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微风已暖,草木渐醒,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近了。
工作的流程和节奏一天天顺畅,排查管控、返程复工后的压力有所缓解,终于有闲暇坐下来缓一缓紧绷的心弦。屈指一算,从小年夜进入备战状态,一天未休,到现在雨水节气、初春令月,已经30天了。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办公室每天满负荷运转,今天已是真正意义上的“满月”了。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疾卷全国各地,对于每个人来说,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假期。年味沾上硝烟气息,每个人都宅在家里,关注着每天的数字,祈祷着一线的战士,等待着疫情结束的日子。
记得战“疫”令一下,很多人还没开始享受过年的欢乐,就仓仓促促戴个口罩上了阵。我们的工作专班也是这样,班子一搭建就马不停蹄迅速运转。正逢大小年夜,缺人手、缺物资、缺经验,一切从零做起。大年夜那天,一个电话,就把刚刚风尘仆仆赶回外地老家休假的几个小姑娘召唤回来。大年初一,去年新招录的一批年轻人就充实到几个排查任务最重的社区。年初三,在锡的机关、社区人员全部到岗。疫情面前,年味被冲刷得荡然无存,不少人挑灯夜战,填补了从大年夜到年初一“跨年工作”的履历空白。一盒方便面,几根火腿肠,是除夕夜特殊的年夜饭。
走进专班,每天的“风景线”就是电脑上跳出的一串串数字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这些数据来自基层一线,一个数据的精准确认,要经历来来回回的好几遍核对。数字在不断变化,看着数字一天天增多,一天天减少,起起伏伏中每个人的心也随之悸动。大家都知道,这一个小小的数字直接关乎着每个人的出行起居,它是维系社会安宁、人民健康的生命符号。一边是电脑上跳跃的数字,一边是值班室清脆的铃声,有人把电话戏称为“101热线”——值班室的门牌号是“101”。每天的咨询、投诉电话从未间断,“101热线”的3位男同胞坚持24小时“三班倒”运转,他们和风细雨般的政策解读、投诉回复、服务指南,未见其人,能闻其声,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归途人推送一道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兵马动,粮草行。这场战“疫”中的抢货大战让专班物资组的同志记忆犹新。原本躺在药店里货架上少人问津的口罩、红外线额温枪、防护服、酒精成了紧俏货。货源缺、运输慢、价格高等各种困难,如一座座小山,压在每个人的心上。这时,要是能拿到一把额温枪的现货,无疑是如获至宝。附近所有的药店都跑了个遍,好话说尽,总算搞到两三支。打听到母婴店可能有货,立即另辟蹊径,一下子又挖到八九支。拿到这好几件宝贝,采供的小伙子都快高兴地要跳起来了。抢货大战各显神通,通过电话、微信、朋友圈、淘宝网等一波波狂轰滥炸,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大家从中觅取有价值的货源,货比三家,还真淘到了金子。
为了“抢”第一时间,信息一到,小伙子立即驱车前往供货地点,甚至远赴宜兴、苏州,守株待兔般地候在那里,到货才是硬道理啊!采购同志的辛苦和敬业,感动了一位送货小哥,把货送到后硬要捐出一千元钱,表达对一线人员的敬重。他说,他曾被网上打着“防护物资”旗号的骗子骗了钱,如今他要用实际行动来羞辱那些趁火打劫的不法之徒。
疫情牵动着众多企业家、爱心人士的心,捐赠的一批批防护物资运送到街道物资仓库,堆砌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强后盾。
到过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你才会更触动起内心的那份感动和敬佩。那些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连白大褂都来不及换,就奔赴风险未知的居家观察户、集中隔离点,测体温、做消杀、送检测,没有人留下姓名,只知道他们叫白衣天使;那些没日没夜地守在高速路口、隔离地点、小区门岗的值勤人员,顶着寒风、冒着雨雪,登记排查、疏散交通、维护秩序,没有人叫苦叫累,因为他们甘做“风雪夜归人”;那些每天穿梭于小区楼道、村口巷陌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知走了多少路程,流了多少汗水,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工作量,甚至是个别人的不理解、不配合,没有人为此而退缩。他们顾不上照顾年迈的老人,顾不上陪伴挚爱的家人,顾不上关心幼小的孩子,把所有精力都奉献给了这场战“疫”,他们称得上是一群“最美守护者”。
满一个月了,无锡新增确诊的数字在一步步归零,街道所在的区也坚守着“零”的记录。“满满”的是一个月来无数普通人奋战抗“疫”的感人故事,“暖暖”的是身边人传递在这场大考中的正能量。这一段充满着酸甜苦辣的特殊岁月,如果能为芸芸众生佑护好一条安全健康的生命通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苦中有乐、苦尽甘来,更应该称得上是无数逆行者的一次凤凰涅槃和“蜜月”旅程。
春寒料峭,风劲帆满。路还很长,“满月”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容不得半点松懈和怠慢,我们还须继续负重前行。
愿岁月静好,人间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