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下):匿玉玺孙坚背约
正统论是中国儒家礼教中巩固王权的理论武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一书开端说:“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上陵下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十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弱得不能再弱的周,能够位于诸王之上,就在于他拥有宗主国的名分,这就意味着正统所在。作为统治天下的象征物,传国玉玺,在他手中握着,他就是真命天子。强得不能再强的诸侯,印子不把在手里,就不能不买账。这就明白后来那些从芝麻小官到当朝一品,为什么死握着手中那枚章不肯撒手,赖着不走的原因了。这些权力的象征,不仅是精神支柱,更是物质力量,有了它就有了一切,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一切。所以人被权力异化以后,这种印章拜物教的出现,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传国玉玺如此,小小单位的一块公章也如此。清末,有个文人叫樊樊山者,曾经暂时任护理两江总督一职,恰逢辛亥革命发生,他抱着官印,逃往上海。后来接任者到位,他死活也不肯交出这颗官印,直到袁世凯称帝,他才献出官印,讨了不少好处,这就是最典型的,也是最有笑话的印章迷了。所以,怀揣传国玉玺的孙坚,如樊樊山那样,赶忙要离开洛阳这是非之地。
那时的孙坚,初次露面,只是一员逞匹夫之勇的战将,而且,还是一个想借中原大乱之机,走出江东,捞一点实惠的小小野心家。此人,武艺不是太高,太高,后来也就不会失手,死于非命。谋略不是太强,太强,也不至于因偶然得之的传国玉玺,遭到多路诸侯的围殴。他之所以抱住这块玉玺不撒手,一是他屈居江东,未必没有伸展扩张之志,进入更高层次的政治赌局,也是他此次带兵进入洛阳的动力。二是他祖上不过江东乡下一土豪耳,虽然钱多粮足,兵强马壮,但在中原那些勋贵高门眼里,不过是一土得掉渣的暴发户而已。所以玉玺到手,他便大喜过望,若是天牖其衷,谁能料到江东孙家,有此玉玺,不出一个真命天子呢?
看起来,董卓的女婿李儒,作为董卓的智囊,有其高明之处,进行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不可说他是无见之辈。第一,此次西迁,更靠近了董卓经营多年的陇西大本营;第二,丢下一块骨头,放弃烧成焦土的洛阳,让山东诸侯去争夺厮杀,果然,袁绍、韩馥、公孙瓒、孙坚、刘表就打了个不亦乐乎。最滑稽的,打到最后,大家把主题丢了,董卓到长安一边凉快去了。这边,却因从井中捞出来的一颗传国玺,各路诸侯,哄然而起,一致对准孙文台,南北夹击,东西围剿,不打董卓打孙坚,更加剧了这场狗咬狗一嘴毛的鸡争鹅斗。
孙坚本想捡个便宜,偷着乐,但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这些觊觎天子名位的印章拜物教徒们,能让孙坚得此便宜吗?立马,一个个眼睛发绿,刺刀见红,死磕孙坚,没完没了。首先,他的左邻右舍,一个刘表,一个黄祖,就不能放过他,三番五次,兴兵启衅,最后孙坚终于因为逞一时之强,死在乱箭之中,“寿止三十七岁”。他的继承人孙策,倒是比其父有头脑得多,守一方之主,余愿足矣!那块玉玺也给了别人做抵押品,他只想稳保江东,偶出渔利而已,再无宏图大志。裹足中原,这也是后来东吴的基本国策,而且始终也未背离。
在魏、蜀、吴组成的三国中,人称魏得天时,吴得地利,蜀得人和,然而,魏禅于晋,为221年,蜀降于晋,为263年,吴并于晋,为280年。看来,有大志气,必须有大实力,方能做大事情,这是曹操。无大实力,纵有大志气,也做不了或做不好大事情,这是刘备。而像孙权,无大实力,也无大志气,因而也就不做什么大事情。这样,吴国的存活,竟比魏多59年,比蜀多17年,这其中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吗?