外表出众的女孩,她快人快语,行为洒脫,她身边的男孩女孩全都喜欢她。
菁曼永远不管街上流行什么,她总是按照自己心里勾勒出来的样子精心打扮。她有时是暗红色宽条绒大肥长裤,有时又是紧窄得让人揪心的黑色短裤,款款出人意料却又恰到好处。“我从来不管别人穿什么,”菁曼说:“我穿衣服要看当时的心境。”
有一阵子菁曼迷上慢跑,天天一身短打扮在我眼前晃。“隔壁二妞跑了半个月,听说轻了五斤呢。”我同:“菁曼你打算轻几斤呢?”菁曼想了想说:“嗯——大概十斤左右吧。”
后来才听说菁曼交了个男朋友,特别欣赏瘦女孩,老拿琼瑶笔下的玻璃美人来要求菁曼,可菁曼长得人高马大,一天到晩乐乐哈哈死活樵悴不起来。
菁曼开始慢跑,每天慢跑回来都舍不得离开镜子,一边照一边扭过头来问我:“赵凝你说我瘦了吗?”
“你这样就挺好,干嘛要减肥呢?”
“为爱情嘛。”
菁曼最近穿得特淑女,青灰色的毛衣黑长裙,外头的风衣也一律是灰不拉叽的,真想不通以前那个风风火火的艳妆少女跑到哪儿去了?
在菁曼苗条十斤以后的一个晩上,菁曼的男朋友忽然提出要跟她分手,理由是菁曼这个女孩太做作,不自然。“去他的玻璃美人,我身上那十斤肉,就当是喂狗了!”菁曼愤然揭掉面纱,还俗成一个能唱能跳能吃肉的鲜活女孩。
个性不必伪装,美丽是一种心境。常见街上一些女人,衣装常换,日新月异,愁苦而别扭的一种心境,却永远不肯换。她们担心老,担心胖,担心被恋人抛弃,担心爱人另有新欢,伪装出来的高雅,撕心裂肺般地疼、痛。这样想着想着,脸上的皱纹反而多了,身上的红妆渐渐老了。女人操心一辈子,得到的会是什么呢?不如得潇洒时且潇洒,保持天性,不装腔作势,不强扭人格,活得坦率、自然、心安理得。
说到底我们是为了自己而活,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说,从根本上左右不了我们。当天空晴朗的时候,菁曼总是打着一把桔黄色的阳伞从我窗前走过,回眸一笑,身上浓烈的色彩映衬着一张好妩媚的脸。
不要信什么白衣白裙仙女飘飘,这世上能活到仙女那份儿上的人并不多,平凡如你我,还是稍有些色彩的好。更不要信什么“出水芙蓉”,“素面朝天”,淡妆浓床,对女人来说是一种礼貌,一种必备的修养。如同指甲长了要剪指甲,头发长了要修剪一样,“天然美”是没有绝对的,当然也有人曾写文章对女人使用化妆品口诛笔伐,但街上的化妆品照样卖得很畅销,想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是知道好歹的。
想美你就美,想爱你就爱。美丽是一种心境,心境好了,浑身上下你就美了。
第七节 活得精彩才快活
常听人说“活得太累”这句话,我不知道这“累”是指什么。我想大概是指“赚钱辛苦”、“生活不易”诸如此类。我觉得挣钱固然很重要,但挣钱的过程是否快乐,这也许比挣钱本身更为重要。精明的生意人精打细算,经营的过程中脑子转得飞快,这是一种快乐;我坐在桌边文思泉涌,格子纸上写满了我的“智慧”这也是一种快乐。每个人的“快乐”不同,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人生才有滋有味。
以前看到北京的“面的”司机,散了夜场舞还孤零零地停在饭店门口等客,老是替他们心酸。谁知“打”了一辆钻进去,才知道他们原来乐着呢!小伙子先夸我的裙子好看,又打开收音机让我听最新式的摇滚乐,他一边开车一边唱,只见车子忽忽悠悠好像飘起来一样,以至于我不得不说了句“师傳,悠着点儿!”
“这么晩了,你还在开车,一定很辛苦吧?”我充满同情地问了句。
“苦什么苦?在家呆着才没意思呢,我就喜欢开着车满大街转悠,看咱北京的夜景。”小伙子说着,充满自豪感地转了一下方向盘。
我忽然觉得,这个普普通通的“面的”司机活得很精彩,因为他所做的正是他想做的事情,尽管开出租车并不是个怎么耀眼的职位,但这个工作使他开怀,使他觉得自在,而且收入也不错,这就足够了。
我想,如果一个人赚钱的过程充满快乐,那么他就不会感到“活得太累”了吧?“赚饯”和“兴趣”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世上最好的工作。我是靠写作为生的,写作虽然挣得不多,但其中那一份快乐是干别的工作所体会不到的。我甚至没有别的娱乐,因为我的“工作”就是“娱乐”,和那位开“面的”的小伙一样,感到“呆着才没意思呢”。
人就是这样,活得精彩才快活,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在你干的那一行里,认认真真干出“彩”来,这辈子便没白活。
第八节 心满意足做女人
常听人说做女人苦呀难呀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你怎么不想想做女人的好处呢?
我常望着男人那身古板而色灰的西装偷乐,还是做女人好呀,拉开衣橱一看一大半都是我的衣裳,我先生的那几件白黑灰,很自卑地缩在角落里,给我花花的长抱马褂让位。
女人没有不贪婪的,都爱乱买衣裳。男人可以花钱如流水,却不可以满街乱试衣裳。男人正式场合只能穿西装,而女人则可以在盛典上穿“背心”。女人是千变万化的云,女人可以随心所欲。
像男人的女人,人说:“帅气”。
像女人的男人,人说:“恶心。”
男作者碰着女编辑,当然是作者应该请编辑吃饭了,而男编辑碰到女作者,编辑请作者吃饭的情况居多。如果男女作者撞到一起,也会有人踊跃掏钱包的,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常说不饿,又在一起交流了一会儿減肥经验,聊着聊着就忘了吃饭之事了,回家吃片面包了事。
女人都不太重视吃而常常重视穿,见别人穿了件漂亮裙子,她能嫉妒得眼里飞出两把小刀来,而自己穿了漂亮的新衣招摇过市,从来就是目中无人的。
女人的敌人是女人。女人评论起自己的同伴来,眼太小、腰太粗、腿太短,浑身上下全是缺点。有的在男人眼里看来蛮好的女人,同伴的嘴却不饶她,叽叽喳喳背地里净说她坏话,见了面还能拉着她的手说笑话。
我相信任何男人都做不到这一点。男人都是血性男儿,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男人眼里不揉沙子。男人只分敌我好坏,不懂什么“真讨厌”、“真烦人”、“真恶心”之类的。男人磊落、坦率,没那么多的曲里拐弯。女人最爱使小性子,耍小脾气,但男人眼里的女人依旧很可爱。
女人可以任性,女人可以撒娇,女人可以说三道四,女人可以随心所欲。女人写文章,不会“同性相斥”,女作家的文章女读者最喜欢。给女作家写信的,大部分是女的;给男作家写信的,大部分也是女的。女人最关心“纸上风云”,女人都是“文学青年”。
女人爱哭,是多愁善感;男人爱哭,是最没出息。
女人爱笑,是活泼可爱;男人爱笑,是不稳重。
女人挣钱多,是“女强人”;男人挣钱多,是应该的。
这样想来,还是做女人上算。
第九节 秘密抽屉
很多人认为,一个女人一旦爱上男人,并打算与他朝朝暮暮地生活下去,就不该再有自己的秘密,一切都该和盘托出,包括从前的恋人,现在的朋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统统都应该讲给丈夫听,这样才算忠诚,这样才算得上是个好女人。
其实,这世界上绝对没有隐私的人是不存在的。常听说女人在新婚之夜向新郎坦白从前,而新郎又容不得女人从前的“污点”(也许仅仅是一段情感经历)勃然大怒的。却很少听说男人主动向女人坦白过什么,而女人发起火来的。说实在的,男人的秘密应该跟女人一样多。因为有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就应该有一个恋爱中的男人。为什么他们男人可以对我们女人守口如瓶,说什么“一生只爱你一个”,而女人却要老老实实把从小到大的恋爱故事统统曝光呢?
我有一个表姐,人非常能干、精明,事业上样样做得很顺,钱也赚得不少,儿子都快上小学了,是个很聪明的乖孩子。在外人看来,她似乎没什么不满足了,要什么有什么了。而她却总是郁郁寡欢的样子,空下来的时候边喝咖啡边叹气,问她为什么却又不肯说。
有一回,她打来电话让我立即去一趟她家,她说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俩吵架了。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我只好放下手中要做的事,十万火急赶了去。一进门就见各色纸张散了一地,表姐在哭,儿子和丈夫已经不见了。
“他们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表姐伤心地告诉我,都是她从前的男友的错。我问她怎么是你旧男友的错?他找过你?给你写过信?打过电话到你家?
表姐一一摇头予以否定。表姐说我跟他只是学生时代的恋人关系,毕业后就各奔东西了,从此再没联系过。只不过在跟我现在的丈夫谈恋爱的时候,我一五一十把我从前的恋爱经过说给他听了。那时我是那样爱他,觉得我心里要是隐藏半点秘密就对不起他。结婚后丈夫就总是疑神疑鬼的,时常察看我的呼机号码,有时晩上家里的电话铃一响,他会惊得跳起来。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因为他爱我,珍视我,他才会这样的。今天,他又撬幵我的抽屉看看我的旧男友有没有信给我,所以我们就吵了起来,吵得很凶。
我说,错不在你从前的男友而在你自己。谁都可能有过去,过去的恋情只能代表曾经有过的情感经历,这并不妨碍你现在的丈夫什么,一五一十讲给他听倒可能对他是种伤害。秘密应该锁在抽屉里,给曾经的爱情划上句号。这不是欺骗而是尊重对方,要知道,对方可能也有些隐私不便告诉你。嫁给一个人不等于消灭了你自己,完全合二为一的夫妻是没有的。留一片空间、保留一点小秘密,女人反而会显得更有魅力。
谁也不是谁的“私有财产”,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心,有头脑,还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抽屉。
第十节 好女人不是药
最烦听“过来人”说什么“好女人是药”之类的话了。如果我们女人是药的话,那么他们男人是什么?统统都是些病入膏肓的人吗?显然不是的。好女人不是药,好女人是水果。美丽的水果从色泽到味道都是极其喜人的,水果的营荞也好,是“养”人的,绝不像药那样,是“救”人的。
我认识两位男性朋友,恰好其中一位娶到“药式”女子一个,而另一位则有幸娶到一枚“水果”。娶“药”的男士说:“老婆还是老式的好,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娶到“水果”的则说:“男主外女主内早过时了,我可不要一个一天到晩就知道唠唠叨叨的老婆。”
那会儿我们都对娶“药”的那一对较放心,因为他的妻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呆在家里以丈夫为轴心,她的名言是:“男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说男人无论当多大官,做多大的事,回到家里总是孩子。因此她做饭给他吃,洗衣给他穿,把丈夫照顾得像“儿子”。温饱之后就要唠唠叨叨督促“儿子”上进,跟东家比,跟西家比,数出丈夫身上的数点毛病。
娶“水果”那一对却恰恰相反,男主外女也主外,两人在外面各忙各的,都有一番天地。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两人甚至釆取“周末会师”制度,真让我们几个好朋友替他俩捏把汗。“药老公”甚至断言,我敢说不出三年,他们那个家庭准保解体。
“水果老公”却甚是不以为然,私下里悄悄告诉我说,我跟我们“水果”呀,好着呢。女人真应该拥有一些爱情以外的东西,要不然一天到晩粘粘的,男人耳根不得清静,两人关系自然也好不了。
“水果”家里釆取“aa制”,款项平分,家务劳动亦是一对一的平分。这样男人想懒也懒不到哪儿去,更多的时候则是丈夫心疼妻子,抢着多干一点。到了周末这两个家伙就到外面去吃“情意晩餐”,而“药老公”此时此刻正坐在家里愁眉苦脸地听他妻子唠叨呢。
过了些日子,“药老公”居然有了“奇遇”,遇到了一个多姿多彩而又美丽大方的女孩。他们的关系是从聊天发展起来的。“药老公”头一次发现,原来女人跟男人一样,也是有头脑有见地的,“妇人之见”并不都是“头发长见识短”,有些“妇人”居然很聪明。
三年之后,解体的是“药家”而不是“水果家”。我们大家当时都略感吃惊,吃惊之余又品出些“必然的”滋味来。
好女人不是药而应当是一枚成熟美丽的果子。药是苦的,果子是甜的。
第十一节 笑傲江湖
我喜欢当过兵的男人。我自己是个当过兵的女人。有首老掉牙的队列歌曲头一句就说:说打就打,说干就干。其实,事情就这么简单。
在我们的生命中,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人的心是一片无边的海,人的心是一块无底的天。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大。有的人的心,小到只能盛得下一粒米,有的人的心却盛得下万马千军。
我喜欢“笑傲江湖”这个词,爱极了“笑傲”那样一种坦荡落拓的人生观。“笑傲”就是我行我素,“笑傲”就是甭管别人怎么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有一个朋友长得五大三粗的,却总想去学芭蕾。男的学芭蕾的本来就不多,何况他那年纪已经三十有五了。
“你这种年纪学这玩艺儿有什么用呢?”
周围人都这么劝他。他也想不出自己学芭蕾到底有什么用处来,只是从小就向往那样一份典雅,一份高高在上的“王子感觉”。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了,他说他感到快活。
我真佩服他一个大男人去学芭蕾舞的勇气。一定有很多人在议论他,或许说他疯了。连他自己也笑言,“我这个人粗胳膊粗腿的,去当个体育老师还差不多。可我喜欢芭蕾,那种感觉和音乐。”
这就是“笑傲”,“笑傲”就是边走边唱,“笑傲”就是不计得失地向前走。
常有读者朋友来信问我:
“赵凝,如果我做生意赔了怎么办?”
“赵凝,如果我喜欢一个女孩却又怕她拒绝我怎么办?”
“……”
没有那么多的“怎么办”,凡事总有一半赢的可能性,只要你敢试。不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什么事可以试,但不能等。等是生命的空缺,等是没了主意的表现。年轻就该自信,年轻就该笑傲江湖。想做你就做,捏捏拳头你会听到骨子里的声音,那种声音叫做“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